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规定一、检查项目:1、视力,2、色觉,3、外眼,4、眼位,5、眼前节: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6、玻璃体,7、眼底,8、眼压二、操作规程:(一)视力检查:方法: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
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
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二)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三)外眼检查1、眼睑(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
(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
2、结膜(1)检查顺序: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
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
(2)检查方法:睑结膜检查方法: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即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
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分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
球结膜检查方法: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
中山眼科中心急诊服务流程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制度与流程门诊接到需要眼科急诊患者,由接诊医生和护士按照预检分诊标准,分级进行抢救。
必要时请专科医生进行会诊,诊断明确,进一步治疗,留门诊观察或收入院治疗。
接诊医生在没有其他医生接收时,要对病人负责,在交接病人时要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接收医生进行交接。
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1、眼科急症均进入绿色通道。
2、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及时处理,不属于本专科范围的要尽快请相应专科医生紧急会诊。
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10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科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前往。
在院外的二线医生30分钟内要到达现场。
3、进入绿色通道的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1)病人到达放射科后,放射检查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2)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
(3)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4)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在手术室门口接病人,病人到达后,接入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
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人到达急诊室后2小时内开始(全麻除外)。
(5)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上角盖红色“急诊”印章,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或同时进行。
(6)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病人没有家属和委托人,可由二值、三值医生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务科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报告和会诊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接诊医生及时报告二值,必要时报告三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处理。
遇特殊情况报告医院,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节假日和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
遇突发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和协调工作,总值班在指挥有困难时可请示门诊部主任、医务科、医务处处长、主管院长。
中山眼科中心会计、审计、经济、统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基本条件一、基本条件受聘中山大学会计、审计、经济、统计专业技术各级岗位者,必须专职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遵守宪法、法律,具有良好品行和职业道德,忠诚教育事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谨治学,团结合作,爱护学生,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声誉,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良好的为教学科研服务意识,考核称职。
二、会计三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现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竞聘会计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㈠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 20 年,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
㈡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 10 年,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提出过具有重大价值、学术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问题,主持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工作业绩显著。
㈢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 5 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 在相关工作领域有重要影响,担任全国性有影响的职业协会或学会主要负责人;2. 主持完成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或重大研究成果;3. 以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级重大奖项。
三、会计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现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认真,完成聘任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可受聘会计四级专业技术岗位。
四、会计、审计、经济、统计五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现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竞聘会计、审计、经济、统计五级专业技术岗位:㈠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 15 年,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
㈡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 8 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 对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制订职业财会制度,主持地区、职业或部门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工作;2. 具有解决财会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经历和能力,有主持较高层次的大中型审计项目,编制重要审计工作方案,起草重大审计报告,提出有重要价值改革意见的经历和能力,工作成绩显著。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青光眼发病新机制与诊疗的系列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张秀兰(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总体设计者。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实施和统筹协调,是本研究主要科学技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本项目论文成果的通讯作者,及著书的第一作者。
2.黄文彬(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负责课题的部分设计和实施;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炎症因子的分布状态以及血氧代谢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50%。
是项目中1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3.王伟(职称:主治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5%。
是项目中15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4.周民稳(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难治性青光眼系列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0%。
是项目中9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5.陈士达(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及保护机制的热点问题研究、青光眼影像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35%。
