幼儿园:大班美术我的礼物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12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我的礼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色彩的运用》,详细内容为利用不同的色彩和图案设计并制作一幅属于自己的礼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以及礼物的创意设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剪刀、胶水、范例作品等。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导入法,讲述一个小兔子为妈妈准备生日礼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他人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展示范例作品,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3. 学生动手操作(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并制作礼物,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程《我的礼物》2. 板书内容:色彩搭配: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搭配方法礼物设计:创意、实用、美观等要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喜欢的老师或同学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
2. 答案要求:色彩搭配合理,创意新颖,具有实用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能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色彩搭配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如废旧物品)进行礼物制作,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以及礼物的创意设计。
2. 教学过程:知识讲解与示范、学生动手操作、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要求及答案的指导。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后拓展的引导。
大班美术教育精品教案《我的礼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形状与色彩的应用》,详细内容为利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通过该活动,让幼儿发挥创意,锻炼手工制作能力,同时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礼物的含义,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 学习运用彩纸、画笔等材料进行手工创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感知形状与色彩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形状和色彩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彩纸剪贴、画笔涂鸦等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范例作品、彩纸、画笔、剪刀、胶水、展示板等。
学具:彩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小熊送礼》引入话题,让幼儿了解礼物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制作兴趣。
2. 讲解示范(10分钟)教师展示范例作品,讲解制作步骤,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作品中不同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3. 创作指导(10分钟)幼儿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剪贴和绘画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5.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1. 《我的礼物》2. 制作步骤:a. 选择材料b. 设计形状c. 涂鸦上色d. 剪贴组合3. 注意事项:安全使用剪刀、画笔等工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礼物送给家人或朋友。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形状和色彩,鼓励他们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进行创作实践。
大班美术教育优质教案《我的礼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创意礼物》,详细内容为: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礼物画作。
教学内容涉及色彩的搭配、图形的绘制和创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搭配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创意设计。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绘画技巧和动手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礼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教师讲解色彩的搭配方法,如:冷暖色、对比色等。
b. 教师示范如何绘制礼物,讲解绘画技巧。
3. 幼儿动手实践(10分钟)a. 幼儿在画纸上构思自己的礼物作品。
b. 幼儿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方法,绘制礼物。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a.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礼物主题2. 色彩搭配方法3. 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为家人创作一幅礼物画作。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色彩的搭配和绘画技巧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创意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美,学会用心观察和发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创意设计。
2.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绘画技巧和动手实践。
3. 教师讲解与示范的深度和方式。
4. 幼儿动手实践过程中的指导和评价。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礼物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主要围绕“我的礼物”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5章《礼物设计与制作》的第三节“创意礼物”,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不同材质、色彩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教授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不同材质、色彩的特点,提高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快乐、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设计,表现出具有个性化的礼物。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不同材质、色彩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材质的礼物样品、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礼物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不同材质、色彩的特点。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礼物为例,示范如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设计,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课堂实践(15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自己的礼物,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半成品的礼物,让幼儿进行二次创作,巩固所学知识。
5. 分享交流(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礼物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步骤2. 不同材质、色彩的特点3. 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家人或朋友设计一个独特的礼物。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了不同材质、色彩的特点,培养了一定的观察能力。
同时,幼儿在动手制作礼物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材料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美术活动《我们的礼物》制作-学前教育论文美术活动《我们的礼物》制作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师附小幼儿园胡碧月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教材出处:阅读树《夜里什么人不睡觉》设计意图阅读完绘本《夜里什么人不睡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晨间谈话时讨论:“这些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们为了我们的吃、穿、住、用、行晚上不能睡觉辛苦地工作着,我们可以怎么感谢他们?”孩子们纷纷回答:给他们跳舞、唱歌、捶背、按摩;说谢谢他们;送漂亮的图画、给他们制作漂亮的卡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
”教育无处不在,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教育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金色的秋天”主题正在开展中,秋天有着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农作物……孩子们喜欢它们的形状、颜色,对这些丰收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于是我选取这些材料让孩子们剪、切、画、贴等,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制作出各种不同的“礼物”,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享受着快乐。
