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的分类及各种疼痛的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止痛药分类及副作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疾病的疼痛都非常的折磨人,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止痛药,那么止痛药分类及副作用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止痛药分类及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止痛药的分类第一类: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止痛作用比较弱,没有成瘾性,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
如伤风、发烧、肌肉酸痛、感冒、疲劳性头疼、神经痛。
第二类:中枢性止痛药。
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
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其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10。
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第三类:麻醉性止痛药。
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
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
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第四类:解痉止痛药。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和其它平滑肌的痉挛性疼痛,比如胃肠、胆道、泌尿道的绞痛代表性药物有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山莨菪碱等。
第五类:抗焦虑类止痛药。
头痛病人常伴焦虑、紧张、不安。
紧张性头痛病人由于面部肌肉紧张、收缩使头痛更加严重, 用抗焦虑药物可以使情绪稳定、肌肉放松, 所以也用于头痛的治疗。
代表性药物有安定。
止痛药的副作用人们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疼痛,因而止痛药几乎家家必备,病人又多采取“遇痛即止”的态度,因而滥用止痛药的现象较为普遍。
而很多消费者还不完全了解滥用止痛药有以下一些危害:1、损害肾。
止痛药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等。
这是由于止痛药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所致。
以消炎痛较多见。
2、诱发胃溃疡。
水杨酸类、阿斯匹林、消炎痛等药物可刺激胃粘膜,引起严重胃肠反应,诱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及穿孔。
3、出血倾向。
水杨酸、阿斯匹林等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内的形成,使凝血酶原在血中含量下降,还能影响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使凝血时间延长,凝血功能受影响,引起出血倾向。
掌握疼痛管理和镇痛药物的使用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反应,通常由组织损伤、疾病或其他刺激引起。
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在现代医学中,镇痛药物是疼痛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疼痛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镇痛药物,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疼痛管理和正确使用镇痛药物。
一、疼痛管理的基本原则1. 评估与监测:了解患者的个人差异以及特定情况下的需求非常重要。
全面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定期监测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多模式治疗:采用多种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例如药物治疗、理学治疗、心理干预等。
结合不同方法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 应对副作用:镇静、恶心、呕吐等是部分镇痛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积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处理这些副作用。
4. 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要考虑到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
二、镇痛药物的分类1. 非处方镇痛药:常见的非处方镇痛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泰诺林)、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但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给出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2. 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包括吗啡、氢化可待因等。
它们是强力而有效的止痛药,适用于重度急性或慢性疼痛。
然而,阿片类药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滥用风险,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
3. 非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药是一种在临床上常用的替代品,不会产生依赖性和滥用风险。
其中包括可乐定、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泼尼松龙)、羟考酮等。
这些药物常用于急性和慢性疼痛治疗中。
4. 局部麻醉剂:局部麻醉剂主要通过抑制神经传导来达到止痛效果。
它们适用于局部小面积手术、伤口缝合或其他治疗过程中的无创操作。
5. 辅助药物:一些辅助药物可以与其他镇痛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其止痛效果或减少副作用。
药店店员经典培训教材:镇痛药物的分类与用途临床用于治疗疼痛的药物包括:一、麻醉性镇痛药;二、解热镇痛药;三、抗神经痛药;四、抗偏头痛药;五、解痉止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又称为阿片类镇痛药,是最常见的镇痛药,临床主要有吗啡和芬太尼等,通过对中枢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阿片受体激动药,如吗啡、芬太尼、哌替啶等;二、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又称部分激动药,如喷他佐辛等;三、阿片受体拮抗药,如纳络酮等。
用途一、急性疼痛。
对急性疼痛患者,主张使用速效和短效药物,如即释吗啡、芬太尼针、杜冷丁针等。
需持续镇痛的患者可通过持续给药方法达到长时间镇痛。
二、慢性疼痛。
如骨关节痛、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管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等。
对慢性疼痛患者,主要使用控释药物,如控缓释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剂等,以达到最小的药物浓度峰谷比。
三、癌痛。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主要包括:一、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如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苯胺类(如醋氨酚)、吡唑酮类(如保泰松)、有机酸类(如布洛芬、吲哚美辛);二、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
用途一、解热镇痛。
可用于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肌肉痛和痛经。
二、血栓形成。
三、胆道蛔虫症。
抗神经痛药抗神经痛药大部分都是经过临床试用发现可能有效,再进行系统临床研究,然后回到实验室研究,探讨其机制,推动新药研究发展的一类药物。
主要包括:一、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二、抗抑郁剂,如阿米替林;三、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四、其他药物,如神经妥乐平。
用途一、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综合征。
第一代抗抑郁剂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慢性腰背痛、慢性紧张性头痛、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多发神经炎性疼痛等神经痛具有镇痛作用。
二、局部麻醉药。
可缓解中枢和外周神经痛。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FDA批准了利多卡因贴片局部贴敷治冶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和其他神经痛。
止痛药有那些种类?
