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夹或塑料夹配线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编制瓷夹或塑料夹配线施工方案瓷夹和塑料夹是电力配线中常用的两种夹具,用于固定电缆或导线。
下面将编制瓷夹和塑料夹配线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1.1确定施工区域:根据工程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定需要安装瓷夹和塑料夹的区域。
1.2准备工具和材料: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瓷夹、塑料夹、螺丝刀、扳手、电缆、导线等。
1.3工作安全:施工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施工安全。
2.1确定安装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瓷夹的安装位置,并在墙面、地面或支撑结构上标记出安装位置。
2.2钻孔:使用电钻在标记位置上钻孔,确保孔洞大小适合瓷夹。
2.3固定瓷夹:将瓷夹插入钻孔中,使用螺丝刀或扳手将瓷夹固定在位。
2.4安装电缆或导线:根据设计要求,将电缆或导线通过瓷夹,注意不要损坏电缆绝缘层。
2.5检查固定牢固度:检查瓷夹的固定牢固度,确保电缆或导线不会松动。
3.1确定安装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塑料夹的安装位置,并在墙面、地面或支撑结构上标记出安装位置。
3.2钻孔:使用电钻在标记位置上钻孔,确保孔洞大小适合塑料夹。
3.3固定塑料夹:将塑料夹插入钻孔中,使用螺丝刀或扳手将塑料夹固定在位。
3.4安装电缆或导线:根据设计要求,将电缆或导线通过塑料夹,注意不要损坏电缆绝缘层。
3.5检查固定牢固度:检查塑料夹的固定牢固度,确保电缆或导线不会松动。
4.验收和维护4.1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检查瓷夹和塑料夹的安装质量和固定牢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2维护:定期检查瓷夹和塑料夹的状态,如有松动或损坏,及时更换或修复,以保证电缆或导线的安全使用。
以上就是瓷夹和塑料夹配线施工方案的编制,实施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步骤操作,并注意施工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遵守相关的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3。
1.3、1 [勺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得芯线应采用焊接.斥板压接或套管连接. ■3、仁3. 2寻线与设备、器具御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为10mm 2及以下得爪股铜芯线与笊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得端子连接;A (2)截面为2・5mm2,及以下御多股铜芯线御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斥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得端子连接;A (3)多股铝芯线与截面大于2・5 mm2得多股铜芯线得终端.除设备自帯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圧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得端子连接.A 3、仁3、3熔焊连接得焊缝,不应有凹陷、夹渣.断股、裂缝及根部未焊合得缺陷:焊缝得外形尺寸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文件得规定,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药与焊适・3. 1、3、4锡焊连接御焊缝应饱满.表mi光滑:焊剂应无腐蚀性,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剂。
… 3. 3、3、5压板或其她专用夹具,应与寻线线芯规格相匹配:紧固件应拧紧到位,防松装§应齐全。
3、1、3、6童管连接器与fK模等应与寻线线芯规格相匹配;压接时,圧接深度、圧口数a与辰接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得有关规定.*3、1、3、7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芯线连接后,绝缘帯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寻线原绝缘层得绝缘强度:在接线端子得根部与寻线绝缘层间斜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0A 3. 1. 3.8在配线御分支线连接处・T线不应受到支线斜横向拉力。
3、1、4瓷夹,瓷柱、瓷瓶、塑料护奁线与槽板配线在穿过墻壁或隔墙时.应采用经过阻燃处理得保护管保护::”穿过楼板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商度与楼面得距离不应小于仁8m,但在装设开关御位a,可与开关商度相同。
3. 1、5入户线在进墙斜一段应采用额定电斥不低于500V得绝缘寻线:穿墙保护管斜外侧, 应有防水弯头.且导线应弯成滴水弧状后方可引入室内•3、1、6在顶棚内由接线盒引向器具御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或金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
瓷夹板配线有哪几种类型?瓷夹板配线应满足哪些要求?
瓷夹板配线是指将导线放入瓷夹板槽内,再用木螺钉或膨胀螺管将瓷夹板与墙体或建筑物的构架固定的方法。
瓷夹板配线具有结构简单、布线费用少、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但导线完全暴露在空间,容易遭受损坏,且不美观。
因此在内线安装中,已逐渐被护套线所取代,但在干燥且用电量较小的场所仍在采用。
瓷夹板按槽数可分为单线式、双线式和三线式3种,常用的瓷夹板多为双线式和三线式,其外形如图所示。
瓷夹板配线应满足哪些要求?
