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49.19 KB
- 文档页数:5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评估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十分重要,评估结果将指导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下面将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评估进行描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主观评估:通过询问病人的主诉,了解其高血压的病史以及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严重程度等,并注意询问与高血压可能相关的风险因素,如家族史、饮食习惯、体重控制、运动状况等。
还需评估病人的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等。
2. 客观评估:测量血压是高血压病人护理评估的基本内容。
应当测量两次以上,记录每次测量的数值,并记录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同时还需评估心率、体温、呼吸、体重等生理指标。
尤其需要注意评估心脏杂音、呼吸音,检查四肢的水肿情况。
3. 皮肤评估:检查病人的皮肤情况,特别注意是否存在水肿、静脉曲张、皮肤瘙痒等情况。
还需检查口腔黏膜是否干燥、出血等。
4. 精神状态评估:评估病人的精神状态,特别是注意是否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失眠等症状。
还需关注病人的情绪波动、疲劳感以及认知功能。
5. 药物评估:评估病人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物、抗凝药物、其他慢性病药物等。
注意询问病人是否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等。
6. 饮食评估:评估病人的饮食情况,了解其每日摄入的盐分、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情况。
询问病人是否有饮食控制的意识和行动,并记录BMI指数。
7. 生活方式评估:了解病人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吸烟、饮酒的习惯,是否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8. 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关注其家庭支持、社交网络、经济情况等。
以上是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评估的基本内容。
通过详细的评估,护士可以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
血压评估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该文档旨在提供血压评估护理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帮助护理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的血压状态。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环境安静、整洁,并且温度适宜。
- 洗手并佩戴一次性手套。
- 检查血压计和听诊器的完好性,并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并取得其同意。
2. 记录基本信息:- 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和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
- 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任何与血压相关的症状或疾病。
3. 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和呼吸,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
4. 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部位:- 根据患者的条件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部位,如上臂、下臂或腿部。
5. 准备血压计器具:- 使用适合患者体型的袖带。
- 将袖带正确固定于所选择的测量部位。
6. 测量血压:- 让患者坐或卧下,使其肩部自然下垂。
- 将听诊器的头部放置在袖带上方动脉处,并用适量的压力压紧。
- 慢慢放气,同时注意听诊器中的听诊音。
- 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以及听诊音的特征。
7. 结束操作:- 移除袖带,并确保患者感到舒适。
- 清理和消毒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 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测量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的护理技术培训和实践经验。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和安抚,保证其舒适和安全。
- 需定期校准血压计和听诊器,以确保其准确性。
- 记录的血压数值和听诊音的描述应客观准确,不得夸大或省略。
- 需及时将测量结果通知医生,并按照医嘱进行后续护理。
以上是血压评估护理技术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对护理人员有效地指导和提供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主管护士或医生沟通。
护士测试:血压的评估和护理一、血压的评估(一)血压的概念1.血压:是指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2.收缩压: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称为收缩压。
3.舒张压:当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降至最低,称为舒张压。
4.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二)正常血压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1.血压正常值正常成人安静时,收缩压为90~139mmHg(12~18.5kPa),舒张压为60~89mmHg(8~11.8kPa),脉压为30~40mmHg(4~5.3kPa)。
2.生理性变化(1)年龄: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小儿血压比成年人低。
(2)性别:同龄女性比男性偏低。
(3)昼夜:睡眠的影响:清晨最低,傍晚高;休息和睡眠不佳时,血压稍增高。
(4)环境:寒冷环境中,血压可增高;高热环境中,血压可以下降。
40岁以后每增加10岁。
中年以前女子血压比男子低,约8mmHg左右。
(5)部位: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下肢血压高于上肢。
在精神紧张、兴奋、运动时,收缩压可增高,舒张压无明显变化。
收缩压升高8mmHg.(6)其他:紧张、恐惧、害怕、兴奋及疼痛等精神状态的改变,均可导致血压升高。
二、异常血压医学教育|网整理(一)异常血压的观察1.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50mmHg. 3.脉压变化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硬化等;脉压减少见于心包积液、主动脉瓣狭窄等。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1.发现血压异常时,应保持镇静。
2.密切观察血压及其他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3.病人血压过高,应卧床休息。
血压过低,应迅速平卧位,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
三、测量方法(一)血压计的种类(二)血压测量的方法测量部位:常用部位有上肢肱动脉、下肢股动脉。
1.测量前①测量血压时患者须在安静状态下,运动后需休息20~30min,②检查血压计。
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高血压和低血压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如何评估异常血压,并提供相关的护理建议。
一、高血压的评估及护理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在评估高血压时,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重、腰围等指标。
同时,还需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尿常规、心电图等,以便了解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并改善生活方式。
首先,患者需要合理的饮食,控制盐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
其次,要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理健康。
同时,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定期复诊监测血压,避免突然停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二、低血压的评估及护理低血压是指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在评估低血压时,同样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重、查找可能的出血点等。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排尿情况、药物使用等因素。
针对低血压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防止发生意外。
患者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盐的摄入量,多饮水,保持体位的改变,如起床缓慢、避免长时间站立等;适当运动,增强体力,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避免过度劳累、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出汗等,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综上所述,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压异常带来的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因此,患者和家属应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建议,共同抵抗异常血压的困扰,保持身体健康。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血压的观察及护理内容提要:理论知识一、正常血压与生理变化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技能操作血压测量法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1. 概念血压(blood prcssure.Bp)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一般所说的血压指动脉血圧,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胧动脉血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
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最低值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最高值称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为脉压(pulse pressure):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差。
在循环系统中,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同时大动脉的弹性作用对血压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动脉血压受每搏输出量、心率、夕卜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2. 正常血压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成人安静状态下正常血压范用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
