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组1450mm单机架六辊可逆冷轧机组总承包项目
- 格式:pptx
- 大小:19.71 MB
- 文档页数:13
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中厚板厂及轧机型式作者:九九钢铁网论文资料参考日期:2009-05-17阅读:214国内企业名称轧机形式与尺寸鞍钢厚板厂4300×4舞阳厚板厂4200×4浦钢厚板厂4200×4/3500×4秦皇岛轧板厂3500×4济钢中厚板厂3200×4/3500×4酒钢中厚板厂2800×4新钢(厚板线) 3800×4邯钢(厚板线)3500×4首钢中板厂3500×4武钢轧板厂2800×2/2800×4邯钢(中板线) 2800×4济钢中板厂2500×4/2500×4天津中板厂2400×4/2400×4南钢中板厂2300×3/2500×4新钢(中板线) 2300×3/2500×4重钢中板厂2350×2/2450×4营口中板厂2450×4鞍钢中板厂2500×2/2450×4马钢中板厂2350×2/2300×4太钢不锈热轧厂2300×2/2300×4/1700卷安钢中板厂2800×4柳钢中板厂2800×4/2800×4韶钢中板厂2500×4临钢中板厂3300×4文丰中板厂2800×2/3000×4宝钢厚板厂5000×4沙钢厚板厂5000×4鞍钢厚板厂5500×4/5000×4国外宽幅中厚板轧机国家公司或厂址建厂年代轧机规格(mm)美国Lukens 1918 5,230前苏联莫斯科镰刀斧头工厂1940 5,300日本室兰1941 5,200前苏联下塔吉尔1950 5,300德国M·hem 1957 5,100法国Dunkerque 1962 3,350/4,320+5,000日本住友鹿岛1970 4,800+5,490德国Dillingen 1972 5,500+4,800日本新日铁大分1976 5,500日本川崎水岛2号1976 5,500日本NKK京浜1976 5,500前苏联伊尔诺斯克1984 5,000韩国6套中厚板轧机分别如下:1. 东国2550 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2. 浦项3400 单机架四辊式中厚板轧机3. 浦项4724+4724 双机架四辊式宽厚板轧机4. 东国3400 单机架四辊式中厚板轧机5. 浦项4300 单机架PC四辊式中厚板轧机6. 东国4300 双机架四辊式中厚板轧机世界5m及以上级宽厚板轧机基本情况统计2009-04-22 15:59:07作者:铁诺咨询来源:制钢参考网浏览次数:0文字大小:【大】【中】【小】No 国家公司或厂址建厂年代轧机规格(mm) 轧机组成产量(×104) 备注1 美国Lukens 1918 5,230 4h 30 在2000年12版“Iron and Steel Works of the World”中已无记载。
1450mmUCM轧机打滑与热划伤形成机理及处理措施针对济钢1450mmUCM六辊可逆单机架轧机生产中接连出现打滑与热划伤现象,严重影响了带钢表面质量,频繁换辊,极大降低了轧机的作业率,增加轧辊消耗,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分析认为,主要是乳化液性能、流量,轧辊表面粗糙度以及轧制速度、道次压下量造成的。
通过调整乳化液性能以及流量、轧辊表面粗糙度、優化轧制规程,大大减少了轧制过程中出现的热划伤与打滑现象。
标签:UCM;打滑;热划伤;乳化液;轧辊;轧制规程1 机组简介山东钢铁集团济南分公司薄板厂的1450UCM六辊可逆式冷轧单机架机组,是由中冶京城设计施工,传动、液压和测厚系统均引进国外先进成套设备。
