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现代西方哲学概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西方哲学的标志性人物黑格尔曾经很形象地把哲学比作一个“厮杀的战场”,在那里思想的巨人以睿智的思辨与犀利的言辞为武器,彼此攻讦,希望致别人的思想与死地,而让自己的思想“君临天下”,在思想的国度里“一统江湖”。
在哲学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有其合理成分,却又不是具有普遍性的终极真理;体现人类对世界与自身的终极说明的“真理”,蕴含在“刀光剑影”的哲学战场上思想英雄们“前赴后继”的全过程中。
现当代西方哲学真正面对自己的生活世界,思考生命固有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对人主体性的尊重。
一、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痛苦,满足便无聊。
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2、哲学家多是时代的早产儿,叔本华的思想相对于他的时代来说是超前的,叔本华自己也清醒地知道这一点。
3、彼得拉克: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
二、尼采:重估一切价值1、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身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有的人死后方生。
2、人没有一成不变的既定本质,他可以自己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创造自己。
3、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的自我超越。
三、柏格森:追寻生命之流1、我们做什么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但必须附加一句,我们是自己的创造者,我们在不断的创造自己。
2、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要存在就是要变化,要变化就是要成熟,而要成熟就是要连续不断地进行无尽的自我创造。
3、经验的方法对于解释和把握人的内心状态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通过意识的直觉和反省才能把握到真正的自我。
四、弗洛伊德:开启无疑是之门1、本我过去在那里,自我即应在那里。
2、在夜间,意识因沉睡而放松了抗拒,被压抑的本能冲动便以梦的形式出现,在梦中求得暂时的宣泄。
3、文明既对人有益又对人性压抑。
五、杜威:实用主义的发展1、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的发现;证据不充分,不能使人信仰。
第一讲绪论一、什么哲学?哲学处于这一尴尬境地的明显标志就是它的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因为哲学问题乃是永恒无解因而万古常新的难题,故而一切答案都不具有终由此可见,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因为前人所面临的哲学问题同样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它们可能会发生一些形态上的改变。
这就是说,我们要学习的哲学不仅是当前的,还有过去的,甚至将来的。
于是,历史上已经过去了的思想实际上并没有过去,它们也构成了我们的存在的一部分,因而“历史性”在此就有了“现实性”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思想包含而且必须包含过去的思想才成其为思想,或者说,离开了历史,我们的思想甚至我们的存在便是残缺不全的。
哲学就是哲学史,或者说,哲学史就是哲学。
使哲学成为哲学的,是哲学问题永恒无解因而万古长青的本性。
哲学就是反思。
换言之,哲学家们的思想既是历史性的,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现实性。
所以,哲学史从来就不是什么死材料的堆积,而是一种活生生的思想律动。
海德格尔:他的著作是“道路,而不是著作”(Wege—nichtWerke),这里的“道路”用的是复数。
言外之意,哲学问题的终极解决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探索。
所以,我们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永远“在途中”。
智慧的痛苦由此可见,爱智慧根源于人的本性,这是人必须经历的痛苦,正是在这种痛苦之中,人成其为人。
人“成其为人”的意思并不是说,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本质”“等待”着人去实现,而是说“人是人的未来”,他的“本质”是未定的和开放的,由他自己来塑造自己本身。
二、现代西方哲学概述1、什么是现代西方哲学?本门课程所指的“现代西方哲学”是指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在西方(主要是指西欧和北美)各国产生的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哲学学说,其中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学说,在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有其限定性。
2、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势态现代西方哲学经历了一百万年的过程,其间流派纷呈,思潮迭起,相互角逐,此兴彼衰,呈现出变化多端的态势,但从各流派的学说及其所代表的思潮的内容和倾向来看,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科学主义思潮;一类是人本主义思潮。
绪论一、什么是哲学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为“爱智慧”。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应包括五个部分: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美学。
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第一性?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哲学种类:、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二、哲学有用吗?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
三、哲学的不确定性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把能说清楚的说清楚,不能说清的就保持沉默。
哲学就是试图去说清楚什么,说清楚了的就是科学,不能说的东西,就必须以虔诚的沉默来对待。
