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9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水平目标: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学会使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来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归纳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辅助环节:引入新课,板书标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3分钟左右)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追索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但如此,它还要寻觅人生的真谛。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此做出的回答就不同。
接下来让我进入到今天的新课学习,一起来探讨人生的价值、寻觅人生的真谛。
新课讲授:一、价值与价值观(板书)学习本课,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什么是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两者有何关系;何为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包括哪两个方面以及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什么是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等这都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96—98页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导学案中所设置问题的答案。
第一阶段:出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约15分钟左右)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第96页探究活动的材料,并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是什么关系?学生1成果展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学生2成果展示: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政治必修4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3、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5、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
6、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7、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8、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9、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0、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11、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整体设计教材分析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是本课的核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呢?第一,要明确人生价值是什么;第二,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才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本课包含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价值与价值观”,第二课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课时“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第一课时“价值与价值观”分两目。
第一目“人的价值”,从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引出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作为价值客体,人的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活动对自己所属的社会以及他人的需要的满足。
作为价值主体,人的价值则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统一,因此,人的价值就包括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主要分析了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第二课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分两目。
第一目“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教材首先指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含义,接着分析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实践基础,从而得出要想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观点,最后分析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以及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
第二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教材在分析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得出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的观点,最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关系的要求。
高中政治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一、说教材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
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内容,本单元教材主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本节课主要是价值选择的内容。
作为本教材的最后一课,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学会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
高二学生有了高一的知识基础后,基本可以理解和把握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较多哲学内容,但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以及实践经验较少,所以如何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主要结合大量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目标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价值,价值观的含义;知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及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知道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为社会奉献的意识和责任。
四、说教学重难点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价值观的内涵以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难点】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学方法,我再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从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授课班级:高二(3)(4)(5)(7)班科目:思想政治④生活与哲学课题: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价值的含义(2)价值观的含义(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理解:(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3)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4)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分析:(1)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3)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4)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2、能力目标(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教学重点、难点】: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2、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3、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4、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们应怎样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并进而明确人的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四、【方法点津】:(1)结合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深入领会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任长霞、牛玉儒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及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3)深入实际调查并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的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将通过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建立理想人生追求,并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认知不同人生观对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索自己的独特人生价值。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掌握思考人生价值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并自我评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自信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人生价值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掌握思考人生价值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并自我评价。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接受和尊重不同的人生观。
•如何让学生认知到个体在人生中的独特价值。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根据课程主题,引出人生价值的话题。
例如:“大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价值观。
那么你们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是怎样的呢?”第二步:教师讲解(20分钟)通过教师讲述、幻灯片展示等方式,讲解人生价值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并简要介绍了几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同时,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例如“你认为你最想成为怎样的人,为什么?”或“假设你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你会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追求?”第三步: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个人人生价值观,并就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依照什么价值衡量人生,选择人生价值观的因素等进行深入探讨。
第四步:个人总结(10分钟)结束小组讨论后,让每位学生针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进行总结,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学生可以考虑以下问题:•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你倾向于哪种人生价值观?第五步:课堂练习(10分钟)放映一段电影或是视频,让学生围绕这段视频进行课堂练习。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本课的考点:一、人生价值1.价值(1)价值的基本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哲学上的价值不同于经济上的价值。
(一定意义上,类似于商品的使用价值)(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物的价值是单方面,即物对人的积极意义,但人的价值是两方面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也叫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也叫索取。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3)对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①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有精神的、有物质的。
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事业的贡献。
②人的贡献可以是对某人或某个团体的贡献,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及作用①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
②作用 :驱动、制约和导向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a 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举例】拜金主义-金钱至上b 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我们总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 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与价值评价的标准价值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活方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