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471.75 KB
- 文档页数:21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病程较长,恢复较慢,患者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应给与耐心的开导,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神经修复的机制,使之保持良好的情绪,接受和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多食鱼类、瘦肉类、动物肝脏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多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薏米、燕麦、豆类等。
3、局部护理(1)精心保护皮肤,预防压伤、冻伤、烫伤及下肢溃疡发生。
(2)预防关节挛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4、并发症观察(1)浮肿:由于神经损伤后循环障碍所致,应抬高患肢,松解绑带;向心性按摩与被动活动;热敷、理疗。
(2)挛缩:由于疼痛、浮肿、脱位、受累肌与拮抗肌之间失去平衡等因素所致。
病情允许应坚持关节功能的锻炼,保持肢体功能位。
(3)继发性损伤:由于损伤神经分布的皮肤、关节的感觉丧失,无力对抗外力易受外伤。
一旦损伤创口难以愈合,治疗较难,应警惕冻、挤、压伤。
①应用手套、袜子保护。
②创口可用超短波、微波、激素等方法治疗。
③热疗时防止烫伤。
④冬季注意保暖。
5、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1)神经断裂与缺损――神经吻合修复术,恢复其连续性。
(2)神经断端间如缺损严重――神经移植术,以恢复连续性。
(3)神经连续性存在的损伤――首先考虑行神经松解术。
如术中发现断端间为纤维瘢痕组织,行神经吻合术或神经移植术。
1、早期(术后1周)(1)正确体位:患肢制动,外周固定于神经断端的减张位(松弛位)。
(2)神经探查、神经修复术,创面较大的予沙袋压迫24小时止血。
(3)术后48小时即可做健康肢体和患肢固定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以及被固定关节周围肌肉静力收缩练习。
(4)术后第一天开始可予激光对伤口进行局部照射,每天2次,每次20分钟,连续用2周。
(5)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不同锻炼方法,神经移位术的康复锻炼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促进移植的神经再生,二是训练运动中枢建立新的模式。
附:①对膈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指导患者深吸气练习。
电刺激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护理指导(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患肢进行系统的电刺激治疗,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后,在促进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上的效果。
方法电刺激3个疗程配合功能康复训练经肌电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48例患者有39例经电刺激及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后运动,感觉功能均恢复正常。
总治愈率为81%(39/48),余9例患者运动感觉功能明显改善。
结论早期电刺激治疗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在促进用围神经的再生,促进功能恢复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电刺激功能康复训练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是我院骨科的常见病,在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期,多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功能的恢复。
对此,2005—2010年,我们对48例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患肢进行了系统的电刺激治疗,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促进功能恢复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5~59岁。
损伤正中神经l6例,桡神经12例,尺神经10例,正中、尺、桡神经复合伤5例,腋神经3例,肌皮神经2例。
损伤原因:玻璃切割伤l8例,钝性挫伤3例,刀砍伤12例,卡压性损伤8例,缺血性损伤2例,暴力牵拉伤5例。
术式:神经吻合术31例,神经松解术17例。
损伤距治疗时间1天到7个月。
1.2临床表现1.2.1主动运动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后它所支配的肌肉瘫痪,肌张力消失。
瘫痪的肌肉与相拮抗肌肉间失去平衡,出现不同畸形。
1.2.2感觉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后,出现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减弱或消失。
1.2.3营养性功能障碍周围神经具有交感性自主神经纤维。
神经损伤后,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潮红,皮温高。
2周后变苍白,汗腺分泌停止,皮肤干燥,后期萎缩。
指腹扁平,指纹消失,肌肉松弛、萎缩,骨质疏松等。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指导【关键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26-01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损伤之一,多伴随其他创伤发生,伤后由于神经再生速度缓慢,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极易发生萎缩和退行性改变。
造成神经功能恢复时间长、疗效慢,因此,在治疗外伤的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患者日后的生活影响更大,需要我们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指导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63例,最小年龄7个月,最大年龄79岁。
通过正确适时的康复指导对其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肢体的功能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心理护理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导致周围神经损伤,尤其是面对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的肢体,不仅严重影响劳动工作,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也十分困难,加上恢复慢,病程长,因此病人是极其痛苦的。
