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锻炼与健康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附:第三课时
有关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
课时:1课时课前调查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资料收集,了解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症状、生活习惯、防治方法等,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提高自身保护的意识,做好卫生保健。
方法步骤:
课前:
(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选好小组长,依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选择调查糖尿病(城镇)、或地方性甲状腺肿(山区)中的一种或两种。
(2)设计调查表,应包括如下内容:姓名,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有(无)糖尿病(或地方甲状腺肿)症状。
(3)随机调查
①可在亲友中调查40岁以上成年人10名,统计发病率。
②走访医生或病人,了解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③查阅报刊、书籍、互联网等有关资料
(4)以小组为单位,汇总讨论、分析,填好下表,并确定一名同学为班级交流发言人
有关糖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汇总表
发病率症状病因防治方法
40岁以上人群
西药
占
吸烟、喝酒人群占中药
[课内]
(1)班级交流各组调查结果
(2)讨论:①糖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人数最多的年龄段如何?有何职业特点和生活习惯?如何预防和治疗?
②有何症状?对人体危害如何?
③病因是什么?
④我们如何做?
(3)你给糖尿病人(地方性甲状腺肿)设计一套日常饮食、锻炼和治疗的方案。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全册教案教案质量的好坏不仅决定着七年级生物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还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层次。
为大家整理了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全册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怎样实现合理膳食教材分析《怎样合理膳食》这一小节通过同学们对聪聪和明明一天的膳食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平衡的探究,来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探究竟是难点,合理膳食是本节的重点。
这一小节指导学生合理膳食、平衡营养,这也是这一章的主旨所在,所以它在这一节乃至在本章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学生分析本节与学生的饮食有关,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对重量单位"克"没有直观的认识,对"热价及热价单位kj"也很陌生,这是学生在探究竟时的障碍。
所以本节要让学生提前预习,疏导障碍,效果会更好。
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会随年龄、身材、健康状况和劳动强度的不同而不同。
2.说出青少年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
技能性目标尝试利用资料、信息进行探究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关注自己的饮食,合理膳食。
2.养成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要对本节的探究竟和小辞典进行预习,预习课本后的部分食物营养成分表(附表一)和课本后的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附表二),老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表格,内容分别为聪聪、明明的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营养物质种类、重量、营养物质能量、钙含量。
学生分成12个大组,每组备一个计算器(自带)。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分析一、物理与生活结合探究学习物理学科是一门生活型学科,教师可以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意义。
将物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各种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之后,利用相关理论去解决问题,形成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
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的发生及其特点,对自我身体发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了解和掌握青春期相关的卫生知识和保健知识,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学会科学的营养饮食和适量运动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心态。
4.培养学生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健康,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积极地去关注、去做自己健康的责任人。
二、教学重点
1.青春期的发生及其特点。
2.青春期相关的卫生知识和保健知识。
三、教学难点
1.青春期中如何尽量减少生理上的不舒适感。
2.青春期健康的意义和青春期中的心理健康。
四、教学方法
1.集体授课法:对生理学知识和青春期心理问题进行讲解。
2.小组辩论法:让学生自己就某些青春期问题进行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五、教学内容
1.青春期的定义及其发生的特点。
2.青春期女孩和男孩生理方面发生的变化。
3.青春期和青春期后期的保健知识和卫生知识。
4.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教学评价方法
1.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及时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2.对于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教师点评,学生互相评价。
七、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上充分展示女孩和男孩生理发展的不同,并让学生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
2.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吸收和了解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对自己身体的责任感。
3.帮助学生理性的看待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切勿因自己或他人出现的情况而过于紧张和焦虑。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一节食物一、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石家庄四十中学孙秋菊教材分析人生活在生物圈中,并从中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对物质与能量的需求。
怎样健康饮食呢?第一课时“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本册的开篇章节。
考虑到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中,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所以,本节课安排了淀粉的探究实验、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实验,最后归纳总结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这样处理教材比原来直接讲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符合课标的要求。
此外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正是新陈代谢过程的起始部分,为下面课程的讲解做了准备。
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验证食物中是否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
难点是“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一探究活动。
学生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书中已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做过探究活动。