医院里最常见的一种药就是止痛药,而且根据不同的病症大家都需要不同的止痛药,如果是做手术的话,大家还有止痛剂,不管平时是因为牙痛胃痛还是头痛,如果是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大家都会选择使用止痛药,那么到底止痛药分为哪几种类型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止痛药的分类有哪些?
牙痛、胃痛、头痛等疼痛情况时有发生,用药物止痛是最常见的办法。
但有些人对止痛药服用和分类产生了不少误区,甚至有些人担心药物副作用和成瘾性,即使有疼痛也不吃药解决问题。
其实,从治疗作用分来,止痛药可分为三类,只要遵循医嘱,就可有效应对疼痛。
单纯止痛药
扑热息痛常用于一般痛症,如头痛、肌肉疼痛、骨关节痛等。
它药效安全,副作用轻微,不会引起胃部不适,但过量服食会伤
及肝脏,建议一般成人用量每天最多四克。
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
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除了止痛,亦具消炎效用,但常引起肠胃不适,视乎情况需要可能会加配胃药同服。
患有胃溃疡、严重哮喘、肾病、心血管毛病、正服用薄血丸人士有较大的风险出现严重副作用,不建议服用此类药物。
麻醉止痛药
有麻醉效力的止痛药,如吗啡、可待因等药效非常强,对严重痛症、手术后疼痛、癌症痛楚等都很有效。
有病人担心对此类药物产生依赖而拒绝使用,但只要跟从医生指示,此类药物是可以戒断而不会出现难受的断瘾反应。
然而如不适当地服用,轻则成瘾,重则致命,切忌以身犯险。
看来止痛药分类有非常多,而且根据不同的病症大家也需要不同的止痛药,同样大家在服用止痛药的时候也要注意非常多,根据说明书上的饮食禁忌或者是副作用,大家要有选择性地使用这些药品,是药三分毒嘛。
家里常备的止痛药,90%的人都不会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会有头痛、腰痛、肚子痛、伤口痛等一些现象,当出现这些现象时,我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止痛。
不管疼痛到什么程度、也不管是什么疼痛,反正吃止痛药就对了,能够止痛就行。
但其实这样做并不科学、合理。
那么止痛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止痛药的分类止痛药虽然可以止痛,但是吃错了、吃多了也是会伤身体的。
现在市面上有那么多的止痛药,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1、解痉止痛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阿托品、山莨菪碱、普鲁本辛等。
该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肠以及其他平滑肌出现的痉挛性疼痛。
例如:胃肠、泌尿道、胆道等出现的绞痛等。
2、非甾体类抗炎药:生活中常见的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罗非昔布等。
此类药物的止痛效果一般,但是确实大家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常见的发热、肌肉酸痛、神经痛、疲劳性头痛、感冒等。
3、中枢性止痛药:多见于曲马多,该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物。
其止痛作用要比一般的止痛药强些,止痛效果是吗啡的十分之一。
主要用于治疗疼痛程度中等的各种术后疼痛、急性疼痛等。
4、抗焦虑类止痛药:常见的为安定。
此类药物主要治疗头痛,而且此类头痛患者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
而且由于面部肌肉紧张的原因,常会加重头痛情况,所以,采取此类药物可以缓解其情绪,使其肌肉放松,从而改善头痛。
5、麻醉性止痛药:常见吗啡、可待因、杜冷丁等,包括强阿片类药物以及弱阿片类药物,该种药物的止痛效果很强,但如果长期使用会有依赖性。
该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癌症的患者,而且该类药物的使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我们的日常生中,较为常见的是解痉止痛药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
由于这两大类药物是在各大药店都可以买到的,所以也容易造成大家的滥用,从而对身体带来伤害。
那么滥用止痛药对身体都会带来哪些伤害呢?二、滥用止痛药的危害有哪些?1、产生依赖性:目前,多数的止痛药,特别是高效止痛药,长期使用都会形成药物成瘾,导致产生依赖性。
我院外科常用止痈药分类:第一类:非笛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痈、塞来昔布、醋氯芬酸胶囊、维尔固、美诺芬等。
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痈。
第二类:中枢性止痈药。
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痈药,届于二类精神药品。
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痈及手术后疼痈等。
第三类:麻醉性止痈药。
吗啡、杜冷丁等。
这类药物止痈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
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第四类:解痉止痈药。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和其它平滑肌的痉挛性疼痈,比如胃肠、胆道、泌尿道的绞痈,有阿托品、、癫茄片、山芨若碱等。
第五类:抗焦虑类止痈药:有安定。
常见解热镇痈类止痈药:1阿司匹林具有镇痈、抗炎、抗风湿等功能,无成瘾性。
还用于防治冠心病、脑中风。
主要副作用是引起胃肠道不适,可在饭后服用以减轻不适症状。
2去痈片去痈片是一种含有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成分的复方片剂,有解热、镇痈和抗风湿的作用,对头痈的发作治疗有效。
3消炎痈止痈和退热作用较阿司匹林强,对关节痈、肌肉痈、头痈等均有效。
可应用于感冒、发热、枕大神经炎、血管炎等引起的头痈。
其副作用较阿司匹林为重,所以只有在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时,才选用消炎痈。
4布洛芬其止痈效果不如阿司匹林,但对胃壁的刺激小,较少引起胃出血。
可引起头晕、耳鸣、视力减退等。
布洛芬的缓释剂叫芬必得,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5罗痈定有止痈及催眠作用。
