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全球扩张
- 格式:ppt
- 大小:331.50 KB
- 文档页数:9
案例分析:向跨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取经第一部分案例背景介绍一、沃尔玛的崛起1962年,山姆·沃尔顿在美国阿肯色州罗杰斯城一个偏僻小镇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百货商店;1969年10月31日成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1990年,沃尔玛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1991年,沃尔玛商店在墨西哥城开业,开始进入海外市场;1992年3月17日,山姆·沃尔顿先生获得由美国总统乔治·布什颁发的自由勋章;1996年,沃尔玛通过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中国;1997年沃尔玛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
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沃尔玛的连锁店几乎遍布全世界,并以其优质快捷的服务,惊人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增长率,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而闻名全球。
2001年在《财富》杂志“全美最受尊敬的公司”中排名第3,2002~2005年在《财富》500强中连续4年位居榜首,2009年销售额达到4000亿美元。
在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美国五百强企业新榜单中,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取代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再次登上榜首,并于2011年新鲜出炉的世界五百强中蝉联冠军称号。
二、沃尔玛海外扩张受阻沃尔玛的海外扩张之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2006年5月22日沃尔玛将其韩国分店作价8.82亿美元转让给韩国新世界集团,从而正式推出韩国市场;7月28日沃尔玛再次宣布,向麦德龙出售其位于德国的85家门店。
此外,沃尔玛还先后推出过日本、印尼、香港等亚洲市场,有数据显示,沃尔玛在发达国家屡遭不顺,使沃尔玛把更多精力关注于中国、印尼、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零售市场已成为沃尔玛在亚洲成败的关键,也因此被视为“唯一有可能复制沃尔玛在美国的规模和成功战略的市场”。
截止到2007年初,即沃尔玛进入中国十年之际,其在中国市场也仅仅拥有73家门店,总营业额更是不值一提,同期综合业绩不但低于一些本土零售企业,而且落后于宿敌家乐福。
沃尔玛的成功经验沃尔玛(Wal-Mart)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沃尔玛的成功可以归功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全球化战略和对顾客需求的精确洞察。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沃尔玛的成功经验。
一、独特的商业模式沃尔玛的商业模式源于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创新思维和对市场的深刻洞察。
沃尔玛采用的低价策略是其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
沃尔玛通过全球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从而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商品。
此外,沃尔玛还实施了精细的库存管理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以保持低价的同时确保商品的供应充足。
这一商业模式使得沃尔玛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并保持竞争优势。
二、全球化战略沃尔玛采取了积极的全球化战略,迅速扩张其零售业务。
沃尔玛通过收购本地零售商、建立合资企业或直接进入新市场的方式拓展全球业务。
沃尔玛在进军新市场时,会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符合当地市场的特点。
沃尔玛在全球建立了庞大的采购网络和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商品质量。
全球化战略使得沃尔玛能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精确洞察顾客需求沃尔玛以顾客为中心,通过精确洞察顾客需求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沃尔玛把顾客的反馈和需求作为重要参考,不断改进和创新产品。
通过收集和分析顾客的购物数据,沃尔玛能够准确了解顾客的购买偏好,进而调整产品组合和陈列方式。
此外,沃尔玛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深入了解顾客行为,提升购物体验。
这种精确洞察顾客需求的能力使得沃尔玛能够不断满足顾客的期望,建立起强大的客户忠诚度。
总结:沃尔玛的成功经验在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全球化战略和对顾客需求的精确洞察。
低价策略、全球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使得沃尔玛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商品,并保持商品供应充足。
