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祺同志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林浩添,从小眼科走进大世界他是患儿眼中的“林叔叔”,看诊时准确地叫出患儿的姓名,查房时亲切地抱起熟识的患儿。
他是科研领域的“拓荒者”,以眼科为突破口,在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屡创第一。
他是团队的“头儿”,用智能语音每天提醒大家规律作息,督促科研“小白”学习英文论文,带领大家幸福向前冲。
他就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
守护光明,是很酷的事星期二,是林浩添在儿童眼病门诊出诊的日子。
在506诊室,他向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和生活细节,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病情变化和孩子眼睛的发育状况。
在患儿临走前,他还不忘提醒家长:“让孩子多点户外活动,做做穿珠子、捡豆子等精细手工。
”每次给患儿检查前,林浩添都会准确地叫出孩子的姓名,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边交流边评估。
查房时,为了让患儿放下心里的戒备,他总是会抱起患儿,跟他们交朋友。
患儿亲切地叫他“林叔叔”。
“来我这里看病的,多数都是复杂的病例。
每名患者都有不同的病情和需求,深入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我父亲也是医生,他从前也是这样,实实在在地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
”林浩添出生在广东揭阳农村一个三代从医的家庭,他的父亲和外公都是“赤脚医生”。
他回忆说,一次,家里来了一位老人,全身都是病,身上只带了5毛钱。
他父亲不仅免费给老人详细检查诊断,还送给他很多药。
林浩添清晰地记得父亲说的话:“乡亲们都不容易,我们能做的不多,能帮一个是一个。
”从小耳濡目染,林浩添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9年的高考,他以揭阳一中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眼科学是中山大学最好的医学专业之一。
“在眼睛上动刀、守护光明,是很酷的事。
小眼科可以带领我走进大世界,通过眼睛可以看到动脉、神经组织等全身器官系统的很多问题。
”在二级专业上,他毅然选择了眼科。
挑战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当时,老年人的白内障手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挑战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人比较少。
林浩添说:“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青光眼发病新机制与诊疗的系列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张秀兰(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总体设计者。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实施和统筹协调,是本研究主要科学技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本项目论文成果的通讯作者,及著书的第一作者。
2.黄文彬(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负责课题的部分设计和实施;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炎症因子的分布状态以及血氧代谢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50%。
是项目中1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3.王伟(职称:主治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5%。
是项目中15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4.周民稳(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难治性青光眼系列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0%。
是项目中9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5.陈士达(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及保护机制的热点问题研究、青光眼影像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35%。
是项目中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项目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提出,致盲眼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之疾患。
而青光眼疾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且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它给人类的光明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李晓文来源:《科学中国人·下旬刊》2021年第02期1996年5月,一架从美国飞来的波音747客机降落广州白云机场,阔别家乡10年整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生物化学助理教授李万程终于踏上了故土。
他此番回国有两个目的:一是探望父母家人、恩师和故交好友;二是接受母校湖南师范大学聘请他为发育生物学教授的聘书。
回家之前,他顺道看望在美国相识、已经回国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的朋友。
两人在一起吃饭时,李万程开玩笑说,如果哪天选择回国工作,就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来。
没想到戏语成真。
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新泽西医科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医科大学任教20多年后,如今的李万程已关掉在美国的实验室,正式成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眼发育和分子病理机制课题组组长。
作为眼睛晶状体研究领域首位获得美国眼科学基金会白内障研究杰出成就奖的华人,李万程的加盟,无疑将把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眼睛晶状体发育和眼睛重大眼疾之一——白内障的分子机制基础研究推向国际最前沿,并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入国际双一流注入强劲动力。
“做科学研究的人最忌夸夸其谈,我不敢说我将来会给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带来多大的成就,但凭借在国外多年脚踏实地的研究积累,认认真真做研究的态度,再加上中心近年来为建成世界一流眼科中心在引进人才等方面的诸多努力,我相信有这么多秉持同样认真态度的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山眼科中心会迎来飞跃式的发展。
”30余年埋首眼睛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走过多个大大小小的世界科学研究殿堂,经历过无数场学术交流与辩论,李万程的经历正应了著名诗人李白的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破楼兰终不还李万程1960年出生于湖南衡山一个农民家庭。
他能完成中学的学业,除了仰仗父母亲和姐姐的辛勤劳动,姑母和舅母等人的经济支持,还得益于多位尊师(刘德象、黄周秀、李炎明、戴清海、聂东楚、胡粹娥、尹立雁等)的帮助。
