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游人员的概念和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14
第三章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导游人员的类别、导游人员资格证和导游证的管理办法2、熟悉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及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和年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3、掌握导游人员的概念和导游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二、课时分配本章共有4节内容,安排4课时。
三、教学重点1、导游人员资格证与导游证的区别与联系2、导游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四、教学难点1、理解导游员计分管理和导游员年审制度2、掌握导游人员的概念和导游人员的权利与义务3、掌握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和导游资格考试的相关规定五、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导游人员概念与类别(一)导游人员的概念《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导游人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述导游人员的概念包含了3层含义。
第一,特定的程序。
第二,特定的委托。
第三,特定的工作。
(二)导游人员的类别对导游人员的分类,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以业务范围、归属关系、语言、技术等级作为划分标准在实践中较为常见。
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一)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1)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必须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
(3)必须身体健康。
(4)必须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管理(1)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2)导游人员资格证的取得与管理。
三、导游人员证书(一)导游证的含义导游人员证书简称“导游证”,是持证人依法进行导游注册、能够从事导游活动的法定证件。
(二)申请领取导游证的条件1.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2.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三)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2.患有传染性疾病的3.受过刑事处罚的,过失犯罪的除外4.被吊销导游证的(四)导游人员资格证与导游证的关系导游人员资格证与导游证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证书。
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导游业务》主讲教师:胡强王辉李玲第二章导游人员(导游员)第一节导游员内涵及类型一、导游员内涵“导游”:导游工作,导游业务,导游服务,导游员•导游人员的定义:•导游人员又称导游,是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第二章导游人员(导游员)第一节导游员内涵及类型•导游人员的条件•1.身份要求: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学历要求: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3.身体要求:健康•4.知识能力要求: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5.证书要求:经考试合格,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
第一节导游员内涵及类型二、导游员的类型分类标准:服务范围职业性质使用语言技术等级(一)服务范围•1.领队,依照规定取得出境旅游领队资格,接受具有出境旅游业务经营权旅行社的委派,担任出境旅游团领队工作的人员。
(区分:入境游领队——出境游领队)第一节导游员内涵及类型•导游人员从事领队业务的条件•旅行社为组织旅游者出境旅游委派的领队,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取得电子导游证;(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三)取得相关语言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或通过外语语种导游资格考试,但为赴港澳台地区旅游委派的领队除外;•(四)具有两年以上旅行社业务经营、管理或者导游等相关从业经历;•(五)与委派其从事领队业务的取得出境旅游业务经营许可的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
•(六)旅行社应当将本单位领队信息及变更情况,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备案。
第一节导游员内涵及类型二、导游员的类型分类标准:服务范围职业性质使用语言技术等级(一)服务范围•2.全程陪同导游员,简称全陪,由接待方旅行社委派或聘用,负责向旅游者提供境内全程旅游服务的导游人员。
(区分入境游全陪——境内游全陪)第一节导游员内涵及类型二、导游员的类型分类标准:服务范围职业性质使用语言技术等级(一)服务范围•3.地方陪同导游人员,简称地陪,由地方接待旅行社聘用或委派,负责为在当地游览的旅游者提供接待和导游服务的人员。
导游业务考点:导游人员的概念和分类
一.导游人员的概念:导游人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的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①从事导游业务的资格:按规定参加导游资格考试、取得导游证;②从事导游活动的前提:经旅行社委派;③导游业务活动内容:向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
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和导游证
(一)导游人员资格考试: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条件;②考、培分开原则(考试和培训分开、培训自愿)。
(二)导游人员资格证
(三)导游证:①申请导游证的前提条件;②申请领取导游证应提供的材料;③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况;④其他相关规定:1.发证期限;2.使用范围;3.导游证的遗失、补发。
三.导游人员的类别
(一)按业务范围划分:①出境旅游领队人员,领队;②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全陪;③地方陪同导游人员,地陪。
(二)按使用的语言划分:外语、中文。
(三)按职业性质划分:专职、兼职。
导游资格证考试栏目。
《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蔡正敏主讲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副校长(《旅游政策与法规》,浙江省旅游局编,2014年5月第4版,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十二章导游与领队人员法律制度第一节导游人员概述一、导游人员的概念与分类(一)导游人员的概念1.“导游人员”的词义理解在日常用语中,是指以引导游览为职业的人。