镇痈时可出现嗜睡、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6醋氯芬酸胶囊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等引起的疼痈和炎症的症状治疗。
主要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痈,恶心和腹泻。
最常见的是消化不良和腹痈。
7维尔固治疗和预防全身所有部位的骨关节炎,可缓解和消除骨关节炎的疼痈、肿胀等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不良反应为罕见轻度的胃肠不适,如恶心、便秘、腹胀和腹泻;有些病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和皮肤红斑。
8美诺芬(醋氯芬酸片)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痈和炎症的症状治疗,能促进关节软骨再生修复。
止痛药分类、作用、用法及各种疼痛治疗措施止痛药种类非甾体抗炎止痛药。
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止痛作用比较弱,没有成瘾性,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中枢性止痛药。
以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
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但又不及麻醉止痛药,其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10。
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麻醉性止痛药。
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
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
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便使用,主要用于晚期癌症患者。
常见颈肩腰腿痛应该首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发热伴有头痛或牙痛等,可选用解热止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对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选用对胃肠道刺激少的非甾体类药物,只有在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无效时才考虑使用中枢止痛药。
以上这些人不选用阿片类止痛药的。
晚期癌症患者止痛遵循阶梯治疗原则,从非甾体类药物到中枢止痛药,最后才选用阿片类药物。
常用止痛药作用及用法非麻醉止痛药非麻醉止痛药在一般药店可直接买到,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对异丁苯基丙酸3种药物。
多数情况,非麻醉止痛药如果使用及时,对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有足够疗效。
特别是在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效果较好。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常规剂量的非麻醉止痛药与麻醉止痛药如可待因的止痛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别。
提倡患者如果使用非麻醉止痛药便可获得止痛效果的,就不要使用麻醉止痛药。
因为麻醉止痛药有较大的不良反应。
非麻醉止痛药还有复合制剂,目的是缓解药物的某些不良反应和增加止痛效果。
复合止痛药除了含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或对异丁苯基丙酸3种外,还根据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
如加入碳酸镁、氢氧化铝可中和胃酸,减轻胃部不适感;加入咖啡因兴奋剂,有减轻疼痛的作用;加入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有催眠、镇静作用,后一类药物宜在晚上服用,否则引起困倦,无精打采。
⽌痛药分类⼀、疼痛的概念疼痛是⼀种令⼈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由痛觉感受器、传导神经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种⽣理防御机制,患者的精神、⼼理状态和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疼痛的程度。
⼆、疼痛程度的评估1 数字分级法(NRS)数字分级法⽤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痛,10为剧痛。
应该询问患者:你的疼痛有多严重?或让患者⾃⼰圈出⼀个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
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具体如图1)0:⽆痛; 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 7-10重度疼痛图12 视觉模拟法(VAS)划⼀条长线(⼀般长为10cm),线上不应有标记、数字或词语,以免影响评估结果。
保证病⼈理解两个端点的意义⾮常重要,⼀端代表⽆痛,另⼀端代表剧痛,让患者在线上最能反应⾃⼰疼痛程度之处划⼀交叉线。
评估者根据患者划X的位置估计患者的疼痛程度。
(具体如图2)图23 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让病⼈根据⾃⾝感受说出,即语⾔描述评分法,具体⽅法是将疼痛划分为4级:1)⽆痛2)轻微疼痛3)中度疼痛4)剧烈疼痛。
0级:⽆疼痛。
I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活正常,睡眠⽆⼲扰。
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镇痛药物,睡眠受⼲扰。
