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恶性心包积液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灌注化疗的观察及护理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常导致慢性心脏压塞和顽固性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心包压塞。
尸检报道7%~12%恶性肿瘤累及心包。
恶性心包积液多为恶性肿瘤伴心包转移,原发性恶性心包积液较罕见。
因此,积极有效的控制心包积液,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解除肿瘤晚期患者病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探究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2例肿瘤晚期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岁。
其中肺癌患者12例,约占54.5%;乳腺癌5例,约占22.7%;鼻咽癌3例,约占13.6%;肝癌2例,约占9.1%。
患者入院经全胸片、胸腹部CT、心超等辅助检查显示及相关实验室病理细胞学检查,以上患者被确诊为恶性心包积液。
1.2方法患者半卧位,使用中心静脉置管配套的留置针和中心静脉导管,以剑突下为穿刺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局麻成功后,用静脉留置管针穿刺进入心包腔,将留置管送入心包腔,导管外端连接一次性引流袋,用一次性无菌敷贴外敷将导管固定于胸壁。
分次排放心包积液,一次排放量<30ml,排放1次/d。
结束时予稀释肝素1ml注入封管。
当流入液少于50ml/d后复查心超,证实积液量少或无时给予顺铂30~60mg+生理盐水10ml注入,足叶乙甙0.1g+生理盐水10ml 注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300万单位+生理盐水10ml注入,同事注入地塞米松10mg、2%盐酸多利卡因10ml。
并予托烷司琼、胃复安应用止吐治疗。
嘱患者取平卧位并多次变换体位,使药液与心包广泛接触。
3~5d后复查心超,若积液增加,可予再次引流并灌注化疗。
2 结果22例患者均能一次穿刺并置管成功。
第一次放液300ml,以后放液400~500ml/次,并定期注入化疗药物。
心包积液控制理想,所有患者胸闷、心悸、气急等症状明显改善。
心包积液护理
心包积液是在急性心包炎病程中发生心包大量渗出液体并积聚于心包内,可出现急性心脏填塞征象,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浮肿,甚至休克。
应密切观察,及时抢救。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加强巡视。
2、如发现心动过速、静脉压不断上升、动脉压持续下降,严重呼吸困难应考虑心包填塞征象,立即报告医生,准备好心包穿刺用物。
【护理措施】
1、病室安静温暖,空气流通,防止着凉。
做好生活、心理护理。
2、取半卧位休息,呼吸困难时予以吸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刺激性食物。
水肿者予进低盐饮食,不能进食者予以鼻饲。
4、胸痛时按医嘱予以镇静止痛剂,高热者按高热常规护理。
5、出现急性心包填塞征象时,应协助医生行心包穿刺,抽出液体及时送检,做好记录及交接班工作。
嘱患者卧床休息,术后24小时内观察生命征变化,合并水肿者应记录24h出入量。
【健康教育】
1、合理饮食,有水肿者应进低盐饮食。
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3、教会患者了解异常体征,及时就诊。
心包积液的护理办法有哪些*导读:心包积液的护理办法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包积液,其实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医学临床表现,心包积液是其他人体疾病带来的一种并发症现象,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那么,对了有心包积液体征的心包疾病患者我们应该知道哪些护理原则呢?……心包积液的护理办法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包积液,其实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医学临床表现,心包积液是其他人体疾病带来的一种并发症现象,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那么,对了有心包积液体征的心包疾病患者我们应该知道哪些护理原则呢?根据医学专家指出,心包积液的病因很多,主要有心脏手术后引流不通畅及发生心包切开综合征、外伤、肿瘤、结核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入心包等。
其中以心脏术后发生心包切开综合征和肿瘤所致心包积液最为常见。
因此对心包积液的预防主要是要积极地治疗心包积液患者的原发性疾病,同时因为心包积液的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易与其它疾病混淆,因此在治疗上述病因中的疾病时,应考虑到心包积液的存在,严格观察,一量发现则需积极治疗。
*心包积液的一般护理办法针对有心包积液体征的患者应该采取以下一般护理办法:1.心包积液患者的心理护理见循环疾病护理常规。
2.心包积液患者的吸氧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3.心包积液患者的高热护理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及时更换心包积液患者的衣裤,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4.心包积液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见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5.心包积液患者的饮食应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6.心包积液患者应该注意休息与卧位。
心包积液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认真做好一级护理。
*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办法针对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应该采取以下这些护理办法:1.对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积液引流护理。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将其留置于心包腔内,末端连接肝素帽,在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胸壁处固定,使用导管间断式的将心包积液抽取。
第一次抽取量一般在一百毫升左右,不能大于两百毫升。