这样的理解主要基于导游人员特定的工作内容。
2.导游人员的概念界定《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导游人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1)从业资格角度导游人员必须是依法取得导游证的人,即成为导游人员必须要有政府许可。
缺少相应资质、违法揽客的“黑导”被排除在外。
(2)从业规范角度导游人员必须接受旅行社委派的人。
(3)工作内容角度导游人员是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①“向导”是为旅游者引路、带路;②“讲解”是为旅游者解说旅游相关的各种信息;③“相关旅游服务”是作为导游人员可能提供的其他服务。
(二)导游人员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对导游人员作不同的分类。
1.从导游证申领渠道的角度,分为旅行社导游和社会导游《旅游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相关旅游行业组织注册的人员,可以申请取得导游证。
(1)旅行社导游通过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来申领导游证的人员。
《旅游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执行〈旅游法〉有关规定的通知》(旅发〔2013〕280号)规定,“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是指订立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2)社会导游通过在相关行业组织注册来申领导游证的人员。
导游的定义和分类一、导游的定义导游是指专业性地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引导游客游览景点、介绍历史文化、提供专业知识和信息的人员。
导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为游客提供愉快、安全、丰富的旅游体验。
二、导游的分类导游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导游方式和服务领域等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地陪导游地陪导游一般是当地的居民,对本地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非常熟悉。
他们可以带领游客在当地进行一日游或短期旅行,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民俗和生活方式。
2. 国内导游国内导游是指在国内范围内操作的导游,他们熟悉本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等信息,能为游客提供全面的解说和服务。
国内导游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地理、文化等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出境导游出境导游是指在境外操作的导游,他们对境外的文化、风俗、法律法规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为游客提供跨国旅行的相关信息和服务。
出境导游需要非常熟悉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和旅游资源,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应急处理能力。
4. 主题导游主题导游是以特定的主题为导向,提供相关的旅游解说和服务。
如城市夜景导游、美食导游、历史遗迹导游等。
主题导游不仅要了解普通导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对特定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5. 讲解员讲解员是指在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等场所为游客提供解说和讲解服务的人员。
他们需要深入研究展品、历史事件等相关知识,并能通过生动的讲解方式引导游客了解和理解相关内容。
三、导游的职责和要求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导游,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职责和要求:1.提供专业知识和信息,为游客讲解景点的历史、文化、地理等相关内容。
2.引导游客参观旅游景点,确保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3.提供旅游咨询和建议,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待。
4.处理游客的投诉和疑问,提供解决方案和帮助。
5.维护旅游环境的整洁和秩序,保护文物和自然资源。
6.配合旅行社或旅游公司的运营工作,保证旅游行程的顺利进行。
⼀、导游⼈员的概念⼈们常说,导游是旅游业的“灵魂”。
“导游”⼀词有两层含义:既可指导游⼯作、导游业务、导游接待服务,也可⽤作对导游⼯作⼈员的简称。
与近代旅游业⾸先在西⽅国家兴起⼀样,导游这项社会职业也是⾸先在西⽅国家出现的。
因此我们对导游⼈员的理解,难免不受到⼀些西⽅的影响。
如加拿⼤⽤ “旅游团领队”指代导游⼈员;并要求:“他是受过⾼等教育和培训的⼈,他有能⼒进⾏研究,为⼀次旅游做准备,带领团队旅⾏、做旅游讲解,因⽽能使⼀次旅游成为⼀次异乎寻常、难以忘却的经历。
”美国则是这样表述导游⼈员的:“他是⾸要的代理⼈和各种服务的供应商,直接与旅⾏者打交道,保证提供承包的服务项⽬、实现,使游客满意,此⼈就是陪同或旅游团领队,通常称为导游。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中国,对什么是导游⼈员的问题,1994年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导游员职业等级标准》中明确定义为“运⽤专门知识和技能为旅游者组织、安排旅⾏和游览事项、提供向导、讲解和旅途服务的⼈员。
”1996年《导游服务质量》国家标准中定义为:“导游⼈员是指持有中华⼈民共和国导游证书,受旅⾏社委派,按照接待计划,从事陪同旅⾏团(者)参观、游览等⼯作的⼈员。
”1999年版的《导游业务》中定义为:“导游⼈员是指按照《导游⼈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其它服务的⼈员。
”对导游⼈员的理解要注意从以下⼏⽅⾯去考虑:第⼀、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游客远离常住地,来到异国他乡,通过⾷、住、⾏、游、购、娱等活动,追求物质与精神⽣活的满⾜。
他们的活动空间极其⼴阔,活动内容⼗分复杂。
因此没有导游⼈员参与的旅游活动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不排除某些有探险精神的有着丰富理论知识的⼈)。
第⼆、导游⼈员的⼯作范围,并不像有些⼈所理解的那样,仅限于对参观游览对象的讲解。
他要指导参观游览、沟通思想;在提供讲解服务之外,还要提供⽣活服务,落实安排旅游者的⾷、⾏、游、购、娱等活动。
导游的定义和分类导游是旅游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职业,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也给导游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
