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怎么办
- 格式:docx
- 大小:4.57 KB
- 文档页数: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概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耳鼻喉科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眩晕"、"厥证"等范畴。
其病机常与血虚血滞,夹痰上扰,气机受阻有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机制①颈椎骨质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节强直、椎间盘突出、颈椎脱位、颈椎结核及外伤等,压迫椎动脉使管腔狭窄。
颈椎骨质病变还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百反射性收缩,使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
②椎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之一,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多阻塞管腔,引起血流量减少,一侧椎动脉阻塞另一侧椎动脉通畅时,尚可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可不发生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双侧椎动脉发生阻塞,则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③解剖异常双侧椎动脉粗细不一,或一侧椎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1、前庭系统症状眩晕为常见症状,多为旋转性眩晕,眩晕发作常于2-5min内达高峰,维持2-15min,常伴有共济失调,但多无耳鸣及听力下降。
2、视觉症状因脑干及大脑缺血可引起视力模糊、复视、单眼及双眼同侧视野缺损,出现黑蒙,甚至失明。
3、大脑症状头痛为常发症状,为跳痛,有时呈炸裂痛,多位于枕部,弯腰或憋气时加重,常伴有神智迟钝,昏厥或跌倒,构语障碍,言语含糊不清,记忆力减退等。
4、锥体束症状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多见于中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颈椎病、低血压及心脏病史。
突发眩晕,与头位有关,眩晕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1~2天,可出现水平性、垂直性或旋转性眼球震颤,偶有耳鸣、耳聋。
可伴有或不伴有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
常在1~2天内症状减轻或消失,以后可以再发。
影像学检查有颈椎关节病的证据,前庭功能冷热试验正常或减退,经颅多普勒及BAEP检查有异常改变。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分析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人,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盐酸氟桂利嗪口服,对照组单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银杏达莫;盐酸氟桂利嗪;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内科多发病,病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产生相应的灌流区供血不足,引起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眩晕、复视、共济失调、交叉偏瘫等临床症状[1]。
我科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采用银杏达莫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病人均符合VBI诊断标准。
治疗组100例,其中女46例,男54例,平均年龄61.3岁,病程2~13年;对照组100例,其中女48例,男52例,平均年龄59.7岁,病程2~12年。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体征、伴随疾病、发病距开始用药时间、治疗前后血生化检查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①年龄50岁以上,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力衰竭的除外;②头颅CT 排除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新的梗死或出血灶;③眩晕为阵发性,间歇期有头晕,24 小时内不缓解,眩晕发作时伴有一种或数种神经系统缺血的症状和体征,如视力或视野障碍、复视、吞咽障碍、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④排除眼、耳、颅内其他疾病所致的眩晕。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复方丹参20ml,静脉滴注,日1次;治疗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日1次,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晚一次。
智汇大家诊疗Family life guide -199-罗琴永 (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卫生院)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了椎-基底动脉供血疾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还是引起后循环脑梗死疾病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加以防控。
在临床上多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引发该疾病,常见于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等。
一直以来,患病人员经常出现恶心、眩晕、呕吐等症状前来就诊。
椎基底动脉作为脑部最主要的动脉,其能够为脑组织提供血液,确保大脑功能的正常使用。
若患病人员显现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则就会导致大脑缺氧,让患病人员的脑干、枕叶、丘脑等位置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人们尽早展开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人们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之后,经常会伴有发作性眩晕、呕吐、听力减退、恶心等临床表现。
眩晕大部分在头颈部迅速转动或者是改变体位时出现,以浮动性、旋转性或者是摇摆性的方式显现,双下肢发软,不能平稳站立,同时还会感觉地面移动或者是出现倾斜,通常会保持几分钟、几小时或者是几天。
通常情况下,大约有40%的患病人员会出现视力障碍,临床特征是视力减退、幻视、模糊或者是黑蒙等。
如果脑干或者是小脑受到损坏时,患病人员就会出现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眼球震颤、交叉性瘫及构音障碍等临床特征。
少部分患病人员会突然摔倒,往往发生在快速转头时因双下肢无力倒地,但是意识清晰,可以自己站立,等待几秒钟或者是几分钟之后方可恢复,主要是因为脑干网状结构缺血降低身体肌张力而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部分患病人员还会出现偏头痛,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特征。
椎动脉周边具有很多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以椎动脉型颈椎病引发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紊乱,伴有呼吸、胃肠和心血管系统症状,病变呈阳性。
有些患病人员还会出现后枕部疼痛、颈项酸痛等表现。
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可出现水平性眼球震颤、轻度锥体束征、指鼻试验不精准、肢体感觉退减、Romberg 征阳性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护理方法有哪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需要长期伏案工作,运动时间较少的人群容易患上该病,曾经都是中老人容易患上该病,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患上了该病,主要是因为长期使用电脑,缺乏运动,并且现在的食用结构让身体过多是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质。
如果在生活中经常的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站起来的时候不稳,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及时的进行治疗,现在就说说患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后,在生活中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休息1.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嘱病人卧床休息。
