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分类诊断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863.50 KB
- 文档页数:38
小儿肺炎【概述】肺炎(pneumonia)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主要表现。
中医称肺炎为“肺炎喘嗽”。
【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国家卫生部,1992年2月)(1)起病多急骤,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小婴儿常伴拒奶、呕吐、腹泻等。
(2)重症病儿有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快超过40次/分,可出现点头呼吸、三凹征。
口周、指甲青紫。
两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
若有病灶融合扩大,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叩诊可呈浊音。
轻症病儿体征不明显,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
合并心衰时,病儿脸色苍白或紫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超过60次/分,有浮肿、心音低钝、心率突然增快,﹥160-180次/分(除外体温因素),或出现奔马律及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1.5cm)(3)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大多增高,危重时白细胞计数可降低。
病毒性支气管肺炎则白细胞计数多降低。
(4)吸取支气管分泌物培养有致病菌时,可作为引起肺炎的病原参考。
(5)有条件时应做病毒学快速检测。
(6)肺部X线摄片或透视肺纹理增粗,有点状、斑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病灶、肺化脓征、合并胸腔积液等。
2.中医诊断标准(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依据①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
或有轻度发绀。
②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③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
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④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⑤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
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⑥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证候分类①风寒袭肺: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
肺炎诊疗常规【概述】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下面根据病原微生物不同分类说明。
1.肺炎链球菌肺炎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3.革兰氏阴性菌肺炎4.支原体肺炎5.军团菌肺炎6.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1.肺炎链球菌肺炎: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急骤升至39~40℃,稽留热。
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痰,患侧胸痛,咳嗽或深呼吸加剧。
感染严重时可伴发休克表现。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常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
脓性痰,量多,带血丝或呈脓血性。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情严重者可早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院内感染者通常起病较侵袭,体温逐渐升高。
血源感染者可见皮肤感染灶等。
3.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医院内获得肺炎多由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在机体免疫力减损时易于发病。
高热、咳脓性痰。
4.支原体肺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出现乏力、咽痛、发热可持续2~3周。
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无痰或咳少量粘痰,咳嗽可影响睡眼,体温正常后可能仍有咳嗽。
5.军团菌肺炎:亚急性起病、疲劳、乏力、肌痛、畏寒发热;亦可急性起病,高热、寒战、头痛、胸痛、咳嗽、咳粘痰带少量血丝或血痰。
本病可累及多个器官,早期消化道症状明显,也可现神经症状,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6.病毒性肺炎:好发于病毒疾病流行季节,症状较轻,但起病急,常在急性流感或病状尚未消退时,即出现咳嗽,少痰或白色粘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小儿及老人易发生重症病毒性肺炎。
【典型体征】1. 肺炎链球菌肺炎: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
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实变期,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水泡音。
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无特异性体征,或肺实变体征,呼吸音减弱、管状呼吸音、湿罗音,叩诊浊音。
3. 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可无特异性体征,或肺实变体征,呼吸音减弱、管状呼吸音、湿罗音,叩诊浊音。
第三章病例分析——肺炎一、概念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的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其他尚有理化因子、免疫损伤,药物因素等。
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时,病原体可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
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固定的湿啰音,出现肺实变体征,胸片出现相应改变。
二、分类(一)按解剖学或影像学分类1.大叶性肺炎:病变起始于肺泡,经肺泡间孔(Cohn孔)蔓延至邻近肺泡,直至整个肺叶或肺段。
影像学表现为肺渗出性阴影,通常不累及细支气管。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呈整叶肺实变。
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典型大叶性肺炎已少见,而多数仅表现肺段或亚肺段的渗出和实变。
2.小叶性肺炎也称支气管肺炎。
基本病变亦为炎症渗出,但病变常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肺腺泡或肺泡。
影像学特征是沿肺纹理分布的小片状或斑片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淡薄而模糊,以两下肺、内中带多见。
病灶亦可融合成片状或大片状,密度深浅不一,且不受肺叶或肺段限制,区别于大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病变位于肺泡壁及其支持组织,影像学上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条索状及网织状阴影,其间可散布有密度增高的小点状阴影。
(二)按病原体分类1.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莫拉菌等。
此外,分类学上不属于细菌、但某些特征类似于细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分类学上属于细菌的细胞内病原体军团菌常被统称作“非典型病原体”,也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2.病毒性肺炎以儿童最常见,主要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3.真菌性肺炎大多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引起肺炎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和毛霉菌。
真菌性肺炎大多为继发性的,如免疫抑制、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其他重危患者。
4.寄生虫性肺炎(肺寄生虫病)阿米巴原虫、弓形体、肺吸虫和棘球绦虫、血吸虫等均可以引起或主要引起肺部感染。
肺炎的分类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响〕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
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病症,如中毒性脑病及中毒性麻痹等。
肺炎为婴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固加强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目前尚无统一的肺炎分类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病理分类:按病理累及的局部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
2、病因分类〔1〕病毒性肺炎:国外RSV占首位,我国曾以腺病毒〔ADV〕为主,现已转为RSV占首位。
其次为ADV3、7、11、21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巨细胞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的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军团菌等。
〔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所致。
〔4〕支原体肺炎:由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以CT多见。
〔5〕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免疫缺陷病患者为易感人群。
〔6〕真菌性肺炎:由白色念珠菌、肺曲菌、组织包浆菌、毛霉菌、球孢子菌等引起的肺炎。
对监狱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7〕肺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等〔过敏性肺炎〕。
3、病程分类①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②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③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4、病情分类①轻症:出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病症。
②重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出现其它系统表现,全身中毒病症明显,发生生命体征危险,甚至发生生命体征危象。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①典型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的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
②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性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