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滚珠丝杠教案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滚珠丝杠教案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滚珠丝杠教案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滚珠丝杠教案

滚珠丝杆传动优点

滚珠丝杆传动机构的性能和特点 滚珠丝杠由螺杆、螺母、钢球、预压片、反向器、防尘器组成。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当滚珠丝杠作为主动 体时,螺母就会随丝杆的转动角度按照对应规格的导程转化成直线运动,被动工件可以通过螺母座和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对应的直线运动。 常用的循环方式有两种:外循环和内循环。与丝杠脱离接触的称为外循环。外循环是滚珠在循环过程结束后通过螺母外表面的螺旋槽或插管返回丝杠螺母间重新进入循环。外循环滚珠丝杠外循环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使用广泛。;始终与丝杠保持接触的称为内循环。内循环均采用反向器实现滚珠循环。传动机构的性能 与滑动丝杠副相比驱动力矩为1/3 由于滚珠丝杠副的丝杠轴与丝杠螺母之间有很多滚珠在做滚动运动,所以能得到较高的运动效率。与过去的滑动丝杠副相比驱动力矩达到 1/3以下,即达到同样运动结果所需的动力为使用滚动丝杠副的1/3。在省电方面很有帮助。传动效率高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高达90%~98%,为滑动丝杠副的2~4倍,能高效地将扭力转化为推力,或将推力转化为扭力。传动灵敏平稳 滚珠丝杠副为点接触滚动摩擦,摩擦阻力小、灵敏度好、启动时无颤动、低速时无爬行,可μ级控制微量进给。定位精度高 滚珠丝杠副传动过程中温升小、可预紧消除轴向游隙和初级弹性形变、

可对丝杠进行预拉伸以补偿热伸长,故可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精度保持性好 滚珠及滚道硬度达HRC58~63,滚道形状准确,滚动摩擦磨损极小,具有良好的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传动刚度高 滚珠丝杠副内外滚道均为偏心转角双圆弧面、在滚道间隙极小的时也能灵活传动。需要时加一定的预紧载荷则可消除轴向游隙和初级弹性形变以获得良好的刚性(此时使用寿命有所减少)。同步性能好 滚珠丝杠副因具有导程精度高、灵敏度好的特点,在需要同步传动的场合,用几套相同导程的滚珠丝杠副可获得良好的同步性能。无侧隙、刚性高 滚珠丝杠副可以加予压,由于予压力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负值,进而得到较高的刚性(滚珠丝杠内通过给滚珠加予压力,在实际用于机械装置等时,由于滚珠的斥力可使丝母部的刚性增强)。高速进给可能 滚珠丝杠由于运动效率高、发热小、所以可实现高速进给(运动)。 滚珠丝杠副可用润滑来提高耐磨性及传动效率。润滑剂分为润滑油及润滑脂两大类。润滑油用机油、90~180号透平油或140号主轴油。润滑脂可采用锂基油脂。润滑脂加在螺纹滚道和安装螺母的壳体空间内,而润滑油通过壳体上的油孔注入螺母空间内。

关于滚珠丝杠简介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使用

关于滚珠丝杠简介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使用 [关键]功能部件数控机床滚动导轨副滚珠丝杠副数控系统 滚珠杆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动的理想的产品。滚丝杆由螺杆、螺母和滚珠组成。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运动,这是滚珠螺丝的进一步延和发展,这项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轴承从滚动动作变成滑动作。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力,滚珠丝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机床和精密仪器。 珠丝杆的特点: 1、与滑动丝副相比驱动力矩为1/3 滚珠丝杆丝杠轴与丝母之间有很多珠在做滚动运动,所以能得到较的运动效率。与过去的滑动丝杠副比驱动力矩达到1/3以下,即到同样运动结果所需的动力为用滚动丝杠副的1/3。在省电方面很有帮助。2高精度轴承的保证 滚珠丝是用日本制造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机设备连贯生产出来的,特别在研削、组装、检查各工序的厂环境方面,对温度湿度进了严格的控制,由于完善的品质管体制使精度得以充分保证 3、微进给可能 滚珠丝杆由于是利用滚珠运,所以启动力矩极小,不出现滑动运动那样的爬行现象,能证实现精确的微进。 4、无侧隙刚性高 滚珠丝杆可加予压,由于予压力可使轴向间隙到负值,进而得到较的刚性。

5、高速进给轴承可能 滚珠丝杆由于运动率高、发热小、所以可实现高速给。 精公差:C10,C7,C5,C3,C2,C1--字越小,精度越高。 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由于作人员对丝杠的性能不了解或养不够等原因,造成丝副的故障或损坏,从而机床进给运动造成各种影响:(1)过载问题 滚珠杠副进给传动的润滑状态不良轴向预加载荷太大、丝杠与导轨不行、螺母轴线与导轨不行、丝杠弯曲变形,都会引起过载报警一般会在CRT上显示伺服电动过载、过热或过流的报警,或在柜的进给驱动单元上,用示灯或数码管提示驱动单元过载、流信息。 (2)窜问题 窜动问是滚珠丝杠副进给传动的滑状态不良、丝杠承轴承的压盖压合情况不好、珠丝杠副滚珠有破、丝杠支承轴承可破裂、轴向预加载荷太小,使给传动链的传动间隙过,引起丝杠传动时的轴窜动。 (3爬行问题 爬问题一般发生在启动加速段或低速给时,多因进给传动链的润滑状态良、外加负载过大等因素所致。其要注意的是,伺服电动机和滚珠杠连接用的联轴器,如连接松动联轴器本身缺陷,如纹等,会造成滚珠丝转动和伺服电动机的转动同步,从而使进给运动忽忽慢,产生爬行现象 对于丝杠引起故障何进行处理呢,下面我们来对它进一下分析和总结,以确我们的维修思路。滚珠丝副常见的故障会引起数控机床产生