伏立康唑对眼部常见分离真菌的体外药敏实验研究孙明霞;陈家祺;刘长秀;江丽芳;陈晓莲;梁洪光【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年(卷),期】2005(023)002【摘要】目的探讨新一代氮唑类抗真菌药伏立康唑(VCZ)对眼部常见分离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Z)作对比.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M38-A方案,共对3属43株眼部常见分离真菌进行研究,VCZ、AMB和FCZ体外单独用药时分别取100%、100%和≥80%的生长抑制为最低抑菌浓度(MIC),质控菌株采用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 ATCC22019).结果VCZ对白色念珠菌的MIC90最低(0.016 μg/mL),对镰刀菌菌属的MIC90值偏高(4 μg/m),对曲霉菌属的MIC50、MIC90分别为0.125μg/mL和1 μg/mL,明显低于AMB(分别为0.5、2 μg/mL).除白色念珠菌外的其他眼部分离菌株对FCZ耐药(MIC90≥128 μg/mL).VCZ对镰刀菌和曲霉菌的体外抑制率均为100%,高于AMB的61.5%和46.7%.结论VCZ对眼部常见分离真菌均有显著的体外抗菌活性,其眼用剂型的开发对临床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具有重要的意义.【总页数】3页(P186-188)【作者】孙明霞;陈家祺;刘长秀;江丽芳;陈晓莲;梁洪光【作者单位】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R988.1【相关文献】1.国产伏立康唑对临床分离病原真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乔建军;刘伟;金星姬;万喆;陈伟;王端礼;李若瑜2.眼部分离曲霉菌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研究 [J], 王智群;黎黎;李然;罗时运;孙旭光3.酵母样真菌的分离鉴定与体外药敏试验 [J], 韦宁;王霞;雷万群4.碘伏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常见分离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J], 冯桂玲;要瑞莉;郭彦言5.硝酸咪康唑和克霉唑对临床常见分离真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J], 万喆;王爱平;李若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医陈家祺,王智崇,袁进,梁凌毅答疑:角膜病在线义诊*导读:……*陈家祺角膜病专科主任医师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名医介绍: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有丰富的经验。
尤其在角膜病的诊治、角膜移植手术、眼表重建手术、复杂眼外伤防治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患者(男,7岁):病情描述:梁教授,您好,打扰你了,我来自东莞虎门,我的小孩看书、看电视或写字的时候,有时感觉眼睛发热,用冷湿毛巾敷一下就好多了,另外,眼眼时常眨眼较频繁。
此现象大概半年多前就有了,我们还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就没当回事。
近来发现他眼眼发热(小孩说感觉眼睛里好像有热水)、频繁眨眼以及用手揉眼睛的次数多了,就带他去当地的医院检查,结果是患有结膜炎,视力测试为近视(0.5),医生给开了一瓶眼药水(托百士),连续滴了三天,症状好转。
第四天,去另一家医院检查视力,并做了散瞳验光,确认为近视200度。
并*陈家祺,王智崇,袁进,梁凌毅:考虑你这个学习是不能用眼过度的,也不能揉眼睛,还是要配镜纠正。
----------------------------*患者(女,33岁):请问海露玻璃酸钠滴眼液内有防腐剂吗,可以长期使用吗曾经的治疗及用药情况:眼干,使用爱丽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立宝舒卡波姆眼用凝胶,不看电脑时没有不适感。
这几天感觉眼睛总颤,不是眼皮跳*陈家祺,王智崇,袁进,梁凌毅:考虑基本上所有的滴眼液都是有防腐剂的可能,所以是不能经常用。
你应该是视力疲劳。
不是眼药水的问题。
----------------------------*患者(女,29岁):病情描述:12岁的时候眼睛做过左眼球摘除手术,但未植入义眼球。
22岁的时候做义眼球植入手术失败。
现义眼台还留在眼眶内,上睑下垂并有几处细微的针眼。
为了重拾美丽及信心,想再次做义眼球植入手术。
在网上看到陈教授的简介,让我看到了眼睛又重新变回漂亮的希望。
请问陈教授:1、我眼睛现在做义眼球植入手术是否还有成功的机会?2、做这个手术我应该准备多少钱?*陈家祺,王智崇,袁进,梁凌毅:考虑你的情况最好是选择去三甲大医院的眼科会比较有保障的,费用可能需要2万左右的哦。
2016年版《岭南名医录》出炉啦!这份名录来自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通过一年时间的“为医护人员点赞”活动,选出点赞数排名在前1000名的三级医院医生,经过专家组评选,挑选部分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整理而成,可以说是一份十分靠谱的就医指南哦~赶紧收好啦~ 广东发布2016-03-13心血管内科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房颤、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高血脂、冠心病、风湿病等1.广东省人民医院:姚桦、林曙光、耿庆山、林展翼、吴书林、林纯莹、陈纪言、张智伟、范瑞新、陈泗林、谭宁、张斌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钢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黄铮、刘伊丽4.广州军区总医院:邱健5.广东省中医院:黄春林、吴焕林、邹旭、陈秋雄6.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聂如琼7.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陈爱华、刘映峰、杨平珍8.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王清海9.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冼绍祥、冯存伟1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世明1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何启扬1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晞明13.广州华侨医院:张爱东14.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潘宜智15.深圳市人民医院:董少红16.梅州市人民医院:钟志雄17.东莞康华医院:贾国良18.茂名市人民医院:梁岩19.汕头市人民医院:陈平20.云浮市人民医院:张志广21.珠海市人民医院:石理22.中山市人民医院:黄炫生心脏外科冠心病、风险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心脏外伤、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1.广东省人民医院:庄建、陈寄梅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杨艳旗3.广东省中医院:阮新民4.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邹小明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钟凯、张希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少波7.东莞市人民医院:周建平呼吸内科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燕斌、谢灿茂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陈荣昌、黎毅敏、李时悦3.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兴林、郭纪全、郑勤伟、李静4.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天托5.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江山平、李建国6.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徳、林琳7.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陈正贤8.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绍曦9.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挪富10.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吴洁文内分泌科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代谢性疾病等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曾龙驿、陈燕铭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海鹏、李延兵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严励4.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华章、邝建、吴文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赛美、朱章志6.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萍7.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沈洁8.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薛耀明9.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胡春玲10.