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规定一、检查项目:1、视力,2、色觉,3、外眼,4、眼位,5、眼前节: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6、玻璃体,7、眼底,8、眼压二、操作规程:(一)视力检查:方法: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
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
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二)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三)外眼检查1、眼睑(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
(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
2、结膜(1)检查顺序: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
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
(2)检查方法:睑结膜检查方法: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即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
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分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
球结膜检查方法: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
中山眼科中心急诊服务流程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制度与流程门诊接到需要眼科急诊患者,由接诊医生和护士按照预检分诊标准,分级进行抢救。
必要时请专科医生进行会诊,诊断明确,进一步治疗,留门诊观察或收入院治疗。
接诊医生在没有其他医生接收时,要对病人负责,在交接病人时要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接收医生进行交接。
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1、眼科急症均进入绿色通道。
2、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及时处理,不属于本专科范围的要尽快请相应专科医生紧急会诊。
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10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科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前往。
在院外的二线医生30分钟内要到达现场。
3、进入绿色通道的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1)病人到达放射科后,放射检查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2)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
(3)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4)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在手术室门口接病人,病人到达后,接入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
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人到达急诊室后2小时内开始(全麻除外)。
(5)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上角盖红色“急诊”印章,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或同时进行。
(6)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病人没有家属和委托人,可由二值、三值医生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务科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报告和会诊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接诊医生及时报告二值,必要时报告三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处理。
遇特殊情况报告医院,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节假日和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
遇突发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和协调工作,总值班在指挥有困难时可请示门诊部主任、医务科、医务处处长、主管院长。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项目名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征、机制和预防的系列研究拟申报奖项及等级拟申报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何明光(职称:教授、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贡献:全程参与该项目内所有研究的实施、管理、质量控制、论文撰写和成果申报工作。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1- 10的第一或者通讯作者,或者第一兼通讯作者)2.黄圣松(职称:教授、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贡献:参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预防的相关研究。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1的第三作者,论文9的第五作者,论文10的第六作者)3.蒋宇振(职称:主治医师、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re, Moorfields Eye Hospital, London, UK、主要贡献:参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预防的相关研究。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1的第二作者,论文9的第一作者,论文10的第一作者)4.黄文勇(职称:教授、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贡献:参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相关研究。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6的第二作者,代表性论文2-5的第四作者)5.郑颖丰(职称:副研究员、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贡献:参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相关研究。
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6的第三作者,代表性论文2的第五作者)项目简介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常见类型,主要影响华人人群。
本项目开展前,学术界缺乏国人PACG 流行病学的基础性数据,临床发病特征、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筛查和诊断手段有限,缺乏对高危患者自然病程的认识,预防措施的远期效果不详。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葛坚解答青光眼4大疑问*导读:葛坚解答网友疑问一:青光眼是什么,青光眼症状有哪些;葛坚解答网友疑问二: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青光眼能治好吗;葛坚解答网友疑问三:青光眼遗传吗,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葛坚解答网友疑问四:青光眼吃什么好,青光眼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葛坚青光眼专科主任医师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从事眼科临床及研究工作25年,担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11年,在近视眼防治、眼科干细胞及组织工程学、青光眼诊治与视神经保护、白内障超声乳化与眼内窥镜激光治疗疑难青光眼等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领导才能与管理艺术。
青光眼是导致眼睛失明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白内障,全球有七千多万的青光眼患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1500多万,其中开角型青光眼800多万,预计2020年青光眼患者达到2200万。
青光眼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治疗有多难,而在于青光眼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确诊时95%以上的患者已经是中晚期。
然而,许多网友并不了解青光眼的知识,据北京一项社区调查显示:青光眼患者中约60%的患者不知自己有青光眼,为了让更多的网友了解青光眼的相关知识,及早期发现青光眼,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院长葛坚教授,葛坚院长为网友们解答关于青光眼的疑问。
家简介:葛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眼科医院院长,青光眼科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眼科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兼任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眼科学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组长,《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眼科学报》主编,《眼科研究》、《中国眼视光学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喉杂志》和《国外医学眼科分册》等杂志编委。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青光眼发病新机制与诊疗的系列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张秀兰(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总体设计者。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实施和统筹协调,是本研究主要科学技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本项目论文成果的通讯作者,及著书的第一作者。
2.黄文彬(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负责课题的部分设计和实施;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炎症因子的分布状态以及血氧代谢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50%。
是项目中1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3.王伟(职称:主治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5%。
是项目中15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4.周民稳(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难治性青光眼系列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0%。
是项目中9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5.陈士达(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及保护机制的热点问题研究、青光眼影像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35%。