滚珠丝杠副和直线导轨的装配(汇编)

附表1 学习活动书(学生用表) 课前准备: 内六角扳手一套、百分表(包括表座)、十字起子;装配图纸;装配工艺及步骤的整理;直线导轨、滚珠丝杠及滑块的机械结构理论分析; 学习过程 过程预设学法 资讯10分 钟 我来看 看工作台、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的机械结构;看滚珠丝杠与联轴器的连接结 构;看滚珠丝杠与轴(轴承座)的连接。看百分表的波动范围,检验装配精 度是否达到要求(要求:滚珠丝杠与基准导轨的平行度≤0.03mm,X轴固定 端轴承支座X轴支撑端轴承支座和X轴丝杆螺母座三者的同轴度≤0.03mm)。 计 划与决策30分 钟 我来说 (一)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导轨相关基础知识 (二)滚珠丝杠、直线导轨在数控机床的作用 (三)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的装配过程 (四)底座、电机 实 施100 分钟 我来学与我来做 学习内容: 1)滚珠丝杠的结构:是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相互转换的传动装置,在数 控机床进给系统中一般采用滚珠丝杠副来改善摩擦特性。 滚珠丝杠的分类:按滚珠返回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内循环式和外循环式两种 2)滚珠丝杠的工作原理当丝杠相对于螺母旋转时,两者发生轴向位移,而滚珠则可沿着滚道流动。 3)滚珠丝杠内循环的优缺点:滚珠循环的回路短、流畅性好、效率高、螺母的径向尺寸也较小,但制造精度要求高。 滚珠丝杠外循环的优缺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径向尺寸大,且弯管两端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差。 4)滚珠丝杠的安装 5)滚珠丝杠的调节:滚珠丝杠必须与导轨完全平行。 6) 直线导轨的的组成:是由一根导轨和滑块构成。 7) 直线导轨的类型 8)直线导轨的特缺点:定位精度高、磨耗少能长时间维持精度、使用 高速运动且大幅度降低机台所需驱动马力、可同时承受上下左右的负荷、组 装容易并具互换性、滑轨构造简单。 9)直线导轨的安装 (一)滚珠丝杠副和直线导轨的装配包括以下类容: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第一章、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概述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图1-1所示: 图1-1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伺服 由于各种数控机床所完成的加工任务不同,它们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可逆运行;速度范围宽;具有足够的传动刚度和高的速度稳定性;快速响应并无超调;高精度;低速大转矩。 1.1、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的要求 (1)从最低速到最高速电机都能平稳运转,转矩波动要小,尤其在低速如0.1r /min 或更低速时,仍有平稳的速度而无爬行现象。 (2)电机应具有大的较长时间的过载能力,以满足低速大转矩的要求。一般直流伺服电机要求在数分钟内过载4-6倍而不损坏。 (3)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电机应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并具有尽可能小的时间常数和启动电压。电机应具有耐受4000rad/s2以上的角加速度的能力,才能保证电机可在0.2s以内从静止启动到额定转速。 (4)电机应能随频繁启动、制动和反转。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已开始采用高速、高精度的全数字伺服系统。使伺服控制技术从模拟方式、混合方式走向全数字方式。由位置、速度和电流构成的三环反馈全部数字化、软件处理数字PID,使用灵活,柔性好。数字伺服系统采用了许多新的控制技术和改进伺服性能的措施,使控制精度和品质大大提高。 数控车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一般均采用进给伺服系统。这也是数控车床区别于普通车床的一个特殊部分。 1.2、伺服系统的分类 数控车床的伺服系统一般由驱动控制单元、驱动元件、机械传动部件、执行件和检测反

馈环节等组成。驱动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组成伺服驱动系统。机械传动部件和执行元件组成机械传动系统。检测元件与反馈电路组成检测系统。 进给伺服系统按其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闭环控制方式通常是具有位置反馈的伺服系统。根据位置检测装置所在位置的不同,闭环系统又分为半闭环系统和全闭环系统。半闭环系统具有将位置检测装置装在丝杠端头和装在电机轴端两种类型。前者把丝杠包括在位置环内,后者则完全置机械传动部件于位置环之外。全闭环系统的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机械传动部件整个被包括在位置环之内。 开环系统的定位精度比闭环系统低,但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由于影响定位精度的机械传动装置的磨损、惯性及间隙的存在,故开环系统的精度和快速性较差。 全闭环系统控制精度高、快速性能好,但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在控制环内,所以系统的动态性能不仅取决于驱动装置的结构和参数,而且还与机械传动部件的刚度、阻尼特性、惯性、间隙和磨损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故必须对机电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因此全闭环系统对机床的要求比较高,且造价也较昂贵。闭环系统中采用的位置检测装置有:脉冲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磁尺、光栅尺和激光干涉仪等。 数控车床的进给伺服系统中常用的驱动装置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有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之分。交流伺服电机由于具有可靠性高、基本上不需要维护和造价低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 直流伺服电动机引入了机械换向装置。其成本高,故障多,维护困难,经常因碳刷产生的火花而影响生产,并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同时机械换向器的换向能力,限制了电动机的容量和速度。电动机的电枢在转子上,使得电动机效率低,散热差。为了改善换向能力,减小电枢的漏感,转子变得短粗,影响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交流伺服已占据了机床进给伺服的主导地位,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功率驱动装置中的电力电子器件不断向高频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功率模块得到普及与应用;二是基于微处理器嵌入式平台技术的成熟,将促进先进控制算法的应用;三是网络化制造模式的推广及现场总线技术的成熟,将使基于网络的伺服控制成为可能。 1.3、主要设计任务参数 车床控制精度:0.01mm(即为脉冲当量);最大进给速度:V max=5m/min。最大加工直径为D =400mm,工作台及刀架重:110㎏;最大轴,向力=160㎏;导轨静摩擦系数=0.2; max 行程=1280mm;步进电机:110BF003;步距角:0.75°;电机转动惯量:J=1.8×10-2㎏.m2。