患者常表现为极度的恐惧、悲观和绝望。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患者,用良好的言语、热情和蔼真诚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安慰、劝解和指导,以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因家属的态度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让患者意识到主动锻炼对受伤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对于已有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劝导他们面对现实,或者进行2期手术行功能重建或者通过矫行器来改善功能,鼓励他们直面现实,重返社会。
2 一般护理术后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由于神经损伤后肌肉失去了运动功能,也失去了对上肢静脉的挤压回流作用,特别是当肢体处于下垂位、关节屈曲挛缩时,易发生肿胀。
下床活动时可采用悬吊患肢,并进行主动及被动活动,注意悬吊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因上肢缺少活动而加重水肿,每天应多次取下悬吊带进行运动。
防止软组织挛缩和关节僵硬,按摩患肢各肌群,被动活动各关节;也可采用超声波、温热治疗等物理疗法消炎消肿,防止粘连;使用矫形器预防或矫正畸形,对上臂丛损伤,采用外展支架保护患肢,对下臂丛损伤,用腕手夹板使腕关节保持在功能位。
神经外科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康复护理技术一、康复护理目标1.早期目标止痛、消肿、减少并发症、预防伤肢肌肉和关节的挛缩。
2.恢复期目标促进神经再生,恢复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对于不能完全恢复的肢体,使用支具,促进代偿,最大限度恢复其生活能力。
二、康复护理1.早期康复护理保持功能位:应用矫形器,石膏托等,将受损肢体的关节保持在功能位。
如垂腕时,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20°~30°,垂足时,将踝关节固定于90°。
2.指导ADL训练在进行肌力训练时,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上肢练习洗脸、梳头、穿衣等训练;下肢练习踏自行车、踢球动作等。
训练应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耐力。
3.心理康复护理周围神经病损患者,往往伴有急躁、焦虑、抑郁、躁狂等心理问题,担心病损后不能恢复、就诊的经济负担、病损产生的家庭和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可采用医学教育、心理咨询、集体治疗、其他患者示范等方式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
4.康复健康教育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应做如下的康复健康教育:(1)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概况、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各种功能障碍的状态和预后情况等。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康复治疗措施:包括正确的肢体功能位置、如何保持关节活动度、主要的物理治疗以及感觉功能是如何促进和恢复的。
(3)感觉障碍的患者教育:对于感觉障碍的患者要关注夹板内皮肤的完整情况观察以及关节活动度的范围等。
(4)注意保护,防止伤害:教会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注意保护肢体,防治再损伤。
如患手接触热水壶、热锅时,应带厚手套,避免烫伤;外出或日常生活活动时,应避免他人碰撞患肢,必要时佩戴支具使患肢保持功能位。
(5)尽快适应生活:指导患者学会日常生活活动自理,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较重者,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指导患者如何单手穿衣、进食等。
(6)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要多吃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试题1、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康复措施? [单选题]A. 神经营养支持B. 神经电刺激C. 热敷(正确答案)D. 运动训练2、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 [单选题]A. 肌肉萎缩(正确答案)B. 骨折C. 心脏病D. 肺炎3、康复期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单选题]A. 多吃高脂肪食物B. 补充足够蛋白质(正确答案)C. 饮食无特殊要求D. 多喝碳酸饮料4、康复护理中,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应该注意什么? [单选题]A. 强度过大,快速增加锻炼量B. 避免使用辅助器械C.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正确答案)D. 只进行被动性锻炼5、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中,以下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A. 定期更换体位B. 定时翻身C. 保持患肢固定不动(正确答案)D.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6、以下哪些是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症状?A. 疼痛(正确答案)B. 瘫痪(正确答案)C. 感觉异常(正确答案)D. 肌肉萎缩(正确答案)7、康复护理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A. 床上患肢固定B. 定期翻身(正确答案)C. 应用热敷(正确答案)D. 进行功能锻炼(正确答案)8、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哪些?A. 肌肉萎缩(正确答案)B. 骨折(正确答案)C. 感染(正确答案)D. 神经再生9、在进行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锻炼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 避免过度疲劳(正确答案)B. 逐渐增加锻炼强度(正确答案)C. 避免使用辅助器械D. 锻炼前不需要热身10、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哪些内容?A. 定期更换体位(正确答案)B.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正确答案)C. 定时翻身(正确答案)D. 保持患肢固定不动。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住院标准经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1-2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并符合下列条件:1、合并骨折者,X线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2、无社经卡压现象或筋膜腔综合症;3、暂无再次手术探查治疗指征;4、合并软组织损伤已基本愈合;5、无其它康复禁忌证;6、近期不适宜做神经移植手术,需康复训练。
