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 格式:pptx
- 大小:198.52 KB
- 文档页数:39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价值与价值观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含义:(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通性)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对两个标准+题分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错总: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1.价值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改造世界的活动正确——取得成功具体:错误——遭到失败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二者含义及关系: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现状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做出判断。
含义(内容):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而不同社会历史性意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客观因素)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做出正确价值判断,进2.特征:行正确价值判断。
阶级性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相对性) 2.往往会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角度不同,对其价值评论也会不同“人”因素 3.人们站在不同立场,就会有不同价值观,就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判断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们立场上(最高价值标准):把人们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三、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典型人物,启示)创造价值(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贡献)1.人生价值包括享受价值(自我价值,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索取)物质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精神3.如何去做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a.劳动者的人是幸福的,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周第学时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年月日实际授课时间:年月日专业:班级:
科目:课时:
授课地点:授课形式:
参考教材:
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教学策略本节课程使用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导入分析法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课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中
一、问题导入
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二):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1.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随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课后
1.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2.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3.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设计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一、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标: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征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识记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研究了前三单元内容。
应该说已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了肯定的哲学常识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研究做好了知识的准备。
高二学生有肯定的生活体验,具备肯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肯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
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
高二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
《实现人生价值》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理解人生价值的具体内涵。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面对人生挑战,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掌握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践中真正践行人生价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案例和图片等素材,用于教室讨论和讲解。
2.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参与教室活动。
3. 准备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工具,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设计教室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最美中职生”的事迹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从而引出课题“最美中职生”及实现人生价值。
2. 回顾以前学过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内容,使学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二)进行新课1. 探讨“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和途径(1)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我们行动的导向。
(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理想,思考实现理想的方法教师:人之所以为贵,在于有理想;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有梦想才有作为。
理想是我们人生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我们还需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方法。
3.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是中职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