”哲学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例如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在、实体或本体,包括人在内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和归宿等等。
当然,哲学也有比较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例如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的问题,不过由于这些问题都属于最基本的问题,因而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
智慧的痛苦只要当无限、绝对、永恒、理想和彼岸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人就注定了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命运。
《现代西方哲学》内容纲要导论一.哲学的本质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思考。
这把哲学和具体科学区分出来了。
其次,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又与自发形成的和宗教形成的世界观区分开来了。
2、哲学的三大形态世界哲学有三大形态: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二、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1、古希腊哲学:前6世纪-3世纪2、中世纪宗教哲学:3世纪-15世纪3、近代哲学:15世纪-19世纪中叶4、现代哲学:19世纪中叶-至今三、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哲学是时代的产物,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基础的。
社会历史背景科学发展背景哲学理论背景2.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四、现代西方哲学的四大思潮1.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孔德、穆勒、斯宾塞马赫主义:马赫逻辑经验主义等各派分析哲学:罗素、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奎因、日常语言学派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历史主义:库恩、费耶阿本德实用主义: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2.人本主义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生命哲学:柏格森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存在主义: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现象学:胡塞尔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3.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卢卡契科尔施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4.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德里达福柯新实用主义:罗蒂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格里芬五、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1.人的主体性的反思2.非理性性主义3.个体主义的反思4.相对主义六.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研究的意义2.研究的方法第一章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意志主义开创了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流派。
它把意志置于理性之上,认为无理性的意志是世界的本体和万物的根源。
它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流行与德、英、法和北欧各国。
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一、哲学(一)希腊人为什么爱智慧古希腊人严格区分神与人:神拥有智慧,所以,不再需要智慧。
人没有智慧,但普通人却自以为有智慧,所以也不会爱智慧。
只有哲学家知道自己没有智慧,所以追求智慧,并通过爱智慧接近神,过神的生活。
(二)希腊人爱什么样的智慧哲学追求的是终极智慧。
作为究极智慧之学,哲学不同于科学。
科学探究事物的组成和功能,哲学探究事物对于我们的意义;科学像盖楼,哲学像整理图书。
(三)希腊人怎样爱智慧哲学、宗教和艺术都追求终极智慧。
宗教以信仰的方式追求终极智慧;艺术以感性的方式追求终极智慧;哲学以理性的方式追求终极智慧。
二、西方哲学(一)西方哲学的世界二重化与中国哲学的万物一体。
柏拉图主义:现象与本质、意见与知识的二分;奥古斯丁主义:上帝与造物、天国与尘世的的二分。
中国哲学:天地万物“本是同根生”,这个“根”就是“道”。
道不离物,物不离道,道外无物,物外无道。
(二)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
古希腊开启的视觉中心论传统:视觉乃是我们最大利益的源泉(柏拉图:《蒂迈欧篇》,47-B);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用以认识事物的首要工具是视觉(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0a)。
视觉带给人们的是“距离感”,是天地万物相当于人的外在性。
于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就逐渐成为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中国哲学则重天人合一。
(三)西方哲学的人性恶假设与中国哲学的人性善假设。
自古希腊始,西方哲人就主张性恶论。
柏拉图:肉体对灵魂的囚禁;奥古斯丁:恶与人的自由意志;霍布斯:心理利己主义。
儒家的性善论。
(四)西方哲学的独立型自我与中国哲学的互倚型自我。
西方哲学: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笛卡尔);作为欲望主体的自我(弗洛伊德);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洛克)。
中国哲学:道家的要旨——把自我融合于宇宙整体之中,“至人无己”(庄子);儒家的要旨——把自我融合于社会群体的伦常之中,“克己复礼”(孔子)。
