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11
力学部分常考实验实验一:天平测量✿【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实验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 N,最小分度值是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实验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实验四: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 kg/m3。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物理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l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学生实验
基本操作类实验:这7个实验包括了力学、热学、电学主要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要求会根据仪器的量度范围、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仪器,会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正确读取测量的数据。
测定性实验:测定性实验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如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它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之比。
测定性实验包括了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
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如测量某一小灯泡的电功率必定是测量该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如通过二力平衡的方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9个,占全部学生实验项目的45%。
探究性实验不必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
例如:“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侧重在猜想和设计实验上下功夫。
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经历这9个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
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说明:(1)从实验能力看,“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结构、仪器操作、所测数据都和“20.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相同;(2)从知识内容看,“伏安法测电阻”和“17.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相同,都是欧姆定律。
为避免重复,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做学生实验项目,但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把它作为学生实验来实施。
力学部分常考实验实验一:天平测量✿【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实验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8 N。
实验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 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 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实验四: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 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 3 。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的20个实验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光学实验3个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实验题的特点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学生实验
基本操作类实验:这7个实验包括了力学、热学、电学主要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要求会根据仪器的量度范围、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仪器,会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正确读取测量的数据。
测定性实验:测定性实验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如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它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之比。
测定性实验包括了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
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如测量某一小灯泡的电功率必定是测量该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如通过二力平衡的方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9个,占全部学生实验项目的45%。
探究性实验不必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
例如:“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侧重在猜想和设计实验上下功夫。
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经历这9个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
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说明:(1)从实验能力看,“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结构、仪器操作、所测数据都和“20.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相同;(2)从知识内容看,“伏安法测电阻”和“17.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相同,都是欧姆定律。
为避免重复,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做学生实验项目,但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把它作为学生实验来实施。
初中物理15个实验力学部分常考实验【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 N,最小分度值是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 3 。
【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 kg/m 3 。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测定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初中物理14个实验表格以下是14个初中物理实验的表格,每个实验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实验1: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器材:天平、物体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零2.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3.记录物体质量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2: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学会计算物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物体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2.用量筒测量物体体积3.计算物体密度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3: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学会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弹簧秤、小球、直尺实验步骤:1.将弹簧秤固定在水平支架上2.将小球从一定高度落下,记录弹簧秤示数3.计算重力加速度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4:测量电阻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实验器材:电阻表、导线、电阻器实验步骤:1.连接电阻器和电阻表2.读取电阻表示数3.计算电阻值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5:测量电流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实验器材:电流表、电源、导线、电阻器实验步骤:1.连接电源、电阻器和电流表2.打开电源,读取电流表示数3.计算电流值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6:测量电压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源、导线、电阻器实验步骤:1.连接电源、电阻器和电压表2.打开电源,读取电压表示数3.计算电压值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7:测量功率实验目的:学会计算功率和电能消耗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秒表实验步骤:1.连接电源、电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2.打开电源,记录电流和电压示数,计算功率3.关闭电源,记录通电时间,计算电能消耗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8: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学会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器材:光源、透镜、直尺、角度仪实验步骤:1.将光源放在透镜一侧,调整透镜位置使光线垂直入射2.用角度仪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计算折射率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9: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目的:学会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器材:音叉、秒表、直尺、距离计实验步骤:1.将音叉敲击在一端,用秒表计时,同时在另一端听到声音时停止计时,记录距离和时间2.计算声音传播速度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10:测量物体的弹性模量实验目的:学会测量物体的弹性模量实验器材:弹簧秤、物体、直尺、刻度尺实验步骤: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上,记录示数为F12.将物体拉伸一段距离L,记录示数为F2,然后释放,记录示数为F33.计算弹性模量E = (F2 - F1) / L * F3 / (L + F3) 实验结果:(此处填写实验结果)实验11: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实验目的: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初中物理实验一览表用天平先称出蜡块的质量。
在量筒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将挂在细线下的小铁块浸没到量筒里的水中,如图14-6(a)所示。
