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 4-4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7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血压(blood pressure,BP)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射入主动脉,此时动脉管壁所受的压力陈伟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此时动脉管壁所受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差。
正常血压的范围:在安静的状态下,正常成人的收缩压为 90 -140mmHg,舒张压 60 -90mmHg,脉压差为 30-40mmHg。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1.年龄血压随龄增长而增高。
2.性别中年以前女性血压比男性血压低 7.5mmHg左右,中年以后差别减小。
3.昼夜傍晚比清晨高 5-10mmHg。
4.睡眠睡眠不佳,血压有所升高。
5.环境寒冷环境血压可升高。
6.部位上肢血压比下肢血压低 22-38mmHg。
7.其他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兴奋、劳累、运动或疼痛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和饮酒也可影响血压。
血压计的种类:常用的血压计有汞柱式血压计(台式和立式)、表示血压计(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
血压的测量方法【评估】(1)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既往基础血压值:所测肢体的功能及测量部位皮肤完整性、局部动脉搏动情况;病人的意识状态及自理程度。
(2)病人的心理状况、对测量血压的认知和配合程度。
(3)环境是否安静,光线是否充足。
【实施】1.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
(2)用物准备:血压计、听诊器、笔、记录本。
检查血压计(关闭活门充气,如汞柱不能上升或有裂隙,表示血压计漏气或汞量不足,则该血压计不能使用)。
(3)病人准备:病人了解测量血压的目的,愿意配合;测量血压前嘱病人安静休息20-30min;病人根据病情取坐位或仰卧位。
(4)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2.操作步骤(1)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方法:1)携用物至床旁,问候病人,解释测血压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病人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被测肢体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3)为病人卷衣袖、露上臂,必要时脱袖。
血压评估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该文档旨在提供血压评估护理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帮助护理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的血压状态。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环境安静、整洁,并且温度适宜。
- 洗手并佩戴一次性手套。
- 检查血压计和听诊器的完好性,并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并取得其同意。
2. 记录基本信息:- 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和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
- 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任何与血压相关的症状或疾病。
3. 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和呼吸,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
4. 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部位:- 根据患者的条件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部位,如上臂、下臂或腿部。
5. 准备血压计器具:- 使用适合患者体型的袖带。
- 将袖带正确固定于所选择的测量部位。
6. 测量血压:- 让患者坐或卧下,使其肩部自然下垂。
- 将听诊器的头部放置在袖带上方动脉处,并用适量的压力压紧。
- 慢慢放气,同时注意听诊器中的听诊音。
- 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以及听诊音的特征。
7. 结束操作:- 移除袖带,并确保患者感到舒适。
- 清理和消毒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 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测量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的护理技术培训和实践经验。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和安抚,保证其舒适和安全。
- 需定期校准血压计和听诊器,以确保其准确性。
- 记录的血压数值和听诊音的描述应客观准确,不得夸大或省略。
- 需及时将测量结果通知医生,并按照医嘱进行后续护理。
以上是血压评估护理技术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对护理人员有效地指导和提供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主管护士或医生沟通。
护士测试:血压的评估和护理一、血压的评估(一)血压的概念1.血压:是指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2.收缩压: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称为收缩压。
3.舒张压:当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降至最低,称为舒张压。
4.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二)正常血压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1.血压正常值正常成人安静时,收缩压为90~139mmHg(12~18.5kPa),舒张压为60~89mmHg(8~11.8kPa),脉压为30~40mmHg(4~5.3kPa)。
2.生理性变化(1)年龄: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小儿血压比成年人低。
(2)性别:同龄女性比男性偏低。
(3)昼夜:睡眠的影响:清晨最低,傍晚高;休息和睡眠不佳时,血压稍增高。
(4)环境:寒冷环境中,血压可增高;高热环境中,血压可以下降。
40岁以后每增加10岁。
中年以前女子血压比男子低,约8mmHg左右。
(5)部位: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下肢血压高于上肢。
在精神紧张、兴奋、运动时,收缩压可增高,舒张压无明显变化。
收缩压升高8mmHg.(6)其他:紧张、恐惧、害怕、兴奋及疼痛等精神状态的改变,均可导致血压升高。
二、异常血压医学教育|网整理(一)异常血压的观察1.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50mmHg. 3.脉压变化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硬化等;脉压减少见于心包积液、主动脉瓣狭窄等。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1.发现血压异常时,应保持镇静。
2.密切观察血压及其他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3.病人血压过高,应卧床休息。