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徐谷根11.中山市人民医院:梁干雄1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孙辽13.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张帆14.东莞市人民医院:张秀薇肾内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肾病综合症、多囊肾、肾结石狼疮肾炎等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张训2.广东省人民医院:史伟、郝文科3.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魏连波、罗仁4.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姜宗培5.广东省中医院:杨霓芝、刘旭生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阳晓、余学清7.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徐安平8.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邹和群消化内科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胰腺炎、食道炎、胃食道反流综合症、肝硬化、胆囊结石、消化道肿瘤、克隆氏病等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思德、智发朝、张亚历、姜泊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旻湖、曾志荣、钟碧慧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胡品津、郅敏4.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启仪、沙卫红5.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聂玉强、周永健6.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吴斌7.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其奎、黄开红8.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何敏9.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戈焰、邱健行10.广东省中医院:罗云坚、余绍源、黄穗平1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鑫梅、劳绍贤、刘友章12.清远市人民医院:彭铁立13.深圳市人民医院:王立生14.潮州市人民医院:孙光裕15.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李明16.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周宇风湿科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病、产后风湿等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岫岩2.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吴启富、肖长虹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余步云、黄建林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纪藩5.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李天旺6.广东省中医院:何弈婷7.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黄建林8.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孙尔维9.广州华侨医院:周毅10.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王庆文神经科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帕金森、脑瘫、老年性痴呆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海军、曾进胜、盛文利、李玲、张成、黄正松2.广东省人民医院:王丽娟、徐书雯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彭英、陶恩祥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聪、潘英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李中6.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陆正齐、彭福华、陈晓红7.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漆松涛、潘速跃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治强、梁燕玲、钱东翔9.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田时雨、李铁林、柯以铨、张世忠、段传志10.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谢炜、陈宝田11.广东省中医院:黄培新、刘茂才、梁伟雄、黄燕、李铁林、蔡业峰、杨志敏1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培政13.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田时雨14.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高敏15.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方成1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彭彪17.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章成国18.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军19.江门市中心医院:钟建新、伍益20.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陈树丹精神心理科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孤独症、多动症、心理干预等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晋碚2.广州华侨医院:潘集阳3.广东省人民医院:林勇强4.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陆小兵蒋泽宇肝胆外科肝胆管结石、肝炎、肝硬化等1.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吕志平2.广东省中医院:池晓玲谭志健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朝曦4.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方驰华高毅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夏金堂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薛平7.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谷维立8.深圳市人民医院:鲍世韵9.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杜发斌10.佛山市中医院:蒋开平儿科感染性肺炎、脑膜炎、智力发育障碍、腹泻、支气管、急性贫血、性早熟、癫痫、肾病、心理发育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曾其毅、王斌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蒋小云、丘小汕、杜敏联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邹小兵4.广东省人民医院:翟琼香、何少茹、谢衍铭5.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王波、陈运彬、杨杰、乐盛麟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崔其亮7.中山市博爱医院:付四毛8.广州市中医院:肖达民9.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余德钊、周永霞1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周名秀、龚四堂、耿岚岚、周晓光、张丽、刘丽徐翼、陈欣欣11.广东省中医院:许尤佳1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德晖13.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麦智广14.汕头市中心医院:林明祥15.东莞市人民医院:袁慧珍16.