若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 则为正常高值。
血压的il崔单位通常用亳米汞柱(mmHg)表示。
若用千帕(Kpa)表示,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lmmHg=0.133Kpa,lKpa=7.5mmHg。
3. 生理变化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定范隔内波动,但可以保持相对的恒定来保证各器官和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生理情况下,血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多以收缩压改变为主。
1.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压呈逐渐增髙的趋势,但收缩压比舒张压升高更为显著。
2. 性别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压低于同龄男性;更年期后,血压升高,与男性差别较小。
3. 昼夜和睡眠大多数人的动脉血压呈''双邮双谷”的日节律,零晨2〜3时最低,上午6〜10时和下午4〜8时各有一个高峰,晚上8时后血压逐渐下降。
高血压护理安全评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进行护理安全评估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 评估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家族史、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以及目前的症状和体征。
2.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
监测血压的频率取决于患者的状况和医生的建议。
3. 评估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是否有药物治疗,以监测药物的剂量和效果,并确保患者遵循饮食限制。
4. 评估患者的运动和身体活动:评估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和运动习惯,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其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
5. 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包括心脏功能、冠心病风险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评估。
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监测心血管状况的变化。
6. 评估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高血压可能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7. 评估患者的合规性:评估患者的治疗合规性,包括药物的正常使用、定期复诊和血压监测等。
8. 评估患者的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心脏病、脑血管病等,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相关并发症,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9. 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护理安全评估包括对患者的病史、生命体征、饮食和药物治疗、运动和身体活动、心血管状况、情绪和心理状态、合规性、并发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高血压个案护理--护理评估与监测一、前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
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护理评估与监测在高血压个案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血压个案护理的护理评估与监测进行详细探讨。
二、高血压个案护理的护理评估1.病史评估病史评估是高血压个案护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
(2)现病史:高血压的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经历等。
(3)既往史:其他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4)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
(5)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吸烟饮酒情况等。
2.身体状况评估身体状况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压: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水平及波动情况。
(2)心率:监测心率,评估心脏功能。
(3)体重:监测体重,评估肥胖程度。
(4)靶器官损害:检查眼底、心脏、肾脏等靶器官损害情况。
3.心理社会评估心理社会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情绪、心理压力等。
(2)家庭支持:评估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程度。
(3)社会支持:了解患者的社会关系、朋友圈等。
三、高血压个案护理的监测1.血压监测血压监测是高血压个案护理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测量: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血压测量频率。
(2)血压波动:关注血压波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3)血压达标:评估血压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监测药物治疗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药依从性:了解患者是否按时按量服药。
(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3)药物疗效:评估药物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生活方式监测生活方式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管理: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控制盐摄入。
(2)运动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提高生活质量。
试讲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
授课专业:专科护理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11年6月9日
:
试讲教案
教师姓名职称X X 教研室基础护理教学时数 2
授课题目第三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教学对象专科护理
授课地点×××教室教学方式讲授、示教、练习、考核
授课时间 2 0 14 年 7 月 14日(星期二)1、2节
使用教材及出版社《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小寒主编)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寒.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李晓松.护理学基础(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丁淑贞.基础护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崔焱.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编写专家委员会.201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叶旭春,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实习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李小萍.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用习题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本课的重点、难点:
1、血压相关概念: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
2、正常血压的评估。
3、异常血压的评估和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血压相关概念。
2、熟悉正常血压的评估。
3、掌握异常血压的评估和护理。
实训主要器材:
血压测量操作用物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1、讲授血压相关概念: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正常血压的评估方法。
2、讲授异常血压的评估和护理。
3、老师指导、带教操作,学生练习。
4、考核学生掌握情况。
Ⅰ组织教学(2~3分钟)
(上课铃声响后开始上课,清点学生出勤情况并记录)
Ⅱ旧课复习——第三节无菌技术(3~5分钟)
1、脉搏正常值范围?请同学回答。
60-100次/分
Ⅲ新课导入(讲授70分钟)
第三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一、概述(15 min)
1、血压:指血管内的流动着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2、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设问:
什么是高血压?怎样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
3、舒张压:心脏收缩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最低值。
4、脉压差: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
二、正常血压:
1、范围:收缩压在9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60~89mmHg。
2、生理变化:
(1)部位和体位
(2)年龄: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3)性别
(4)时间与睡眠血压在傍晚时较清晨稍高,睡眠时血压逐渐下降。
(5)其他情绪激动、紧张、剧烈运动等可使血压升高。
三、异常血压
(一)评估
1.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级:
1级高血压140~159/ 90~99mmHg
2级高血压160~179 /100~109mmHg
3级高血压≥180 /≥110mmHg
1低血压:≤90/60mmHg
3.脉压异常:
(1)增大:主动脉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
(2)减小:心包积液、末梢循环障碍。
(二)护理: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加强监测;用药护理;健康教育。
Ⅳ小结(5分钟)
(系统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测评反馈)
Ⅴ布置作业或预习(2~3分钟)
(一)复习题
1.隔离的目的是什么?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三、有哪几种隔离方式?
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引流液-分泌物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
(二)预习:
第五节供应室(P95~93)
Ⅵ课后记
(就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成功之处、失败之处、反馈之处、疑难之处、
感悟之处等作好记录,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并于授课后当天
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