血压过低,应迅速平卧位,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
三、测量方法(一)血压计的种类(二)血压测量的方法测量部位:常用部位有上肢肱动脉、下肢股动脉。
1.测量前①测量血压时患者须在安静状态下,运动后需休息20~30min,②检查血压计。
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高血压和低血压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如何评估异常血压,并提供相关的护理建议。
一、高血压的评估及护理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在评估高血压时,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重、腰围等指标。
同时,还需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尿常规、心电图等,以便了解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并改善生活方式。
首先,患者需要合理的饮食,控制盐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
其次,要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理健康。
同时,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定期复诊监测血压,避免突然停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二、低血压的评估及护理低血压是指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在评估低血压时,同样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重、查找可能的出血点等。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排尿情况、药物使用等因素。
针对低血压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防止发生意外。
患者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盐的摄入量,多饮水,保持体位的改变,如起床缓慢、避免长时间站立等;适当运动,增强体力,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避免过度劳累、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出汗等,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综上所述,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压异常带来的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因此,患者和家属应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建议,共同抵抗异常血压的困扰,保持身体健康。
护理学基础(第2版)(护理类各专业用)展开全文•《护理学基础(第2版)(护理类各专业用)》共19章,其中前3章为护理概论,后16章为基础护理技术,包括护理工作中较常用,并具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在内容选取、章节顺序及操作程序的编排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必需、够用,操作技能适用、实用”的特点,并与护士执业考试相统一;使学生专业思想自然渗透,专业能力逐步提高。
去掉了过时陈旧的、与护理临床不相适应的内容,适当补充了与临床联系紧密的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等。
•全书每节均列有“学习要求”,便于学生掌握内容。
每项护理技术均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满足服务对象身心需要为目的,从目的、操作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及注意事项3方面进行陈述;实施表格中列有实施“流程”、“内容与要点说明”,并配有大量插图。
其逻辑性强、重点突出,且易于理解、记忆,利于教与学。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第二节护理学的性质和范畴第三节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练习题第二章护士的素质和行为规范第一节护士的素质第二节护士的行为规范练习题第三章护理程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护理程序的步骤第三节护理病案附3-1:155项护理诊断一览表(2001—2002)附3-2:护理诊断内容举例附3-3:常见医护合作性问题附3-4:病例分析练习题第四章医院和住院环境第一节医院概述第二节门诊部第三节病区练习题第五章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第一节患者入院的护理第二节患者出院的护理第三节运送患者法附5-1:担架运送法附5-2:医用过床器练习题第六章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技术第一节各种卧位第二节帮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第三节保护具的应用附6-1:尼龙搭扣约束带附6-2:约束手套练习题第七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第一节医院感染第二节清洁、消毒和灭菌附7-1:几种常用去污渍法第三节无菌技术第四节隔离技术附7-2:污物袋的使用及处理附7-3: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附7-4:防护物品穿戴和脱卸的流程第五节消毒供应中心附7-5:敷料的加工练习题第八章患者的清洁护理技术第一节口腔护理第二节头发护理第三节皮肤护理附8-1:给便盆法第四节卧床患者床单位整理法及更换床单法第五节晨晚间护理练习题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二节脉搏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三节呼吸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四节血压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五节体温单的使用练习题第十章饮食护理技术第一节医院饮食第二节饮食护理第三节管饲饮食第四节出入液量记录法附10-1:肠内营养输注泵练习题第十一章冷热疗技术第一节冷疗技术附11-1:冷敷材料附11-2:一种新型的降温方法——冰毯第二节热疗技术练习题第十二章排泄护理技术第一节排尿护理附12-1:使用一次性导尿包为女患者导尿术第二节排便护理练习题第十三章药物治疗技术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口服给药法第三节雾化吸入疗法第四节注射法练习题第十四章药物过敏试验技术第一节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第二节其他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技术练习题第十五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第一节静脉输液法附15-1:输液泵的临床应用附15-2:颈外静脉输液法第二节静脉输血法附15-3:血型与相容性检查附15-4:自体输血法练习题第十六章标本采集技术第一节标本采集的原则第二节各种标本采集方法附16-1:真空采血系统练习题第十七章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技术第一节危重患者的护理第二节抢救室的管理与设备第三节常用抢救技术练习题第十八章临终患者的护理第一节死亡的概念和分期附18-1:卫生部2009版《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第二节临终患者的护理第三节尸体护理练习题第十九章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第一节病历的作用、书写与保管要求第二节护理文件的书写练习题参考文献附表1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血压的观察及护理内容提要:理论知识一、正常血压与生理变化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技能操作血压测量法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1. 概念血压(blood prcssure.Bp)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一般所说的血压指动脉血圧,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胧动脉血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
