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19
- 格式:docx
- 大小:27.33 KB
- 文档页数:2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一、概述(一)应用解剖上肢肌肉中,除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提肩胛肌主要接受来自颈丛的颈,、颈。
神经外,其他均由臂丛神经支配。
臂丛神经由c3一c8和T1脊神经的前根组成,可分为根、干、股、束和支、终末形成腋、桡、肌皮、正中和尺神经。
C3和c6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综合并组成上千;c7神经根单独组成中干;c8和T1神经根台并组成下干。
每个神经干又分成前后2股。
上干和中干前股合并成外侧束,位于腋动脉外侧。
下干前股单独组成内侧束,位于腋动脉内侧。
上、中、下干的后股合并后组成后侧柬,位于腋动脉的后上方。
约在肩胛骨喙突水平面,外侧、内侧和后侧神经束发出神经支,支配上肢肌群。
外侧束发出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内侧束分出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后侧束分出腋神经和桡神经。
(二)臂丛神经根、干、束的分支臂丛神经在根、干、柬均有神经分支发出,熟悉这些分支对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臂丛神经根的分支(1)由c3和c6神经根出椎间孔发出的支配斜角肌和颈长肌肌支。
(2)c3神经根的部分纤维加入主要由c4神经根构成的膈神经。
(3)c3、c6和c7神经根部分纤维组成支配前锯肌的胸长神经(4)c5神经根发出肩胛背神经,支配肩胛提肌和大小菱形肌。
2臂丛神经干发出的分支(1)由上干发出的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
(2)由c5和c6神经纤维支配锁骨下肌的肌支。
3.臂丛神经束的分支臂丛神经束除了形成腋、桡、肌皮、正中和尺神经外还发出4条重要神经:(1)胸前外侧神经:从外侧束发出,主要支配胸大肌锁骨部。
(2)胸前内侧神经:从内侧束发出,主要支配胸大肌胸部和胸小肌。
(3)肩胛下神经:由c3和c6神经纤维组成,发自后侧束,支配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4)胸背神经:有c6、c7和c8神经纤维组成,发自后侧束,支配背阔肌。
4.臂丛的交感神经纤维当c8和T1神经根撕脱损伤时,累及交感神经的颈上神经节前段,从而产生瞳孔缩小、服睑下垂和眼球下陷,称之为霍纳综合征。
臂丛神经损伤护理常规【定义】臂丛神经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等有关。
主要表现以肩胛带肌为主的疼痛、无力和肌萎缩。
发病急,预后好。
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臂丛损害不包括在内。
【病因】引起臂丛损伤的最常见病因及病理机制是牵拉性损伤。
成人臂丛损伤大多数(约80%)继发于摩托车或汽车车祸。
如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摩托车撞击路边障碍物或大树驾驶员受伤倒地,头肩部撞击障碍物或地面,使头肩部呈分离趋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过度性损伤,轻者神经震荡、暂时性功能障碍重者神经轴突断裂、神经根干部断裂,最重者可引起5个神经根自脊髓发出处断裂,似“拔萝卜”样撕脱,完全丧失功能。
【临床表现】1、开放性臂丛损伤。
2、闭合(牵拉)性臂丛损伤。
1.1、锁骨上臂丛损伤:①神经节以上臂丛损伤(节前损伤);②神经节以下臂丛损伤(节后损伤)°1.2、锁骨下臂丛损伤。
3.放射性臂丛损伤。
4.产瘫。
【辅助检查】1、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EMG)及神经传导速度(NCV)2、影像学检查臂丛根性撕脱伤时,CTM(脊髓造影加计算机断层扫描)【处理原则】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即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损伤部进行理疗,如电刺激疗法,红外线,磁疗等,患肢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并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有利于神经震荡的消除,神经粘连的松解及关节松弛Q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
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①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切割伤,枪弹伤,手术伤及药物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Q②臂丛神经对撞伤,牵拉伤,压砸伤,如一名缺位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Q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后功能无明显恢复者;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
③产伤者:出生后半年无明显功能恢复者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即可进行手术探查。
2、手术方法臂丛探查术:锁骨上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下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部臂丛神经探查术3.、根据手术中发现处理原则如下: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神经移位术【护理问题】1疼痛、无力与臂丛神经损伤有关2,肌肉萎缩于不能自主活动有关【护理措施】1.臂丛神经的损伤对患者上肢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患肢功能的缺失使患者失去部分自理能力,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试题及答案(十一)1.波长为多少的紫外线促维生素D合成作用较显著,可以治疗小儿佝偻病、成人骨化病A.254-275nmB.275-297nmC.297-310nmD.310-340nmE.340nm以上答案:B解析:紫外线可以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再经肝、肾羟化后的二经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及骨组织钙化作用。
波长275-297nm的紫外线促维生素D合成作用较显著,故选B2.不符合急性感染治疗原则的是A.早期治疗B.支持疗法C.综合治疗D.合理选择物理因子E.保持伤口清洁答案:B解析:急性感染治疗是以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合理选择物理因子、保持伤口清洁为原则。
而支持疗法是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治疗。
3.多少度以下的冷冻疗法为深度冷冻疗法A.0℃B.-10℃C.-50℃D.-100℃E.-1000o C答案:D解析:冷冻疗法:治疗温度在OC以下,其中-100C以下的治疗称为深度冷冻疗法。