二、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
(二)选择性检查1、胸片检查适应症: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或伤后长期卧床不起者。
2、神经电生理检查: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F波、H反射等。
适应症:需进一步了解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性质及了解治疗的改善情况等。
三、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治疗、药物对症治疗等。
2、中医中药治疗。
3、经康复治疗后需手术探查或神经移植等。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1、水肿:药物及理疗,并预以抬高患者肢、温泉浴、弹力绷带及压力衣的应用、向心性按摩等治疗。
2、挛缩:水疗、患者肢主动及被动活动,必要时配带矫形器等。
3、继发性损伤(感觉丧失部位的烫伤、肌无力导导致的意外损伤):抗感染药物、理疗(超短波、紫外线、激光等)。
4、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可采取药物和神经阻滞术等。
5、晚期畸形后的矫形手术或功能重建手术。
四、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肌力评价、关节活动度评价、协调评价、平衡功能评价、感觉评价、肢体形态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辅助器具使用评价;上肢功能损伤者需进行上肢功能评价、手功能评价,下肢功能损伤者需进行平衡功能评价、行步态分析等。
---------------------------------------------------------------最新资料推荐------------------------------------------------------周围神经损伤中医护理方案痹症(周围神经损伤)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滞血瘀证:伤肢疼痛,肿胀,肢体麻木,活动受限,舌质暗,脉弦。
(二)气血两虚证:上肢拘挛,活动不能,肌肉萎缩,肢体麻木,倦怠乏力,脉细弱,舌质苔少。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一)、活动受限 1.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3.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按摩活动受限肢体,提高患者舒适度。
4.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针灸、电针、肌电、激光等治疗。
(二)、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并做好记录。
2.按摩、推拿麻木肢体,采用捏法和揉法,力度适中,由肢体的近端到远端,往来数遍。
3.注意肢体保暖。
4.遵医嘱给予针灸、电针、中药贴敷等治疗,避免意外损伤。
(三)、疼痛、肿胀 1.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1 / 102.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3.对于疼痛肿胀的病人应给予抬高患者,略高于心脏置于体侧,以疏通气血。
外用中药贴敷,中药塌渍、中药涂药、微波、红外线等治疗,以达到减轻伤口肿胀、疼痛的目的。
4.遵医嘱使用耳穴压豆(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心、皮质下、肩、肘、腕、肝肾等。
5.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四)、肌肉萎缩 1.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可增强肢体活动性和预防并发证,有助于损伤部位的功能恢复。
劳逸结合,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合理调配饮食结构,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补充,忌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
4.给予患者情志护理,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
周围神经修复术(一)定义周围神经主要指上肢的臂丛神经及其分支: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下肢的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胫神经和腓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主要由外伤引起,只要条件允许,均应一期修复,离断者吻合,受压者减压,粘连者松解,早期修复有利于肢体功能早日恢复。
延迟修复则由于神经退变、肌肉萎缩、关节的僵硬,不仅神经生长可能受到妨碍,而且运动器官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手部和脚部的周围神经临近末梢,手术往往效果较好。
损伤3个月以上者,绝非手术禁忌,损伤1年以上者也有手术价值。
(二)临床表现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3、正中神经损伤:(1)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2)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3)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4)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
4、尺神经损伤:(1)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2)呈爪状畸形,环、小指最明显;(3)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5)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6)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
5、腋神经损伤:(1)肩关节不能外展;(2)肩三角肌麻痹和萎缩;(3)肩外侧感觉缺失.6、肌皮神经损伤:(1)不能用二头肌屈肘,前臂不能旋后;(2)二头肌腱反射丧失,屈肌萎缩;(3)前臂桡侧感觉缺失。
7、臂丛神经损伤:(1)多为上肢牵拉伤;(2)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3)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痹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4)下干损伤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痹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or氏综合征;(5)全臂丛损伤,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痹,上肢感觉全部丧失,上肢各种反射丧失呈弛张性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