1)瓷夹板配线时,铜导线的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1mm2,铝导线的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1.5mm2;导线的线芯最大截面积不得大于
6mm2。
2)在敷设线路之前,应先进行定位画线,确定照明灯具、开关、插座等的安装位置以及线路走径。
3)瓷夹板线路的各种间距应符合表中的要求。
4)导线在墙面上转弯时,应在转弯处装两副瓷夹板,如图a所示。
5)两条支路的4根导线相互交叉时,应在交叉处分装4副瓷夹板,在下面的两根导线应各套一根瓷管或硬塑料管,管的两端需靠紧瓷夹板,如图b所示。
6)导线分路时,应在连接处分装3副瓷夹板,当有一根支路导线跨过干线时,应加瓷管,瓷管的一端要紧靠瓷夹板,另一端靠住导线的连接处,如图c所示。
7)导线进入圆木前,应装一副瓷夹板,如图7-12c所示。
8)当导线与热力管道交叉时,应采用如图7-12d所示的方法施工。
9)导线在不同平面上转弯时,转角的前后也应各装一副瓷夹板,如图e所示。
10)三条导线平行时,若采用双线瓷夹板,每一支持点应装两副瓷夹板,如图f所示。
11)在瓷夹板和槽板布线的连接处,应装一副瓷夹板,如图g所示。
瓷夹或塑料夹配线施工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及范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干燥、无机械操作的室内及室外挑檐下的电气照明明配线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瓷平(塑料夹):其底板应平整完好,不得有破裂、歪斜等现象。
2.1.2绝缘导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41C型压线帽有关材料要求请见3—8、2.1.5有关内容。
2.1.5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6塑料胀塞:其规格与被紧固的电气器具荷重相适应,并选用相应规格的木螺丝配套使用。
2.1.7镀锌材料:机螺丝、螺栓、木螺丝、螺母、垫圈、弹簧垫圈等。
2.1.8辅助材料:钻头、黑胶布、,橡胶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砂布鞋、焊锡、焊剂、木砖等。
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
2.2.2手锤、錾子、手电钻、电锤、电炉、锡锅、锡勺。
2.2.3工具袋、工具箱、万用表、兆欧表、高凳等。
2.3作业条件:2.3.1配合土建结构施工,根据设计图位置尺寸要求,将木砖,过墙管预埋正确。
2.3.2装修作业全部完成。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预埋木砖和保护(预埋塑料胀管)——夹板固定——导线敷设——导线连结——线路检查、绝缘摇测3.2弹线定位:3.2.1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3.2.1.1线路与其它管路应避免相遇,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3-1、表3-2规定。
3.2.1.2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电气器具处,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
采用瓷夹板或塑料夹板配线时,支持点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为40~60mm。
3.2.1.3导线沿室内墙壁、顶棚敷设时,其支持件固定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表3.2.1.3规定。
第八节电缆本节定额适用10K V以下的电力及控制电缆敷设,未考虑在河流积水区、水底、井下等条件下的敷设。
35K V以上的各种型式、规格的电力电缆敷设、中间接头和终端头的制作安装,电力行业则执行《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4 册(送电线路安装工程)中的第七章电缆工程的相应定额。
一、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定额综合了不同的敷设方式,即土沟内、穿管、支架、沿墙卡设、钢索、沿支架卡设、垂直敷设七种方式,定额将这七种方式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了综合扩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一律不作换算和调整。
电缆敷设按不同截面以延长米计算并套用定额。
其截面计算是电缆单芯计算套用定额,不得将三芯及零线的截面相加计算,电缆头制作及安装亦相同。
2、“竖直通道电缆”子目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和电视塔等电缆工程,由于竖直电缆敷设定额是按电缆垂直敷设的安装条件综合考虑的,并不是高层建筑的专用电缆,因此应和其他电缆一样按规定条件计取各种应计取的费用。
3、单芯电缆敷设、终端头、中间接头可按同截面的三芯电缆敷设定额基价,乘以0.66 的系数。
4、37芯以下的控制电缆敷设套用35mm2勺电力电缆敷设定额。
5、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定额是按铝芯电缆编制的,因此,铜芯电缆敷设按相应截面的铝芯电缆安装定额人工和机械乘1.4 的系数,电缆头制作安装按相应定额乘以1.2 的系数。
6、电缆在山地、丘陵地区直埋敷设时,人工乘以 1.3 的系数,该地段所需的材料如固定桩、夹具等按实际用量计算。
7、厂外电缆(包括进厂部分)敷设,套用《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四册“送电线路安装工程” 35KV电缆敷设相应定额乘以0.9的系数。
由于进厂电缆较远,需要另计工地运输,执行第四册“送电线路工程”的电缆敷设定额的相应项目。
注:电力行业预算定额为第四册。