三、现代西方哲学(一)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1.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哲学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和基本走向。
《现代西方哲学》资料整理(浙师大)现代西方哲学资料整理近代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转折一、从现代哲学向当代西方哲学过渡的第二阶段:时间:从19、20世纪至今的现代西方哲学的演进。
这时期的发展在欧洲主要是非理性主义哲学,在美国则开始进入后经验主义阶段。
大体上它们仍是遵循着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主要思潮的发展。
二、 19-20世纪的两种思潮(背景)一是科学主义。
产生于近代西方的经验主义。
另一是人本主义。
渊源于近代欧陆的理性主义。
这两种思潮是前一个历史时期两种对立思潮的延续。
直到20世纪才出现了合并的机会。
它们都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并在这结合点上表现出两大方法论: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与现象学(胡塞尔)。
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最终完全融合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两大属性。
三、科学主义是如何形成的?1.休谟的不可知论是对英国经验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它还吸收了弗朗西斯·培根的观点。
2.最早的是孔德等人的实证主义哲学。
它的特点是拒绝形而上学,将所有知识限制在经验范围内,拒绝讨论经验以外的问题,并试图将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人文学科领域。
3.还有马赫主义。
他将实证主义转化为物理学,将所有科学理论还原为“假设”的观点,奠定了美国传统主义哲学的基础。
4、新实在论和批判实在论。
它们在继承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柏拉图主义承认“共相”存在的观点,以此企图证明数学等抽象观念的实在性。
它们也最后奠下了实用主义的基石。
四、人文主义是如何产生的?1、康德的批判哲学是最初的转折,强调了人的主体性。
2.德国黑格尔辩证理性主义;费尔巴哈在德国的人文主义强调理性、情感和身体。
费希特等人把理性主义变成了非理性主义。
激情和疯狂影响了两次世界大战。
3.唯意志论(叔本华、尼采)等的代表进一步发展了这种非理性哲学。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把哲学对象归结为人的意志或生命,反对或贬低观察、实验、逻辑的科学方法,提倡内心体验等精神力量。
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总体特征一、近现代西方哲学概述(一)近代西方哲学概述近代西方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由思想的逐渐形成和神学的没落逐渐发展起来的。
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5至17世纪初,即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中心,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
第二阶段是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获得了了进一步的发展,自然科学着重分门别类的研究,哲学的兴趣则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
以笛卡尔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第三阶段是18世纪至19世纪。
自然科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到了最高阶段。
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派别。
德国古典唯心派别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在思维第一性的基础上,力求使存在与思维、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概述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1.现代西方哲学较近代西哲而言,更为关注语言问题、符号意义和交往问题。
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承认语言哲学并不以形而上学或认识论为基础,相反的则是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任何其他哲学学科必须以语言哲学为基础,而且只有通过语言的分析和阐明才能够研究、澄清或解决任何哲学问题。
2.现代西方哲学不再像传统哲学家一般崇拜绝对权威或者绝对真道理、规则。
在哲学界占有统治地位的不再是一头独大;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追求,或科学或形而上学,现象学与分析哲学可以相互对立,甚至彼此不同。
(三)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1.从排斥、批判形而上学到回归形而上学近现代西哲的区别重要标志之一为对形而上学的态度,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绝大多数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甚至是排斥。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的思想作者:羊羊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
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对中国的现实思潮影响巨大、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
于是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所以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
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
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
所以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
所以对悲观主义的怀疑者们只能从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上进行争论而不是争论悲观主义本身。