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吕波17.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林霓阳生殖医学专业不育不孕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灿权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见桥、龙晓林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梁晓燕4.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刘风华妇科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盆腔炎、宫颈炎1.广东省中医院:李丽芸、王小云、黄健玲、梁雪芳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珍、罗颂平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杨冬梓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秀杰5.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罗喜平6.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越波7.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石堒8.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谢波9.广州华侨医院:谢杏美1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光仪11.东莞康华医院:田可歌1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瑞芳13.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志凌产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前诊断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余艳红、钟梅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游泽山、梁润彩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侯红瑛4.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建平5.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牛建民、尹爱华6.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崔咏怡、何平7.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敦金、李映桃8.深圳市人民医院:林琳华9.中山市人民医院:陈泳珊10.云浮市人民医院:丁红梅耳鼻喉科中耳炎、听力下降、胆脂瘤、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文卫平、史剑波、许庚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郑亿庆、邹华、关中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源4.广东省人民医院:陈少华、张思毅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阮岩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振先7.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张官萍8.广东省中医院:李云英9.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湘平1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谢民强1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樊韵平12.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王跃建泌尿外科肾尿路结石、肾上腺疾病、前列腺疾病、肾肿瘤、膀胱肿瘤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姚友生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国华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平、高兴成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戴宇平、陈凌武、陈炜5.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刘春晓6.广州军区总医院:胡卫列、何恢绪7.广东省人民医院:刘久敏8.广州华侨医院:苏泽轩9.广东省中医院:陈志强10.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杨国胜11.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刘肇华12.清远市人民医院:曾健文骨科骨折、腰脊椎疾病、人工关节置换、断肢再接、关节软骨损伤、骨肿瘤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威明、顾立强、杨军林、刘少喻、徐栋梁、朱庆棠、沈靖南、刘小林2.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金大地、黎庆初、蔡道章、樊仕才3.广州军区总医院:吴增辉、尹庆水、夏虹4.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沈慧勇、黄东生、高梁斌、李春海5.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昆、戎利民6.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史占军、朱青安、陈建庭7.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靳安民8.广东省人民医院:郑秋坚、王义生9.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许学猛、范德辉10.广州华侨医院:查振刚、林宏生11.广东省中医院:黄宪章、刘金文、刘军、周英祝、林定坤1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邵敏13.惠州市中医院:谭志宏1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汉士、黄枫、梁德15.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黄东、李贵涛16.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光明17.佛山市中医院:刘效仿18.汕头市中心医院:林本丹19.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巫洪波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肿瘤、眼外伤、角膜病、屈光不正、小儿斜视、弱视等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陈伟蓉、文峰、刘泉、王智崇、黄挺、葛坚、余敏斌、卓业鸿、张清炯、吕林、张少冲、刘文、何明光、林晓峰、郑永欣、黄丹平、杨华胜、陈家祺、梁小玲、林小铭、吴明星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沙翔垠3.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勤4.珠海市人民医院:侯光辉5.茂名市人民医院:江波口腔科口腔肿瘤、牙髓炎、种植牙1.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廖贵清、侯劲松、曾融生、张志光、李彦、高燕、林正梅、凌均棨、毛学理、郑有华、许跃2.广东省口腔医院:章锦才、张雄、周磊、曾雄群、刘曙光、郑俊发、周会喜、薛国初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潘朝斌、陈伟良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翁志强皮肤科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赖维、陆春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郭庆3.广东省人民医院:董秀芹4.广东省中医院:禤国维、范瑞强、陈达灿5.广东省皮肤病医院:杨斌、陈永锋麻醉科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子清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曹铭辉感染科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汪能平、侯金林、骆抗先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李刚、林炳亮、谢冬英针灸科1.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升旭2.