心包积液护理观察要点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出现异常的液体积聚,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观察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心包积液的护理观察要点,以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1.呼吸状况:观察患者呼吸是否频率加快,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等情况,以及有无咳嗽、咳痰等症状。
2.疼痛程度:询问患者疼痛程度,并观察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以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影响。
3.水肿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水肿,特别是面部、下肢和腹部等部位的水肿情况。
二、生命体征观察:1.体温:测量患者的体温,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现象。
2.血压: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观察是否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3.心率: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是否出现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异常情况。
4.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增快或减慢,以及呼吸节律是否规律。
三、心音观察:1.听诊心音:仔细听诊患者的心音,观察是否出现心音减弱、心音分裂或心音增强等异常情况。
2.心包摩擦音: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心包摩擦音,其表现为摩擦性的干燥或潮湿声音。
四、尿量观察:1.尿量:记录患者的尿量,观察是否出现尿量减少或尿量增加的情况。
2.尿液颜色: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如出现深黄色或浑浊的尿液可能是肾功能异常的表现。
五、体重观察: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观察是否出现体重增加或减少的情况。
体重的变化可能与水肿程度相关。
六、心电图观察:进行心电图监测,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的心电图表现,如心律失常、ST段改变等。
七、心脏超声观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心包积液的程度和性质,以及心脏结构的变化。
八、血液检查观察: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观察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九、药物治疗观察:观察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如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心包积液的护理观察是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和细致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心音、尿量、体重、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3-06-06T10:38:51.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陈思思[导读] 处于肿瘤晚期的患者身体机能下降,随着肿瘤细胞的增生繁殖,对蛋白质等能力的消耗性更重。
陈思思 (武汉中心医院 430010)【摘要】目的:总结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讨论对其进行系统护理的作用。
方法:选择22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护理组进行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包括积液的引流、饮食护理和心理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和家属、患者满意度,生存期。
结果: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多,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更高,生存期更长,与常规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加强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家属和患者的满意度,延长生存期,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肿瘤晚期恶性心包积液临床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219-02 恶性心包积液是肿瘤晚期引发死亡的主要诱因之一,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进行系统护理是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本文选择相应病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患有恶性肿瘤并达到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22例,性别男16例,女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55岁;平均年龄64.6±2.1岁;肿瘤类型包括肝癌7例,肺癌6例,胃癌5例,食管癌2例,纵膈癌1例和贲门癌1例,发生肿瘤的时间最长7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为5.1±0.4个月;经B超检查,可见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经医学伦理会护理分会支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和肿瘤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探讨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作者:邝惠芳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5期摘要:目的对肿瘤晚期患者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经系统护理后临床效果总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经过一般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总的有效率为88.0%,有效率比较,P关键词:恶性心包积液;肿瘤晚期;临床护理肿瘤晚期患者常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等并发症,临床表现[1]为心包填塞,严重时加重患者心脏负荷,甚至引起患者死亡,是肿瘤晚期患者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对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积极的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肿瘤晚期患者的死亡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笔者就我院收治的伴有恶性心包积液的肿瘤晚期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伴有恶性心包积液的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27例;年龄为32~72岁,平均42.53.2岁;肿瘤类型为:21例患者为肺癌,12例患者为食管癌,17例患者为乳腺癌。