积极的全球化战略使得沃尔玛能够快速扩张其零售业务,并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精确洞察顾客需求使得沃尔玛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顾客的期望。
沃尔玛超市的SWOT分析优势S --- Strengths.1、沃尔玛是著名的零售业企业,其物美价廉、货物繁多。
2、沃尔玛的销售额在近年内有明显增长,并且在全球化的范围内进行扩张。
3、沃尔玛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所支持的国际化物流系统。
在该系统支持下,每一件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每一间卖场的运输、销售、储存等物流信息都可以清晰地看到。
信息技术同时也加强了沃尔玛高效的采购过程。
4、沃尔玛的一个焦点战略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沃尔玛在商业上非常重视人才,为此沃尔玛投入时间和金钱对优秀员工进行培训。
5、沃尔玛离华航较近,有较稳定的市场来源,并且位于交通要道,交通非常方便。
6、与肯德基、迈巴客等著名餐饮店合作,人们在休闲的同时,也为沃尔玛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劣势W--- Weaknesses1、沃尔玛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零售帝国。
尽管它在信息技术上拥有优势,但其巨大的业务拓展,可能导致对某些领域的控制力欠缺。
2、沃尔玛的商品涵盖了服装、食品等多个部门,它可能在适应性上比起更加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存在劣势。
3、周围有天汇丰、特价商城等竞争对手,且他们有价格优势。
4、位于廊坊的郊区位置,消费人口有限,学生的消费领域窄,购买能力有限。
机会O---Opportunities1、采取收购、合并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与其他国际零售商合作,专注于特定市场。
2、沃尔玛可以通过新的商场地点和商场形式来获得市场开发的机会。
更接近消费者的商场和建立在购物中心内部的商店可以使过去仅仅是大型超市的经营方式变得多样化。
3、沃尔玛的机会存在于对现有大型超市战略的坚持。
4、要坚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吸引顾客,优质的产品满足顾客。
威胁T---Threats1、沃尔玛在零售业的领头羊地位使其成为所有竞争对手的赶超目标。
2、多种消费品的成本趋向下降,原因是制造成本的降低。
3、恶性价格竞争是一个威胁。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沃尔玛的全球扩张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
该公司有180万名雇员,在美国有3900家分店,在世界其他地方有2700家分店。
到2007年1月31日,该财务年度的销售总额为3450亿美元,其中770亿美元的销售额是在美国以外的15个国家中产生的。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美国的经济增长趋缓,沃尔玛便开始向国际市场扩张。
它首先以合资的方式进入墨西哥,其合作对象是墨西哥最大的零售商Cifra, 开设了一系列出售杂货日用商品的超市。
最初,这家零售商在墨西哥的处境并不理想,它发现大多数当地人喜欢在本地小商店里购买新鲜的生鲜食品,尤其像肉、玉米饼等,这类食品一般不能隔夜食用(许多墨西哥人没有大冰箱)。
很多消费者也没有汽车,不会像美国人那样一次购买量很大。
于是沃尔玛调整战略,以适应当地的环境。
公司聘用了熟悉墨西哥文化的当地人做经理,让这些精力控制商品战略,开设一些规模较小的分店,以便人们可以步行到达,还提供更新鲜的食品。
与此同时,公司相信它能够逐步改变墨西哥人的购物习惯,通过向他们介绍美国商品文化的各种好处来培育消费者。
事实上,沃尔玛的经理们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在美国人们曾经也习惯在小商店去购物,但是到了5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到像沃尔玛那样的大商店去购物。
随着它在墨西哥分销体系的不断完善,沃尔玛就能够降低其成本,然后通过低价将这个价差转让给墨西哥的消费者。
专业化、坚持不懈和低价格终于得到了回报,墨西哥人的购物习惯开始有所改变。
今天,沃尔玛已经成为墨西哥最大的零售商,该国已经成沃尔玛国际化经营最成功的典范。
继墨西哥之后,沃尔玛相继拓展了一系列发达国家的市场,包括英国、德国和韩国。
但在这些国家的经历却乏善可陈。
在上述三个国家,沃尔玛发现它所面对的都是当地很具竞争力的对手,它们的经营手法十分符合当地的购物习惯和消费偏好。
更有甚者,这三个国家的消费者似乎都偏好高品质的商品,对沃尔玛的折扣战略好像没有美国人和墨西哥人那样感兴趣。
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案例分析在当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现象也愈发显著。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复杂过程。
一个典型的文化冲突案例发生在商业领域,即沃尔玛在海外市场的扩张。
沃尔玛作为美国的零售业巨头,秉持着其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激进的扩张。
然而,沃尔玛在其海外运营中却遭遇了文化障碍,尤其是在德国市场。
德国人重视生活品质和环保意识,而沃尔玛高耗能的大型商店和“大盒子”模式在当地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文化抵触。
沃尔玛未能充分考虑到德国的文化特性和消费者习惯,导致了其在德国市场的失败。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麦当劳在进入印度市场时的调整。
