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乐UHT杀菌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7.50 MB
- 文档页数:50
UHT乳or巴氏杀菌乳?关于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个人选择UHT乳还是巴氏杀菌乳的问题,首先我查阅了关于这两种乳的一些资料。
一、UHT乳UHT(英文全称:Ultra High Temperature treated,中文名:超高温消毒法)是一种通过在极短时间内加温为食物灭菌的方法(用135~150°C加热2~3秒)。
杀死乳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和芽孢,从而使包装产品在常温下能长期保存。
最常用这种方式来消毒的有牛奶,不过这种过程同样运用于果汁、奶油、豆浆、酸奶、葡萄酒、汤、蜂蜜以及浓汤。
这种消毒法在1960年代被发明,并于1970年代逐渐可行起来。
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引进国外超高温 UHT 瞬时杀菌技术,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 而且UHT乳以其保存期长、便于携带和饮用等特点发展迅速。
UHT乳在室温能保存三个月[1],4℃条件下可保存4至6个月。
然而,从UHT乳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在贮存中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到产品品质。
[2]超高温杀菌对牛乳产生的有利影响:1)杀死所有致病菌及大部分微生物(根据杀菌效率)。
[3]2)酶被钝化,温度高于50℃时酶开始钝化。
但是不同的酶钝化的温度不同;与其他巴氏杀菌相比HUT杀菌使乳成分的化学变化降至最小。
超高温杀菌也会对牛乳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1)可使牛乳在接触的加热面上生成乳石,从而影响加热效果。
乳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与钙和磷。
因此,乳经UHT高温灭菌后,钙和蛋白质等也损失较多。
;2)高温处理还可使蛋白质变性,产生大量巯基,形成硫化氢、硫化物等挥发性物质,导致“蒸煮味”。
据测定普通巴氏杀菌乳不会有蒸煮味,而在超高温灭菌乳中游离SH浓度为0.7μmol/L会使其带有少量“蒸煮味”;3)高温加热会发生羰-氨反应即美拉德反应,使乳颜色加深(如长时高温加热会产生焦糖化)。
4)由于生奶中含有嗜冷菌,会分泌能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胞外酶,在 UHT灭菌过程中,嗜冷菌虽被杀死,但所分泌的酶类却能残留下来并保持一定的活性,在产品贮存期内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产生一系列质量缺陷如凝块、脂肪上浮,苦味、麦芽臭味、哈喇味等。
第十五章超高温(UHT)灭菌杀菌是食品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就不知不觉地对食品进行了杀菌处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食品杀菌意义的认识和应用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第一节超高温灭菌的基本原理关于超高温(UHT)灭菌,尚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
习惯上,把加热温度为135~150℃,加热时间为2~8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灭菌。
UHT灭菌的理论基础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微生物热致死的基本原理;二是如何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及品质。
一、UHT灭菌的微生物致死理论依据按照微生物的一般热致死原理,当微生物在高于其耐受温度的热环境中时,必然受到致命的伤害。
加热促使微生物死亡的原因是由于高温导致蛋白质的不可逆变化,随后一些球蛋白变得不溶解,酶失去活力,从而造成新陈代谢能力的丧失,因此,细胞内蛋白质凝固变性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微生物的耐热性,而且这与杀菌条件的选择密切相关。
大量实验证明,微生物的热致死率是加热温度和受热时间的函数。
(—)微生物的耐热性腐败菌是食品杀菌的对象,其耐热性与食品的杀菌条件有直接关系。
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1)菌种和菌株(2)热处理前菌龄、培育条件、贮存环境(3)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如酸度或PH值(4)原始活菌数(5)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作为热杀菌,这是主导的操作因素。
(二)微生物的致死速率与D值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一定温度下,微生物随时间而死亡时的活菌残存数是按指数递减或按对数周期下降的。
这一规律为通常大量的试验结果所证实。
若以纵坐标表示单位物料内随时间而残存的活细胞或芽孢数的对数值,横坐标表示热处理时间,则可获得如图15-1所示的微生物致死速率曲线。