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扰可伴⾃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4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脸可通过画有不同⾯部表情的图画评分法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具体如图3)0:⽆痛 2:有点痛 4:稍痛6:更痛 8:很痛 10:最痛图3⽬前临床上常⽤的⽌痛药可分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和镇痛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药的⽌痛原理1 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局部可产⽣并释放致痛物质,如前列腺素,5-羟⾊胺、缓激肽等,可以提⾼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作⽤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
2 解热镇痛药作⽤机制,是抑制炎症发作时前列腺素及致痛物质的产⽣过程,从⽽达到⽌痛效果。
药品按功能主治的分类一、消炎药物•美洛昔康:用于治疗感染或炎症引起的发热、疼痛等症状。
•阿莫西林: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
•苯巴比妥钠: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适用于癫痫、焦虑等症状。
二、止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非处方药,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等常见疼痛症状。
•吗啡:强效止痛药物,常用于手术后疼痛、癌症疼痛等严重疼痛症状。
•氟罗沙星:用于严重疼痛的一种强力止痛药物,常用于治疗严重烧伤、外伤等。
三、抗生素•青霉素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等。
•头孢菌素类:类似于青霉素,可以治疗一些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大环内酯类:适用于治疗呼吸道、皮肤等感染。
四、抗癌药物•阿霉素:广谱抗肿瘤药物,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氟尿嘧啶:用于治疗结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
•替吉奥:用于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
五、镇静药物•丙咪嗪:用于镇静、催眠,适用于手术前镇静、失眠等。
•苯二氮䓬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
•老年痴呆症药物:常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如多奈哌齐、他唑巴坦等。
六、心脑血管药物•利尿剂:用于治疗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血管扩张剂:用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如硝酸甘油、氨酮明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调整心脏节律,如索他洛尔、普罗帕酮等。
七、免疫调节药物•免疫增强剂: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如干扰素、白介素等。
•免疫抑制剂:用于减弱机体免疫反应,如环孢素、美罗培南等。
•抗过敏药物:适用于治疗过敏症状,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以上是根据药品的功能主治进行的分类介绍。
不同类型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所以在使用药物前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严格按照用药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
同时需要注意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咨询医生并停止使用药物。
止痛药分类止痛分类-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止痛药的分类方式2、各类止痛药的作用机制3、不同分类止痛药的适用范围4、止痛药的副作用5、止痛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引言本协议旨在对止痛药的分类进行详细阐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和管理提供准确、清晰的参考依据。
11 目的明确止痛药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为医疗、科研等领域提供标准化的分类框架。
12 范围涵盖目前常见的各类止痛药,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合成药物、天然药物及其衍生物。
2、止痛药的分类方式21 按照作用机制分类21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常见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
212 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
包括吗啡、芬太尼、羟考酮等。
213 其他机制的镇痛药如抗惊厥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等,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或作用来缓解疼痛。
22 按照来源分类221 化学合成药物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止痛药,如上述提到的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等。
222 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从植物、动物等天然资源中提取的具有止痛作用的成分,如延胡索中的生物碱。
23 按照给药途径分类231 口服止痛药以片剂、胶囊、混悬液等剂型经口服给药。
232 注射用止痛药通过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起效迅速。
233 外用止痛药如贴剂、乳膏、凝胶等,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
3、各类止痛药的作用机制3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32 阿片类镇痛药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
