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城南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物理下册《8.3 摩擦力》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89.08 KB
- 文档页数:2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三、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摩擦力的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的现象,如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滑板与地面的摩擦力等。
2. 知识讲解: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有关摩擦力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摩擦力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分类:静摩擦力、动摩擦力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答案:如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我们能够行走;滑板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滑板能够滑动。
2. 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已知正压力为10N,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为中级。
答案:根据公式,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摩擦力大小为10N × 中级 = 5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案:苏科初中物理八下《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条件、大小计算以及摩擦力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 摩擦力的分类: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互相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4.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区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 掌握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
3. 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能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2.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3.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摩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通过PPT展示摩擦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含义。
3. 讲解摩擦力的分类:通过PPT展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让学生能区分两种摩擦力。
4. 讲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通过PPT展示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让学生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
5. 讲解摩擦力的大小计算:通过PPT展示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让学生能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6.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8.3 摩擦力基本环节基本内容组织教学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通过探究知道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了解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摩擦问题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智慧碰撞【课前准备】活动一:1.用手在桌子上用力压,并向前滑动,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2.思考:行驶中的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能很快停下来?手上有油时,为什么不容易握住玻璃?说出你的认识。
活动二:1.做图8-26实验,你感到需要用拉力来维持木块的运动吗?2.叫滑动摩擦力自主展示活动四:滚动摩擦1.叫滚动摩擦。
2.举两个滚动摩擦的例子:、。
3.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
活动五: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哪些?(1);(2)。
2.举例并解释:应用了什么方法?(1)举例:,方法:(2)举例:,方法:。
活动六:1.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哪些?请对应举例。
(1)方法:,举例:;(2)方法:,举例:;(3)方法:,举例:;(4)方法:,举例:;拓展延伸活动七:阅读静摩擦,体会图8-29、8-30中的静摩擦,再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活动八:阅读文中的“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说说为什么它们能跑得很快?情感升华一、填空题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2.人走路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自行车刹车皮与轮子之间的摩擦属于;汽车前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 .二、选择题3.下列所举的例子中,哪一种属于滑动摩擦()A. 物体随皮带传送斜向上移动,物体与皮带之间的摩擦B. 火车的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C. 手握锤子敲钉子,手与锤子之间的摩擦D. 擦黑板时,黑板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4.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轮胎做成圆形,有利于减小摩擦B.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跟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增大摩擦三、实验探究题5.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利用一量程能满足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或试图运动的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描述摩擦力的方向。
2. 能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3. 掌握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能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4. 学会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和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方法来调节摩擦力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方向的判断。
2.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刹车,引入摩擦力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方向、影响因素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课本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的分类3. 摩擦力的方向4.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并解释原因。
(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8.3 摩擦力》学案(新版)苏科版8、3 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
了解静摩擦力。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通过探究,找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使用说明:先由学生自学课本,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让几名同学到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其他同学整理学案,并完成针对练习题。
最后小组间互相点评,老师进行点拨、提升,及对各小组评价。
重点、难点:通过探究,找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静摩擦力一、自主学习(一)复习巩固:1、重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
2、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________成________关系。
3、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导学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叫摩擦力。
2、摩擦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展示(一)摩擦的类型【场景一】用力推讲台,但没推动,这是为什么?【场景二】用力推出去的木块最终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场景三】玩具骑车推出去之后最终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场景一的摩擦是________、场景二的摩擦是________、场景三__________。
1、物体时,接触面之间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2、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凡是接触面之间的力统称为摩擦力。
总结:(二)【活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2、信息快递:将物体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量计沿方向拉物体做运动,此时力等于拉力。
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对压力大小的关系。
(1)猜一猜:我觉得接触面压力越大,可能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
(2)试一试:a用弹簧测量计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量计的示数 b 将一勾码放在木块上,重复上面实验。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方向。
2.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三角板、滑轮组。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自行车比赛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摩擦力。
2. 知识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物体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
减小摩擦力: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脱离。
3. 例题讲解: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并加以解释。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的方向3.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4.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分析下列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并解释原因。
(1)自行车刹车时,为什么要捏紧刹车皮?(2)为什么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要穿冰鞋?2. 答案:(1)捏紧刹车皮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使自行车尽快停下来。
(2)滑冰运动员穿冰鞋可以在冰面上形成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使滑冰更加顺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究摩擦力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及如何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 摩擦力学案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增大压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和用滚动代替滑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方向。
2. 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3. 学会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摩擦力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分类、方向和影响因素。
难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刹车、鞋子防滑等,让学生感受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分类和方向。
3. 影响因素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
4. 控制变量法演示: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5. 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摩擦力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汽车刹车、自行车轮胎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摩擦力的问题,让学生当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的分类3. 摩擦力的方向4.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举三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摩擦力在实际中的应用。
答案:自行车刹车、鞋子防滑、汽车刹车。
A. 汽车速度增加B. 汽车所受压力增大C. 路面变得粗糙D. 汽车装上防滑轮胎答案:B、C、D。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减小和增大摩擦的方法以及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2. 学会用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学会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难点:摩擦力的计算以及减小和增大摩擦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摩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
2. 知识讲解:讲解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课本中的例题,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摩擦力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摩擦力1. 概念: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 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骑自行车上坡时,为什么需要用力蹬踏?答案:因为上坡时,摩擦力增大,需要用力蹬踏才能克服摩擦力,使自行车前进。
2. 题目:如何计算两个物体间的摩擦力?答案: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间的正压力乘以摩擦系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学案新版苏科
版
《8.3摩擦力》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通过探究知道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了解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摩擦问题
二、导学流程
活动一:
1.用手在桌子上用力压,并向前滑动,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2.思考:行驶中的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能很快停下来?手上有油时,为什么不容易握住玻璃?