两组不同护理手段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方面比较,P>0.05,尚不能认为存在差异,故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临床护理,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建议患者进食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从而弥补肿瘤患者的机体营养缺乏状态,并保证患者就餐环境卫生、整洁。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治疗,保证患者心情舒畅。
关于1例恶性肿瘤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病人护理的探讨恶性心包积液常常是癌症病人终末期表现之一,绝大多数由恶性肿瘤转移心包所致,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
除淋巴细胞癌、乳腺癌外,多数预后很差。
约一半病变为单纯侵犯心包,1/3侵犯心肌,余下者可心包心肌同时受侵,多数心包转移,起病隐匿,临床发生率少,据有关文献报道在癌症病人过世后尸体解剖发现的8%-20%的患者其心脏和心包膜曾受到癌细胞侵犯,其中只有30%的病人于生前出现症状。
我ICU科于2012年10月8日收治1例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病人,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疗效满意。
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病人,女,46岁诊断胃癌,左肝受侵主因上腹部隐痛不适一月余于2012年10月8日入院,2012年10月17日于全麻下行胃癌根治,全胃,左肝外叶,部分膈肌切除,空肠食管吻合术,术后诊断:胃体癌,肝外叶受侵,膈肌受侵,心包受侵,2012年10月24日,患者呼吸困难,心前区憋痛,胸片报:胸膜反应伴双侧胸水,心影增大,床旁B超报:心包大量积液,行心包穿刺抽出浑浊液500ml,给予心包穿刺置管术,持续引流心包积液,并给予心包冲洗,于2012年11月3日病情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
2 护理2.1 心理护理肿瘤晚期患者经长期治疗却未见明显好转,所以心情抑郁、焦虑,因为过多的心包积液造成心脏负荷过大,会产生气短、呼吸障碍、胸闷等现象,造成负面情绪增长,甚至由恐惧变成了绝望。
护理中应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培养患者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减轻心理负担利于长期治疗。
增加患者间的交流,尤其是分享态度积极患者的经验,以及曾经经历一系列治疗完全康复的患者的治疗经验,这对于患者的精神状态很有帮助。
2.2 积液引流护理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将其留置于心包腔内,末端连接引流袋,在胸壁处固定。
具体护理如下:2.2.1 观察:在患者出现呼吸障碍、气短、胸闷时,使用导管间断式的将心包积液引流,间断开放,逐渐增加引流量,避免抽引流过量引起不适。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心包积液护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HYPERLINK "" 首页HYPERLINK "" 医学期刊HYPERLINK "" 医学会议HYPERLINK "/instruct/" 医学教育医学专区HYPERLINK "/hz9med/" 专业资料HYPERLINK "" 医学论坛中心静脉导管用于心包积液留置引流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心包积液留置引流的护理经验。
方法通过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用于心包积液留置引流的护理过程,病情观察,引流不畅的故障排除,疗效评价,探讨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引流疗效满意。
结论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对心包积液引流,安全,痛苦少,便于病情监测,有利于早日康复。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护理我院自2004年至2008年共收治13例心包积液的患者,进行内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留置引流时间4~26 d,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3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35~75岁,平均56岁。
大量心包积液8例,中等量心包积液5例。
心功能Ⅰ~Ⅲ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胸痛、气憋、气喘、呼吸困难等心脏压塞表现。
心脏超声示:右心室前壁的液性暗区>10 mm。
经穿刺后确诊为结核性4例,恶性肿瘤转移6例,心衰合并心包积液2例,其他1例。
1.2 穿刺方法采用广东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
在大C臂下,穿刺置管由医师执行,护士密切配合。
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心包疾病通常指心包炎和心包积液,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
下面是一份针对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旨在帮助护士更好地照顾这类患者。
第一部分:背景信息1.心包炎和心包积液是指心包(心脏外部的薄膜)的炎症和液体积聚。
2.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癌症和心脏手术。
3.主要症状有胸痛、气短、心慌和乏力。
第二部分:护理宗旨1.提供全面的医学护理,缓解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3.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第三部分: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和血压。