是项目中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项目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提出,致盲眼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之疾患。
而青光眼疾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且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它给人类的光明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刘奕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
.刘奕志是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副董事长,白内障科学科带头人。
他坚持白内障防治的研究,已帮助20万白内障盲人恢复光明。
下面是小编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快来看看吧。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是中国眼科学界的传奇人物,被称为“眼科一把刀”。
32年来,他坚持白内障防治的研究,已帮助20万白内障盲人恢复光明。
一个个恢复光明手术的背后,刘奕志创建了微创白内障手术体系,改变了国内白内障治疗的落后局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刘奕志率先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技术引入国内,并攻克了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适合国人的手术体系。
随后,他在全球首创高效超声乳化“扭动”碎核模式,这一技术已在180个国家和国内588家单位引用,被认为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里程碑”。
2016年3月,学术杂志《自然》发表了刘奕志团队的原创论文: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首次实现了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并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开辟了干细胞修复组织器官的新方向。
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再生医学迄今为止最好的成就之一”,世界知名医学期刊《Naturemedicine》将其评选为“2016年度生命科学8大突破性进展之一”。
刘奕志说,人类晶状体再生研究成果开启人类对抗疾病的新路径。
以后人类对一些病变组织的器官,能否找准干细胞位置、完善手术的精准度,实现人类组织器官的再生呢?这有很大想象空间。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二刘奕志,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兼附属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学术带头人,博士学历,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副组长,《眼科学报》编委,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刘奕志教授简介科室: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的小切口原位碎核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晶状体脱位、硬核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合并葡萄膜炎的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复杂病例的治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关于2018年硕士生招生复试的通知
1.复试时间:2018年4月2日-4日
2.复试安排:4月2日9:30--11:30报到,请带齐资料
14:30-15:00签到,讲解政策
15:00--17:30笔试(专业课+专业英语)
4月3日14:00-- 面试
4月4日8:30-- 拟录取学生体检
3.复试地点:报到、笔试、面试地点均在广州市金穗路7号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
体检在中山大学北校区门诊部。
4.复试分数线按中山大学基本分数线要求,获得复试资格学生名单见附件。
5.获得复试资格的同学请收到本通知后于2018年3月20日前扫码加入“中山眼科中心2018招生”微信群,并关注“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微信公众号。
更改群名片为“硕士+真实姓名+本科学校名称”(若无更改备注,将被取消入群)。
其他相关通知将在微信群通知。
6.具体复试办法、调剂办法将于近期公布,请留意。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18年硕士生复试名单。
林浩添——八零后眼科英才作者:刘玉杰来源:《科学中国人》2012年第15期编者按:今年年初,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 》)在线刊登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收集、跟踪并完善了结膜吸吮线虫病的临床资料,并成为该杂志一月份在线阅读点击量最大的文章。
该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就是我国眼科后起之秀林浩添。
林浩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临床医师,博士,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是中山大学重点培养的青年科研人才之一。
以第一或联合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或翻译眼科专著4部;作为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5项,同时参与了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等6个课题;拥有中国专利2个和美国专利1个;任7个国际著名眼科杂志的特约审稿人,广东省医学会会员,中山眼科中心《眼科通讯》编委;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近20次,包括2011年欧洲眼科年会和2012年美国小儿眼病和斜视会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视觉系统的载体。
对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师林浩添来说,守护眼睛的健康更是他一生的追求,是他所热爱的临床科研的职责所在。
为了人们的眼睛健康,他将自己年轻的热血与激情倾注于一间普通的医疗室、一方小小的实验台,在青春的大好年华里取得了一次次的突破与创新。
天生我才,厚积薄发林浩添大学时所修的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高考时成绩本来可以报考清华或北京大学,但因受当中医的父亲影响,从小立志当一名医生的他最后选择了中山大学医学院,就这样,林浩添走上了这条漫长的“不归路”。
学生时期,相对于喜爱户外活动的其他同学,林浩添更喜爱一个人在宿舍里读书(现在时髦定义为“宅男”),尤其是对专业课的自觉涉猎,使他在医学知识和科研思维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二时,喜爱钻研的林浩添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学校的暑期科研活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完成了科研生涯的第一篇论文,成功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的医学版上。
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35.2438.0126.751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33.7727.5125.5986.87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4.3728.5332.485.3 4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30.0218.9322.7171.66 5天津市眼科医院27.4220.7120.3468.47 6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4.4812.4622.6759.61 7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2.4414.0222.7859.24 8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22.238.7427.3858.35 9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5.7712.3119.6257.7 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610.4220.6556.67 11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4.8812.0919.6256.59 1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6.0311.9717.5955.59 13山东省眼科研究所21.449.3624.6855.48 14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3.1811.919.8754.95 1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3.2811.0518.853.13 16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1.3610.9120.8453.11 17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4.210.2418.6653.1 18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3.2612.5617.0652.88 19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5.718.9418.1452.79 2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1.612.4218.1652.18 2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2.849.8518.9551.64 22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21.1713.0817.1151.36 