二.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
对他来说,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
他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迥异的奇特哲学,展示自己的哲学思想。
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根本不是什么理论体系,是他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直接感悟。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是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
尼采指出,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对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解释。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
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
现代西方哲学引言现代西方哲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复杂性的思想体系之一。
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哲学家和学派,探讨了各种关于人类存在、道德和认识的问题。
本文将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主要思想派别以及对当代世界的影响进行探讨。
历史背景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启蒙运动,当时哲学开始从神学和传统权威中解放出来,追求理性、自由和平等。
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启蒙的标志是人类从未成年状态解脱出来”的理念,成为现代哲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思想派别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种哲学运动,强调只有经验可以用以确认或否定陈述的哲学观点。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只有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才有意义,而存在主义则认为只有个体的存在和真实经验才有意义。
分析哲学20世纪初期,分析哲学兴起于英国和维也纳学派,致力于通过分析语言和概念来解决哲学难题。
逻辑实证主义和哲学家和牛津学派都属于分析哲学的范畴。
反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是20世纪中叶的一种哲学运动,挑战了传统哲学中理性和逻辑的地位。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了去中心化的思想,认为现代哲学需要摆脱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
影响力现代西方哲学对当代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在认知科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人类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哲学家们对现代技术、全球化、政治权力和人类自由等议题的探讨,促使人们对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结论现代西方哲学是一门复杂而深刻的思想体系,它在20世纪塑造了当代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基础。
从实证主义到现象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存在主义,各种思想派别都在探索和解决人类生活中最为基础的哲学问题。
它们的思考和贡献不仅拓展了人类认知的边界,也为当代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
西方哲学的标志性人物黑格尔曾经很形象地把哲学比作一个“厮杀的战场”,在那里思想的巨人以睿智的思辨与犀利的言辞为武器,彼此攻讦,希望致别人的思想与死地,而让自己的思想“君临天下”,在思想的国度里“一统江湖”。
在哲学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有其合理成分,却又不是具有普遍性的终极真理;体现人类对世界与自身的终极说明的“真理”,蕴含在“刀光剑影”的哲学战场上思想英雄们“前赴后继”的全过程中。
现当代西方哲学真正面对自己的生活世界,思考生命固有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对人主体性的尊重。
一、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痛苦,满足便无聊。
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2、哲学家多是时代的早产儿,叔本华的思想相对于他的时代来说是超前的,
叔本华自己也清醒地知道这一点。
3、彼得拉克: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
二、尼采:重估一切价值
1、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身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有的人死后方生。
2、人没有一成不变的既定本质,他可以自己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创造自己。
3、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的自我超越。
三、柏格森:追寻生命之流
1、我们做什么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但必须附加一句,我们是自己的创造者,我们在不断的创造自己。
2、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要存在就是要变化,要变化就是要成熟,而要成
熟就是要连续不断地进行无尽的自我创造。
3、经验的方法对于解释和把握人的内心状态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通过意识的
直觉和反省才能把握到真正的自我。
四、弗洛伊德:开启无疑是之门
1、本我过去在那里,自我即应在那里。
2、在夜间,意识因沉睡而放松了抗拒,被压抑的本能冲动便以梦的形式出现,
在梦中求得暂时的宣泄。
3、文明既对人有益又对人性压抑。
五、杜威:实用主义的发展
1、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的发现;证据不充分,不能使人信仰。