导游不仅是旅游业的推动力之一,还承担着许多重要的任务,如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信息的传递、旅游规划的制定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导游的定义和分类。
一、导游的定义导游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为游客服务,负责组织、引导游客参观、解说、娱乐和安全保障的专业人员。
导游是旅游行业中的重要人物,要求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旅游业务能力。
二、导游的分类1. 地区导游地区导游指在指定地区担任导游职务的人员。
地区导游要求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名胜古迹等有深入了解,能够为游客提供全面的解说服务。
2. 讲解导游讲解导游是指负责讲解旅游景区的专业人员。
讲解导游不同于地区导游,讲解导游更专注于对旅游景区的介绍和解说,要求细致、严谨、生动。
3. 语言导游语言导游是指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国外语言,为国外游客提供指导、解说、娱乐等服务的专业人员。
对于语言导游,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其必须熟练掌握游客所使用的语言。
4. 普通导游普通导游是指那些没有任何特殊技能、只负责引导、解说及娱乐团队的导游。
普通导游要求其具备热情友好的服务意识、较高的组织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交能力。
5. 自由行导游自由行导游是指为自由行游客提供导游服务的人员。
自由行导游主要负责规划行程、解答疑问、推荐旅游路线等工作,同时也负责协助游客预订酒店、交通工具等服务。
总之,导游不仅仅需要具备相关的职业素质和旅游业务能力,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贴心服务能力。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导游,都需要积累丰富的知识、锤炼细致入微的服务,以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让游客满意。
2019导游考试《导游业务》高频考点:导游人员的分类一、导游人员的概念导游人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或同游客签订合同,直接为旅游团(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合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水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能够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经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相关组织注册登记,方可持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或通过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申领基于智能移动端的电子导游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颁发导游证:(1)无民事行为水平或者限制民事行为水平的;(2)患有传染性疾病的;(3)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
取得了导游证,导游人员才有资格从事导游活动。
根据上述导游人员的概念,当前我国导游人员因为执业方式的不同,一部分导游人员参与了自由职业试点,其导游活动限定为向游客提供向导和讲解服务;绝大部分导游人员仍从属于旅行社或注册在导游服务公司(或其他旅游机构),其导游活动须经旅行社委派,根据旅游计划陪同旅游者旅行、游览,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和其他旅游服务。
导游人员实行旅游活动时,理应佩戴导游证。
二、导游人员的分类导游人员因为工作范围、业务内容的不同,服务对象和使用的语言各异,其业务性质和服务方式也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一位导游人员,因为从事的业务性质不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变换。
并且,世界各国对导游人员类型的划分也不尽相同,因而很难用一个世界公认的统一标准对导游人员实行分类。
下图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导游人员实行的分类:(一)按业务范围划分导游人员分为出境旅游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和景区景点讲解员。
第二章导游员第一节导游员的概念与分类一、导游员的概念导游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其它服务的人员。
它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在我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的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导游证。
二是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服务时,必须经旅行社委派,不得私自承揽导游业务。
三是导游服务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向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的旅游服务。
二、导游人员的分类导游员由于业务范围、业务内容的不同,服务对象和使用的语言各异,其业务性质和服务发式也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一位导游员,由于所从事的业务性质不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变换。
并且,世界各国对导游人员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因而很难用一个世界公认的统一标准对导游人员进行分类。
(一)我国导游人员的分类根据我国目前的旅游市场现状以及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中国旅游业特定的运转规律,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导游人员进行分类。
1、按业务范围划分,导游人员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和景点景区导游人员。
(1)海外领队(tour leader/tour manager):是指经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的委派,全权代表该旅行社带领旅游团从事旅游活动的工作人员。
(2)全程陪同导游人员(national guide):简称全陪。
是指受组团旅行社委派,作为组团社的代表,在领队和地方陪同导游人员的配合下实施接待计划,为旅游团(者)提供全程陪同服务的工作人员。
这里的组团社或组团旅行社是指接受旅游团(者)或海外旅行社预订,制定和下达接待计划,并可提供全程陪同导游服务的旅行社。
这里的领队是指受海外旅行社委派,全权代表该旅行社带领旅游团队从事旅游活动的工作人员。
(3)地方陪同导游人员(local guide):简称地陪。
是指受接待旅行社委派,代表接待旅行社实施接待计划,为旅游团(者)提供当地旅游活动安排、讲解、翻译等服务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