4.一脊髓损伤患者出现下肢痉挛明显,关于痉挛的益处和弊端,以下错误的是A.由于阵挛、酸内收剪刀样和屈肌痉李而损害站立平衡B.因为痉挛可以促进骨质生长,所以能减少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C.腰屈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功能D.借助伸肌痉挛等可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E.痉挛可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答案:B解析:痉挛会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5.澳大利亚麦特兰德的关节松动术的分级中,几级用于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A.IB.1+C.IID.IIIE.IV答案:E解析:I、II级用于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I级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IV级用于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故选Eo6.与人体平衡功能无关的是A.视觉B.本体感觉C.触觉D.中枢神经系统E.半规管功能答案:C解析:视觉、本体感觉、前庭觉、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系统障碍均可导致平衡功能受损。
1、组成“555”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根组成。
分根、干、股、束、支5部分。
有腋、肌皮、桡、正中、尺5大分支。
臂丛包括5 根3干,C5 —C6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 —T1 形成下干。
(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
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 (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每股组成3 个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为神经支,形成终末神经。
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 ,约150 000 根轴突。
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2、分支见下表发出部位神经名称支配肌肉根部胸长神经 C567 前锯肌(还受3-7肋间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C345 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膈神经 C2345 膈肌斜角肌肌支颈长肌肌支 C5678 斜角肌、颈长肌干部肩胛上神经 C56 冈上肌、冈下肌锁骨下神经 C56 锁骨下肌束部外侧束胸前外侧神经C567 胸大肌锁骨部肌皮神经C567 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正中神经外侧头感觉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运动胸前内侧神经C8T1 胸大肌胸肋部、胸小肌尺神经大部分手肌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肤感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肤感觉后侧束腋神经C56 小圆肌、三角肌、肩外侧皮肤感觉桡神经 C5678T1 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桡肌、部分手外在肌肩胛下神经 C56 肩胛下肌、大圆肌胸背神经C7 背阔肌3、臂丛神经根的功能特点⑴ C5神经根:其纤维数为8 738~33 027 根,主要组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主管肩外展;主要组成肩胛上神经, 支配冈上、冈下肌,主管肩上举;独立组成肩胛背神经,支配肩胛提肌。
⑵ C6神经根:神经纤维为14 227~39 036 根,主要组成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主管屈肘。
单根C6 神经根损伤,临床除肱二头肌肌力减弱外,上肢活动无明显影响。
一旦C5、6同时离断或上干损伤,则腋神经与肌皮神经主要机能丧失,临床表现为三角肌麻痹。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护理周围神经病损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这种损伤会导致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康复护理在周围神经病损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周围神经病损的常见类型及症状周围神经病损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臂丛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臂丛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上肢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如肩部不能外展、上肢不能上举、手部感觉减退等。
桡神经损伤会导致手腕下垂、拇指及手指伸直障碍,手背桡侧感觉减退。
正中神经损伤则可能出现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异常。
尺神经损伤常引起小指和无名指屈曲障碍、手部精细动作受限、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减退。
坐骨神经损伤时,患者会感到下肢疼痛、麻木,足部下垂,行走困难。
腓总神经损伤可导致足下垂、跨域步态,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减退。
二、康复护理的目标周围神经病损康复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关节活动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促进神经再生是康复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创造良好的恢复环境等,有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防止肌肉萎缩对于维持肢体功能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肌肉的被动运动和按摩,刺激肌肉收缩,可有效预防肌肉萎缩的发生。
恢复关节活动度能够保证肢体的正常运动功能。
通过关节的被动活动、主动训练等方法,使关节保持灵活,为后续的功能恢复打下基础。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之一。
帮助患者重新学会穿衣、进食、洗漱等日常生活技能,使他们能够独立生活,回归社会。
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是康复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一)物理治疗1、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受损神经和肌肉,促进神经兴奋和肌肉收缩,有助于恢复神经和肌肉的功能。
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案例分享患者王某某,女性,54岁,家庭妇女,因“车祸致右侧上肢活动困难6月余”在当地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