图15-1 微生物致死速率曲线如图所示,设A为加热开始时活菌数所代表的点,B为加热后菌数下降1个对数周期时的点,其相应的加热时间为3.5min,C为加热后菌数下降2个对数周期时的点,其相应的加热时间为7.0min。
uht杀菌机工作原理
UHT杀菌机是一种常用于食品加工和饮料生产中的设备,其
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温瞬时处理来杀灭微生物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UHT是Ultra-High Temperature的缩写,意为超高温。
UHT杀菌机通过将液体产品加热至高温,通常为135°C以上,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般为2-5秒)迅速冷却。
这种超高温
处理的过程可以有效地除去细菌、病毒、酵母和霉菌等微生物,以达到杀菌的目的。
在UHT杀菌机内部,液体产品通过特殊设计的加热器,如管
式或板式加热器,以确保产品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高温。
加热器内部的加热介质,通常是蒸汽或高温水,将产品加热至所需的温度。
一旦产品达到目标温度,就会通过喷嘴或蒸发器快速冷却。
这种迅速的冷却过程可以避免产品因高温处理而发生质量变化,同时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UHT杀菌机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辅助设备,例如预热器和
保温器,以帮助控制产品的温度和保持所需的杀菌时间。
总的来说,UHT杀菌机通过将液体产品加热至极高温度,并
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冷却,来彻底杀灭微生物,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这种高效的杀菌方式不仅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还可以保持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超高温灭菌乳03级硕士高强食品学院摘要:本文主要从UHT奶的质量影响因素、UHT奶的生产过程注意的问题以及贮存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对超高温灭菌乳作了简单介绍,使我们对UHT奶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关键词:超高温灭菌质量超高温灭菌乳简称UHT奶。
欧盟关于UHT产品的定义是:物料在连续流动的状态下,经135℃以上不少于1S的超高温瞬时灭菌,以完全破坏其中可以生长的微生物和芽孢,然后在无菌状态下包装于微量透气的容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在物理、化学及感官上的变化,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为UHT奶。
UHT奶具有保质期长,常温贮存,销售、携带、饮用方便,可远距离运输等优点,因此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和欢迎。
本文将简要介绍UHT奶的质量影响因素、UHT奶的生产过程注意的问题以及贮存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1UHT奶的灭菌原理UHT 热处理通常指原料奶被加热到137℃~15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20秒的热处理过程。
经过温度、时间组合的热处理后,乳制品中将不再含有在室温贮存条件下可生长繁殖的微生物,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UHT 热处理温度时间组合的确定可以通过热处理的灭菌原理来解释。
2 原料奶理化指标对UHT奶制品质量的影响一般乳品厂对原料奶进行的验收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比重、脂肪含量、酸度等,这是非常不全面的。
虽然酸度可反映牛奶的新鲜度和热稳定性,但由于国内原料奶掺假严重,因此仅检验酸度,并不能完全代表原料奶蛋白质热稳定性的真实情况。
所以建议生产厂家检验用于UHT奶制品的原料奶蛋白质稳定性。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UHT奶制品的原料奶酸度应控制在17°T以下,而pH值应在6.6~6.8。
3 原料奶的微生物指标对UHT奶制品质量的影响3.1 细菌总数对UHT奶制品质量的影响由于UHT设备对细菌营养细胞的杀灭效率远远高于对芽孢的杀灭效率,因此若原料奶中仅细菌总数高,对UHT设备的杀菌效率影响不大。
但细菌总数高会导致以下情况发生:(1)细菌总数高,其中的致病菌可能产生非常耐热的毒素,这些毒素经超高温处理后仍有少量残留,消费者饮用了这种产品后,会导致中毒。
uht杀菌设备原理
UHT(Ultra-High Temperature)杀菌设备是一种高温处理设备,它通过加热液态食品以极高的温度快速进行杀菌处理,以保持食品的质量和延长其保质期。
UHT杀菌设备的原理如下:
1. 加热:首先,液态食品会被加热到约135°C-150°C的高温。
高温可以有效地破坏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等。
2. 杀菌:经过加热之后,食品会在高温条件下保持一段时间,通常为2-5秒。
这个时间足够杀死绝大部分微生物,确保食品
的安全性。
3. 快速冷却:在杀菌后,食品会被迅速冷却到室温,以停止食品的热处理过程。