2 原因分析2.1 打滑原因分析对变形区进行受力分析后通过理论计算得出ψ打滑因子[1]为:(1)式中,P为轧辊对轧件的正压力;Th,TH、分别为前、后张力;α为咬人角;γ为中性角;ψ为打滑因子;为工作辊考虑弹性压扁后的半径R’;f为摩擦系数;Δh为道次绝对压下量;由式(1)可以看出,当0≤ψ≤α时,即ψ≤0.5时,轧制过程才处于稳定状态,不出现打滑。
摩擦系数:由式(1)可以看出,随着摩擦系数f的减小,ψ值增大,轧制过程出现打滑的几率增大,而摩擦系数主要受轧辊表面粗糙度、乳化液温度和浓度、轧制速度影响:1)轧辊表面粗糙度越小,摩擦系数也就越小,另外轧辊表面粗糙度随着轧制量的增加而减小,生产现场出现的新辊刚生产时没问题,轧制几卷后出现前滑不够、打滑的现象,原因就是随着轧制的进行,轧辊表面粗糙度降到了临界值。
2)乳化液使用的是弥散型轧制油乳化形成的,其稳定性指数(ESI)较低,静置时油水分离速度快,轧制过程中在轧辊与轧件之间形成的油滴顆粒大,润滑条件好,能够充分降低轧制过程中工作辊与带钢间的摩擦系数。
乳化液浓度增加,使轧辊与带钢之间的乳化液颗粒度增大,在轧件变形区形成的油膜厚度变厚,提高润滑性能。
温度升高,乳化液稳定性也会有所降低,油水分离速度变快,轧辊与轧件之间形成的油滴颗粒大,改善润滑条件。
1200六辊可逆冷轧机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1概述根据《1200六辊可逆冷轧机技术规格电气招标书》所提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要求,并参考了同类型的单机架六辊可逆冷轧机的工艺技术,编写了本电气传动及基础自动化控制的技术方案。
2 供电2。
1 电气设备运行条件1)电气设备运行环境要求环境温度现场:0~40︒C电气室: 10~35︒C操作室:25±5︒C空气湿度:相对湿度≤95%且无凝露;污染等级:III级,无火灾爆炸危险、无导电性尘埃、不腐蚀金属物及不破坏绝缘介质的环境。
2)电气设备运输及储存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0~65︒C ;空气湿度及污染等级要求与运行时相同。
3)电气设备使用的电压等级及技术条件本机组所使用电气设备电压等级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主要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为:◆供电电压及频率:10±5%kV,50±1Hz◆低压供电电压:AC380/220V◆交流电动机电压:AC380V◆直流电动机电压:DC440~660V◆电磁阀:DC24V◆电磁抱闸:AC220V◆控制电压:AC220V,DC24V◆保护地:接地电阻<4Ω◆系统地:接地电阻〈4Ω2.2低压供配电辅传动供电系统(1)辅传动供电系统单线图见MCC单线图。
(2)MCC设备(见附表)由于本机组负荷较小,因此不设负荷中心。
本机组负荷MCC(即马达控制中心)将采用GGD3柜,包含MCC的受电、馈出回路、UPS系统、比例、伺服阀控制回路和照明开关柜,开关柜额定短路短时承受能>80kA/s.额定短路分断能力与电网短路电流相适应,Icu 〉50kA根据需要配置必要的电流、电压表计,端子板采用Phoenix端子。
单机架可逆冷轧机组设一套MCC,不同容量不同控制类型的回路至少有一个备用回路.注①:主传动电动机均配置有空间加热器,这些加热器是在长期停机时防止电机绕组受潮而设置的。
由本MCC供电。
注②:为了保证乳化液站的检修供电,需要检修电源或者备用一路供电回路。
平整机技术资料四辊平整机组技术规格书目录1.机械部分┉┉┉┉┉┉┉┉┉┉┉┉┉┉┉┉┉┉┉┉┉P22.流体部分┉┉┉┉┉┉┉┉┉┉┉┉┉┉┉┉┉┉┉┉┉P163.电气传动及基础自动化部分┉┉┉┉┉┉┉┉┉┉┉┉┉P211450mm四辊平整机组技术规格一、机械部分1.机组用途1450mm单机架四辊平整机组用来在常温状态下,将经过冷轧并退火后的钢卷,通过平整改善带钢机械性能、带钢板形、消除带钢屈服平台、调整带钢表面粗糙度,获得符合要求的钢卷。