广东省中医院:陈全新、符文彬、徐振华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家维、庄礼兴、李素荷中医科1.广东省人民医院:王昌俊2.广东省中医院:林启展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冼建春4.汕头市中心医院:吴芳汀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泽雄6.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宏志7.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冯崇廉8.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吕英9.广州华侨医院:沈英森1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洪杰斐1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钟启腾急诊科1.广东省人民医院:覃铁和、曾红科、陈纯波2.广东省中医院:梅广源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南4.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子通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晓辉6.揭阳市人民医院:李奕琏康复科1.广东省人民医院:张鸣生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窦祖林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马超4.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刘悦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潘翠环6.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王于领7.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常燕群普通外科1.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向国安、高鹏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国新、雷尚通3.广东省人民医院:杜嘉林、李勇4.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黄宗海、俞金龙5.广州华侨医院:王存川6.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卫洪波7.中山市人民医院:师天雄8.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建文9.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王芝钧10.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威11.江门市中心医院:周毅12.梅州市人民医院:吴祖光13.茂名市人民医院:陈斌14.汕头市中心医院:王小忠器官移植科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王长希、朱晓峰、陈立中整形外科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高建华2.广州华侨医院:刘宏伟影像科1.广东省人民医院:丛淑珍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鸿圣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明德肿瘤专业部分专家胸部肿瘤肺癌、气管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胸膜肿瘤、胸壁肿瘤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戎铁华、王欣、林鹏、张兰军、龙浩、傅剑华2.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陈刚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健、李洪胜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5.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劼胃肠胰癌胰腺癌、直肠癌、胃癌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志伟、陈映波、万德森、潘志忠2.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林锋、彭俊生、陈双、汪建平、兰平、任东林、王磊、康亮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崔书中4.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韩方海5.深圳市人民医院:夏利刚肝癌1.广东省人民医院:区金锐、简志祥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捷、闵军、陈涛、陈汝福3.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升平、陈敏山、元云飞、郭荣平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周杰6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规划、杨扬乳腺癌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名添、王曦、谢小明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姚和瑞、宋尔卫3.广东省人民医院:廖宁4.广东省中医院:林毅、刘鹏熙、司徒红林5.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韦伟妇科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子宫肉瘤、外阴癌、阴道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继红、张彦娜、郑敏、李艳芳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书忠3.广东省人民医院:李志刚鼻咽癌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钱朝南、麦海强、郭翔甲状腺癌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安奎、宋明、郭朱明、张诠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深明3.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彭汉伟泌尿肿瘤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癌、肾上腺囊肿、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无功能的肾上腺肿瘤、和肾上腺转移癌、列腺癌、阴茎癌、膀胱肿瘤、睾丸肿瘤、尿道癌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韩辉、周芳坚、刘卓炜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血液肿瘤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吕跃2.广东省中医院:梁冰、李达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娟4.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林东军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周淑芸、刘启发6.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苏永忠神经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转移瘤、颅咽管瘤、血管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等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忠平、牟永告2.广东省人民医院:詹升全肿瘤内科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姜文奇、张力、李宇红、李志铭、徐瑞华、林桐榆、黄慧强、夏良平2.广东省中医院:刘伟胜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锐深4.广东省人民医院:杨衿记、马冬5.广州市中医医院:张华6.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李爱民、张军一7.广州市肿瘤医院:潘春华8.东莞市人民医院:王在国9.