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667.27 KB
- 文档页数:11
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兰亭集序》,完成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群贤毕.至毕:全部B. 列坐其次.次:旁边C. 信.可乐也信:任凭D. 人之相与.与:交往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B. 亦足以.畅叙幽情足以.极视听之娱C. 仰观宇宙之.大及其所之.既倦D. 引以为.流觞曲水齐彭殇为.妄作3. 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 映带(在兰亭的)左右C. 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D. 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4.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A. 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B. 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
2019北京市春季高中合格性考试语文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兰亭集序》,完成1-5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群贤毕.至毕:全部B.列坐其次.次:旁边C.信.可乐也信:任凭D.人之相与.与:交往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B.亦足以.畅叙幽情足以.极视听之娱C.仰观宇宙之.大及其所之.既倦D.引以为.流觞曲水齐彭殇为.妄作3.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映带(在兰亭的)左右C.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D.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4.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A.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B.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
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共16道小题。
第2、3、4、5、6、8、9、12、13、14小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其余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在横线上填写原句。
(1)荀子在《劝学》中多处运用比喻的方法说理。
例如“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用两个比喻形象说明了通过学习能超越自我的道理。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了琵琶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凄凄不似向前声,”。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三句,描述了当年南朝宋武帝刘裕率领军队驰骋中原、气势威猛如虎的情形。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一,其中许多观念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如“为政以德”“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景,在浪漫瑰丽的想象中寄寓着深沉的慨叹。
C.《祝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品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老监生”鲁四老爷、“善女人”杨二嫂等。
D.《哈姆莱特》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叔父杀兄娶嫂、篡夺王位,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3.下列对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写自己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本性是热爱山林田园的。
B.“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两句,诗人借“尘网”“樊笼”抒发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两句写诗人回归田园后在南野开荒,决心持守愚拙本性,不学伪巧,不争名利。
机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游褒禅山记》(节选),完成1~4题.(16分)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袋始含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息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卒:死(后)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兴)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审察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其"字的用法和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代词,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仆碑的"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用于第一人称.指代作者自己.C.其.孰能讥之乎其:代词,用于第三人称,可译为"那些人"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其:代词,指代古书,可译为"那些书"3.下列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4分)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此余之所得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4分)作者在游历中领悟到:“___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④___."这给我们以人生启迪:要获得非同寻常的成就,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就难以取得成功.二、文学常识、名著阅读与默写(13分)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编年体断代史.其中《鸿门宴》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物形象.B.《琵琶行》以丰富的音乐描写展现琵琶女的复杂心绪,以琵琶女的遭遇映照诗人的际遇,抒发诗人"天涯沦落"的感慨.C.老舍,现代作家.他的散文《想北平》以平民的视角和质朴纯净、饱含温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文化古城北平的眷恋之情.D.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人间喜剧》反映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生活,高老头、葛朗台是其中的经典形象.6.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对《边城》中环境描写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描绘的自然景象: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甘大,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篇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
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语文试卷阅读《兰亭集序》,完成1-5题。
永与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就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与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就是(3分)A 、群贤毕.至 毕:全部B 、列坐其次. 次:旁边C 、信.可乐也 信:任凭D 、人之相与. 与:交往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3分)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B 、亦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考场号座位序号C、仰观宇宙之.大及其所之.既倦D、引以为.流觞曲水齐彭殇为.妄作3.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A.(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映带(在兰亭的)左右C.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D.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4.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A.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无论就是生还就是死其实都就是不可信的。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掲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
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卷一、听力理解(共25小题,25分。
每小题1分)第一节:听下面十段对话或独白,从各题A、B、C三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最佳答案。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1段材料,回答第1题。
1.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Saturday?A. Go hiking.B. Visit his grandparents.C. Have a picnic.听第2段材料,回答第2题。
2. Where was the man born?A. In England.B. In New Zealand.C. In Russia.听第3段材料,回答第3题。
3. When will the speakers leave for the airport?A. At 1:30.B. At 2:00.C. At 4:30.听第4段材料,回答第4题。