2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9510.9816.8150.74 24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3.88.8617.9950.65 25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4.039.316.6950.02 2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3.818.5516.2248.58 27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428.8618.9248.2 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1.2410.8116.1548.2 29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2.778.9716.1547.89 30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389.5217.847.7 30西安市第四医院18.6810.8418.1847.7 3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2.128.6616.5247.3 3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1.329.7816.1547.25 3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18.798.8119.4447.04 3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8.3710.3418.2246.93 36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1.049.2216.6346.89 37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1.23916.5846.81 38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749.5816.4146.73 39四川省人民医院20.629.5716.4846.67 40江苏省人民医院20.379.6416.6346.64 41山西省眼科医院22.068.1516.2246.43 4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898.5716.946.36 4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278.4316.5246.22 44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578.916.5245.99 4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1.18.2716.4745.8446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038.5118.2645.8 47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9.0716.4445.7 48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19.319.4516.8845.64 49北京医院20.147.6117.8845.63 50河南省人民医院21.97.416.2645.56 5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578.6116.1845.36 52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548.5816.2245.34 5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817.2816.2245.31 5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8.9310.1416.2245.29 55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857.8916.4545.19 56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627.7716.4544.84 57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88.216.3344.81 58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67.7916.2244.61 59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8.569.2516.3344.14 60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537.3516.1544.03 6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8.838.7716.3343.93 62上海市同济医院20.177.2716.4443.88 63浙江省人民医院20.45716.2943.74 64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8.678.3916.6743.73 65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7.3716.1543.72 66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7.3716.1543.7 66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848.4116.4543.7 68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8.488.9416.2643.68 69西安市第一医院18.528.7216.3743.61 70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7.2216.1543.56 70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18.379.0416.1543.56 7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8.558.7816.2243.55 73沈阳军区总医院20.167.2316.1543.54 74武警总医院18.518.4816.4543.44 75青岛市市立医院20.44 6.916.0743.41 76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18.528.7216.1543.39 77江西省人民医院20.18 6.9516.2243.35 78南京市第一医院20.127.1416.0743.33 79烟台毓璜顶医院20.157.0216.0743.24 80南昌市第一医院20.17 6.9716.0743.21 8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8.438.416.3643.19 82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8.288.7416.1543.17 83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19.287.5916.2943.16 8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578.1916.3343.09 85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 6.816.0743.04 8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8.568.2516.1542.96 87广东省人民医院18.698.0716.1542.91 88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18.537.8516.4542.83 8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8.558.0116.2242.78 9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448.0316.342.779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8.657.6716.4442.76 9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18.477.9916.2242.68 9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8.437.9516.342.68 92湖南省儿童医院18.468.0716.1542.68 95无锡市人民医院18.437.7816.4142.62 96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8.397.6816.4442.51 97兰州大学第二医院18.427.8516.2242.49 98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18.437.8916.1542.47 98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18.727.616.1542.47 10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8.387.9416.0742.39。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青光眼发病新机制与诊疗的系列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张秀兰(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总体设计者。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实施和统筹协调,是本研究主要科学技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本项目论文成果的通讯作者,及著书的第一作者。
2.黄文彬(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负责课题的部分设计和实施;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炎症因子的分布状态以及血氧代谢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50%。
是项目中1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3.王伟(职称:主治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5%。
是项目中15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4.周民稳(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难治性青光眼系列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0%。