2.监测心脏电图,以及心脏酶和炎症指标的变化。
3.留意患者的疼痛,并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4.协助医生进行心包穿刺,及时排除积液。
5.掌握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密切监测尿量和体重的变化。
6.帮助患者保持适度的休息,鼓励轻度活动以增强体力。
7.提供适宜的饮食,控制盐和液体的摄入。
8.教育患者及家属关于心包疾病的知识,包括常见症状和并发症。
9.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和掌握合理的饮食和活动。
10.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避免情绪波动。
第四部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感染: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无菌操作,观察患者的发热和局部红肿情况,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血栓栓塞: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如早期起床和下床活动。
按时给予抗凝药物,如肝素。
3.注意心电图异常和心脏酶的变化,及时监测和处理心律失常。
第五部分:汇报和记录1.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疼痛评估和药物使用情况。
2.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给医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脏酶检查结果,对比观察其变化。
以上是一份关于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旨在为护士提供指导,以提供全面的医学护理和心理支持。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脏酶检查结果,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
恶性心包积液是肿瘤转移至心包膜引起渗出增多所致,绝大部分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可出现慢性心包填塞症状,如气促、不能平卧、下肢及面部水肿等。
急性心包填塞时,可出现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
心包穿刺为挽救生命的措施应尽快进行,在准备做心包穿刺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静滴液体或血浆增容剂,必要时加用升压药。
呼吸困难或周围发绀者予以吸氧,但不予加压人工呼吸。
(一)评估与观察
1.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征者归入本病:
1)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并已由UCG证实。
2)心包积液量在观察期基本保持稳定。
3)心包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
;
4)病人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论该病是否可能与心包积液有
关。
5)系统的病因学检查为阴性。
2.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积液300毫升以上);大量积液(大
于1000毫升)时心影呈烧瓶状,上腔静脉影增宽,透视下心脏搏动
弱。
肺野清晰可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2)心电图:常有低电压、心动过速、大量积液者,可见电压交替。
3)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在心前壁之间和心后壁之后均见有液性暗区,
即当心包膜和心外膜之间最大舒张期暗区(10毫米时,则积液为小量;
如在10-19毫米之间则为中等量;如大于20毫米,则为大量)。
4)心包穿刺:可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解除心包填塞症状。
留取部分
积液进行相关病因的实验室检查。
(二)护理措施
1. 积液引流护理:
1)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将其留置于心包腔内,末端连接肝素帽,在胸
壁处固定,使用导管间断式的将心包积液抽取。
第一次抽取量一般
在100ml左右,不能大于200ml.避免抽取过量引起不适,再次抽取
便可加量,最多可抽取500ml,放慢速度,避免出现肺水肿。
2)每日更换引流袋与肝素帽,操作时严格防止污染留置导管与肝素帽,
定时更换伤口包扎敷料。
3)置管至拔管后48小时禁止淋浴,防止置管部位潮湿,仔细观察伤口
有无渗出液,一旦有液体渗出,立即更换敷料,杜绝感染。
4)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及面色的变化,记录引流液粘稠度,颜色和
流量。
5)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4h,每30min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一次
至平稳。
2. 病情护理:
1)患者取前倾位和半卧位休息,可以取端坐位缓解严重的呼吸障碍。
2)必要时双导管吸氧3L/min,或面罩吸氧。
3)询问患者感受。
4)同时检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心率,血压变化。
5)准确记录出入量,测体重,注意观察身体下垂部位有无水肿。
6)半卧位时注意观察骶尾部、内外踝、足跟等处,预防压疮发生。
3. 饮食护理:
恶性肿瘤引起代谢消耗增加,心包积液以纤维蛋白和细胞为主,在抽取过程中造成蛋白丢失,选择富含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减少牛奶等产气食物的摄入,避免肠道胀气,上抬膈肌。
低盐食物为主,水肿严重应选择无盐食物。
4.心包填塞征象的监测:
1)每2h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并记录。
叩诊心脏心浊音界,听心音。
2)观察患者情绪,颈静脉、腹部、下肢情况,如呼吸困难加重,心浊
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透远,并出现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肝脏
肿大、腹水、下肢水肿等征象,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三)健康指导
1、避免劳累、俯卧及过度躬曲运动,防止导管打折致心包损伤或引流不
畅。
2、保持导管通畅:根据心包积液的量及性质定时开放引流,每日开放引
流2-6次,每次引流30-60分钟,引流完毕遵医嘱将药物经导管注入心包腔,给药后应使用2-4ml(浓度为12.5-25U/ml)肝素稀释液封管,避免管腔堵塞。
3、导管固定:使用SM贴将体外部分有序的贴在胸前,注意观察粘贴程
度,一旦松脱立即更换。
患者卧床休息,减少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