同时,也进一步的萌发孩子们对夜里工作的人的感恩之情。
活动目标1.能根据材料的特征,运用剪、切、拼贴、画、固定、连接等方法制作“礼物”。
2.发展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进一步萌发对夜里工作者的感恩之情。
活动重难点能根据材料的外形特征,运用剪、切、拼贴、画、固定、连接等方法制作“礼物”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已阅读过绘本《夜里什么人不睡觉》;知道夜里有许多工作的人,以及他们的辛苦工作是为了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美好与幸福;区角活动中制作过一些作品。
2.物质准备:(1)粘贴组1:各种豆类、染色的米、染色的稻草秆、稻谷等;粘贴组2: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叶子;水果组:苹果、橘子、柚子、青枣、梨、金桔等;蔬菜组:红、白萝卜、青瓜、菜椒、茄子、洋葱、南瓜、叶类蔬菜等;农作物组:玉米、地瓜、马铃薯、豆荚类等。
(2)收集以前大班幼儿制作的优秀作品。
2024年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礼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形状与色彩》,详细内容为“我的礼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运用不同的形状和色彩创作礼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物的形状、色彩及其组合方式,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礼物的基本形状、色彩搭配及创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礼物,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礼物、画纸、彩笔、水粉、剪刀、胶棒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形状和色彩的礼物,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礼物的形状、色彩搭配及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给主题(如:生日、节日等)创作一份礼物。
4. 学生创作(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例题,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礼物的形状、色彩搭配及创作方法2.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礼物”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礼物的资料,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物寓意,拓宽知识面。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展示他们的才华。
大班美术活动我礼物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礼物传递爱》,详细内容围绕“我礼物”展开,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制作,让他们学会以美术形式表达自己情感,培养幼儿审美观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礼物意义,学会用美术作品表达情感。
2.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将内心情感转化为美术作品,培养他们创造力。
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思考和动手制作,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实物、PPT、黑板、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彩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展示一幅挂图,上面有一幅充满爱意礼物图画,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收到过礼物?收到礼物时心情是怎样?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份特别礼物?”2.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以PPT形式展示不同礼物图画,让幼儿观察并讲解每种礼物特点,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美术手法表现自己情感。
3. 动手实践(15分钟)我分发彩纸、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想象制作礼物。
在此过程中,我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我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邀请其他幼儿欣赏并给予评价,引导他们学会互相欣赏、鼓励和帮助。
我对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进步。
然后,将所有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一起欣赏。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是例题展示,二是幼儿作品展示。
在例题展示部分,我将挂图和PPT上礼物图画呈现在黑板上;在幼儿作品展示部分,我将所有作品按顺序排列,标明作者和作品名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以“我礼物”为主题,回家后为家人制作一份特别礼物。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幼儿回家为家人制作礼物,旨在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礼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第四章《礼物与贺卡》,详细内容为“我的礼物”。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美术材料与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礼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物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能够独立设计富有创意的礼物。
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材料进行创意设计,表现出礼物的独特性。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礼物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范例作品、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画笔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礼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礼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礼物制作的基本方法,并通过范例作品进行示范。
3.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礼物的设计制作。
5. 成果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礼物》2. 板书内容:(1)礼物制作方法(2)创意设计要点(3)合作完成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喜欢的亲朋好友制作一份独特的礼物。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进行设计,要求富有创意,具有独特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创意设计方面还有待提高。
今后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高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材料进行创意设计,表现出礼物的独特性。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礼物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礼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第四章《礼物与祝福》,详细内容为“我的礼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礼物的意义,学会制作简单的礼物,并用自己的创意表达对他人的祝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物的含义,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快乐、传递祝福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创意,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礼物。
2. 教学重点:教授学生基本的制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礼物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礼物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展示各种礼物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礼物,引导他们关注礼物的制作技巧和创意。
3. 示范:现场演示制作一份简单的礼物,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礼物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我的礼物》2. 内容:a. 礼物的意义b. 礼物的制作技巧c. 创意表达祝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最重要的人制作一份礼物,并附上一句祝福语。
2. 答案示例:为妈妈制作一张手工贺卡,写上:“妈妈,您辛苦了,祝您永远年轻漂亮!”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和实践操作,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学生制作礼物时,部分学生创意不足,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礼物,如废旧物品、自然材料等,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礼物传递”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心意传递给他人,感受分享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创意,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