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的刻度。
将小铁块挂到用细线吊着的待测蜡块的下面,并一起浸没到量筒里的水中,如图14-6(b)所示。
记下这时量筒内水面升到的刻度。
两次体积的读数之差,即是蜡块的实际体积。
根据测得的蜡块的体积和质量,就可计算出该蜡块的密度。
原创:常温常压下测定水的沸点的探究性实验研究实验指导教师:吴川云一、课题来源物理老师正按物理教科书中的实验步骤进行用酒精灯和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沸点的实验演示,但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4℃。
在教科书上明明写着: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物理老师解析说是由于大气压的影响和温度计误差造成的。
我们决定研究究竟哪个因素影响最大?二、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我们首先按照物理教科书上的实验要求,仔细检查实验操作过程及读数规范要求,都没有发现问题,又选择其他品牌的酒精温度计重新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前面相同。
为什么测量出水的沸点都是94℃呢?2.猜想通过分析认为大气压、温度计在烧杯中的不同位置和烧杯本身形状,这三个因素有可能影响水的沸点测定的准确性。
3.进行实验通过在不同位置高度以及同一高度在晴天与雨天条件下对水的沸点进行测量,所测得的水的沸点差异不明显,所以大气压对水的沸点测定的影响,不是本实验数据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
同样,通过实验也排除了温度计的下端的水银球部分在水中的位置而导致水的沸点测量不准确的可能。
余下只有一个因素,就是烧杯,那么是否是由于在实验中使用了烧杯这个不合理的测量装置而造成水的沸点的测量误差呢?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改用不同容量的烧杯和圆底烧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容量的烧杯测量出水的沸点结果差异不大,而使用烧杯和烧瓶的实验结果差异明显,而且使用烧瓶测量出水的沸点刚好为100℃。
4.分析与论证烧杯和烧瓶的主要差异在口的大小不同和瓶颈的长短不一样,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烧杯较烧瓶容易散热。
初中物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2011年版)1. 基本操作类实验(7个)●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7个实验包括了力学、热学、电学主要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要求会根据仪器的量度范围、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仪器,会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正确读取测量的数据。
2. 测定性实验(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定性实验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如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它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之比。
测定性实验包括了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
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如测量某一小灯泡的电功率必定是测量该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如通过二力平衡的方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 探究性实验(9)●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性实验9个,占全部学生实验项目的45%。
探究性实验不必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
例如:“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侧重在猜想和设计实验上下功夫。
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经历这9个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
初中化学实验项目及内容一览表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1-1水的沸腾
实验1-2胆矾的研碎
实验1-3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1-4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实验1-5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活动与探究] 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活动与探究]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实验1-6 锌的取用
实验1-7 碳酸钠粉末的取用
实验1-8 观察――往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盐酸
观察――锌粒中加入盐酸
实验1-9酒精灯的使用
实验1-10加热方法――用试管给液体加热
实验1-11试管和量筒的洗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实验2-1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2-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
课题2 氧气
实验2-3硫在氧气里燃烧
实验2-4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2-5过氧化氢分解
实验2-6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
实验2-7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活动与探究] 1.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氧气的性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什么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实验3-1水的电解实验
氧气的检验
氢气的检验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实验3-2 品红在水中扩散
[活动与探究] 烧杯1盛浓氨水、烧杯2盛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课题3 水的净化
[活动与探究] 过滤液体
实验3-3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实验3-4 制取蒸馏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调查与研究水的污染
家庭用水情况调查
拓展性课题观察最轻的气体氢气流吹肥皂泡
实验3-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3-7 氢气与空气混合后爆炸氢气的验纯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元素
课题3 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与探究]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测定
实验5-1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实验6-1 木炭与红墨水的作用
实验6-2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家庭小实验]石墨导电实验
生成炭黑的实验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活动与探究]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6-3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验满
实验6-4 倾倒二氧化碳
实验6-5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实验6-6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喷上稀醋酸
[家庭小实验] 醋精与碎蛋壳反应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实验
实验7-1 白磷在水中的燃烧
实验7-2 点燃三支蜡烛三种燃烧条件,现象为什么不同?
[活动与探究] 灭火器原理
实验7-3粉尘爆炸实验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活动与探究] 煤燃烧石油炼制
实验7-4 甲烷燃烧
实验7-5 镁与盐酸反应中有能量变化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调查与研究] 调查汽车、工厂和家庭等使用的不同燃烧的性能、价格、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实验8-1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实验8-2焊锡、锡和铅的熔化温度的比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 镁、锌、铁、铜放在盐酸里,观察现象,金属活动性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8-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活动与探究]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9-1蔗糖溶解
实验9-2同种固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实验9-4水和油的小实验
[活动与探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课题2 溶解度
[活动与探究]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并改变温度,观察溶解情况。
[活动与探究] 绘制溶解度曲线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9-5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
实验9-6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9-7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实验10-1向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活动与探究] 自制酸碱指示剂
实验10-2 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10-3 浓硫酸的腐蚀性,分别跟纸、小木棍、小块布作用。
实验10-4 浓硫酸的稀释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
[活动与探究]] 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实验10-6 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观察溶解情况(温度变化)。
实验10-7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实验10-8 观察生石灰跟水混合的现象
[活动与探究] 碱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实验10-9 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活动与探究]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将溶液加热,使液体蒸发,观察现象。
[活动与探究] 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活动与探究]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活动与探究] 粗盐提纯
实验11-1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11-2 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课题2 化学肥料
[活动与探究] 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