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文字的演变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3
第19课文字演变【教师寄语】(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韧不拔!矢志不移,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学习目标】1、把握文字起源的传说、记事方法。
2、把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3、把握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重难点】重点:掌握甲骨文地位及影响难点:识别甲骨文,掌握有关象形、指事等构字知识【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做一做,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
)一、文字起源1、最古老记事方法:在我国,文字产生之前,古代的先民们是以_____的方法来记事的。
——________2、造字传说:_____时期流行_____时代“_________”的传说。
——________二、文字萌芽原始文字的雏形:我国的文字是由_______逐渐演变而来的。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有它们的痕迹。
——_______三、文字比较成熟—______1、含义:是保存在____代甲骨上用以记载_____情况的文字2、地位(意义):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3、甲骨文的构字方法:东汉文字学家_____,编写了一部___________,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其中甲骨文已具备四种构字方法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
四、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汉字1、汉字的演变:()→()→()→()→()→()→()2、地位(意义):①_____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世界上唯一的形声表意字,历经千年不衰。
②汉字不仅是一种________的工具,是联接和维系________的根。
【展示交流】(经过自己的努力,相信每一小组都有展示的强烈愿望!下面就把你小组的成果与班内每一位同学分享吧!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展示最精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补充解释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A、甲骨文—金文—小篆B、金文—隶书—小篆C、甲骨文—小篆—金文D、甲骨文—楷书—金文5、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A、仓颉B、黄帝C、秦始皇D、李斯6、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7、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A、使用火B、文字的出现C、制造工具D、定居生活8、《说文解字》一书的编写者是()A.黄帝B.仓颉C.孟子D.许慎9、汉字的演变:()→()→()→()→()→()→()10、仔细认读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属于什么文字?它主要在哪个朝代使用?(2)发现这种文字有怎样的意义?。
语文基础知识--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了一种文字体系。
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
中国的文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经过六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声、形、象、数、理,而演变的过程为:
阶段一:甲骨文;
阶段二:金文;
阶段三:小篆;
阶段四:隶书;
阶段五:楷书;
阶段六:行书;
阶段其:草书;
汉字的演变规律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包含数千年的文化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精神。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交际符号,但是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是无法忽视的。
汉字的演变规律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其中包含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汉字从创始到现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经过多次的演变,在不断的演变中汉字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很难通过变化后的汉字理解其古代的含义及想要表达的信息。
一些汉字的部首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使现代人无法通过对字形的观察,领会其原始意义,从而影响其组成汉字的意义。
有些汉字的部首相同但是含义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从汉字形体的原始形态来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会发现相同部首的字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历史都是如此的,每个时代的发展和生成都会随着文字而改变,而对于中国来讲更加如此,因为作为历史的统治者,文字的地位是及其重要的。
第19课文字演变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汉字的演变,认识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等。
2、能辨认甲骨文、小篆、隶书。
3、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重难点】1、甲骨文及其发现、作用2、甲骨文、构字四法【自学引导】1、结合下列问题自学课文我国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有和两种说法。
我国的文字是由逐渐演变而来的。
我国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是,它主要保存在(朝代)甲骨上用以记载的文字。
2、阅读102页小字内容,说说甲骨文被发现的故事。
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构字的四种方法是:、、、。
3、思考104页“阅读与练习”。
我国文字的字形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汉字不仅是一种的工具,还是。
学生互动讨论(各自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初步完成以上问题)【合作探究】1、从商代至今天汉字在不断的演变,根据本课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们讨论一下,z 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是什么?2、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郭沫若的诗句的?3、由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试着收集一些所知道不同字体的汉字字帖,学会辨别字帖上的汉字字体,然后以这些字体为例跟同学们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4、甲骨文的发现对于历史研究有何作用?【自学检测】一、选择题1.我国最古老的记事方法是( )A.上古结绳记事 B.仓颉造字记事 C.甲骨文记事 D.金文记事2.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A.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B.是我国最早的结绳记事画面C.是我国最早的文字雏形D.是我国最早的甲骨文3.下面有关甲骨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的文字B.已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变过程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D.甲骨文中已经齐备了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总结的六种汉字构成方法4.请你在以下有关汉字的评价中,选出正确的项( )①汉字历经千年不衰,形声表意②电脑时代汉字因为输入慢而将走向拼音化③汉字在演变过程中,虽然字形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④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中华民族的根。
第19课《文字演变》精品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上)〖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复习导入〕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知道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文字演变(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阅读教材〕(约10分钟)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采点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
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萌芽:刻画符号六书(假借、转注)甲骨文:定义、发现、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汉字的作用智慧的创造和结晶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说明: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但对汉字作用的理解存在问题。
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说成“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引入这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当然,这一点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
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方。
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
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