33 抗惊厥药调节钙离子通道,减少神经兴奋性递质的释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34 抗抑郁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改善情绪并减轻疼痛。
4、不同分类止痛药的适用范围4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适用于轻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也用于发热的治疗。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科学合理应用在我国,解热镇痛药的应用数量仅次于抗菌药物。
据国家卫计委初略统计,全国每年销售解热镇痛类药物总数高达250多亿片,即13亿中国人每年人均20多片。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从中不难看出解热镇痛药物的滥用现象很严重。
下面,笔者就如何合理使用常见解热镇痛药做下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四类镇痛药适应症各不同第一阶梯(一般疼痛和轻度癌痛)患者表现为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生活,活动时痛感减轻,基本不影响睡眠。
其止痛药物以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为主。
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芬必得)和消炎痛(吲哚美辛)、扶他林(双氯酚酸)等。
主要用于轻度疼痛的治疗,特别是肌肉痛、肌筋膜痛和关节痛,也可用于头痛和轻度癌症疼痛,特别是骨转移性癌症疼痛的治疗。
第二阶梯(中度癌痛)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影响到睡眠和食欲,应在第一阶梯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第二阶梯弱效阿片类止痛药。
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右丙氧酚、强痛定、曲马多和痛力克等。
如单独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长期服用,以免形成药物依赖(成瘾性)。
第三阶梯(重度癌症)患者表现为癌痛剧烈,难以忍受,晚间入睡困难,疼痛加剧,至晚期疼痛如焚心蚀骨般难熬,寝食难安,“生不如死”。
此时应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片(即缓释片美菲康与美施康定等)、什冷丁、羟考酮和丁内诺啡等;还有多种替代药品,如美散痛、安依痛和二氢埃托啡。
作用于神经系统的镇痛药物代表药物有曲马多、强痛定、二氢埃托啡、阿米替林、多塞平、卡马西平、普瑞巴林和苯妥英钠等。
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有不同,可以分别用于治疗多种疼痛。
如何科学合理服用解热镇痛药低热不要急于应用解热药发热是机体一种本能的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存噬细胞功能加强,白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增多,有利于免疫系统杀灭细菌与病毒。
应用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病原因。
由于用药后改变了体温,有可能掩盖真实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
止痛药止痛原理
止痛药是一类常见的药物,用于缓解疼痛和不适。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
减轻疼痛,包括阻断神经传导、抑制炎症反应和影响大脑中的疼痛感知。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止痛药及其止痛原理。
1.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
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发热。
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2.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来减轻疼痛。
它可以影响大脑中的疼痛感知中枢,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知,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3. 吗啡。
吗啡是一种鸦片类止痛药,主要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受体结合来减轻疼痛。
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中的疼痛感知中枢,从而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知,达到止痛的效果。
但是吗啡也有一定的成瘾性和依赖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总的来说,止痛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减轻疼痛,包括抑制炎症反应、影响
神经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然而,使用止痛药也需要注意剂量和频率,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和依赖。
希望大家在使用止痛药时能够谨慎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止痛药的分类和适用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疼痛的情况,如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
为了缓解这些不适,人们常常会使用止痛药。