这样可以防止食品在高温下继续煮熟并保持食品的原有质地、口感和营养成分。
通过这种高温处理和快速冷却的方法,UHT杀菌设备可以有
效地杀灭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口感。
这使得UHT技术在液态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得到广
泛应用。
第十五章超高温(UHT)灭菌杀菌是食品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就不知不觉地对食品进行了杀菌处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食品杀菌意义的认识和应用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第一节超高温灭菌的基本原理关于超高温(UHT)灭菌,尚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
习惯上,把加热温度为135~150℃,加热时间为2~8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灭菌。
UHT灭菌的理论基础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微生物热致死的基本原理;二是如何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及品质。
一、UHT灭菌的微生物致死理论依据按照微生物的一般热致死原理,当微生物在高于其耐受温度的热环境中时,必然受到致命的伤害。
加热促使微生物死亡的原因是由于高温导致蛋白质的不可逆变化,随后一些球蛋白变得不溶解,酶失去活力,从而造成新陈代谢能力的丧失,因此,细胞内蛋白质凝固变性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微生物的耐热性,而且这与杀菌条件的选择密切相关。
大量实验证明,微生物的热致死率是加热温度和受热时间的函数。
(—)微生物的耐热性腐败菌是食品杀菌的对象,其耐热性与食品的杀菌条件有直接关系。
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1)菌种和菌株(2)热处理前菌龄、培育条件、贮存环境(3)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如酸度或PH值(4)原始活菌数(5)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作为热杀菌,这是主导的操作因素。
(二)微生物的致死速率与D值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一定温度下,微生物随时间而死亡时的活菌残存数是按指数递减或按对数周期下降的。
这一规律为通常大量的试验结果所证实。
若以纵坐标表示单位物料内随时间而残存的活细胞或芽孢数的对数值,横坐标表示热处理时间,则可获得如图15-1所示的微生物致死速率曲线。
图15-1 微生物致死速率曲线如图所示,设A为加热开始时活菌数所代表的点,B为加热后菌数下降1个对数周期时的点,其相应的加热时间为3.5min,C为加热后菌数下降2个对数周期时的点,其相应的加热时间为7.0min。
利乐超高温灭菌设备保存了食品营养和价值
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适用于乳制品、饮料、豆奶、调味品、药液、鲜乳、果汁、饮料、棒冰、及冰淇淋浆料、酱油、豆浆、炼乳、酒类等液体食品,既杀灭物料细菌,又不破坏风味和营养价值;同时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也可以用于流体物料的灭菌,效果十分理想。
下面就跟大家来谈谈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工作的原理。
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原理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加热两种,其中直接加热分为蒸汽吹入物料式和物料吹入蒸汽式两种(无锅炉用户也可选用电加热超高温瞬时灭菌机);而间接加热的又分为管式灭菌机和板式灭菌机。
管式超高温灭菌机,即我们通常称为瞬时超高温灭菌机,因其在乳品、饮料、酒类、冰淇淋、果汁及酱油等流体食品中广泛应用,且具有其它设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得到食品行业生产厂家使用的青睐。
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既杀灭物料细菌,又不破坏食品风味和营养价值,也可以用于流体物料的灭菌。
由于物料受热时间极短,营养损失小。
利乐利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创新的无菌加工技术以及无菌包装,可以使得多种乳制品即使不在冷藏条件以及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更长的保质期。
瑞典利乐公司是最先为液态牛奶提供包装的公司之一,在1972的时候,利乐进入了中国市场,在上海、北京等九个一线城市都设立有办事处,在北京、佛山、昆山也分别建立了4家合资工厂,一下子打开了中国液态食品快速发展的局面。
利乐除了通过运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对乳品和包装进行了高温灭菌,同时其生产的由纸、铝、塑六层复合纸组合而成的无菌包装还能够有效的阻隔外界的空气、光线,避免内容物遭到外界因素的污染而发生变质,真正实现了“北奶南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