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程序设计 定位点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34
空运飞行员如何进行飞行中的导航和定位导航和定位在航空领域中是至关重要的技术,它是空运飞行员飞行中必备的技能和工具。
准确的导航和定位可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和正确到达目的地。
本文将以空运飞行员的视角,探讨飞行中的导航和定位技术,并介绍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一、航向导航在飞行中,航向导航是指飞行员通过确定飞机的航向和航线,使飞机按照所需路径进行飞行。
为了实现航向导航,飞行员可以借助以下工具和方法:1. 航向指示器:航向指示器是飞机仪表板中的一个重要仪表,它使用罗盘技术,能够准确指示飞机的航向。
飞行员可以通过航向指示器来确认飞机是否偏离预定航向,并及时进行调整。
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NSS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导航技术,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飞行员可以通过GPS接收器获取飞机的准确位置和航向信息,从而实现精确的航向导航。
3. 无线电导航设备:无线电导航设备是飞行导航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包括很多种类,如自动定向仪(ADF)、甚高频导航设备(VOR)和全向信标(OMNI)等。
飞行员可以根据导航航点和路径,通过收听无线电导航信号进行航向导航。
二、位置定位在飞行过程中,精确的位置定位对于飞行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定位技术可以确保飞机在预定路径上准确飞行,并及时做出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位置定位工具和方法:1. 精确高度测量:飞行员可以借助航空高度仪来测量飞机的高度。
航空高度仪使用大气压力的变化来计算飞机的高度,并通过仪表显示给飞行员。
2. 航空雷达:航空雷达是一种主动传感器,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探测远距离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飞行员可以根据航空雷达的显示,来确定飞机和其他目标的相对位置。
3. 地面导航设备:地面导航设备包括无线电测距仪(DME)、自动定向仪(ADF)等。
飞行员可以借助这些设备,通过接收地面站发出的导航信号来确定飞机的位置。
4. 航路点和GPS:飞行员可以通过事先规划好的航路点,并结合GPS定位数据,来实现准确的位置定位。
飞行程序设计(一)引言概述:飞行程序设计是指在飞行器中为其自动控制和导航设计计算机程序的过程。
飞行程序设计的目标是确保飞行安全和飞行效率。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展开论述飞行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
正文:1. 飞行控制系统设计1.1 定义飞行器的控制目标和需求1.2 确定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1.3 设计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框架1.4 开发并优化飞行控制算法1.5 验证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2. 飞行导航系统设计2.1 选择合适的导航传感器2.2 建立飞行器的航位推算模型2.3 设计导航算法,包括位置估计、轨迹规划等2.4 开发导航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实现2.5 验证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3. 飞行传感器和数据采集3.1 选择适合飞行控制和导航的传感器3.2 建立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3.3 开发传感器数据校准和滤波算法3.4 实时采集并处理传感器数据3.5 确保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飞行程序的人机界面设计4.1 定义飞行程序的用户需求4.2 设计飞行程序的界面布局和交互方式4.3 开发用户界面的图形和显示系统4.4 实现用户输入和输出的接口4.5 测试并优化用户界面的易用性和友好性5. 飞行程序的错误处理和容错设计5.1 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错误情况5.2 设计飞行程序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5.3 开发故障检测和容错处理的算法5.4 实时监测飞行程序的运行状态5.5 在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飞行安全总结:飞行程序设计是在飞行控制和导航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设计一套完整可靠的飞行控制程序,可以确保飞行器的安全性和飞行效率。
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飞行导航系统设计、飞行传感器和数据采集、飞行程序的人机界面设计以及飞行程序的错误处理和容错设计等五个大点来看,每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思考和精心设计,以实现飞行器的稳定飞行和高效导航。
测绘技术航拍测绘的飞行计划及航点布设的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航空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测绘技术中的航拍测绘成为了一种高效、精确的测绘手段。
航拍测绘通过无人机进行高空飞行,结合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
然而,为了确保航拍测绘的准确性和效果,科学合理地制定飞行计划和航点布设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航拍测绘的飞行计划及航点布设的技术要点。
首先,制定飞行计划是航拍测绘的关键环节之一。
飞行计划是指根据测绘需求和目标区域的特点,合理安排无人机的航行路线和行程。
在制定飞行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目标区域的地理特征。
不同地方的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会对航拍测绘产生影响。
在制定飞行计划时,需要对目标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合理选择飞行路线和高度,确保航拍测绘图像的覆盖率和准确性。
二是无人机的性能和续航能力。
无人机的性能和续航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航拍测绘任务的完成情况。
在制定飞行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无人机的飞行能力,合理安排飞行轨迹和航点布设,确保无人机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三是飞行安全和法律规定。