然而,不同类型的止痛药对于不同类型的疼痛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了解止痛药的分类和其适用范围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非处方类止痛药非处方类止痛药又称为非特义性镇痛剂,是指那些可以在无需医生处方下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这类止痛药广泛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即原因未明)的疼痛。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常见的非处方类止痛药,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它们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来减轻感染或损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NSAIDs适用于治疗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轻至中度的非特异性镇痛。
2.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不包含抗炎作用的非处方类止痛药,常见商品名有泰诺林和扑尔敏。
它能降低体温、减轻头痛和缓解轻度关节或肌肉酸痛。
对于严重慢性疼痛的患者,对乙酰氨基酚可能需要与其他镇痛药物相结合使用。
二、处方类止痛药处方类止痛药通常由医生开具处方后供患者购买和使用。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严重和慢性的特别类型或位置的疼状况,并只限制作为急诊情况下的护理授权下给出。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处方类止辦呋损法崭 L赧。
1. 阿片类镇痛剂阿片类镇痛剂是一类生物碱构成的药物,如吗啡和吗武酮,它们是迄今为止最强效的止痛药物。
它们的适用范围包括剧烈疼痛、手术后的疼痛以及癌症等慢性严重疼状况。
然而,阿片类镇痛剂在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和成瘾性依赖性的同时,也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2. 抗抑郁药某些抗抑郁药具有镇痛作用,因此常被用于治疗神经性或慢性严重疼痛。
例如三环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 SSRI 类药物帕罗西汀都可以被使用在治疗神经性尤其是压力相关的头糠、循环酸模甚至牙科程序的急批支付。
3. 抽搐镇定剂(Anticonvulsants)除了用于控制癫痫发作外,部分抽搐镇定剂也被使用于管理神经病理相关的疼痛。
常用镇痛药作用比较
传统镇痛药包括鸦片类、酒精类、抗痛风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非洛地平类镇静镇痛药、抗肿瘤药物、肝素类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等。
1、鸦片类:鸦片是一种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的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多发性神经元中间脑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发射而起作用的。
常见的有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可待因等,用于缓解中重度的疼痛,如骨关节痛、硬膜外痛、创伤性疼痛、头痛以及其它部位的疼痛。
鸦片类药物的使用存在较高的风险,可引起中枢性镇静,出现呼吸抑制等致死症状,在临床使用时要慎重。
2、酒精类:酒精能够引起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能够使痛觉系统的活动降低,对疼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疼痛的急性改善,但是由于其有毒性,不宜过量使用,另外酒精还有刺激血管收缩、加重流血、引起心脏病变等不良反应,不宜用于慢性疼痛的镇痛治疗。
3、抗痛风药物:抗痛风药物在药理学上可分为抗病毒药、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其中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异恶唑嗪和氯氟沙星,可以抑制病毒的繁殖,从而有效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
「镇痛药物的分类与用途」
镇痛药物是一类用于控制疼痛的药物,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每种都
有其不同的作用和用途。
下面,我们将按照用途和类别,对镇痛药物的种
类进行分类和介绍。
一、非麻醉镇痛药物:
1.非阿片类非甾体类镇痛药物:这是一类抗生物素的中等强度镇痛药,主要有青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硝酸甘油和咪唑等;
2.阿片类镇痛药:这是一类非强效止痛药,包括吗啡、代乐林、吗替啡、奥美沙坦等,用于中等疼痛或低痛症状;
3.强效止痛药:这是一类高效镇痛药,主要有美沙本、芬太尼、阿片
类药物,广泛用于严重疼痛的镇痛治疗;
4.抗炎镇痛药:这是一类抗炎镇痛药,包括布洛芬、苯乙双胍等,常
用于重度疼痛的情况,或者治疗关节炎或肌肉病。
二、麻醉镇痛药物:
1.局部麻醉药:这是一类局部麻醉药,常用于给予局部麻醉,主要有
甲硝唑、异丙嗪、咪唑啉、阿特林、青霉素和硫酸镁等;
2.全身麻醉药:这是一类用于全身麻醉的镇痛药,包括瑞芬太尼、吗
丁啉、七氟醚、氟烷、普萘洛尔、咪达唑仑等;。
止痛药的种类: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疼痛时,常不经指导自行服用止痛药物。
合理使用止痛药,可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但如果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止痛药种类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非甾体抗炎止痛药。
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止痛作用比较弱,没有成瘾性,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第二类是中枢性止痛药。
以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
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但又不及麻醉止痛药,其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10。
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第三类是麻醉性止痛药。
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