滚珠丝杠副现状及发展

滚珠丝杠副现状及发展 学院机械学院 专业班级机设1094 姓名罗成李源刘飞华王庆维钟鸿翔 指导教师邓奕 2013/3/13

摘要 近年来,随着加工制造、工艺、材料冶炼及热处理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作为精密线性传动的首选部件之一的滚珠丝杠副越来越受国内、国际制造业的重视,其综合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滚珠丝杠副进行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对其可以概括为以下的三个方面: 一方面,滚珠丝杠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新型的传动形式,其结构是有哪些部件组成,结构特点是什么,工作原理以及具有什么发展优势;第二方面,回顾滚珠丝杠副的发展简史,概述了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动态总结了一些滚珠丝杠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最后一方面,概述对滚珠丝杠副的优化前景和应用发展。 [关键词]滚珠丝杠副结构特点现状发展应用前景

前言: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广阔的技术前景。滚珠丝杆副是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动机构,由滚珠丝杠、滚珠螺母(组件)和滚珠组成,可以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或者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它具有传动效率高、启动力矩小、传动灵敏平稳、工作寿命长等优点。但是由于制造和装配的误差,滚珠丝杠副总是存在间隙,同时,滚珠丝杠在轴向载荷的作用下,滚珠和螺纹滚道接触部位会产生弹性变形,影响滚珠丝杠的传动精度。 滚珠丝杠副不仅是各类数控装备的核心功能部件,还是机械工业领域中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重要通用零部件。在线性传动家族中滚珠丝杠副是应用面很广,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产品。 一、滚珠丝杠副的结构及特点 (一)、滚珠丝杠副的结构 随着机床加工精度越来越高,滚珠丝杠副以其许多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多出现在有较高精度的机床上。滚珠丝杠螺母机构如图2-1所示,丝杠1和螺母2都具有圆弧形螺旋槽,合起来形成螺旋线滚道,连续装入若干(一般小于150个)等直径的滚珠3.当丝杠与螺母传动时,滚珠便沿螺旋槽滚动,数圈后经由回程引导装置,重新回到丝杠与螺母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6]。一般滚珠丝杠副根据螺母的数量可以分为单螺母滚珠丝杠结构和双螺母滚珠丝杠结构如图2-2。

TBI滚珠丝杠选型计算举例

深圳tbi滚珠丝杠选型计算举例 选取的滚珠丝杠转动系统为: 磨制丝杠(右旋) 轴承到螺母间距离(临界长度) l = 1200mm n = 1200mm 固定端轴承到螺母间距离 L k 设计后丝杠总长 = 1600mm 最大行程 = 1200mm = 14(m/min) 工作台最高移动速度 V man = 24000工作小时。 寿命定为 L h μ= 0.1 (摩擦系数) = 1800 (r/min) 电机最高转速 n max 定位精度: 最大行程内行程误差 = 0.035mm 300mm行程内行程误差 = 0.02mm 失位量 = 0.045mm 支承方式为(固定—支承) W = 1241kg+800kg (工作台重量+工件重量) g=9.8m/sec2(重力加速度) I=1 (电机至丝杠的传动比) Fw=μ×W ×g = 0.1×2041×9.8 ≈ 2000 N(摩擦阻力)

F a --- 轴向载荷(N) F --- 切削阻力(N) F w --- 摩擦阻力(N) 从已知条件得丝杠编号: 此设计丝杠副对刚度及失位都有所要求,所以螺母选形为:FDG(法兰式双螺磨制丝杠) 从定位精度得出精度精度不得小于P5级丝杠 FDG_-_X_R-_-P5-1600X____ 计算选定编号 导程 = 14000/18000≈7.7mm 平均转速 平均载荷

时间寿命与回转寿命 =24000×266×60 =383040000转次 额定动载荷 以普通运动时确定fw 取 1.4 得:额定动载荷 C a ≥39673N 以C a 值从FDG 系列表及(丝杠直径和导程、丝杠长度表) 中查出适合的类型为: 公称直径: d 0=40mm 丝杠底径: d 0=33.9mm 导程:P ho =10mm 循环圈数:4.5 额定动载荷为:48244N 。 丝杠编号: FDG 40 × 10R - P5 - 4.5 - 1600 × ____ 预紧载荷 F ao = F max /3=11000/3 ≈ 3666 N 丝杠螺纹长度 L u =L 1-2L e L 1=L u +2L e =1200+2×40=1280mm 丝杠螺纹长度不得小于1280mm 加上螺母总长一半84mm(从系列表中查出螺母总长168mm)。 得丝杠螺纹长度 ≥ 1364m。