是项目中9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5.陈士达(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及保护机制的热点问题研究、青光眼影像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35%。
是项目中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项目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提出,致盲眼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之疾患。
而青光眼疾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且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它给人类的光明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然而,青光眼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早期诊治、及神经保护治疗等研究已成为21 世纪眼科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本项目在多项国家、省部级基金的支持下,对青光眼发病机制以及青光眼诊疗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一、针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及保护机制的热点问题,最先将嘌呤调节机制、压力相关调节机制、“亚炎症”概念等引入青光眼领域,进行发病机制研究的研究;同时进行“生物能量治疗”探索,为青光眼治疗开辟新的视角。
二、针对青光眼早期诊断技术及早期预防不足问题,进行了青光眼影像学及临床标本分子机制研究,全面评价青光眼生物测量指标,为早期诊断和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针对青光眼治疗问题,在难治性青光眼治疗上提出了新的治疗模式;同时注重原创性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并发表著书。
出版专著《图解临床青光眼诊治》、《图解青光眼手术操作与技巧》、主译《儿童青光眼共识》、参编并出版另外7部著书;其中两本著书,分别获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度“质量效益奖”、2016年“人卫好书奖最高奖项---优秀数字与融合产品奖”(均是当年年五官编辑部唯一获奖图书)。
以长期积累的临床图片和手术视频为主线,系统、全面地融汇了当下国内外青光眼诊疗的最新进展,介绍各类青光眼的体征、诊断与治疗过程,以及系统传授青光眼手术操作与技巧。
在全国广泛应用和推广,惠及全国医生和患者。
项目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6篇,其中SCI 78篇, IF总分为226.7 分,引用次数达477。
代表性论文发表在Ophthalmology, AJO、IOVS、Acta Ophthalmologica、J Glaucoma 等国际著名眼科期刊。
所在团队曾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研究成果,获得2014年度世界最有影响力眼科人物100强(第50名,中国大陆仅2位眼科学者入选)、2016年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
被多个国际著名眼科学术大会,如WGC(世界青光眼大会)、APAO(亚太眼科学大会)、APGC(亚太青光眼大会)等特邀大会发言;受邀到全国、世界各地学术演讲共达200余场,开展十多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传播和推广本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为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疗作出具大贡献,也为国内培养了大批年轻骨干。
研究成果经国内外近100家单位推广应用,惠及广大青光眼患者,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论文1:Aqueous humor concentration of VEGF and retinal oxygen saturation after unilateral 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论文2:Choroidal physiology and primary angle closure disease论文3:Changes in retinal oxygen saturation, choroidal thickness,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论文4:Inflammation-Related Cytokines of Aqueous Humor in 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Eyes论文5:Choroidal Thickness in the Subtypes of Angle Closure: An EDI-OCT Study论文6:Dynamic mobilization of PGC-1 alpha mediates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RGC-5 cells by resveratrol during serum deprivation论文7:Levels of Erythropoieti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Surgery-Required Advanced Neovascular Glaucoma Eyes Before and After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Bevacizumab 论文8:Does 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Cause an Increased Choroidal Thickness?论文9:Choroidal Thickness in Fellow Ey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Measured by 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论文10:Acute increase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releases ATP into the anterior chamber著书1:《图解临床青光眼诊治》著书2:《图解青光眼手术操作与技巧》译书3:《儿童青光眼共识》知识产权名称专利1:<名称>(专利授权号)专利2:<名称>(专利授权号)软件著作权3:<名称>(软件登记号)…推广应用情况本系列研究关注青光眼临床与基础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对青光眼发病机制、早期诊疗、与治疗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多次提出新的观点。
1.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杂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6篇(其中SCI 78篇, IF总分为226.7 分,引用次数达477);代表性论文发表在Ophthalmology, AJO、IOVS、Acta Ophthalmologica、J Glaucoma等国际著名眼科期刊。
2.出版专著《图解临床青光眼诊治》、《图解青光眼手术操作与技巧》、主译《儿童青光眼共识》、参编并出版另外7部著书;提高了国内外同行在青光眼界的认可;惠及了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广大医生和患者。
3.基于研究结果,当选2014年度世界最有影响力眼科人物100强(第50名,中国大陆仅2位眼科学者入选);基于2016年度业绩获得2017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APAO achievement award),以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14年科研项目重点贡献奖”、“2015年科研贡献奖”、“2016年科研贡献奖”。
4.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被多个国际著名眼科学术大会,如WGC(世界青光眼大会)、APAO(亚太眼科学大会)、APGC(亚太青光眼大会)等特邀大会发言,单就影像学系列研究在2013-2016年期间被邀请国内外演讲达34次(其中国外演讲18次);近5年来应邀到全国各地超过30个省市地区、及世界各地学术演讲超过200余场。
广泛传播眼科新知的同时,分享、交流、推广和应用项目的研究成果。
5.人才培养:在项目实施、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年轻骨干,指导了大批进修医师、住院医师、研究生。
为广东省省级眼科学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唯一连续十年中山眼科中心七年制、八年制英文教学优秀教师(排名第一)并获得奖励。
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规范化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名。
其中13人次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另外一名学生获得2013年度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基金培养资助,一名学生获得2013年度爱尔奖学金项目,一名学生获得ARVO travel grant,一名学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一名学生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优秀研究生(博士毕业论文),一名学生获得2017年世界青光眼大会(WGC)前十优秀展板。
6.医院推广应用:通过各自途径(包括国内外讲学、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发表文章、出版书籍、培养人才等),研究成果经国内外近100家单位采纳并推广应用,其中包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温州眼视光医院眼科、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宁夏银川眼科医院眼科、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江西南昌眼科医院、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河北邯郸市第三医院眼科、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辽宁省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等,并撰写应该证明。
研究成果惠及广大眼科医师尤其青光眼专业医师和广大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