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最低值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最高值称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为脉压(pulse pressure):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差。
在循环系统中,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同时大动脉的弹性作用对血压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动脉血压受每搏输出量、心率、夕卜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2. 正常血压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成人安静状态下正常血压范用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
若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 则为正常高值。
血压的il崔单位通常用亳米汞柱(mmHg)表示。
若用千帕(Kpa)表示,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lmmHg=0.133Kpa,lKpa=7.5mmHg。
3. 生理变化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定范隔内波动,但可以保持相对的恒定来保证各器官和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生理情况下,血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多以收缩压改变为主。
1.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压呈逐渐增髙的趋势,但收缩压比舒张压升高更为显著。
2. 性别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压低于同龄男性;更年期后,血压升高,与男性差别较小。
3. 昼夜和睡眠大多数人的动脉血压呈''双邮双谷”的日节律,零晨2〜3时最低,上午6〜10时和下午4〜8时各有一个高峰,晚上8时后血压逐渐下降。
基础护理学操作——血压的测量血压的测量是基础护理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对于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诊断疾病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血压测量概述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
血压的测量对于了解循环系统功能、诊断心血管疾病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压测量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将血压计的探头直接插入动脉血管内,通过传感器实时测量血压。
此方法准确度高,但操作复杂,创伤性较大,一般用于重症患者或科研。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袖带法和听诊法。
(1)袖带法:将血压计的袖带捆绑在上臂,通过充气、放气的过程,根据袖带压力与血管内压力的关系,测量血压。
(2)听诊法:通过听诊器听取柯氏音,判断收缩压和舒张压。
三、血压测量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血压水平等。
(2)准备用物: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等。
(3)环境准备:保持室内安静、舒适,光线充足。
2. 操作步骤(1)核对患者:确认患者身份,解释血压测量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测量部位:通常选择右上臂,必要时可测量左上臂。
测量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暴露测量部位。
(3)放置血压计:将血压计袖带平铺在桌面上,将袖带底部对准肘窝,袖带中线与上臂中线对齐。
(4)捆绑袖带:将袖带平整地缠绕在上臂,松紧度适中,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5)测量血压:将血压计充气至脉搏消失,然后缓慢放气,同时观察血压计指针的变化。
当听到第一声柯氏音时,记录收缩压;继续放气,当柯氏音消失时,记录舒张压。
(6)记录血压: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包括收缩压、舒张压、测量时间等。
(7)整理用物:测量完毕后,协助患者整理衣物,整理血压计、听诊器等用物。
3. 注意事项(1)测量前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实训一头部及颈部评估一、头部评估一、选择题〔一〕A型题1.脑积水头颅改变是A.尖颅B. 方颅C.巨颅D.变形颅2.小儿佝偻病头颅改变是A.尖颅B.方颅C.巨颅D.变形颅3.眉毛外1/3脱落见于A.麻风病B.梅毒C.营养不良D.甲亢4.正常瞳孔直径A. 1~2mmB.2~3mmC.1~1.5mmD.3~4mm5.单侧眼睑下垂常见于A.重症肌无力B.先天性C.动眼神经麻痹D. 面神经麻痹6.双侧瞳孔缩小见于A.阿托品中毒B.有机磷中毒C.视神经萎缩D.颈交感神经受刺激7.瞳孔扩大见于A.有机磷中毒B.吗啡中毒C. 阿托品中毒D.安眠药中毒8.双侧瞳孔不等大提示A.有机磷中毒B.脑疝C.阿托品中毒D.吗啡中毒9.单侧眼睑闭合障碍见于A.重症肌无力B.单侧动眼神经麻痹C.一侧面神经麻痹D.霍纳综合症10.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完全消失见于A.三叉神经病变B.面神经麻痹C.深昏迷病人D.青光眼11.缺铁性贫血患者舌呈A.镜面舌B.地图舌C.草莓舌D.牛肉舌12.扁桃体二度肿大指A.未超过咽腭弓B.超过咽腭弓C.达咽腭壁中线D.超过咽喉壁中线13.对舌面和舌质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光滑舌见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B.牛肉舌见于菸酸缺乏C.地图舌见于核黄素缺乏D.黑毛舌见于久病衰弱者14.鼻梁部皮肤出现红色斑块,病损处高起皮面并向两侧面颊部扩展,见于A.黑热病B.酒渣鼻C.肝脏疾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15.小儿囟门闭合过早可形成以下哪种畸形A.尖颅B.小颅C.方颅D.巨颅16.双侧上眼睑下垂见于A.蛛网膜下腔出血B.白喉C.脑脓肿D.重症肌无力17.单侧上眼睑下垂见于A.动眼神经麻痹B.先天性上眼睑下垂C.重症肌无力D.面神经麻痹18.外耳道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出,应考虑到A.外耳道炎B.急性中耳炎C.颅底骨折D.脑疮19.2岁男童,额、顶、颞及枕部突出膨大呈圆形,颈静脉充盈,比照之下颜面很小,双目下视,巩膜外露。
该患儿属以下哪种疾病A.变行性骨炎B.佝偻病C.先天性梅毒D.脑积水20212岁患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形,出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