鉴于印度人普遍不食用牛肉的饮食习惯,麦当劳去除了其标志性菜单——牛肉汉堡,转而推出大量素食选项,如蔬菜汉堡和 McAloo Tikki 等符合当地人口味的产品。
此外,麦当劳还推出了多种咖喱风味的食品来迎合印度消费者的口味。
这种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适应,使得麦当劳能够在印度市场获得成功。
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两个不同方面。
在沃尔玛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文化冲突如何导致企业战略的失败;而在麦当劳的案例中,则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文化融合策略,通过适应和整合当地文化习惯,实现了品牌的本土化发展。
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必须进行充分的文化调研,了解并尊重目标市场的文化特征和消费者习惯。
其次,企业应采取灵活的策略,根据不同文化环境调整产品或服务,实现文化融合而非单纯的文化输出。
最后,文化融合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企业与当地文化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文化冲突与融合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通过分析和学习这些典型案例,企业和组织可以更好地制定跨文化策略,不仅避免文化冲突,还能积极寻求文化融合的新机会。
沃尔玛连锁成功案例最新的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沃尔玛公司有五位家族成员占据了前十名的位置。
这五位沃尔玛成员的财富总和是1029亿美元。
而在2000年,沃尔玛营业额首次超过通用汽车(GM),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企业。
美国沃尔玛集团2001年12月,在深圳福田保税区设立的全球采购中心拿到了营业执照,这家世界第一大零售连锁集团的全球采购中心落户深圳并正式启动。
沃尔玛集团将以此为基地,再向世界延伸20个采购据点。
一、两年内,沃尔玛集团将停止采购外包,并将年销售额19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交给深圳设立的全球采购中心及其所属的采购网络负责完成。
1996年进军深圳的沃尔玛目前在此已开设了6家连锁分店。
据介绍,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额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中国已经成为沃尔玛全球最大的供应国之一。
据统计,去年沃尔玛采购中国产品总额已超过100亿美元,其中95%以上来自深圳本土,其销售额以每年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中心是沃尔玛集团酝酿已久的战略计划,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中心,意味着沃尔玛不仅能在这里采购到质量、包装、价格等方面均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而且深圳顺畅、便捷的物流系统及发达的海陆空立体运输网络,特别是华南地区连接世界市场的枢纽港地位,将为沃尔玛集团的全球扩张赢得更多的时间,带来更多的便捷。
沃尔玛被惊叹为世界零售业的一大奇迹,其正成为供应链时代的新主宰--链主。
随着沃尔玛的全球扩张战略形成,中国将成为其全球供应链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并成为亚洲供应链网络的中心。
这一奇迹究竟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首先简单地回顾一下沃尔玛的历史:……1962年由美国山姆.沃尔顿开设;70年代发展到276家连锁店;1983年成立第一家仓储式商店-山姆会员店;1988年成立第一家沃尔玛超市;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深圳,其后在中国建立15个商场;2000年从中国采购商品总额超过100亿美元;2001年沃尔玛在全球设立24个采购点,将全球采购总部由香港搬到深圳;2002年停止采购外包,年销售额19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交给深圳这个全球采购总部及所属的采购网络负责。
沃尔玛的品牌战略引言概述: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品牌战略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战略和品牌传播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沃尔玛的品牌战略。
一、市场定位1.1 多元化消费者群体:沃尔玛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的市场定位策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1.2 低价战略:沃尔玛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通过大规模采购和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从而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1.3 便利性:沃尔玛开设大型超市和便利店,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的便利需求。