2、思起于疑,思疑为方法。
3、在我们走出校门后,真正的教育才开始;在我们死之前,没有什么理由可
以终止教育。
六、卡西尔:符号与人
1、人是符号的动物。
2、人会生活了,他的人生就活了。
——古井
3、认识自我历来是哲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七、胡塞尔:生活世界与先验现象学
1、回到事情本身。
即回到真正直接自明、不可怀疑的东西。
2、科学以其无比的威力改变了世界,使人们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富足的
物质生活,但是科学却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也不能对我们的人生提供方向。
3、生活世界是科学的根基与源泉,科学的有效性与意义性最终都要回溯到生
活世界。
八、海德格尔:澄明本真的存在
1、语言是存在的家。
2、对本己的死的体会能使人由非本真的存在通向本真的存在,能使人从沉沦
中醒来。
3、“本真的向死而在”把此在从沉沦中唤醒,认真考虑他的存在究竟包含一
些怎样的可能性,从而积极地筹划未来,筹划自己在有生之年实现自身所特有的那些可能性,是自己成为一个自己所能是的独特的人。
九、萨特:存在与虚无
1、存在先于本质。
2、即使人不选择,他也是自由的,因为他的“不选择”同样是他选择的结果,
他选择了“不选择”。
3、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可以强迫你,也没有任何他人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们自己的存在全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懦夫是自己造成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英雄。
十、卢卡奇:物化世界的批判
1、商品拜物教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的问题。
2、我思故我在。
黑格尔不仅把整个物质世界变成了思想的世界,而且把整个历史变成了思想的历史。
3、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发达工业社会由于技术理性的发达,导致了人的文化困境。
十一、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探索
1、认识一个过程,确切一些说,是他的行为的过程。
2、哲学进步,实际是就对社会及其运动的规律的认识。
3、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只有在运动的自觉过程中才能实现。
十二、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启蒙理性的批判
1、神话就是启蒙,而启蒙却倒退成了神话。
2、资本主义社会总体化程度越高,工具理性对自然和现实社会中的人的支配和统治也就越深入到人们的心灵深处,这就是人们物化的意识形态。
3、务必小心翼翼,切莫将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然后再翱翔于非理性的天空。
十三、马尔库塞:拆斥单向度的人
1、按照真理去认识也就是按照真理去生存。
2、艺术不能变革世界,但却能够有助于变革世界的男女们的意识和倾向。
3、人的最重要的本能是追求个人的快乐,即“快乐原则”。
发达工业社会追求的“效率原则”大大强化了对人性的压抑,大大淡化了人的“快乐原则”。
现代社会是效率压倒一切和以日益提高生活水准为目标。
发达社会的“生产效率和效能,它的增长和扩大生活舒适品的潜力”,强化着“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精细,人们在劳动中从事的是一些单调无聊的、翻来覆去的动作,这种劳动把人变成一种工具;劳动越来越成为追求物质享受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劳动根本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十四、弗洛姆:批判不健全的社会
1、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存在所固有的矛盾之中,这些矛盾促使他行动,以便解决这些矛盾。
2、爱的本质是“给予”、“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是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即把身上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
3、现代大工业造成的一些不良人格,使人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创造者,丧失了批判能力,一味地追求消费和享受。
十五、哈贝马斯:重构合理性
1、合理性与合法性,乃至通达真理本身都意味着社会成员在相互交往、协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逐步取得一致和共识的商谈过程。
2、拯救现代性的唯一出路是由主题哲学转向语言哲学,由工具理性转向交往理性。
3、科学技术通过它的客观强制性和合理性使发达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合法化;科学技术通过它的意识形态职能成为统治人的工具和人解放的桎梏。
科学技术的行为代替了人的全部生活,人的自我“为一种科学的模型所代替”,人丧失了自由,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自我理解变成了“自我物化”。
十六、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治疗
1、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2、语言的意义也应该在于它们在实际中的运用。
3、通过具体观察和亲身参与,在游戏活动中享受游戏的快乐。
十七、伽达默尔:理解何以可能
1、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
2、歌德:进行哲学思考的人都不会同意时代的想法。
3、“文本的意义”永远是一个可能的存在,是一个不断在历史中获得新生的存在。
十八、福柯:现代性的后现代分析
1、话语就是权力。
权利追求利益,而知识追求真理。
2、人既是被当做主题构造出来的,又是被当做客体来对待的。
3、纪律实际上是一种约束,它把人的身体作为控制对象,从而产生听话又有用的身体。
十九、德里达:二元对立的结构
1、结构表现为一种对存在的权威、或本质的权威的讨论。
2、事实上,伟大的哲学家及其思想都不可能是平静的。
3、追求精神自由的时代精神。
二十、罗蒂:后者学文化的图景
1、语言和信念之外,真相并不存在。
人类应当关注日常生活,而不是通过理论发现什么。
2、凡是我们相信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成功的有用的东西,就是真理。
3、在后者学文化的景观中,哲学将以“文化批评”的姿态,不断进入文学、历史、艺术、政治学等各种文化领域,哲学家成为“文化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