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教学评分表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磨课评价表
教师姓名年级学科
标准流程评价维度评价等级
出类拔萃优秀良好一般薄弱
课堂功底
入门测
1、涵盖本节课内容的基础知识的练习
2、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或题目巩固导入有趣、有意义、新颖
授课
1、有课堂内容相关,且过渡自然
2、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3、内容充实,且难易适中
4、易错点、重难点、考点突出
课堂落实有课堂讲解知识点对应的例题和变式总结拓展对课堂知识点有总结或者扩展
出门测对本节课内容例题讲解的考核
课堂表现力
板书
结构:有结构设计和分块
标注:有不同颜色笔标注
字迹:工整,无书写错误
课堂活力
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
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姿教态
声音:洪亮有起伏
教态:眼神自信,自然放松,关顾全场
气场:亲和有笑容,有教师范
选填整体风格
稳健()激情四射()活泼可爱()自信大方()和蔼可亲()循循善诱()
赶火车()紧张严肃()天马行空()平淡乏味()啰嗦()稚气未脱()习惯养成笔记习惯()
突出问题&能力提升:
授课能力总体评价差() 一般() 良好() 优秀() 出类拔萃()
评价人: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2011年小学研修要经历两类学习:以名师群组课例研究为示范的行动导向学习(1至6专题)和研修组全程磨课的参与体验学习(7至8专题)。
课例打磨专题是由研修组自主组织的、以磨课计划任务驱动的、综合性学以致用专题。
现就研修组如何利用网上磨课流程,组织全组老师做好课例研究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研修组磨课时间要求研修组课例打磨专题从11月21日开始,至12月11日结束,用三周时间完成研修组的课例打磨任务。
省课程团队和县(市区)指导教师团队将跟进研修组磨课过程并给予实时指导,因此,第7、第8两个专题同时开始,两个专题的时间整合在一起。
研修组磨课要从制订课例研究计划开始,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全周期,故在第6专题之后,各研修组要尽早制订磨课计划,进入磨课,并用足三周时间(不建议提早结束磨课),从时间上保证课例研究每个环节做细做好。
研修组磨课专题完成后,将进入研修组磨课县(市区)、省两级评选,在评选期间将关闭研修组磨课材料的提交,这段时间研修组磨课材料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删除。
待评选结束后,研修组磨课平台会重新开放。
二、研修组磨课方式和任务本次研修组集体磨课统一采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式,暂不开放和支持其它变式的磨课操作流程。
磨课基本流程包括10个环节的任务,各环节的任务均在研修组自主制订磨课计划后生成。
研修组须按照平台设臵好的基本流程,制订磨课计划,生成磨课任务,进而依序完成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三、磨课流程的操作磨课流程是教师开展课例协同研究的网上工作流。
磨课流程按分类资源、流程环节和成员任务三个维度聚合相关信息。
以分别支持信息归类查询、按流程实施磨课和参与成员的计划任务管理。
三个维度信息聚合的基础是磨课群体讨论确定的磨课计划。
其主要具体操作包括:1、制订计划,生成磨课任务。
磨课从制订计划开始。
磨课任务要随计划设定而生成。
计划制订前,任务不存在,平台显示出空白磨课计划表。
一、磨课研究的特点“磨课“实际上是以磨课为重点环节的课例研究,研究的主体是备课组的一线教师。
1、学科课堂,课例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载体,一线教师最注重、最投入、最有发言权。
这种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改进最直接有效。
它区别于教育叙事,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论文。
2、伙伴协作,携手发展。
依靠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实行课例的研磨,合作互助,共研共享,共同发展。
3、基于问题,切实具体。
4、反复研磨,持续改进。
5、解决问题,见证成效。
围绕实行课题研磨的结果,一定要见证课堂改进的效果。
6、研究提炼,形成成果。
集体反思、总结、提炼磨课课例活动全过程的设计、做课、思路、观点、方法等,形成明晰的总体线路,撰写研究报告及相关的教学叙事、案例、经验论文等二、磨课研究活动展开的基本程序第一,全员参与,分工明确。
组长领导,年级备课组每位教师都要参与。
每个人着重于某个方面,有观察、分析、建言等的任务。
参研教师对课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活动等都要认真准备,有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二,聚集主题,选择内容。
集体研究,反复筛选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的课题。
如《试卷评讲课如何实现高效》、构建新授课教学模式研究、《概念教学中引入模式的研究》、构建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等。
聚集主体,要体现在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堂观察、磨课研讨、整合改进、成果表现等全过程。
第三、做课观察,磨课研究。
如初中数学课堂建设的课例研究,采取微格教研的方式。
课堂观察分工明确,制定观察表:讨论记录、记录表发放收集、课堂定位、图片收集等。
同时有明确的观察的注重点:如学生参与与教师的作用----1、执教者独立备课,写出教案并说课、展示教学设计方案,集体研讨,执教者归纳整理意见和建议,修改教学设计。
2、执教者实施第一轮课堂教学,参研者按分工实行课堂观察。
课后集中议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善意的意见和建议“倾盆”而来,群策群力,贡献资料,提出改进方案。
执教者整理研究再修改,实行第二次教学设计。
茌平县实验小学磨课暨高效课堂研讨活动备课活页(表一)的书对着全班学生) This is hisbook. So we can say : “This book is his.(板书his) Read it twice.T: (拿起另一本女同学的书)This book is n’t mine. It isn’t his. It’s hers.(板书hers) repeat, please.T: (拿刚才女同学的笔)This is your pen. So we can say : “This pen is yours or it’s yours.” (板书yours) repeat.T: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7. First we listen to the recorder .T: Second we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gain.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这时教师运用电脑和大屏幕把问题直接用手在键盘上打出) 1. What color is Amy’s T-shirt? 2. What color is Sam’s T-shirt? 3. What color is Lingling’s T-shirt?4. Where are Amy and Sam ‘s T-shirt ? And why?T: OK. Stop.1. What color is Amy’s T-shirt?T: 2. What color is Sam’sT-shirt?T: 3. What color is Lingling’s T-shirt?T: 4. Where are Amy and Sam ‘s T-shirt? And why? Ss: Read the words one by one.Ss: Read the word “his” twice.Ss: hers h—e—r–s ,hers.Ss: y—o –u –r –s , yoursSs: Open the book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 .Ss: 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s.S1: Red (同时教师在屏幕中打出,发给学生粘贴作为鼓励)S2: Red (师打出并鼓励)S3: Red (师打出并鼓励)S4: They’re on the line. And they’re wet.(师打出并鼓励)Ss: Act (四处找伙伴来表演对话,这时教师也走三.Consoli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