2.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诱发和加重眩晕。
3.嘱病人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改变体位时,动作宜迟缓,尤其转动头部时,更应缓慢进行。
4.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容易拿取的地方。
★二、饮食吃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如芹菜、白菜等,苹果、桔子、香蕉等,玉米面、小米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着急、紧张等不良情绪。
★三、情绪与健康 1.减少睡前的活动量。
2.睡前可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等。
3.听轻音乐,给予娱乐性的读物。
4.热水胞脚,洗热水澡,背部按摩。
5.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6.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
7.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
★四、有规律的生活制度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过度疲劳,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
饮食宜清淡些,适当控制热量,避免肥胖,多补充含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
吸烟和酗酒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忌烟,适量饮酒,对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对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均有积极意义。
前列地尔注射液、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戴建武;梁冬蕾;谭敏;曹莹【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46例和丹参川芎嗪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 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LVA)和右侧椎动脉(RVA)的收缩峰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丹参川芎嗪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14 d 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丹参川芎嗪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14 d 后收缩峰流速LVA、收缩峰流速RVA、舒张末期流速LVA、舒张末期流速RVA血流速度均较丹参川芎嗪组增快(均P<0.05).联合治疗组有1例出现胃肠不适,有2例出现注射部位发红、搔痒,均可忍受,不影响治疗.丹参川芎嗪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显著的扩张脑血管,改善椎动脉的血流量,增加脑血流速度;有效的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0(011)009【总页数】4页(P13-15,19)【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前列地尔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疗效【作者】戴建武;梁冬蕾;谭敏;曹莹【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620;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620;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620;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障碍导致耳、小脑、脑干等组织的功能缺损,所引起的眩晕、复视、头痛为主要症状,呈一过性发作或间歇性复发的临床综合症。
症状体征:头痛,神智迟钝,构语障碍,言语含糊不清,眩晕伴有共济失调,视力模糊、复视、黑蒙,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
具体治疗措施: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如阿斯匹林或抵可力得。
2、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可选用维脑路通、葛根素、灯盏花素等静滴。
西比灵、乐脉颗粒口服治疗等。
3、改善脑细胞代谢:脑复康1/日 10次一疗程。
4、眩晕明显可加用——培他啶:手术治疗:可行血管介入治疗,椎动脉再造术或成形术,以改善其血流。
注意事项1、减少睡前的活动量。
2、睡前可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等。
3、听轻音乐,给予娱乐性的读物。
4、热水胞脚,洗热水澡,背部按摩。
5、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6、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
7、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5%)和继发性高血压(5%)饮食:宜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一般每日摄入食盐量以不超过6克为宜;适当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摄入适量的钾、钙、镁;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少总热量得摄入。
血压升高带来的危害:如何预防:1、尽量减少喝酒2、补充钙跟钾3、保持心平气和;4、宜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一般每日摄入食盐量以不超过6克为宜5、时常量血压;6、避免肌肉运动7、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绪。
8、吃素;9、维持体重,适当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摄入适量的钾、钙、镁;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少总热量得摄入。
10、注意保暖;11、有氧运动;12、与宠物玩耍13、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怎么办
导语:现在椎疾病,正处于逐渐上升趋势,也正在由老龄化转入年轻化趋势,大家一定要注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底动脉供血不足,会对身体有很大的伤
现在椎疾病,正处于逐渐上升趋势,也正在由老龄化转入年轻化趋势,大家一定要注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底动脉供血不足,会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他会极度的影响到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患有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换了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怎么办?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疾病病因
1、颈椎骨质病变颈椎骨质增生、、关节强直、椎间盘突出、颈椎脱位、颈椎结核及外伤等,压迫椎动脉使管腔狭窄。
颈椎骨质病变还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百反射性收缩,使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
2、椎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之一,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多阻塞管腔,引起血流量减少,一侧椎动脉阻塞另一侧椎动脉通畅时,尚可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可不发生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双侧椎动脉发生阻塞,则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3、解剖异常双侧椎动脉粗细不一,或一侧椎动脉缺如者,较易发生。
骨质疏松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功能的障碍。
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硬化有关。
主要病因有:(1)某些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
(2)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血压降低,心脏搏出量减少时脑组织供血不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