计算滚珠丝杆的扭矩

同问 如何计算滚珠丝杆的扭矩,从而选择电机的型号 2011-7-28 08:23 满意回答 匀速运行,非精确计算可以套用以下公式:Ta=(Fa*I)/(2*3.14*n1) 式中 Ta:驱动扭矩kgf.mm; Fa:轴向负载N(Fa=F+μmg,F:丝杠的轴向切削力N,μ:导向件的综合摩擦系数,m:移动物体重量(工作台+工件)kg,g:9.8 ); I:丝杠导程mm; n1:进给丝杠的正效率。 计算举例: 假设工况:水平使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2005滚珠丝杠传动,25滚珠直线导轨承重和导向,理想安装,垂直均匀负载1000kg,求电机功率: Fa=F+μmg,设切削力不考虑,设综合摩擦系数μ=0.01,得 Fa=0.01*1000*9.8=98N; Ta=(Fa*I)/(2*3.14*n1),设n1=0.94,得Ta=98*5/5.9032≈83kgf.mm=0.83N.M 根据这个得数,可以选择电机功率。以台湾产某品牌伺服为例,查样本得知,额定扭矩大于0.83N.M的伺服电机是400W。(200W是0.64N.M,小了。400W 额定1.27N.M,是所需理论扭矩的1.5倍,满足要求) 当然咯,端部安装部分和滚珠丝杠螺母预压以及润滑不良会对系统产生静态扭矩,也称初始扭矩,实际选择是需要考虑的。另外,导向件的摩擦系数不能单计理论值,比如采用滚珠导轨,多套装配后的总摩擦系数一定大于样本参数。而且,该结果仅考虑驱动这个静止的负载,如果是机床工作台等设备,还要考虑各向切削力的影响。 若考虑加速情况,较为详细的计算可以参考以下公式(个人整理修正的,希望业内朋友指点): 水平使用滚珠丝杠驱动扭矩及电机功率计算: 实际驱动扭矩:T=(T1+T2)*e T:实际驱动扭矩; T1:等速时的扭矩; T2:加速时的扭矩; e:裕量系数。 等速时的驱动扭矩:T1=(Fa*I)/(2*3.14*n1) T1:等速驱动扭矩kgf.mm; Fa:轴向负载N【Fa=F+μmg,F:丝杠的轴向切削力N,μ:导向件综合摩擦系数,m:移动物体重量(工作台+工件)kg,g:9.8 】; I:丝杠导程mm; n1:进给丝杠的正效率。 加速时的驱动扭矩:T2=T1+J*W T2:加速时的驱动扭矩kgf.m;

文献综述-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铣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摘要: 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发达国家把数控机床视为具有高技术附加值、高利润主要电机出口产品。世界贸易强国在进行国内机电产品贸易的同时,把高技术的机电产品出口打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出口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高低及其在金属切削加工机床产量和总拥有量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制造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数控铣床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数控铣床发展趋势智能化柔性化 英文: In international trade,many centuries view digital lathesare as hi-techvalue-adds and profitable exports.Digital lathesare expensiv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The powerful trade nations export hi-texh mechanical snd electrical products to the world market whiledoing such business at home ,Which is now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ir export economy Key words digital lathe ; development tendency; intelligence; tenderness 1.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对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伺服性能、主轴驱动、机床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指标;FMS的迅速发展和CIMS的不断成熟,又将对数控机的可靠性、通信功能、人工智能和自适应控制等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系统的性能日益完盖,数控技术的应用颔域日益扩大。 数控铣床是在数控加工中心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典型机床,在数控机床中所占的比率最大,数控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都是数控铣床基础上派生或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功能性强、加工范围广、工艺较复杂等点,主要用于各种复习的平面、轮廓、曲面等零件的铣削加工,同时还可以进行钻、扩、镗、攻螺纹等加工,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和模具制造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2.数控铣床的组成 数控铣床一般由数控系统、机床基础部件、主轴箱、进给伺服系统及辅助装置等几大部分组成。 (1)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是机床运动控制的中心,通常数控铣床都配有高性能、高精度、集

数控机床进给滚珠丝杠的选择与计算

1 滚珠丝杠副的载荷计算 (1) 工作载荷F 工作载荷F是指数控机床工作时,实际作用在滚珠丝杠上的轴向作用力,其数值可用下列进给 作用力的实验公式计算: 对于燕尾形导轨机床 F=kFx+f'(Fz+2Fy+W)(1) 对于矩形导轨机床 F=kFx+f'(Fz+Fy+W)(2) 对于三角形或组合导轨机床 F=kFx+f'(Fz+W)(3) 对于钻镗主轴圆导轨机床 对于滚动导轨机床 F=Fx+f'(Fz+W)+Fr(5) 式(1)~(5)中:Fx、Fy、Fz—x、y、z方向上的切削分力,N; Fr—密封阻力,N;W—移动部件的重量,N;M—主轴上的扭矩,N·m;dz—主轴直径,mm; 表 1 f′—导轨摩擦系数;f—轴套和轴架以及主轴的键的摩擦系数;k—考虑颠覆力矩影响的实验系数。正常情况下,k、f'与f可取表1数值。 (2) 最小载荷Fmin 最小载荷F?min为数控机床空载时作用于滚珠丝杠的轴向载荷。此时,Fx=Fy=Fz=0。 (3) 最大工作载荷F?max 最大载荷F?max为机床承受最大切削力时作用于滚珠丝杠的轴向载荷。