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
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便使用,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除上述三类止痛药外,还有其他一些止痛药,如中药复方止痛药,肠痉挛腹部疼痛使用的山莨菪碱等。
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止痛药,是很“讲究”的。
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应该首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发热伴有头痛或牙痛等,可选用解热止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对于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选用对胃肠道少刺激的非甾体类药物,只有在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无效时才考虑使用中枢止
痛药。
以上这些人不能选用阿片类止痛药的。
晚期癌症病人止痛应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从非甾体类药物到中枢止痛药,最后才选用阿片类药物。
止痛药是用来缓解疼痛的常用药物,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常用的止痛药有哪些,现将各种常用止痛药作用及用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1)非麻醉止痛药
非麻醉止痛药在一般药店可直接买到,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对异丁苯基丙酸3种药物。
多数情况,非麻醉止痛药如果使用及时,对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有足够疗效。
特别是在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效果较好。
对大多数病人来说,常规剂量的非麻醉止痛药与麻醉止痛药如可待因的止痛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别。
所以现在提倡,病人如果使用非麻醉止痛药便可获得止痛效果的,就不要使用麻醉止痛药。
因为麻醉止痛药有较大的不良反应。
非麻醉止痛药还有复合制剂,目的是缓解药物的某些不良反应和增加止痛效果。
复合止痛药除了含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或对异丁苯基丙酸3种外,还根据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
如加入碳酸镁、氢氧化铝可中和胃酸,减轻胃部不适感;加入咖啡因兴备剂,有减轻疼痛的作用;加入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有催眠、镇静作用,后一类药物宜在晚上服用,否则引起困倦,无精打采。
(2)麻醉止痛药
麻醉止痛药需要医生特殊的处方才可得到,在过去都是人植物罂粟(鸦片)中提取的,所以也称做鸦片制剂。
而如今,许多麻醉止痛药都可以人工合成。
麻醉止痛药有:可待因、二氢吗啡、美沙酮、吗啡、氧可酮及氧吗啡酮。
麻醉止痛药主要用于中度和重度的疼痛,止痛效果明显。
常与非麻醉止痛药一起应用,不仅能有效地控制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且有助于减少麻醉止痛药的用量。
麻醉止痛药的最大问题就是出现成瘾及抗药性。
一般来说,在医生指导下,癌症患者在使用麻醉止痛药后发生成瘾的机会极少。
当大多数病人使用其他方法能控制住疼痛时,都能较顺利地停止麻醉止痛药的使用。
(3)其他类止痛药
这类药物可单独或与麻醉止痛药一起用于治疗癌症病人的疼痛。
其中有一些具有自己的止痛作用,有一些则可增加麻醉药的止痛效果,还有一些可减轻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这几类药包括:1)抗抑郁药:如丙咪嗪、阿咪替林等,常被用于手术、放疗、化疗引起的疼痛。
2)中枢兴备药:如右旋苯异丙胺等,除增加麻醉药物的止痛效果外,并具有对抗困倦不良反应的作用。
3)抗组织按药:如苯海拉明、羟嗪、安他乐等,有缓解疼痛、止吐及安眠作用。
4)抗惊厥药:旭酰胺咪嗪等,可缓解由于刺激神经所引起的疼痛。
5)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对缓解急、慢性疼痛均有帮助。
关节痛
英国利兹大学的肌肉骨骼学教授菲利普·科汉说,中年以后的关节痛很多时候是由骨关节炎导致的。
什么时候服药比服什么药更重要,最好在疼痛来袭前服药。
科汉教授建议服用扑热息痛片,午餐、晚餐和睡觉前各一次。
鼻窦痛
耳鼻喉科医师安德鲁·麦库姆称,鼻窦内发生细菌感染,鼻腔肿胀压迫神经就会引发疼痛。
虽然布洛芬或扑热息痛均有镇痛消炎的作用,但是最好再联用鼻腔喷剂或减充血剂。
需要注意的是,减充血剂不能连续使用2周以上,以免伤害鼻腔黏膜。
头痛
常见的张力性头痛通常服用止痛药就能对付。
英国国王大学医学院头痛科主任安德鲁·道森说,诀窍是用崩解片。
崩解片吸收迅速,能提前5-10分钟发挥止痛效果。
不过,经常服用止痛药,身体容易产生依赖性,头痛也会越来越频繁。
宿醉
英国皇家协会的药剂师苏尔丹·西德·达加尼说,宿醉其实是大量饮酒导致脑内化学信号紊乱后引发的类似于抑郁的状态。
由于宿醉伤胃,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
芬会诱发呕吐。
达加尼医生推荐速效泡腾片或者扑热息痛崩解片。
另外,睡前喝
点水、吃个苹果能很好地减轻宿醉症状。
痛经
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的皮特·欧文·辛普金斯说,痛经是由过量的前列腺素引起的。
非甾体抗炎镇痛类药物(如布洛芬)效果比较好,该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
而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疗效一般。
此外,双氯芬酸、萘普生等药
物对于治疗痉挛痛、绞痛,作用明显。
辛普金斯提醒女性,最好在经期快要来临
前服药,在第一时间限制前列腺素的分泌。
背痛
英国著名脊柱外科医师马丁·科奈特表示,缓解长期背痛的良药是缓释布洛芬。
研究表明,每天8片扑热息痛能为缓解背痛提供基本的保障,但是布洛芬起效更快,而且缓释药片的作用时间较长。
它们会缓慢地被胃肠道吸收,不刺激胃。
偏头痛
血管扩张、大脑活动异常都能诱发偏头痛。
研究显示,舒马曲坦能收缩血管,有效抑制引发疼痛的神经活动。
治疗偏头痛时,初次用药剂量要稍微大一些。
因
为偏头痛让胃肠道的消化能力下降,也影响了对药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