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地球重力场

  • 格式:doc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6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重力学》第二讲地球重力场

一、重力(Gravity)

重力 = 地球引力惯性离心力

微弱,可忽略

=

吸引力F

F GM E R 3

惯性离心力C

m R

C = m ⎤ 2

r

重力G

G=F+C

地球重力场:在地球内部及其附近存在重力作用的空间。

④重力场强度:单位质量的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的重力 ( =G/m )

④重力加速度g=G/m

④重力加速度在数值上(包括方向)等于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也就是等于重力场强度。

重力加速度重力重力场强度

④重力勘探所提的重力都是指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

强度。

重力(重力加速度)单位

④在CGS单位制(克、厘米、秒):“cm/s2 ”,“伽”或“Gal”

1 cm/s

2 = 1 Gal

④在SI单位制(千克、米、秒):“m/s2”,“g.u.”

1 m/s

2 = 106 g.u.

1 Gal = 1 cm/s2

1 g.u. = 10-6m/s2

1 Gal = ? g.u.

1 Gal (伽) = 1 cm/s

2 = 10-2 m/s2 = 104 g.u.

1 mGal (毫伽) = 10-5 m/s

2 = 10 g.u.

1 uGal (微伽) = 10-8 m/s

2 = 10-2 g.u.

重力的变化

④包括随不同测点位置的空间变化以及同一测点的

重力随时间的变化。

④空间上:

地球形状、地形:引起约 6万 g.u. 的变化;

地球自转:重力有 3.4万 g.u. 的变化;

地下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能达到几千 g.u.

变化

人类的历史活动遗迹和建筑物等

北赤南

极道极

在地球表面上,全球重力平均值约为9.8m/s2,赤道重力平均值为9.780m/s2,两极平均值为9.832 m/s2,从赤道到两极重力变化大约为0.05m/s2。

④时间上:

潮汐变化:太阳、月亮等天体引力引起的重力的周期性变化,其大小可达 3 g.u.

非潮汐变化:地球形状的变化和地下物质运动等引起的非周期性变化,其变化大小一般不超

过 1 g.u.

④海水每天有两次涨落运动,其中早晨出现的潮涨

称为潮,晚上出现的潮落称为汐,总称潮汐。

④地球上海潮涨落主要是由月球还是太阳引起的?月

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不但可以引起地球表面

流体的潮汐(如海潮、大气潮),还能引起地球固体部分的周期性形变(固体潮)。

太阳的质量虽比月球的质量大得多,但月球同

地球的距离比太阳同地球的距离近,月球的引

潮力比太阳的引潮力大。

④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地球固体表面也会像海水一样产生周期性的涨落,这就是地球的潮汐现

象,称为地球固体潮。

④固体潮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除了和地球、太阳、月亮三者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有关外,还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而,利用固体潮资料可以研究地壳内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各种物质的分布规律。

④它在空间上的变化主要反映地壳和上地幔区域结构的变化。

④它在时间上的变化可能与某些灾难性的地震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因而,通过这种资料的研究,有可能找出它们与天然地震发生的对应关系,从而为天然地震的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④重力在时间上的变化要比在空间上的变化小很

多,需要高精度测量。

④从1968年美国制成灵敏度达到0.1g.u.的超导重力仪后,重力学从静力学向动力学过渡,地球重力场研究开始从三维向四维过渡。

④我们不仅可利用不同地点重力变化来研究地质构造,还可利用不同时间重力变化来研究地质构造的运动。

〉 = 〉

重力的数学表达式

④ 单位质量A 引力F

F =

G +M

dm ρ

ρ2 ρ

④ 其在X 、Y 、Z 三个坐标轴方向的方向余弦

cos(F , X ) = ∑ x ↔

♠ ♠

cos(F , Y ) y ♠

cos(F , Z ) = ⎛ z

〉 ↑

④ 惯性离心力C

④ 其方向余弦

C = ⎤ 2

r

cos(C , X ) = x ↔

r ♠

♠ cos(C ,Y ) = y ♠

r ♠

cos(C , Z ) = 0

引力和惯性离心力在三坐标轴方向的分量

∑ x ↔

= = + ♠ F ()x F cos(F , X ) G 3 dm M 〉

y ♠ F ()y F cos(F , Y ) G + = 3 dm

= = ←

M 〉

♠ ⎛ z

♠ F ()z F cos(F , Z ) G + = 3 dm = = ♠

C ( x ) = C cos(C , X ) M 〉 ↑

= ⎤ 2

x ↔

♠ C = C

cos(C , Y ) = ⎤ 2

y

( y ) ← ♠

C ()z = C cos(C , Z )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