二、产品策略2.1 多元化产品组合:沃尔玛提供丰富的产品种类,包括食品、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2.2 品质保证:沃尔玛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3 创新产品:沃尔玛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和创新的需求,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三、渠道战略3.1 多渠道销售:沃尔玛通过实体店铺、网上商城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提供多样化的购物选择。
3.2 供应链管理:沃尔玛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系统,确保产品的及时配送和库存管理,提高销售效率。
3.3 全球扩张:沃尔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收购和合作方式进入新兴市场,实现全球化发展。
四、品牌传播4.1 广告宣传:沃尔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4.2 社交媒体营销:沃尔玛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互动,发布促销信息和品牌故事,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
4.3 企业社会责任:沃尔玛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社区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总结:沃尔玛的品牌战略在市场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战略和品牌传播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专业和创新的特点。
通过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沃尔玛成功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沃尔玛走向世界的成功之路摘要:沃尔玛是全球500强企业之首,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
这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以扩大市场为目标,不同时期具体采用不同发展战略,成就了今天的零售业的龙头。
本文结合经济地理学的原理,研究了沃尔玛的发展战略及其原因。
关键字:沃尔玛,横向一体化战略,自有品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再定位策略。
1.沃尔玛简介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多次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首及当选最具价值品牌。
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400家商场,下设55个品牌,员工总数21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2010财政年度(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销售额达4050亿美元,2010财年慈善捐赠资金及物资累计超过5.12亿美元,比09财年增长超过20%。
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图1.阿肯色州为沃尔玛连锁公司的总部2.沃尔玛的发展史在历史上,通路和零售业是依附于制造业的,而沃尔玛改写了这一历史,1999年财政年度沃尔玛公司收入为300多亿美元,投资者在1998年的收益率为107.6%。
沃尔玛对大量的品牌低价销售,同时又提供杰出的服务和保证,低价优势挑战传统零售业,引发了零售业的革命,同时从根本上提升了零售业的战略地位。
举世闻名的廉价连锁商店沃尔玛现在时全球最大的公司,然而在四十年前,它仅仅是美国的一家小商店。
沃尔玛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乡村小镇的小杂货店成长为世界企业500强之首的大型跨国零售业帝国,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查资料可以整理得到:年份1960 1970 1980 1990 2000销售额140万美元3100万美元12亿美元260亿美元1332亿美元利润11.2万美元120万美元4100万美元10亿美元41亿美元商店数9 32 276 1528 3000多家从表中可以看出,沃尔玛连续50年的高速扩张,每隔10年就上一个台阶,直至今日仍未停止。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星巴克:星巴克成立于1971年,第一家店位于西雅图市中心的派克市场旁,出售咖啡豆和咖啡器材。
1982年,舒尔茨加入星巴克,担任市场和零
售营运总监。
1987年舒尔茨买下星巴克,以星巴克的品牌为载体打造连锁
咖啡馆。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星巴克已成为全球咖啡市场的绝对龙头。
星巴克于1996年启动海外扩张之路,率先进入日本,同年也在新加坡开店。
之后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西兰、台湾、英国、中国大陆、科威特、黎巴嫩和韩国等。
2. 麦当劳:麦当劳是全球著名的快餐连锁品牌,成立于1955年。
麦当劳的海外扩张始于1960年代,当时它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加拿大开设分店。
如今,麦当劳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拥有数万家餐厅。
3. 沃尔玛: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成立于1962年。
沃尔玛的海外扩张始于1990年代,目前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数千家零售门店。