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杜彩文生物治疗科分子靶点药物、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细胞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利民、张晓实放疗科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骏、罗伟、吴少雄、孙颖、刘孟忠、夏云飞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秀萍肿瘤介入治疗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叶小卫2.珠海市人民医院:陆骊工儿童肿瘤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孙晓非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建培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学群分子诊断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建永核医学科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樊卫临床研究中心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洪明晃影像介入中心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沛宏、范卫君、黄金华、张福君、谢传淼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建勇中医科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蓓、胡丕丽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邬晓东、苏旭春病理科1.广东省人民医院:刘艳辉2.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云径平、谢丹。
专利名称:FK506纳米微粒用于制备治疗眼角膜移植所引起的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家祺,庞志清,费文雷
申请号:CN200510032949.0
申请日:20050128
公开号:CN1679549A
公开日:
200510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免疫抑制剂FK506纳米微粒的用途,提供了FK506纳米微粒用于制备治疗眼角膜移植所引起的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眼角膜移植所引起的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治疗剂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FK506纳米微粒,以及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添加剂。
所述的FK506纳米微粒是FK506载入生物可降解性材料所得到的载药纳米微粒。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配制成滴眼液,制备成可植入眼内缓释的注射剂。
本发明所述的用FK506纳米微粒制备的药物可以用来治疗眼角膜移植所引起的免疫相关性疾病,对这类疾病将有比同类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
申请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地址:510060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陈家祺同志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我国著名角膜病学专家。
1938年7月出生,广东东莞市人,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代表。
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从事临床教学工作。
曾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全国角膜病学组组长等职务。
现任教育部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眼库主任、广东省视觉眼科学研究所所长。
陈家祺同志从事眼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0多年来,立足本职、扎根临床,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名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他视工作为生命,爱岗敬业,至今已为眼病患者施行角膜移植及眼表手术4万多例,是我国角膜移植手术例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医生之一,有力推动了我国角膜移植技术的发展。
他视患者为亲人,无论白天黑夜还是酷暑严寒,只要患者需要,他都随叫随到,从无怨言。
他从不收受病人的“红包”和礼品,多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赢得了无数患者的信任与爱戴。
他视学生为挚友,言传身教,甘为人梯,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学生的尊敬。
他为官勤政、廉洁自律,在担任中山眼科中心领导职务的10多年中,为医院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他勤于钻研,勇攀医学高峰,在角膜病的诊疗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他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血无私奉献给党的医疗卫生事业,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行医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是值得全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陈家祺同志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劳动模范(两次)、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南粤杰出教师等多项殊荣。
陈家祺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政治觉悟,展现了当代医务工作者大医精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他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大力宣传学习陈家祺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教育和引导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正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推进卫生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之一。
为此,省卫生厅决定,在全省卫生系统广泛开展向陈家祺同志学习活动。
省卫生厅号召,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要学习陈家祺同志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岗位奉献上,体现在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工作中。
学习他视病人如亲人,几十年如一日,把救死扶伤作为天职,把廉洁行医作为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对工作满腔热忱,对眼科专业的执着追求,对技术精益求精,善于学习,刻苦攻关,永攀科技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忘我工作、扎实苦干、严谨求实的务实精神;学习他甘于清贫,廉洁自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
省卫生厅要求,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向陈家祺同志学习的活动,把开展向陈家祺同志学习活动与“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活动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广泛发动,迅速形成热潮;要认真学习陈家祺同志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争做人民满意的共产党员和优秀医务工作者;要广泛宣传陈家祺同志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示范、引导作用;要把学习陈家祺同志先进事迹与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推动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省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