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4类耳石症的手法复位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57 MB
- 文档页数:20
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详解之五兆芳芳创作
A 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查抄者扶头,头转向患耳45°,面前放置一个枕头以便仰卧时垫肩.
B 快速躺下,垫肩,伸颈,头放置在床上面,患耳向下,头后仰45°,至少保持这种位置达30秒以上,直至眩晕消失.
C 将头逐渐转正,持续向对侧转45°,保持头位30秒以上.在这个位置时,切记不要把患者的头部后垂太低,不然,容易造成耳石脱落到上半规管内.
DF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90°,维持此位置30秒以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头位的旋转不要大于45度,并且,不要抬头太高,不然,可能造成水平半规管的位置太低,耳石利用自身的质量下沉到水平半规管内.
G 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位.
复位办法使耳石复位的简单图复位办法的仰望图
耳石复位变位进程的头旋转角度
在执行变位操纵进程中,需要注意每个步调的头部所处的位置,特别是旋转的角度,这决定着是否将患者的责任半规管(即后半规管)放置在最利于耳石沉降的位置,为下一步调的操纵奠定根本.同时,准确的头位不但包管了耳石沿着我们预想的标的目的沉降,也使得误入其它半规管继发形成另外类型的BPPV的可能性减小到更低的限度.。
一图教你读懂耳石症的复位治疗一、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法(一)Epley复位法Epley复位法主要用于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复位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方法,见下图1: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图中A位置),使其患者头部向患侧转45°(图中B位置),将患者快速后仰,使头与床面呈10°~30°(图中C位置);待眼震和眩晕消失后,再将患者头向健侧转90°(图中D位置),使耳石转移到总脚旁;如果此时出现眼震,则眼震方向则与之前Dix–Hallpike 手法诱导的眼震方向相同;待眼震和眩晕消失后,再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头部偏离仰卧位135°,使其侧卧,面部朝地方向(图中E位置);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眩晕,待眩晕消失后,使其坐起,头前倾20°,如图F位置,此时耳石顺势滑落至前庭中。
治疗过程中保持每一体位,至眼震和眩晕消失,一般应保持30秒至1min左右。
在复位的过程中,须仔细观察患者的眼震形式,这有助于判断该手法是否成功。
图1: Epley复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耳石颗粒在半规管内的具体位移方向。
通过不同的头位变化,旨在将后半规管内的耳石移回入前庭,目前研究报道一次Epley 手法复位成功率约为80%,复位成功率与复位次数成正相关,研究报道四次复位的成功率则增至92%。
(二)Semon复位法Semon复位法又称管石解脱法,由Semon于1988年首次介绍。
用于治疗后半规管的快速耳石复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下图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嘱患者正坐(图中A位置),然后向患侧侧躺下(图中B位置);待患者眩晕及眼震消失后,令患者头部及身体从患侧向健侧(左侧)快速地翻转,使面部朝地(图中C位置),此时头向健侧(左侧)。
最后让患者坐起,头回到正前位(图中D位置)。
每个姿势应该保持到眼震和眩晕症状消失,一般不少于2分钟。
图2: Semon复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耳石颗粒在半规管内的具体位移方向。
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详解之杨若古兰创作
A 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检查者扶头,头转向患耳45°,面前放置一个枕头以便仰卧时垫肩.
B 快速躺下,垫肩,伸颈,头放置在床上面,患耳向下,头后仰45°,至多坚持这类地位达30秒以上,直至眩晕消逝.
C 将头逐步转正,继续向对侧转45°,坚持头位30秒以上.在这个地位时,切记不要把患者的头部后垂过低,否则,容易形成耳石零落到上半规管内.
DF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90°,保持此地位30秒以上.特别须要留意的是头位的扭转不要大于45度,而且,不要抬头过高,否则,可能形成水平半规管的地位过低,耳石利用本身的质量下沉到水平半规管内.
G 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位.
复位方法使耳石复位的简略图复位方法的俯视图
耳石复位变位过程的头扭转角度
在履行变位操纵过程中,须要留意每个步调的头部所处的地位,特别是扭转的角度,这决定着是否将患者的义务半规管(即后半规管)放置在最利于耳石沉降的地位,为下一步调的操纵奠定基础.同时,精确的头位不但包管了耳石沿着我们料想的方向沉降,也使得误入其它半规管继发构成另外类型的BPPV的可能性减小到更低的限制.。
耳石症手法复位一、诊断方法和比较猛的复位治疗1、后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让病人平卧,头后仰,头偏向右侧时出现眩晕可判断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
复位方法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蜷腿屈膝。
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双手扶在患者头部两侧,患者的双手抓紧操作者的左前臂。
以患者右臀部为轴点,迅速将患者翻转180度至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约5分钟。
2、上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平卧头后仰出现眩晕者可判断为上半规管耳石症。
上半规管耳石症的操作步骤:①患者平卧于平板床上,头部与一端床头平齐,两腿自然分开垂于治疗床两侧,注意床不要太宽。
②操作者站于患者左侧,右手扶在患者的枕部,左手扶于额部,以臀部为轴点,让患者快速坐起。
3、外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患者平卧,向左侧侧卧时出现眩晕症状时,则为左侧外半规管耳石症,右侧亦然。
以右外半规管耳石症为例,操作步骤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于一张宽床上。
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站于患者背后,用右手拉患者右手,迅速翻滚于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5分钟左右。
二、常见手法(一)Epley手法(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患侧扭转45°;②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135°;④坐起,头前倾20度。
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1.让患者头向患侧侧转45°,仰卧后,头与床成30°悬于床头外。
2.头转向健侧呈45°。
3.保持头与躯干的关系不变,向健侧转135°,使脸朝下45°。
保持体位,扶患者做起,头转向正前方同时头前倾20°,头部直立,使耳石还纳入耳石囊。
在整个复位过程中部分患者会随体位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医生要告诉患者不要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