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表达能力也较好。
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给学生想的空间、做的时间、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技能性目标1.尝试正确使用生物实验用具。
2.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性目标参与小组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溶液准备包括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蛋清液)、橘汁、碘液、10%的氢氧化钠、3%的硫酸铜溶液、清水、蒸馏水等;实验用具包括研钵、试管、解剖剪、解剖针、刀片、纱布等。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安排学生课外搜集材料“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制定一份营养全面的午餐食谱,并在课上带来食谱中的食物(每样食物少量即可)。
坚持锻炼强身健体强身健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0 ------- P129页完成下面的练习。
1.人体的骨骼包括 _______ 块骨。
骨由外到内依次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骨的成分看,骨由比例适当的和,使骨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硬而不脆。
从骨的结构看,骨密质________________ ,是构成_____的重要材料,所以骨很坚固。
因为长骨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存在,骨又显得很轻巧,使骨坚而不重。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的坚而不重、硕而不脆的性质使骨适于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骨有206块,头骨有___ 块,包括、、o躯干骨有_______ 块,其中肋骨有 _____ 对。
四肢骨包插 ______ 块上肢骨和—块下肢骨。
5.人的一生屮,骨的成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青少年时期,骨的有机物含量—_______ ,容易使骨变形,所以要保持正确的走、立、坐姿。
否则就会导致——和___________ 等,不仅妨碍体型的健美,还会影响_____________ 的正常发育。
成年人的骨有机物约为_______ ,无机物约为 _______,骨显得坚硬而有弹性。
老年人的骨屮有机物________ ,无机物________ ,硬而脆,容易_______ o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受到猛烈冲击时所发生的断裂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锻炼与健康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0--------P129页完成下面的练习。
1.人体的骨通过骨连接组成骨骼。
骨连接有连接、连接和活动(即关节)三种形式,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2.关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关节囊内壁能分泌,关节面附着着既光滑又有弹性的,所以关节十分灵活;关节囊是由坚韧的构成的,还附带着许多,把相邻的两块骨连在一起,加之和一凸一凹相互吻合,所以关节十分牢固。
3.骨骼肌具有的特性。
骨骼肌的收缩力是人体运动的。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上。
4.骨骼肌内有丰富的,当骨骼肌受到由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时,就会,牵动所附着的骨,围绕产生运动。
人体做任何动作,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就能完成的,而是在的支配下,由成对的协作完成的。
5.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出的现象。
二.合作探究1.关节的那些结构特点使它既牢固又灵活?2.屈肘和伸臂动作中骨、骨骼肌、关节各起什么作用?3.足球运动员在踢足球时,有时用头部去顶球,有时在场上灵活的奔跑传球,这与哪些骨连接的特性有关系?三.展示提升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关节的三个部分()A.关节面B.关节囊C.关节腔D.骨髓2.有关运动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骨骼肌、关节B.骨骼、骨连接、骨骼肌C.骨、骨连接D.骨、骨连接、骨骼肌3.人体完成任何一个动作必须参与的结构是()A.骨、骨骼肌、关节B.骨骼肌、骨、关节、神经系统C.骨骼肌、关节D.骨骼肌、关节、神经系统4.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比例为()A.40%左右B.50%左右C.60%左右D.70%左右5.直臂提重物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XB.两种肌肉同时收缩C.肱二头肌舒X,肱三头肌收缩D.两种肌肉同时舒X6.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是()A.关节软骨和关节囊B.关节软骨和滑液C.关节腔和韧带D.关节软骨和韧带四.反馈检测1.下列哪项是引起屈肘动作进行的根本原因()A.只有肌腱收缩,才能牵动骨桡关节运动B.骨骼肌不受刺激也能收缩C.运动时,与骨相连的骨骼肌总是由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进行活动的D.屈肘时,肱二头肌舒X,肱三头肌收缩2.我们都期待有一双灵巧的双手,手是每个人身体上最灵活的部分,这种灵活性除了与肌肉大小,数量等有关外,主要还与下列哪一项有()A.骨数量相对少,骨与骨之间是不活动的连接B.骨数量相对多,骨与骨之间的关节多C.骨数量相对少,骨与骨之间的关节多D.骨数量相对多,骨与骨之间是不活动的连接3.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关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能使肌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增多B.运动能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C.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D.运动能改善脑的营养,使人的思维和记忆得到发展五.课后反思1.肢体运动是怎样完成的?2.体育锻炼对人体骨、骨骼肌、关节的影响分别是什么?一、自主学习1、不活动、半活动、关节2、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滑液、关节软骨、结缔组织、韧带、关节头、关节窝3、受到刺激而收缩、动力、一个或借个、骨4、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关节、神经系统、骨骼肌5、脱臼、三、展示提升DDBBB D反馈检测CBA。
第六章坚持锻炼强身健体
第二节锻炼与健康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上节内容的总结应用,教材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懂得体育锻炼能增强对骨的营养,使骨长长、长粗且坚固;提高骨骼肌和关节的生理功能。
从而增强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的认识,提高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更好地落实到行动中。
学生分析
本节课以《锻炼与健康》为题,能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其中,关注自身健康。
设计理念
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探究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以探究为主线,培养了学生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使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锻炼的好处,促使其关注自身健康。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体育锻炼对骨的生长、关节和骨骼肌的影响;
2、解释坚持锻炼的好处。
情感性目标:
1、拟订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实施。
2、关注自身健康,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说明体育锻炼对骨的生长、关节和骨骼肌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足球赛片段
健美比赛片段的视频
杂技演员的表演片段的视频
学生:皮尺
课时分配
1课时
附表:
成分:无机物和有机物
骨结构:骨膜、骨质和骨髓支撑作用
不动连结
微动连结
运动系统骨连结
关节面
活动连结(关节)关节囊枢纽作用
关节腔
骨骼肌多组肌群相互配合,完成运动。
动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