4. 宜家:宜家是全球著名的家居家具连锁品牌,成立于1943年。
宜家的海外扩张始于1950年代,目前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拥有数百家零售门店。
5. 丰田:丰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37年。
丰田的海外扩张始于1950年代,目前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
以上只是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部分案例,这些公司在扩张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直接投资、收购兼并、合作经营等,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沃尔玛的品牌战略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产品线。
为了保持竞争力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沃尔玛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品牌战略。
本文将详细介绍沃尔玛的品牌战略,包括品牌定位、品牌价值主张、品牌扩张和品牌传播策略。
1. 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指沃尔玛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
沃尔玛的品牌定位是“低价、高质量的零售商”。
这一定位使消费者认为沃尔玛是一个提供经济实惠产品的地方,同时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购物体验。
2. 品牌价值主张品牌价值主张是沃尔玛向消费者传递的核心价值和优势。
沃尔玛的品牌价值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低价保证:沃尔玛承诺在同类产品中提供最低的价格,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购买到更多的物品,同时节省开支。
- 宽广的产品选择:沃尔玛拥有丰富多样的产品线,包括食品、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
- 优质的服务:沃尔玛致力于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包括友好的员工服务、方便的退换货政策等。
3. 品牌扩张品牌扩张是指沃尔玛通过增加产品线或进入新市场来扩大品牌影响力。
沃尔玛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品牌扩张:- 增加产品线:沃尔玛不断扩展产品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例如,他们增加了有机食品和健康产品的种类,以迎合健康意识日益增长的消费者群体。
- 全球扩张:沃尔玛在全球范围内开设门店,进军新兴市场,并通过收购其他零售商来扩大市场份额。
这种全球扩张战略有助于沃尔玛增加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 线上线下结合:沃尔玛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业务,通过线上渠道扩大销售范围,并与线下门店相互补充,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4. 品牌传播策略品牌传播策略是指沃尔玛如何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和价值主张。
沃尔玛采用多种传播方式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广告宣传:沃尔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强调其低价、高质量的品牌形象。
- 促销活动:沃尔玛定期举办促销活动,如打折、满减等,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并提高品牌忠诚度。
沃尔玛公司1962年,萨姆.沃尔顿在亚利桑那州的罗杰斯开了一个折扣店,以低价格、品种多和优质服务吸引顾客。
萨姆把它的商店命名为沃尔玛,并很快取得成功。
1983年开设山姆会员店,1988年开设了首家食品杂货大卖场。
到了1991年沃尔玛已经在全美零售业中排名第一,并开始了全球扩张。
在进入墨西哥、波多黎各、加拿大后又相继进入南美洲、亚洲和欧洲。
后来它又通过收购当地的公司如英国的ASDA来加快扩张战略。
沃尔玛始终保持低价格、多品种和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
曾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沃尔玛公司有8500家门店,分布于全球15个国家。
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2011财年,沃尔玛公司和沃尔玛基金慈善捐赠资金累计3.19亿美元、物资累计超过4.8亿美元。
2012年4月,推出了一种名为“现金支付”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在线下单购买商品,然后在附近的沃尔玛实体零售店进行支付。
2013年4月,在福布斯世界2000企业排名中,位列世界15强,凭借5%的销售额增幅,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手中夺回了全球销售额最高企业的头衔。
沃尔玛的不断扩张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问题:沃尔玛的分店之所以遍及全球,其原因何在?沃尔玛公司1962年,萨姆.沃尔顿在亚利桑那州的罗杰斯开了一个折扣店,以低价格、品种多和优质服务吸引顾客。
萨姆把它的商店命名为沃尔玛,并很快取得成功。
1983年开设山姆会员店,1988年开设了首家食品杂货大卖场。