8、电缆桥架、托盘、槽盒等,如现场制作时,应套用第六章“轻型铁构件制作”定额,其安装应执行第十册“自动化控制装置及仪表工程”中第十一章“附件安装”定额的相应项目。
室内线路敷设方式四、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方式通常采用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方式。
(一)明敷设明敷设配电线路有绝缘子配线(瓷夹配线、瓷瓶配线)、槽板配线,穿管明配线、塑料护套线配线等。
1、瓷夹配线。
瓷夹配线是将导线放在瓷夹中,瓷夹用木螺钉固定在木橛子上或用粘接剂固定在墙上或天棚上。
当导线截面为1~4mm2时,瓷夹的间距不超过700mm2;当导线截面为6~10mm2时,瓷夹间距不超过800mm。
瓷夹配线适用于一般办公和住宅建筑物。
2、瓷瓶配线。
瓷瓶配线是将导线用绑线绑扎在瓷瓶上,再用木螺钉或粘接剂将瓷瓶固定在墙或天棚上。
当导线截面为1~4mm2时,瓷瓶间距不大于2000mm;当导线截面为6~10mm2时,不大于2500mm。
瓷瓶配线适用于潮湿、多尘场所,如食堂、水泵房等。
3、槽板配线。
槽板配线是将导线放在槽板底板的槽中,底板用铁钉或木螺钉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上,上面再加上盖板。
槽板配线有木槽板和塑料槽板两种。
槽板配线导线不外露,使用安全,整齐美观。
适用于办公及住宅建筑。
4、穿管明配线。
穿管明配线是将钢管或塑料管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或支架上,导线穿在管中。
这种方式多用于工厂车间或实验室。
5、塑料护套线配线。
塑料护套线配线是目前民用建筑照明工程中用得较多的一种配线方式。
塑料护套线是指两根或三根导线被一层塑料包在一起的一种导线。
用铝皮卡钉或塑料卡钉将塑料护套线直接固定在墙上或天棚上。
天天跟我学(电气专业)----25 四、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方式(一)明敷设(二)暗敷设暗敷设即穿管暗配线。
是将穿线管预埋在墙、楼板或地板内,而将导线穿入管中。
这种配线方式看不见导线,不影响屋内墙面的整洁美观,但费用较高。
一般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所,或标准较高的建筑物中。
常用的穿线管有电线管、焊接钢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等。
穿管配线,线管管径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多根导线穿于同一管内,线管内截面不小于导线截面积(含绝缘层和保护层))决和的2.5倍;单根穿管时,线管内径不小于导线外径的1.4~1.5倍;电缆穿管时,电缆穿管时,线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六、动力照明配管、配线工程(一)配管工程量计算1、配管工程量计算规则:墙地面(1)配管方式、部位沿梁:B、L;沿顶棚:CE P;沿柱:C Z;沿地板(面):F、D沿构架:R沿吊顶:SC 沿墙:W Q(2)配管工程量计算规则:电气配管工程量以敷设方式(明敷、暗敷)、位置及管材材质、规格,分别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插座盒所占长度。
①水平方向配管:按照平面图计算。
明敷按墙的净空尺寸;暗敷按建筑轴线尺寸或者设备定位尺寸及算;当斜向配管:埋地或者现浇板可以走斜线;明装、预制板则必须沿轴线配管②垂直方向敷设的管(沿墙、柱引上或引下),其工程量计算与箱、柜、盘、板开关等设备安装高度有关。
注:无论是明配管还是暗配管,计算方法一致(层高- 开关、插座、配电箱安装高度),都不扣除楼板厚度。
③当埋地配管时(DA或FQ :水平方向的配管按墙、柱轴线尺寸及设备定位尺寸进行计算竖直方向配管按照穿出地面向设备或向墙上电气开关配管时,按埋的深度和引向墙、柱的高度进行计算。
若电源架空引入,穿管进入配电箱(AP AL),再进入设备,又连开关箱(A®,再连照明箱(AL),水平方向配管长度为L1、L2、L3、L4均算至各中心处。
当管穿出地面时,沿墙引下管长度(hl)加上地面厚度;或设备基础高;或出地面150mm~200mm度,即为s配管长度。
注:配管工程量计算顺序:先算水平管(平面图),后算竖直管。
(二)配管定额套用1、电线管(DG明敷、暗敷明敷(m);暗敷(m)2、硬塑料管明敷、暗敷。
UPVC(阻燃塑料管)明敷(m;暗敷(m3、半硬质塑料管(pvc 管)暗敷(m)1 、金属软管(逐渐陶态)(m)现较多用塑料波纹管只有在特殊地方用金属软管2、接线盒、灯头盒、插座盒、开关盒(1)工程量计算方法:①接线盒工程量计算:凡是导线有分支的位置处需要安装接线盒;导线没有分支,但是配管长度超过规范规定长度,需要安装接线盒:配管长度超过30m中间无拐弯;配管长度超过20m中间有一个拐弯;配管长度超过15m中间有二个拐弯;配管长度超过8m中间有三个拐弯;②开关盒、插座盒、灯头盒工程量计算:凡是配管,在每个开关位置处装一个开关盒;在每个插座位置处,装一个插座盒;在每个灯具位置处装一个灯头盒。
电气安装造价计算方式电气安装造价计算方式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大量从事电气工程造价工作的专业人才。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分享电气安装造价计算方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变压器及配电设备1.变压器安装及干燥,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容量分别以“台”为计量单位。
2.变压器油过滤,以“吨”为计量单位,其计算方法如下:(1)变压器安装,定额赊不包括绝缘油的过滤。
需过滤时,可按制造厂提供的油量计算。
(2)油断路器及其它充油设备的绝缘油过滤,可按制造厂规定的充油量计算。
计算公式:油过滤数量(吨)=设备油重(吨)×(1+损耗率)3.断路器、负荷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电力电容器的安装以“台”为计量单位。
4.隔离开关、熔断器、避雷器、电抗器的安装,以“组”为计量单位,每组按三相计算。
5.结合滤波器的安装,以“套”为计量单位。