在制定飞行计划时,必须遵守相关的飞行安全规定和法律法规。
要选择安全可行的飞行路线,避免无人机与其他飞行器或地面障碍物的冲突。
此外,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法律规定,确保航拍测绘活动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其次,航点布设是飞行计划的具体实施环节。
航点布设是指在无人机的飞行路线上,选择合适的航点进行标定和观测,以确保航拍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航点布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一是航点的数量和分布。
航点的数量和分布需要根据目标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进行合理确定。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目标区域需要设置更多的航点,以确保测绘数据的高精度和完整性。
二是航点的高度和间距。
航点的高度和间距直接影响到测绘数据的分辨率和覆盖率。
为了获取更为精细的地理信息数据,航点的高度应该尽量低,但同时要避免与地面障碍物的冲突。
飞行程序设计飞行程序设计简介飞行程序设计是指在飞行器(如飞机、无人机等)中运行的程序的设计和开发。
随着航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飞行程序设计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飞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工具,帮助初学者了解飞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概述飞行程序设计是将计算机程序应用于飞机控制、导航、通信和飞行器系统管理等方面。
飞行程序设计需要考虑飞行器的特点、飞行环境以及飞行任务的需求。
一个有效的飞行程序能够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设计流程飞行程序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1. 需求分析:明确飞行任务的需求和约束条件,确定程序设计的目标。
2. 高层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程序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
3. 详细设计:对程序的每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算法选择、数据结构定义等。
4. 编码实现:根据详细设计,使用编程语言将程序实现。
5. 调试测试:进行程序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运行。
6. 验证验证: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7. 部署运行:将程序部署到飞行器中,并进行实际飞行测试。
设计工具在飞行程序设计中,有许多工具可以辅助设计和开发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计工具:- UML建模工具:用于绘制程序的结构图、行为图和交互图等,如Visio、Enterprise Architect等。
- 集成开发环境(IDE):用于编写、调试和测试程序代码,如Eclipse、Visual Studio等。
- 仿真软件:用于模拟飞行环境和飞行器行为,如FlightGear、Prepar3D等。
- 静态代码分析工具:用于发现和修复代码中的潜在问题,如Cppcheck、Pylint等。
- 版本管理工具:用于管理程序代码的版本和变更,如Git、SVN等。
- 编辑器:用于编辑和查看程序源代码,如Sublime Text、Notepad++等。
常见挑战和解决方案在飞行程序设计过程中,常常面临一些挑战。
飞行程序设计步骤及作图规范飞行程序设计步骤第一节扇区划分1.1以本场归航台为圆心,25NM(46KM)为半径画出主扇区,位于主扇区的边界之外5NM(9KM)为缓冲区。
主扇区和缓冲区的MOC相同,平原为300米,山区600米。
1.2扇区划分2. MSA采用50米向上取整。
第二节确定OCH f2.1假定FAF的位置,距离跑道入口距离为,定位方式。
2.2假定IF的位置,定位方式,中间航段长度为。
2.3分别作出最后和中间段的保护区,初算OCH中。
OCH中= Max{H OBi+MOC},H OBi:中间段保护区障碍物高度2.4确定H FAF(H FAF=OCH中),计算最后段的下降梯度,以最佳梯度5.2%调整FAF、IF的位置。
2.5根据调整的结果,重新计算OCH f。
OCH f= 。
[注] OCH f是制定机场运行标准的因素之一,也属于飞行程序设计工作的一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阅《民航局第98号令》。
第三节初步设计离场、进场、进近方法及等待点的位置和等待方法。
(1)进场、离场航迹无冲突,航迹具有侧向间隔,或垂直间隔(低进高出);(2)仪表进场程序根据机场周围航线布局、导航布局以及进场方向,选择合适的进近方式,优先顺序为:直线进近,推测航迹,沿DME弧进近,反向程序,直角航线;(3)注意进场航线设置与几种进近方式的衔接;(4)机场可以根据进场方向设置几个等待航线,等待位置尽可能与IAF点位置一致,但不强求;(5)合理规划导航台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导航台资源。
第四节仪表离场程序设计首先根据机场周边航线分布,确定各个方向的离场方式(直线/转弯);4.1直线离场:4.1.1航迹引导台;4.1.2有无推测航迹,长度KM;4.1.3确定保护区;4.1.4对保护区内障碍物进行评估4.2转弯离场4.2.1根据障碍物分布和空域情况确定使用转弯离场方式(指定点/指定高度)4.2.2确定航迹引导台;4.2.3有无推测航迹,长度KM;4.2.4计算转弯参数4.2.6根据标称航迹确定保护区;4.2.7对保护区内障碍物进行评估各个方向离场方式描述。
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1、VOR/VOR交叉定位,定位点距前方台45KM,距侧方台35KM,交角60°,比例尺1:25万,请绘制出定位容差区图。
4、绘制转弯复飞保护区:B类飞机,FAF为VOR/DME,MAPt为指点标,FAF距MAPt为5000M,MAPt距TF(VOR/DME定位)点为12000M,机场标高400M,OCHf=100M,TA=750M,复飞右转弯后直飞回至FAF电台,tgZ=2.5%。
(比例尺1:10万)。
6、Ⅰ类ILS,标准条件,请绘制基本ILS面的平面图。
(比例尺1:10万)
2、绘制广汉机场MSA图:归航电台广汉VOR/DME(呼号GHN),划分为三个扇区,边界的航线角分别为:015°、095°、175°。
(比例尺1:50万)。
3、中间和最后进近航段均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起始与中间进近航段的切入角为45°,MAPt距跑道入口1KM,安装有VOR/DME台,FAF距MAPt为8KM,IF距FAF为12KM,IAF距IF为15KM,比例尺1:10万,请绘制各进近航段的保护区图。
5-1、C类飞机,IAS=350KM/H,第一等待高度1800M,等待点为VOR,请绘制出保护区模板。
(比例尺:1:10万)
(或者)
5-2、C类飞机,IAS=350KM/H,IAF为VOR/DME,高度1500M,基线转弯程序,出航边长度为5NM(用DME限定),请绘制出保护区。
(比例尺:1: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