完善相关检查后,行消肿、止痛、营养神经、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并于1个半月前行神经转位术治疗,但仍存在右上肢肌力下降,右肩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现为进一步康复治疗,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入住我科。
查体:右锁骨上见一长约5.0cm陈旧性手术瘢痕,质硬,色深、有压痛。
右侧耸肩无力、肩关节前屈和外展肌力1+级,后伸2级,屈肘肌力1级,伸肘4级,旋前旋后肌力0级,伸腕肌力3级;右侧斜方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萎缩明显,右前臂外侧及拇指感觉减退。
右侧肩关节半脱位,关节屈曲角度受限PROM为92°;日常生活能力受限。
结合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患者神经损伤的定位?就目前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如何?2、患者目前的康复治疗措施包括哪些?3、根据患者目前的功能情况如何更好地完成ADL?分析:1、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评定情况,可以判断该患者为“右侧上臂丛根性损害”。
由于根性损害基本无自行恢复的可能性,且神经修复的时间距损伤时间较长,估计手术后只能部分恢复功能。
目前行神经移位术已经1个半月,神经吻合口基本愈合,神经无需免张力处理。
2、(1)处理粘连:颈部瘢痕处行音频电疗和中度强度的超声波治疗;右侧斜角肌牵伸和轻柔的弹拨手法;腋神经和肌皮神经松动术治疗。
(2)处理关节问题:使用肩悬吊带保护肩关节,或使用肩外展支具维持肩关节活动度,动力型屈肘矫形器,或腕部动力性治具。
(3)促进神经再生,提高肌力:对三角肌和肩袖肌群、肱二头肌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肱二头肌进行神经肌肉触通疗法,如刷擦和牵伸等;伸腕肌哑铃抗阻肌力训练。
3、指导患者用右手使用长柄的调羹,左手抓住右腕把食物送入口中的方法,以此锻炼患者屈肘动作。
指导患者用左手帮助右手抬高支撑在水盆边上,左手把毛巾弄湿后把毛巾的一段送到方手里拧干。
手术体位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手术体位是术中患者的卧式,由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纵3部分组成[1]。
常用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侧俯卧位、俯卧位、截石位、坐位等几种位式。
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显露,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1]。
处于这些体位的机体,腹腔内容物的重力性移位,肌肉神经的拉伸状态将有较大的改变。
机体的神经,呼吸与循环系统对此将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但是,各类手术,不同手术体位的摆放,还有麻醉的共同作用下,机体的自身适应性调节能力是减弱的,失去了作出相应适应变化的能力。
而臂丛神经损伤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关键词】手术体位臂丛神经护理通过对3例患者的体位摆放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导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提出在摆放时避免将患者开放静脉侧上肢外展,加厚肩托分散重力的护理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避免了臂丛神经损伤的再次发生。
1 临床资料以下就3例妇科“广泛性子宫切除+淋巴清扫”手术患者体位的摆放,引起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护理。
3例患者,平均年龄在42岁左右,手术时间约在4小时左右。
因是下腹部手术,又是妇科较大手术之一。
麻醉方式一般选用全身麻醉+静脉复合麻醉。
术前均按常规方法摆放的体位;患者仰卧,取头低脚高位,以便易于暴露手术野。
将双上肢外展小于90°,一侧上肢用于麻醉监测血压,另一侧上肢用于静脉输液,双上肢和双下肢均用安全带固定。
术后因双上肢外展进间过长又未活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臂丛神经受损的表现:表现为患者术后24小时不能上举、外展、内旋等臂丛神经麻痹受损的相应症状。
此3例患者在经过按摩、热敷、红外线治疗等物理治疗后,患肢受损症状逐渐消失,直至完全康复出院。
但是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意外的痛若和负担。
2 就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来看2.1 臂丛神经的解剖:臂丛由颈神经5-8前支和胸神经1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斜角肌间隙走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中,臂丛分支位于腋动脉周围,形成臂丛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
神经损伤护理措施神经损伤是指神经组织受到外部力量或内部病理因素的损伤,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针对神经损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早期干预是神经损伤护理的关键。
在神经损伤发生后的最初阶段,应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其次,要及时处理伤口,清洁创面,防止感染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固定患肢,避免活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综合治疗是神经损伤护理的重要环节。
在神经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首先,要控制疼痛。
可以通过药物镇痛或物理疗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其次,要进行神经保护治疗,以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功能。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电刺激、光疗和药物治疗等。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营养摄入,保证身体各项指标的正常水平,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康复训练是神经损伤护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功能锻炼、肌肉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在功能锻炼方面,可以通过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模拟训练,促进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复。
在肌肉训练方面,可以通过进行肌肉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增强患者的肌力和肌耐力。