每套包括结合滤波器和单极刀闸安装;不包括抱箍、钢支架、紫铜母线的安装,另套本册定额相应项目。
6.支持电容器、阻波器等高压设备的安装,定额内均不包括绝缘台的安装,应另按施工图设计套用相应项目。
7.成套高压配电柜的安装,以“台”为计量单位。
未包括基础槽钢、母线及引下线的配制安装。
8.配电设备安装的支架,抱箍及延长轴、轴套、间隔板和配电箱(板),按施工图设计的需要量计算。
二、母线、绝缘子1.县式绝缘子串安装,指垂直安装的提挂跳线、引下线或阻波器等设备用的绝缘子串,按单、双串分别以“串”为计量单位。
耐张绝缘子串的安装,已包括在软母线安装定额内。
2.软母线安装,指直接由耐张绝缘子串悬挂的部分,以“跨//三相”为计量单位。
设计跨距不同时,不得调整。
导线、绝缘子、线夹、弛度调节金具、均压环、间隔棒等,均按施工图设计用量计算。
3.软母线引下线安装,指由T型线夹或并槽线夹从软母线引向设备的连接线,以“组”为计量单位,每三相为一组;软母线经终端耐张线夹引下(不经T型线夹或并槽线夹引下)与设备连接的部分均执行引下线定额,不得换算。
安全用电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本工程选择TN-S供电系统。
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
它的优点是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
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
在供电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2、设置漏电保护器(1)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至少应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的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做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2)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做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3)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4)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与0.1s.3、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和下列要求(1)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3)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
开关箱应“一机一闸一箱”,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4)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米。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
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烟气、蒸汽、液体及其它有害介质中。
也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室内导线的敷设有哪些要求?
答:1、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采用瓷瓶、瓷夹或塑料夹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2、进户线在室外处要用绝缘子固定,进户线过墙应穿套管,距地面应大于
2.5m,室外要做防水弯头。
3、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应按图纸要求施工,但铝线截面最小不得小于2.5mm2,铜线截面不得小于1.5mm2。
4、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小于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
插座接线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5、各种用电设备、灯具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
6、室内的照明灯具应优先选用拉线开关。
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为2-3m,与门口的水平距离为0.1-0.2m,拉线出口应向下。
7、严禁将插座与开关靠近装设;严禁在床上设开关。
导线敷设方式标注方法
序号文字符号名称
1.SC 穿焊接钢管敷设
2.MT 穿电线管敷设
3.PC 穿硬塑料管敷设
4.F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
5.CT 电缆桥架敷设穿
6.MR 金属线槽敷设
7.PR 塑料线槽敷设
8.M 用钢索敷设
9.KPO 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
10.CP 穿金属软管敷设
11.DB 直接埋没
12.TC 电缆沟敷设
13.CE 混凝土排管敷设
14.K 用瓷瓶或瓷柱敷设
15.PL 用瓷夹敷设
16.PCL 用塑料夹敷设
17.AB 沿或跨梁(敷设)
18.BC 暗敷在梁内
19.AC 沿或跨柱敷设
20.CLC 暗敷设在柱内
21.WS 沿墙面敷设
22.WC 暗敷设在墙内
23.CE 沿天棚或吊顶面敷设
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
25.SCE 吊顶内敷设
26.ACC 暗敷设在不能进人的吊顶内
27.ACE 在能进人的吊顶内敷设
28. F 地板或地面下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