(4) 平均工作载荷Fm与平均转速nm 当机床工作载荷随时间变化且此间转速不同时, 式中:t1,t2,…,tn分别为滚珠丝杠在转速n1,n2,…,nn下,所受轴向载荷分别是F1,F2,…,Fn时的工作时间(min) 当工作载荷与转速接近正比变化且各种转速使用机会均等时,可用下式求得Fm和nm。 Fm=(2Fmax+Fmin)/3(8)nm=(nmax+nmin)/2(9) 2 滚珠丝杠副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 导程Ph 根据机床传动要求,负载大小和传动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般选择时,先按机床传动要求确定,其公式为:Ph≥vmax/nmax(10) 式中:vmax—机床工作台最快进给速度,mm/min;nmax—驱动电机最高转速,r/min。在满足控制系统分辨率要求的前提下,Ph应取较大的数值。 (2) 螺母选择 由于数控机床对滚珠丝杠副的刚度有较高要求,故选择螺母时要注重其刚度的保证。推荐按高刚度要求选择预载的螺母型式。其中插管式外循环的端法兰双螺母应用最为广泛。它适用重载荷传动、高速驱动及精密定位系统。并在大导程、小导程和多头螺纹中具有独特优点,且较为经济。 ①滚珠的工作圈数i和列数j。根据所要求性能、工作寿命,推荐按表2选取。 表2 ②法兰形状。按安装空间由标准形状选择,亦可根据需要制成特殊法兰形状。 (3) 导程精度选择 根据机床定位精度,确定滚珠丝杠副导程的精度等级。一般情况下,推荐按下式估算: 式中:E——累计代表导程偏差,μm; TD——机床有效行程的定位精度,μm。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第一章、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概述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图1-1所示: 图1-1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伺服 由于各种数控机床所完成的加工任务不同,它们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可逆运行;速度范围宽;具有足够的传动刚度和高的速度稳定性;快速响应并无超调;高精度;低速大转矩。 1.1、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的要求 (1)从最低速到最高速电机都能平稳运转,转矩波动要小,尤其在低速如0.1r /min或更低速时,仍有平稳的速度而无爬行现象。 (2)电机应具有大的较长时间的过载能力,以满足低速大转矩的要求。一般直流伺服电机要求在数分钟内过载4-6倍而不损坏。 (3)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电机应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并具有尽可能小的时间常数和启动电压。电机应具有耐受4000rad/s2以上的角加速度的能力,才能保证电机可在0.2s以内从静止启动到额定转速。 (4)电机应能随频繁启动、制动和反转。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已开始采用高速、高精度的全数字伺服系统。使伺服控制技术从模拟方式、混合方式走向全数字方式。由位置、速度和电流构成的三环反馈全部数字化、软件处理数字PID,使用灵活,柔性好。数字伺服系统采用了许多新的控制技术和改进伺服性能的措施,使控制精度和品质大大提高。 数控车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一般均采用进给伺服系统。这也是数控车床区别于普通车床的一个特殊部分。 1.2、伺服系统的分类 数控车床的伺服系统一般由驱动控制单元、驱动元件、机械传动部件、执行件和检测反馈环节等组成。驱动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组成伺服驱动系统。机械传动部件和执行元件组成机械传动系统。检测元件与反馈电路组成检测系统。

数控机床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内循环方式

数控机床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内循环方式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与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关,按滚珠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与丝杠表面的接触情况,滚珠丝杠螺母副可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方式。 内循环方式的滚珠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与丝杠表面保持接触。如图1所示,在螺母2的侧面孔内装有接通相邻滚道的反向器4,利用反向器引导滚珠3越过丝杠1的螺纹顶部进入相邻滚道,形成一个循环回路,称为一列。一般在同一螺母上装有2~4个反向器,并沿螺母圆周均匀分布。内循环方式的优点是滚珠循环的回路短、流畅性好、效率高、螺母的径向尺寸也较小,但制造精度要求高。图1中的反向器为圆形带凸键,不能浮动,称为固定式反向器;若反向器为圆形,可在孔中浮动,外加弹簧片令反向器压向滚珠,称为浮动式反向器,可以做到无间隙、可预紧,刚度较高,回珠槽进出口自动对接,通道流畅,摩擦特性好,但制造成本高。

图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内循环方式 1—丝杠;2—螺母;3—滚珠;4—反向器 外循环方式中的滚珠在循环返向时,离开丝杠螺纹滚道,在螺母体内或体外作循环运动。如图2所示插管式外循环,弯管1两端插入与螺纹滚道5相切的两个孔内,弯管两端部引导滚珠4进入弯管,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再用压板2和螺钉将弯管固定。插管式外循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径向尺寸大,且弯管两端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差。若在螺母外表面上开槽与切向孔连接,在螺纹滚道内装人两个挡珠器,代替弯管,则为螺旋槽式外循环,螺母径向尺寸较小,但槽与孔的接口为非圆滑连接,滚珠经过时易产生冲击。若在螺母两端加端盖,端盖上开槽引导滚珠沿螺母上的轴向孔返回,则为端盖式外循环,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滚道衔接和弯曲处不易做到准确而影响其性能,故应用较少。