在平衡训练方面,可以通过进行平衡器械的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除了以上的护理措施,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
神经损伤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还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神经损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面。
在实际护理中,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护理效果。
同时,护士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21例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107-01【关键词】分娩臂丛损伤康复护理分娩臂丛神经损伤(产瘫)是由于难产、臀位、肩娩出困难等因素,使臂丛神经过度牵拉受损,多见于足月、大于胎龄儿,是新生儿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表现因损伤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部位感觉、运动、营养障碍,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
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臂丛神经损伤患儿21例,经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臂丛神经损伤患儿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1个月-2岁。
左侧10例,右侧11例,分娩方式:钳产 13例,吸引产 5例,臀牵引产 3例。
所有患儿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后,行臂丛神经松解术6例,神经吻合术9例,神经移位术3例,腓肠神经移植术3例。
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2年,按mallet评分标准评价患儿恢复情况[1],优13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5%。
2 术前护理2.1 家长的心理护理: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家长思想负担较重,求医心切,担心手术失败等等,易产生焦躁不安甚至抱怨等心理。
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后,应及时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针对家长的心理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耐心的向家长说明患儿神经损伤的病因、目前情况、采用手术治疗原因、修复机制,并讲解神经恢复的过程及时间等,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详细介绍家属配合治疗的护理要点,并鼓励家属通过拥抱、抚摸等方式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以增加患儿的依恋感和安全感;列举以往成功病例,使他们树立康复的信心,使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2 呼吸功能训练:术前发现膈肌抬高或拟行膈神经移位的患儿,应常规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小于1岁的患儿,指导家属辅助做扩胸运动和哭笑训练;大于1岁患儿,每天做深呼吸和吹气球的游戏,并嘱家属带患儿做适量的运动, 以增加肺活量,增强肺部代偿能力,为术中、术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前嘱家属为患儿禁食水 6~ 8 h,以避免食物反流和误吸, 造成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2024年医师专业《康复学、护理学职责》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不属于冠心病患者期康复治疗方案的是()A,室内外散步B.医疗体操C.气功D.慢跑E.作业治疗正确答案:D2.婴儿期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应使()A.肩外展外旋,肘屈曲B.肩内收外旋,肘屈曲C.肩外展内旋,肘伸展D.肩外展外旋,肘伸展E.肩内收内旋,肘屈曲正确答案:D3.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机制是()A.温热作用B.空化作用C.非热效应D.微细按摩作用正确答案:B4.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进食后上腹痛最常见于()A.慢性浅表性胃炎B.慢性萎缩性胃炎C.胃溃疡D.十二指肠溃疡E.胃下垂正确答案:C5.乳腺炎早期炎性浸润期应该注意的是哪一种物理因子治疗()A.紫外线照射8.超短波疗法C.微波疗法D.短波疗法E.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正确答案:A6.婴儿使用蓝光荧光管照射治疗时,体温应维持在()A.2以下B.7以下C.2以下D.2以下E.35以下正确答案:B7.康复医学的三大原则是()A,治病救命、增进健康、恢复功能8.提高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C.预防为主、中西结合、综合治疗D,躯体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E.生命在于运动、预防重于治疗、改善生存质量正确答案:B9.脊髓损伤患者防治肌腱挛缩最有效的方法是A.牵张训练8.肌力训练C.步行训练D.平衡训练E.功能性电刺激正确答案:A9.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描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的组织学改变是中央灰质出现点状出血B.6h后灰质遍布出血灶,白质出现水肿C.12h后白质中发现出血灶,神经轴突开始退变,灰质中神经元退变坏死D.24h以后,灰质中神经元几乎不能找到,白质中不少神经轴突退变浊肿E.6h以内灰质与白质均无明显改变正确答案:E10.癌症康复不包括A.预防性康复B.根治性康复C.恢复性康复D.支持性康复E.姑息性康复正确答案:B11.康复治疗少用下列哪项?()A.物理治疗B.作业治疗C.中国传统康复治疗D.药物治疗E.心理治疗正确答案:D12.康复医疗的共性原则不包括()oA.药物治疗B.循序渐进C.持之以恒D.主动参与E.因人而异正确答案:A13.下列哪项是康复医学的一级预防?()A.疾病在发病后,需要积极的康复介入B.积极的康复介入,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C.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D.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E.健身锻炼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正确答案:E14.下列不属于康复医学主要内容的是()oA.康复基础学B.康复机能评定C.社区康复D.康复治疗学E.临床诊断学正确答案:E15.康复医学主要的服务对象不是下列哪项?()A.各种疾病患者B.老年人C.残疾者D.慢性病患者E.疾病或损伤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患者正确答案:A16.影响遗忘的因素不包括()。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摘要】对3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结果效果满意,正确的临床诊断