活动二:
1.做图8-26实验,你感到需要用拉力来维持木块的运动吗?
2.叫滑动摩擦力
活动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猜测:你认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
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对接触面压力的大小都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吗?
3探究活动:
(1)器材:木块、木板、毛巾、棉布、弹簧测力计、砝码等
(2)讨论:
1.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如何改变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
4.如何改变物体对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5.怎样研究某种因素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阅读文中信息快递)
(3)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 摩擦力导学案(新版)苏科版8、3 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
2、通过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体验这一法。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学习重点】探究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学习重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自主实验探究,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活动一:打开雪碧,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1、静摩擦力(课后参照“信息库”自己学习)2、滑动摩擦力二、合作交流实验探究(一)、滑动摩擦力1、活动一:想想做做(1)将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运动,体验手的感觉(2)将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小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运动,体验手的感觉(3)将手平放在桌面上,桌面涂点油,用力推或拉,体验手的感觉(4)将手与桌面不接触,用力推或拉,你还能感受到这种阻力吗思考:你感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2、实验探究: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并思考:①如何测滑动摩擦力?②如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③如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4)设计表格(学生设计)(5)学生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所设计表格中。
(6)实验结论:(7)实验评价:实验中,大家有没有遇到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二)、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1、举例: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无处不在。
结论:摩擦有利有弊,我们应当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思考:还有哪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3、活动二:将滑动变为滚动把一本厚厚的书放在桌面上,用一根橡皮筋拉动它匀速前进。
然后在书和桌面间垫几支圆柱形的铅笔,再拉动它匀速前进,如图,根据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化,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看看还有什么减小摩擦的方法?(三)、课堂小结说说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四)、当堂演练1、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B、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室中有一较长的水平粗糙桌面、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摩擦力
【导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重点难点】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预习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滑动摩擦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疑难问题:(留下两行空白,学生填写)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活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猜想:
比如推动一张课桌比推动一张讲台容易,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在冰面上行走比在平时的路面上行走困难,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赛车的轮胎很宽,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车轮都是圆的,猜想有关;
汽车速度大不容易刹住,猜想有关;
二、合作探究:
提问: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自学教材“信息快递”
◆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做运动,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讨论:实验中需要选用哪些器材?
提问:当研究的一个屋里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用__________方法来进行实验.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些因素的关系?
1、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不变,利用
和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不变,通过改变来改变物体对接触面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图中表示用同一长方体木块做四次实验,其中甲和丙为同一水平木板表面,乙和丁为同一水平棉布表面。
F F F F
甲乙
(1)观察图中的甲和乙,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中的甲和丙,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图中的乙和丁,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你觉得小明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接触面越粗糙 __________ 越大, ______________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无关。
三、拓展提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水平木板上的一个物体,物体没有被拉动,此时物体与木板之间(选填“有”“无”)摩擦;若物体被拉着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5N,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这个摩擦力叫做。
四、达标检测:
1.在横线上写出下列情况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摩擦力。
(1)用手拿茶杯喝水,手与杯之间的摩擦力是;
(2)中学生穿汗冰鞋在练习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3)磨刀时,刀与石头间的摩擦力是;
(4)拖地时,拖把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5)皮带传送带上的货物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是。
2.小华在“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时,提出了如下四个猜想.根据你对本实验的探究,发现其中与实验结论不相符合
....的是()
A.使接触面变粗糙,摩擦力就变大B.使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变小,摩擦力就变大C.使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摩擦力就变大D.把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就变小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不动,是因为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滚动摩擦力一定小于滑动摩擦力 D.穿冰刀鞋溜冰时,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4.用手握住瓶子,瓶子未掉下,这是因为:()
A.它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 B.它受到手对它的压力
C.它受到手对它的握力 D.它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
5.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
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A.4.5牛 B.3.2 牛 C.3.0牛 D.2.1牛
6.踢向空中的足球,因为受的作用球会落回地面,落回地面的足球在滚动过程中受作用,足球速度减慢,直至停止。
7.用6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增大为12N 时,此时水平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将变(填“大”、“小”或“不变”)。
8.小亮在做物理作业时,不小心画错了一个图,用橡皮轻轻的擦,没擦干净。
后来他稍加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