滚珠丝杠基础知识

滚珠丝杠基础知识 1 滚珠丝杠公称直径与公称导程组合、制造范围 [img]https://www.doczj.com/doc/1111958016.html,/hydt/pic/4.18a1.jpg[/img] 3 滚珠丝杠副的结构类型、编号方法 [img]https://www.doczj.com/doc/1111958016.html,/hydt/pic/4.18b1.jpg[/img] 5 滚珠丝杠副的精度 5.1 精密等级 根据使用范围及要求将滚珠丝杠副分为定位滚珠丝杠幅(P)传动滚珠丝杠副(T),精度分为七个等级,即1、2、3、4、5、6、7、10级,1级精度最高,依次降低。 [img]https://www.doczj.com/doc/1111958016.html,/hydt/pic/4.18c1.jpg[/img] 5.2行程偏差和行程变动量 根据滚珠丝杠副类型按下表检验 [img]https://www.doczj.com/doc/1111958016.html,/hydt/pic/4.18d1.jpg[/img] 5.2.1 有效行程内的行程偏差ep与行程变动量VUP: 有效行程是有精度要求的行程长度LU

Lu=Lx+2La+LnLa安全行程La=(1-2)ph Lx机械最大行程Ln螺母的长度ph 公称导程 E1-E2按国家标准GB/T17857.3-1998,―滚珠丝杠副的验收条件和验收检验‖。见附表1。 5.2.2 300mm行程内与2π弧度行程内行程变动量V300P与V2 π p E3-E4按国家标准GB/T17857.3-1998,―滚珠丝杠副的验收条件和验收检验‖。见附表1续。 5.2.3 余程Le 余程是没有精度要求的行程长度。 余程表6 [img]https://www.doczj.com/doc/1111958016.html,/hydt/pic/4.18e1.jpg[/img] 6 行程补偿值C 6.1 滚珠丝杠的热变形将导致长度、定位精度变化,热变形可由下式给出: δt=α*△t*Lu (公式1) α-热膨胀系数(12.0*10-6) △t -温升(一般取2-4℃)

数控车床横向进给系统设计

1、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概述 1.1 伺服进给系统概述 数控机床的伺服进给系统由伺服驱动电路、伺服驱动装置、机械传动机构和执行部件组成。它的作用是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进给速度和位移指令信号,由伺服驱动电路作转换和放大后,经伺服驱动装置(直流、交流伺服电动机,功率步进电机,电业脉冲马达等)和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机床的工作台、主轴刀架等执行部件实现工作进给和快速移动。数控机床的伺服进给系统与一般机床的进给系统有本质的差别,他能根据指令信号精确地控制执行部件的运动速度与位置,以及几个执行部件按一定运动规律所合成的运动轨迹。 1.2 伺服进给系统分类 数控私服进给系统按有无位置检测和反馈进行分类,有以下三种: (1)开环伺服系统 (2)半闭环伺服系统 (3)闭环伺服系统 1.3 伺服进给系统的基本要求 (1)精度要求 (2)响应速度 (3)调速范围 (4)低速、大转矩 2、运动设计 2.1传动方案拟定 数控机床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闭环、半闭环,由于采用直流式交流伺服电机的闭环控制方案,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调试和维修困难,造价也高。闭环控制可以达到很好的机床精度,能补偿机械传动系统中各种误差,消除间隙、干扰等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一般应用于要求高的数控设备中,由于数控车床加工精度不十分高,采用闭环系统的必要性不大。若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的半闭环控制,精度较闭环控制的查,但是稳定性好,成本较低,调试维修较容易;但是对于经济型数控机床来说必要性不大。故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开环控制步进电机驱动。 确定设计任务后,初步拟定三种传动方案即1电机直接与丝杠相连;2电机通过同步带的传动带动丝杠转动;3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丝杠转动。 步进电机具有如下优点 :

滚珠丝杠传动

滚珠丝杠传动 滚珠丝杠是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中一种新型的螺旋传动机构,在其具有螺旋槽的丝杠与螺母之间装有中间传动原件——滚珠,滚珠丝杠机构虽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能自锁,但其摩擦阻力矩小、传动效率高(92%-98%),精度高,系统刚度好,运动具有可逆性,使用寿命长,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得到大量广泛的应用。滚珠丝杠的特点如下: (1)、传动效率高 滚珠丝杠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高达90%-98%,为传统的滑动丝杠系统的2~4倍,耗费的能量仅为滑动丝杠的3 1。 (2)、传动精度高 经过淬硬并精磨螺纹滚道后的滚珠丝杠本身具有很高的制造精度,又由于是滚动摩擦,摩擦力小,所以滚珠丝杠传动系统在运动中温升较小,并可预紧消除轴向间隙和对丝杠进行预拉伸以补偿热伸长,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3)、可微量进给 滚珠丝杠传动系统是高副运动机构,在工作中摩擦力小,灵敏度高,启动平稳,低俗石无爬行现象,因此可以精密地控制微量进给。 (4)、同步性好 由于运动平稳、反应灵敏、无阻碍、无滑移,用几套相同的滚珠丝杠传动系统同时传动系统同时转动几个相同的部件或装,可以获得很好的同步效果。 (5)、高可靠性 与其它传送机械相比,滚珠丝杠传动只需要一般的润滑与防空,有的特殊场合甚至都无需润滑便可工作,系统的故障率也很低,其一般的使用寿命要比滑动丝杠高5~6倍。 1、滚珠丝杠的结构及滚珠循环方式 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如图1-1-1所示,丝杠4和螺母1的螺纹滚道内置有滚珠2,刚丝杠转动时,带动滚珠沿螺纹滚道滚动,从而产生滚动摩擦。为了防止滚珠从螺纹滚道端面掉出,在螺母的螺旋槽两端设有滚珠回程引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进给模块之机械部件装配一.进给传动系统图 纵向和横向进给传动系统图 二.系统图的主要构造和功用 电动机: 1. 步进电动机 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角位移的驱动元件。步进电动机