2.技术规范2.1.坯料规格:经过冷轧和退火后的冷轧钢卷2.1.1.材料:普碳钢、优质钢、低合金钢代表钢号:SPCC、SPCD、ST-12、Q235、Q345、20#2.1.2.材料性能:σb=300~610N/mmσs=160~360N/mm²2.1.3.厚度:0.2~1.6mm2.1.4.宽度:800~1250mm2.1.5.钢卷内径:Ø508mm2.1.6.卷材外径:Ø900~Ø1900mm2.1.7.最大卷重:22t2.1.8.卷重指标:19.25kg/mm(max.)2.2.成品:2.2.1.厚度:0.20~1.6mm2.2.2.宽度:800~1250mm2.2.3.卷材内径:Ø508mm2.2.4.卷材外径:Ø900~Ø1900mm2.2.5.最大卷重:22t2.2.6.卷重指标:19.25kg/mm(max.)2.2.7.延伸率:max.3%2.3.成品精度:2.3.1.延伸率性能指标考核:全部带钢尺寸和延伸率的偏差为:最大绝对偏差为±0.15%。
钢卷平整精度:-钢卷来料精度:≤25I-钢卷成品精度:≤10I2.3.3.钢卷卷取精度2.3.3.1.钢卷来料精度-钢卷塔形:≤50mm-钢卷凸度:≤100um-带钢横断面楔形:≤50um-带钢表面凸起点:≤15um-宽度公差:0~+10mm(公称宽度)-镰刀弯:≤25mm/5000mm长-带钢质量(包括厚度公差):符合GB709-88或DINEN10051的要求。
六辊可逆冷轧机1. 头几道次尽量多轧,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并减少头尾几何废料长度,提高成品率;2. 最终道次压延率控制在40~50%范围内,以提高板形质量和厚度精度;3. 中间道次压延率尽可能接近,以提高轧制过程的稳定,并采用最大速度轧制,使板卷温度在90~120℃之间,满足轧制硬合金辊形的需要;4. 末二道次压延率控制在40%左右,以控制板形为主,为终道次提供平直的带材,从而提高终轧道次的速度,以减少断带和波浪;5. 通过理论计算,最大轧制力不超过额定轧制力,以满足轧辊强度的需要,但各道次尽量采用大压下量轧制,减少轧制道次,提高劳动生产率;6. 前几道次轧制时,由于板带较厚,采用前张力大于后张力轧制,后几道次轧制时,由于板带较薄,采用后张力大于前张力轧制,带材不易拉断,并防止跑偏。
冷轧板带生产(cold rolling of strip and sheet)将热轧板卷在常温下轧制成板带材的生产工艺过程。
冷轧板带产品的厚度为0.1~3.0mm、宽度为600~2000mm表面光洁、平直,尺寸公差和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在工业发达国家,冷轧板带钢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30%左右。
产品品种有各种有色金属合金板带及普通碳素钢板、合金和低合金钢板、不锈钢板、电工钢板、专用钢板及涂镀层钢板等(表1)。
冷轧板生产可以追溯到16世纪,用于轧制造币用的金板和银板。
19世纪中叶仅能生产宽度20~50mm的冷轧窄带钢。
1920年在美国第一次冷轧宽带钢成功,很快由单机架不可逆式轧机发展到单机架可逆式轧机。
第一套三机架四辊式冷轧机于1926年在美国建成,以后相继出现4~6机架连轧机。
中国冷轧窄带钢(宽度≤600mm)生产始于20世纪40年代连续冷轧窄带钢的五机架350冷连轧机已在上海建成。
冷轧宽带钢(宽度>600mm)生产是从50年代末期建成第一台单机架四辊可逆式轧机时开始的。
70年代以后又建成五机架四辊连轧机和全连续式冷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