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理治疗和积
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
臂丛神经由颈C5~8与T1神经根组成,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有些小分支分布到胸上肢肌、背部浅层肌和颈深肌[1]主要的分支有:(1)胸背神经;(2)胸长神经;(3)腋神经;(4)肌皮神经;(5)正中神经;(6)桡神经;(7)尺神经。
臂丛神经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觉和运动。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
工伤、交通事故,或产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2]。
由于
生理解剖的特点,臂丛神经损伤后治疗较困难,疗效也不甚理想。
受伤后患者上
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遗留终生残疾。
此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正确
的临床诊断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
理治疗和积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
自2009年6
月至2011年6月,我们共收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38例,在对其实
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8例,男25例,女13例。
年龄19~53岁,平均32
岁。
左侧15例,右侧23例。
病程10天~1.5年,平均6月。
闭合性损伤者24例,开放性损伤并行臂丛神经修复术者14例。
2 心理护理
臂丛神经的损伤对患者上肢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患肢功能的缺失使患者失
去部分自理能力,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部分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肢伴有灼性
神经痛,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的疼痛,僵硬,皮肤变色,多汗以及骨质疏松等。
给患者增加了心理负担,使患者感到痛苦,焦虑。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应为患
者提供心理支持,耐心介绍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及最新的治疗方法,用以转移注
意力,鼓励患者,缓解焦虑。
说明神经损伤后恢复的特点,及神经生长恢复的缓
慢性,使患者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增强康复的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主动
配合治疗。
3 物理治疗
对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治疗,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及防止肌肉
萎缩。
包括电刺激、红外线、超短波等。
电刺激治疗可长期进行直至患肢功能恢复。
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神经变性和肌肉萎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
神经再生。
另外配合红外线、超短波治疗。
电刺激治疗每天进行两次,每次为30 min,采用频率为20Hz的低频脉冲电刺激。
红外线和超短波治疗每天一次,每次
为20min。
4 运动治疗及康复训练
对于开放性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采取不同的
功能练习方法。
一般来说,术后3天开始给伤口水平以下肌肉进行按摩,3~5次/d,10min/次,并适当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以改善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术后1
周开始肌肉舒缩运动,并指导患者对未固定的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伸屈运动,有
助于改善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
术后4周当肌
肉出现收缩时,练习上肢屈伸、提肩等运动,训练时注意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次
数由少到多,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后期可给予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物品进行感觉功能训练和作业能力训练。
同时可使用一些手部锻炼器械辅助练习。
对于闭合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也要指导患者做主动、被动活动,以健侧肢体带动患肢活动,以促进神经再生。
护士指导患者做健侧肢体的夹持、伸展、抬臂动作,最好配合器械锻炼。
每天训练3~4遍,每遍400~500次。
5 预防
再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后,可引起支配区域皮肤营养性改变及患肢感觉功能障碍,极易被冻伤、烫伤、碰伤等再损伤,且不易愈合。
为此协助患者经常用温水擦洗患肢,恢复皮肤温度,避免日常活动过度引起区域性炎性反应,可经常行向心性涂油按摩和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肌肉张力,同时置肢体于功能位,防止肩关节脱位和畸形的发生,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6 神经营养药物应用
神经营养药物比较多,我们一般采用维生素B1、B6各10 mg,弥可保片500μg,每天3次口服。
臂丛神经损伤后,细致科学的康复护理不仅能延缓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直,还能有效地刺激移位神经的再生,加快神经生长速度,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帮助患者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达到了满意效果,使得康复工作加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刘宝娟.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后观察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6):3905-3906.
[2]舒燕.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医正骨,2007,19(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