4. How doe the woman feel?A. Interested.B. Nervous.C. Happy.听第5段材料,回答第5题至第6题。
5. What is the man doing?A. Making an invitation.B. Asking for help.C.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6. What does the woman need to take for camping?A. A tent.B. Warm clothes.C. Some food.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7题至第8题。
7.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morrow evening?A. Watch a film.B. See friends off.C. Put on a show.8.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A. At the airport.B. At the cinema.C. At the caf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题至第11题。
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兰亭集序》,完成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群贤毕.至毕:全部B. 列坐其次.次:旁边C. 信.可乐也信:任凭D. 人之相与.与:交往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B. 亦足以.畅叙幽情足以.极视听之娱C. 仰观宇宙之.大及其所之.既倦D. 引以为.流觞曲水齐彭殇为.妄作3. 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 映带(在兰亭的)左右C. 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D. 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4.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A. 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B. 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
2023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C(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 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4分)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
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
比如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羽扇纶巾,_____,_____”用赤壁一战中的非凡气度与功业来赞美周瑜。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呦樯橹”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4分)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影响。
《劝学》一文多处运用了比喻论证。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等散文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师说》一文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
C.姚鼐,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他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
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师说》一文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错误,纵观全文《师说》主要用了对比论证方法,通过对比,揭示“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一处运用引用论证,即:“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没有多处运用引用论证。
故选B。
3.对下面《论语》中文句的理解与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①。
2017—2019北京语文会考汇编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一、(2017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兰亭集序》,完成1-5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群贤毕.至毕:全部B.列坐其次.次:旁边C.信.可乐也信:任凭D.人之相与.与:交往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柏同..的一项是(2分)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B.亦足以.畅叙幽情足以.极视听之娱C.仰观宇宙之.大及其所之.既倦D.引以为.流觞曲水齐彭殇为.妄作3.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映带(在兰亭的)左右C.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D.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4.文中“岁在癸丑”中的“癸丑”指永和九年。
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天干”除“癸”之外还有①、②等九个,“地支”除“丑”之外还有③、④等十一个。
(每空填一字)(2分)5.文中“信可乐也”的“乐”表现的是同道相逢、饮酒赋诗、①的快乐,以及环境幽雅、气候宜人、②的快乐。
第六部分:作文一、(2017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作文(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700字。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名著阅读”选段一中,宝玉不喜欢热闹的戏,宝钗便举出《寄生草》的例子,令宝玉称赞不已。
可见,热闹的戏也有热闹之外的妙处。
在选段三中,宝钗说:“……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
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
我倒笑的动不得了。
”可见,平淡的背后也有无穷的滋味。
上述材料也可以启发我们认识艺术作品中的“热闹”“平淡”。
请结合你的阅读或欣赏经验,写一篇文章,或讲述你的这类体验,或谈谈你对这个启示的思考,题目自拟。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人,生活在二十四节气的轮转中,也生活在自己所属的文化里。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始,春天来到的标志。
立春之后,大自然仿佛从休眠的冬天回过神来,腊梅、迎春、玉兰、山桃等花次第开放。
过去,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张贴“春”字和画着腊梅、迎春的画。
乡村会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农事的开始。
现在,“打春牛”活动还在北京某些街道举办,只不过真牛换成了道具;而民间依旧有吃萝卜、葱、面饼的习俗,称为“咬春”。
请展开想象:在立春的时候,如果一个古人穿越到当今,你希望他是谁?会发生怎样的与节气有关的故事?请写一篇文章,写出这位古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目自拟。
二、(2017年北京市夏季会考语文试卷)作文(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7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消息称,如今在一些大学校园里,书商们纷纷打出书本用秤称的招牌,书籍无论门类,统统放到电子秤上按斤论价。
这样的售卖方式吸引了不少学生。
有的学生说,来这买书就是图便宜,先占有,慢慢读;有的学生说,古人有“书以斤读”,今人“书以斤卖”,再也感受不到书籍原有的沉甸甸的文化含量了;还有学生做打油诗调侃:“四大名著论斤卖,价格不如大白菜。
2023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兰亭集序》,完成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的一项是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至毕:全部 A. 群贤毕.次:旁边 B. 列坐其次.可乐也信:任凭 C. 信.与:交往 D. 人之相与.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 A. 会于..畅叙幽情足以极视听之娱 B. 亦足以..大及其所之既倦 C. 仰观宇宙之..流觞曲水齐彭殇为妄作D. 引以为..的一项是 3. 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A.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 映带(在兰亭的)左右 C. 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 D. 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的一项是 4.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A. 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16分)閱讀《蘭亭集序》,完成1-5題。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A.群賢畢.至畢:全部B.列坐其次.次:旁邊C.信.可樂也信:任憑D.人之相與.與:交往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當其欣于.所遇B.亦足以..暢敘幽情足以..極視聽之娛C.仰觀宇宙之.大及其所之.既倦D.引以為.流觴曲水齊彭殤為.妄作3.下列句子括號中,補充的省略內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群賢)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B.映帶(在蘭亭的)左右C.引(清緩溪流)以為流觴曲水D.每覽昔人(對生死)興感之由4.對下面兩句話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②固知一死生為虛誕A.①何況壽命長短隨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為烏有。
②本來知道無論是生還是死其實都是不可信的。
B.①何況壽命長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會一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