到了1991年沃尔玛已经在全美零售业中排名第一,并开始了全球扩张。
在进入墨西哥、波多黎各、加拿大后又相继进入南美洲、亚洲和欧洲。
后来它又通过收购当地的公司如英国的ASDA来加快扩张战略。
沃尔玛始终保持低价格、多品种和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
沃尔玛扩张战略分析作者:杨娟来源:《商情》2013年第15期【摘要】与百年老店西尔斯相比,沃尔玛只能算是一个年轻的伙计。
然而,就在它短短的三十几年里,沃尔玛苦心经营,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北美走向全球,最终发展成了世界最大的零售店。
本文对沃尔玛的扩张战略做了分析。
【关键词】沃尔玛,扩张战略一、背景分析1996年,沃尔玛在全球的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是西尔斯的3倍,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11位,1997年上升到第8位。
作为世界第一大零售商巨头,沃尔玛一系列的并购扩张吸引了业界对其战略选择的深入探讨。
二、详情解构(一)SWOT分析企业战略选择的决定因素主要有:(1)外部环境,强调外界环境的机遇和威胁以及产业结构是导致企业战略选择的基本因素;(2)内部资源和能力,强调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独特资源、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能力。
要分析沃尔玛内外部环境和组织优、劣势,运用SWOT分析易于帮助我们形成对沃尔玛内外环境的总体了解。
1、优势——沃尔玛以物美价廉、货物繁多和一站式购物而闻名。
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是由先进的信息技术所支持的国际化物流系统。
例如,在该系统支持下,每一件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每一间卖场的运输、销售、储存等物流信息都可以清晰地看到。
这同时也加强了沃尔玛高效的采购过程。
2、劣势——尽管沃尔玛在信息技术上拥有优势,但因为其巨大的业务拓展,这可能导致对某些领域的控制力不够强。
因为沃尔玛的商品涵盖了服装、食品等多个部门,它可能在适应性上比起更加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存在劣势。
3、机会——沃尔玛采取收购、合并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与其他国际零售商合作,专注于欧洲或者大中华区等特定市场。
它的卖场当前只开设在少数几个国家内。
因此,它在拓展市场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4、威胁——沃尔玛的全球化战略使其可能在其业务国遇到政治上的问题。
另外,恶性价格竞争也是一个威胁。
(二)波特五力分析仅了解企业总体情况是不够的,还有必要运用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其产业环境及竞争者状况。
案例分析:向跨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取经第一部分案例背景介绍一、沃尔玛的崛起1962年,山姆·沃尔顿在美国阿肯色州罗杰斯城一个偏僻小镇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百货商店;1969年10月31日成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1990年,沃尔玛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1991年,沃尔玛商店在墨西哥城开业,开始进入海外市场;1992年3月17日,山姆·沃尔顿先生获得由美国总统乔治·布什颁发的自由勋章;1996年,沃尔玛通过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中国;1997年沃尔玛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
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沃尔玛的连锁店几乎遍布全世界,并以其优质快捷的服务,惊人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增长率,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而闻名全球。
2001年在《财富》杂志“全美最受尊敬的公司”中排名第3,2002~2005年在《财富》500强中连续4年位居榜首,2009年销售额达到4000亿美元。
在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美国五百强企业新榜单中,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取代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再次登上榜首,并于2011年新鲜出炉的世界五百强中蝉联冠军称号。
二、沃尔玛海外扩张受阻沃尔玛的海外扩张之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2006年5月22日沃尔玛将其韩国分店作价8.82亿美元转让给韩国新世界集团,从而正式推出韩国市场;7月28日沃尔玛再次宣布,向麦德龙出售其位于德国的85家门店。
此外,沃尔玛还先后推出过日本、印尼、香港等亚洲市场,有数据显示,沃尔玛在发达国家屡遭不顺,使沃尔玛把更多精力关注于中国、印尼、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零售市场已成为沃尔玛在亚洲成败的关键,也因此被视为“唯一有可能复制沃尔玛在美国的规模和成功战略的市场”。
截止到2007年初,即沃尔玛进入中国十年之际,其在中国市场也仅仅拥有73家门店,总营业额更是不值一提,同期综合业绩不但低于一些本土零售企业,而且落后于宿敌家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