是一种特殊的电动机,一般电动机通电后都是连续转动的,而步进电动机则有定位与运转两种状态。当有一个电脉冲输入时,步进电动机就回转一个固定的角度,这角度称为步距角,一个步距角就是一步,所以这种电动机称为步进电动机。又由于它输入的是脉冲电流,也称作脉冲电动机。当电脉冲连续不断地输入,步进电动机便跟随脉冲一步一步地转动,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和输入的脉冲个数严格成正比例,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因此,只需控制输入脉冲的数量、频率及电动机绕组的通电顺序,便可获得所需转角、转速和方向。在无脉冲输入时,步进电动机的转子保持原有位置,处于定位状态。步进电动机的调速范围广、惯量小、灵敏度高、输出转角能够控制,而且有一定的精度,常用作开环进给伺服系统的驱动元件。与闭坏系统相比,它没有位置速度反馈回路,控制系统简单,成本大大降低,与机床配接容易,使用方便,因而在对精度、速度要求不十分高的中小型数控机床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2. 直流伺服电动机 由于数控机床对进给伺服驱动装置的要求较高,而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因此在半闭坏、闭坏伺服控制系统中,得到较广泛地使用。直流进给伺服电动机就其工作原理来说,虽然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同。然而,由于机械加工的特殊要求,一般的直流电动机是不能满足需要的。首先,一般直流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过大,而其输出转矩则相对较小。这样,它的动态特性就比较差,尤其在低速运转条件下,这个缺点就更突出。在进给伺服机构中使用的是经过改进结构,提高其特性的大功率直流伺服电动机,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小惯量直流电动机。主要结构特点是其转子的转动惯量尽可能小,因此在结构上与普通电动机的最大不同是转子做成细长形且光滑无槽。以此表现为转子的转动惯量小,仅为普通直流电动机的1/10左右。因此,响应特别快,机电时间常数可以小于10 ms,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比,转矩与惯量之比要大出40~50倍。且调速范围大,运转平稳,适用于频繁起动与制动,要求有快速响应(如数控钻床、冲床等点定位)的场合。但由于其过载能力低,并且电动机的自身惯量比机床相应运动部件的惯量小,因此应用时都要经过一对中间齿轮副,才能与丝杠相连接,在某些场合也限制了它广泛地使用。 (2)大惯量直流电动机。又称宽调速直流电动机,是在小惯量电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结构上和常规的直流电动机相似,其工作原理相同。当电枢线圈通过直流电流时,就会在定子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带动负载旋转的电转矩。小惯量电动机是从减小电动机转动转量来提高电动机的快速性,而大惯量电动机则是在维持一般直流电动机转动惯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转矩的方法来改善其动态特性。它既具有一般直流电动机便于调速、机械特性较好的优点,又具有小惯量直流电动机的快速响应性能。因此,可归纳为以下特点: 1)转子惯量大。这种电动机的转子具有较大的惯量,容易与机床匹配。可以和机床的进给丝杠直接连接,省掉了减速机构,故可使机床结构简单,即避免了齿轮等传动机构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又提高了加工精度。 2)低速性能好。这种电动机低速时输出转矩大,能满足数控机床经常在低速进给时进给量大、转矩输出大的特点,如能在1 r/min甚至0.1 r/min下平稳运转。 3)过载能力强、动态响应好。由于大惯量直流电动机的转子有槽,热容量大,同时采用了冷却措施后,提高了散热能力。因此可以过载运行30分钟。另外,电动机的定子采用矫顽力很高的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使电动机过载10倍而不会去磁,这就显著地提高了电动机的瞬间加速力矩,改善了动态响应,加减速特性好。 4)调速范围宽。这种电动机机械特性和调速特性的线性度好,所以调速范围宽而运转平稳。一般调速范围可达1∶10000以上。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范文

数控机创进给系统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常用伺服进给系统来工作。 伺服进给系统的作用是根据数控系统传来的指令信息,进行放大以后控制执行部件的运动,不仅控制进给运动的速度,同时还要精确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移动位置和轨迹。因此,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尤其是轮廓控制系统,必须对进给运动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两方面同时实现自动控制。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设计要求除了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系统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稳定性要好。 一个典型的数控机床闭环控制的进给系统组成:位置比较、放大元件、驱动单元、机械传动装置和检测反馈元件等几部分。 机械传动装置:是指将驱动源旋运动变为工作台直线运动的整个机械传动链,包括减速装置、丝杠螺母副等中间传动机构。 第一节概述 一、数控机床对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 1.减少摩擦阻力: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普遍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静压丝杠螺母副,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 2.减少运动惯量 3.高的传动精度与定位精度设计中,通过在进给传动链中加入减速齿轮,以减小脉冲当量(即伺服系统接收一个指令脉冲驱动工作台移动的距离),预紧传动滚珠丝杠,消除齿轮、蜗轮等传动件的间隙等办法,可达到提高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的目的。 4.宽的进给调速范围:伺服进给系统在承担全部工作负载的条件下,应具有很宽的调速范围,以适应各工件材料、尺寸和刀具等变化的需要,工作进给速度范围可达3~6000mm/min(调速范围1:2000)。 5.响应速度要快:所谓快响应特性是指进给系统对指令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及瞬态过程结束的迅速程度,即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定位速度和轮廓切削进给速度要满足要求;工作台应能在规定的速度范围内灵敏而精确地跟踪指令,进行单步或连续移动,在运行时不出现丢步或多步现象 6.无间隙传动:进给系统的传动间隙一般指反向间隙,即反向死区误差,它存在于整个传动链的各传动副中,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因此,应尽量消除传动间隙,减小反向死区误差。设计中可采用消除间隙的联轴节及有消除间隙措施的传动副等方法。 7.稳定性好、寿命长:稳定性是伺服进给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在低速进给情况下不产生爬行,并能适应外加负载的变化而不发生共振。所谓进给系统的寿命,主要指其保持数控机床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的时间长短,即各传动部件保持其原来制造精度的能力。 8.使用维护方便 二、联轴器 联轴器是用来连接进给机构的两根轴使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转矩和运动的一种装置。机器运转时,被连接的两轴不能分离,只有停车后,将联轴器拆开,两轴才能脱开。 联轴器的类型:有液压式、电磁式和机械式;而机械式联轴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借助于机械构件相互间的机械作用力来传递转矩,