是项目中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项目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提出,致盲眼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之疾患。
而青光眼疾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且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它给人类的光明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刘奕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
.刘奕志是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副董事长,白内障科学科带头人。
他坚持白内障防治的研究,已帮助20万白内障盲人恢复光明。
下面是小编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快来看看吧。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是中国眼科学界的传奇人物,被称为“眼科一把刀”。
32年来,他坚持白内障防治的研究,已帮助20万白内障盲人恢复光明。
一个个恢复光明手术的背后,刘奕志创建了微创白内障手术体系,改变了国内白内障治疗的落后局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刘奕志率先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技术引入国内,并攻克了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适合国人的手术体系。
随后,他在全球首创高效超声乳化“扭动”碎核模式,这一技术已在180个国家和国内588家单位引用,被认为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里程碑”。
2016年3月,学术杂志《自然》发表了刘奕志团队的原创论文: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首次实现了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并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开辟了干细胞修复组织器官的新方向。
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再生医学迄今为止最好的成就之一”,世界知名医学期刊《Naturemedicine》将其评选为“2016年度生命科学8大突破性进展之一”。
刘奕志说,人类晶状体再生研究成果开启人类对抗疾病的新路径。
以后人类对一些病变组织的器官,能否找准干细胞位置、完善手术的精准度,实现人类组织器官的再生呢?这有很大想象空间。
党代表风采刘奕志事迹材料二刘奕志,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兼附属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学术带头人,博士学历,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副组长,《眼科学报》编委,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刘奕志教授简介科室: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的小切口原位碎核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晶状体脱位、硬核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合并葡萄膜炎的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复杂病例的治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关于2018年硕士生招生复试的通知
1.复试时间:2018年4月2日-4日
2.复试安排:4月2日9:30--11:30报到,请带齐资料
14:30-15:00签到,讲解政策
15:00--17:30笔试(专业课+专业英语)
4月3日14:00-- 面试
4月4日8:30-- 拟录取学生体检
3.复试地点:报到、笔试、面试地点均在广州市金穗路7号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
体检在中山大学北校区门诊部。
4.复试分数线按中山大学基本分数线要求,获得复试资格学生名单见附件。
5.获得复试资格的同学请收到本通知后于2018年3月20日前扫码加入“中山眼科中心2018招生”微信群,并关注“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微信公众号。
更改群名片为“硕士+真实姓名+本科学校名称”(若无更改备注,将被取消入群)。
其他相关通知将在微信群通知。
6.具体复试办法、调剂办法将于近期公布,请留意。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18年硕士生复试名单。
林浩添——八零后眼科英才作者:刘玉杰来源:《科学中国人》2012年第15期编者按:今年年初,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 》)在线刊登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收集、跟踪并完善了结膜吸吮线虫病的临床资料,并成为该杂志一月份在线阅读点击量最大的文章。
该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就是我国眼科后起之秀林浩添。
林浩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临床医师,博士,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是中山大学重点培养的青年科研人才之一。
以第一或联合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或翻译眼科专著4部;作为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5项,同时参与了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等6个课题;拥有中国专利2个和美国专利1个;任7个国际著名眼科杂志的特约审稿人,广东省医学会会员,中山眼科中心《眼科通讯》编委;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近20次,包括2011年欧洲眼科年会和2012年美国小儿眼病和斜视会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视觉系统的载体。
对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师林浩添来说,守护眼睛的健康更是他一生的追求,是他所热爱的临床科研的职责所在。
为了人们的眼睛健康,他将自己年轻的热血与激情倾注于一间普通的医疗室、一方小小的实验台,在青春的大好年华里取得了一次次的突破与创新。
天生我才,厚积薄发林浩添大学时所修的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高考时成绩本来可以报考清华或北京大学,但因受当中医的父亲影响,从小立志当一名医生的他最后选择了中山大学医学院,就这样,林浩添走上了这条漫长的“不归路”。
学生时期,相对于喜爱户外活动的其他同学,林浩添更喜爱一个人在宿舍里读书(现在时髦定义为“宅男”),尤其是对专业课的自觉涉猎,使他在医学知识和科研思维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二时,喜爱钻研的林浩添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学校的暑期科研活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完成了科研生涯的第一篇论文,成功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的医学版上。
全国眼科医院排名第一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眼科中心坐落在广州,是中山大学附属单位之一,她的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组建于1953年。
中山眼科中心是亚太眼科学会(APAO)永久总部所在地,我国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集眼科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
中山眼科中心下设的眼科医院是我国首家眼科三级甲等医院。
第二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有3个院区,分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崇文门内大街8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号,始建于1886年,总面积达到33.6万平方米,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三级综合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
变态反应科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眼科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
第三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由国家一级教授胡懋廉、郭秉宽等创办于1952年,创办时名为上海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医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后更为现名。
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眼耳鼻喉专科医院。
2006年获得第二冠名——上海市五官科医院,亦为上海市红十字冠名医院、国家临床药物实验机构。
第四名: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是中国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专科医院之一;是一家眼科专科医院,也是天津市的专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前身为1924年北洋医科学校法籍教授卢梭望创办的中国华洋防盲会,沿京山、津浦铁路每100华里设防盲施诊所一处。
2001年经英国BSI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的眼科医院。
2001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推荐为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
第五名: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成立于1998年,设有温州总院、杭州院区、之江院区等三个院区,是一家同时获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卫生部优秀重点实验室的医疗单位,也是浙江省一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是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温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实验伦理审查表
The Tab of Animal Experimental Ethical Inspec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entr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填表说明:
1、全部填写完后,如果表格变成3页,调整一下,并删除此页的填表说明。
所填内容需要中英文对照。
2、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填写如下:
大鼠、小鼠等实验室动物用:SYXK(浙)2015-0009
兔子、豚鼠、犬等实验室动物用:SYXK(浙)2019-0009
3、申请人可以填写为硕士研究生等经办人,项目负责人应该填写为导师、项目申请负责人等,联系电话填手机全号与短号。
4、动物数量一定要填写,要严格控制数量。
5、伦理审查表,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善待动物,饲养、操作规范,采用安乐死处死,不能直接断头、颈椎脱臼等残忍方式处死动物,必须麻醉,尸体打包,统一焚烧处理,否则难以通过审查。
6、本审查表仅用于2020年度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申请。
温州医科大学具有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动物为:大鼠、小鼠、兔子、豚鼠、犬,因此除此之外的动物不予受理。
7、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查需提供的附件材料:(1)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查表(2)项目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