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与选用讲解学习

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 与选用

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与选用 滚珠丝杠 滚珠丝杠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 滚珠丝杠由螺杆、螺母和滚珠组成。它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这是滚珠螺丝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这项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将轴承从滚动动作变成滑动动作。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滚珠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 滚珠丝杠是工具机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覆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 1)与滑动丝杠副相比驱动力矩为1/3 由于滚珠丝杠副的丝杠轴与丝母之间有很多滚珠在做滚动运动,所以能得到较高的运动效率。与过去的滑动丝杠副相比驱动力矩达到1/3以下,即达到同样运动结果所需的动力为使用滚动丝杠副的1/3。在省电方面很有帮助。 2)高精度的保证 滚珠丝杠副是用日本制造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机械设备连贯生产出来的,特别是在研削、组装、检查各工序的工厂环境方面,对温度·湿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由于完善的品质管理体制使精度得以充分保证。 3)微进给可能 滚珠丝杠副由于是利用滚珠运动,所以启动力矩极小,不会出现滑动运动那样的爬行现象,能保证实现精确的微进给。 4)无侧隙、刚性高 滚珠丝杠副可以加予压,由于予压力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负值,进而得到较高的刚性(滚珠丝杠内通过给滚珠加予压力,在实际用于机械装置等时,由于滚珠的斥力可使丝母部的刚性增强)。 5)高速进给可能 滚珠丝杠由于运动效率高、发热小、所以可实现高速进给(运动)。

滚珠丝杠副特性 ?传动效率高 ?滚珠丝杠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高达90%~98%,为传统的滑动丝杠系统的2~4倍,如图1.1.1所示,所以能以较小的扭矩得到较大的推力,亦可由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运动可逆)。 ?运动平稳 ?滚珠丝杠传动系统为点接触滚动运动,工作中摩擦阻力小、灵敏度高、启动时无颤动、低速时无爬行现象,因此可精密地控制微量进给。 ?高精度 ?滚珠丝杠传动系统运动中温升较小,并可预紧消除轴向间隙和对丝杠进行预拉伸以补偿热伸长,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 度。 ?高耐用性 ?钢球滚动接触处均经硬化(HRC58~63)处理,并经精密磨削,循环体系过程纯属滚动,相对对磨损甚微,故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精度保持 性。 ?同步性好 ?由于运动平稳、反应灵敏、无阻滞、无滑移,用几套相同的滚珠丝杠传动系统同时传动几个相同的部件或装置,可以获得很好的同步效果。 ?高可靠性

数控机床滚珠丝杠的安装调整

数控机床滚珠丝杠的安装调整滚珠丝杠由螺杆、螺母、钢球、预压片、反向器、防尘器组成。它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这是艾克姆螺杆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这项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将轴承从滑动动作变成滚动动作。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滚珠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 滚珠丝杠是工具机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 工具/原料 ?机床,丝杆套件,螺钉 ?人工,扳手,卡尺等 一、支撑座侧支撑单元的安装: 1. 1 丝杆轴插入单列轴承后,用止推环固定。

用止推环固定后,将轴承插入支撑座内。 2. 3 安装精度参考值: 偏心倾斜 有间隙时: 20-30μm 1/2000max 预压式螺母: 15-25μM 1/3000max 有高精度要求: 10μm以下 1/5000max

二,滚珠丝杠往工作台和底座上安装: 先调整到安装精度参考值以内。 以固定侧支撑单元为基准时,请将螺母外径与工作台螺母支座内径调整至保持一定的间隙状态。 1. 3 以工作台为基准时,对于方形支撑单元使用薄垫片调整中心高度,对于法兰型支撑单元要将螺母外径与工作台螺母制作内径调整至保持一定间隙的状态。

三,往工作台及底座上安装: 1. 1 将滚珠丝杆螺母插入螺母支座后临时紧锁。(将螺母放置在滚珠丝杆轴的中间位置) 2. 2 将固定侧和支撑侧的支撑单元临时固定到基座上。 3. 3 移动工作台与固定侧支撑单元后,将支撑单元拧紧固定到基座上。 4. 4 固定好后,将工作台移动至靠近固定侧的行程尽头附近,幷将工作台和螺母支座相互固定。 5. 5 固定好螺母和螺母支座。 6. 6 将第4布种固定的螺栓松开,再次将工作台和螺母支座相互固定。推动工作台至固定支撑单元处调整其中心位置,使工作台能顺畅移动,对于精密工作台还需要将丝杆轴调整到与LM导轨平行的位置。 7.7 固定好后,确认工作台的运行状态,将工作台移动至支撑座。 8.8 移动工作台至支撑侧支撑单元后,将拧紧支撑单元的固定螺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