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分类及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8
大苗老师1月12日笔记第五节:肺炎一、概述1.解剖分类:(1)大叶性肺炎:肺实质炎症,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也叫肺炎球菌肺炎。
(2)小叶性肺炎: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也叫葡萄球菌肺炎。
(3)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
包括: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等。
2.按病因分类(6类):1).细菌性。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特点:没有细胞壁,不能用B内酰胺类,主要用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
3.患病环境分类:(1)院外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G+多见,常见的有肺炎球菌;在院外(院外获得性肺炎)踢足球(肺炎球菌)(2)院内获得性肺炎:G-杆菌最常见,包括:绿脓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属等一个老伯(克雷白杆菌),在院子里钟绿色(绿脓杆菌)蔬菜。
老伯是板砖(砖红色胶冻样痰)的.A.无感染因素:以球流感为代表。
无感球流感B.有感染高危因素:有感金铜杆(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注意:1.进行性呼吸困难就是ARDS(呼吸窘迫综合症),氧疗不管用,只能用PEEP(呼吸末正压通气)2.肺炎导致的呼吸困难,由于缺氧,不是动静脉分流。
3.三代头孢:曲松,噻肟。
4.空洞-小叶。
有“脓”字—金葡菌,可忽略年龄。
厌氧菌—“臭”字。
5. 头孢分代:第一代:头孢噻吩钠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啶头孢硫脒头孢克罗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乙腈头孢匹林头孢替唑第二代: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孟多头孢呋辛钠头孢克洛头孢替安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丙烯头孢尼西第三代: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匹胺头孢替坦头孢克肟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地秦头孢噻腾头孢地尼头孢特仑头孢拉奈拉氧头孢头孢布烯头孢米诺头孢罗齐第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唑南6.肺炎链球菌只侵犯肺泡,不侵犯支气管,因此不会出现支气管炎的并发症7. 阵发性干咳,刺激性呛咳-----如果是儿童就是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的病因与分类及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肺炎是指肺组织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及分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本文将对肺炎的病因与分类进行探讨,并介绍我国对重症肺炎的标准。
一、肺炎的病因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等。
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此外,肺炎还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卧床、嗜酒、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肺炎的分类根据致病菌的不同,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几种类型。
以下将对各种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1. 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治疗方面,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2.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病毒性肺炎的症状与细菌性肺炎相似,但严重程度较轻。
目前,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
3. 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有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等。
真菌性肺炎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例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和艾滋病患者等。
治疗方面,抗真菌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三、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为了对重症肺炎进行有效管理和治疗,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重症肺炎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氧合下降等重要影像学改变。
2. 影像学特征重症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双肺浸润性病变。
3. 实验室检查重症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异常降低。
4. 并发症重症肺炎患者可伴有其他器官功能不全,如休克、心脏功能不全等。
总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及分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在临床实践中,对肺炎的病因和分类的准确判断,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国对于重症肺炎的定义及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准确诊断和管理重症肺炎患者。
大叶性肺炎分类,这些专业知识需要了解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因此人们需要对肺炎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比如要懂得肺炎是怎么分类的,大叶性肺炎在医学上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根据病因进行分类,或者根据病理进行分类等。
★(一)病理分类(解剖部位)1.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肺炎)2.大叶性肺炎。
3.毛细支气管炎。
4.间质性肺炎.★(二)病因分类1.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其他病毒2.细菌性肺炎:(1)G+球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G-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厌氧菌、军团菌。
(3)其他感染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原虫。
★(三)病程分类急性肺炎一月之内迁延性肺炎1-3月慢性肺炎3个月以上。
★(四)病情分类1.轻症: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全身中毒症状。
2.重症: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其他系统亦受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五)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1.典型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肺炎。
2.非典型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六)感染地点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2.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上若病原体明确,按病因分类否则按病理分类。
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
病变广泛者可伴气促和发绀。
2.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3.重症者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等。
亦可发生衰竭,并发感染性休克,称休克型(或中毒性)肺炎。
4.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鼻翼煽动。
部分患者口唇和鼻周有疱疹。
5.充血期肺部体征呈现局部呼吸活动度减弱,语音震颤稍增强,叩诊浊音,可听及捻发音。
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如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音共振、语颤增强,叩诊浊音或实音,听诊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叩诊逐渐变为清音,支气管呼吸音也逐渐减弱代之以湿性啰音。
肺炎的分型及诊断标准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肺炎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且需要符合一定的诊断标准。
肺炎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社区中获得的肺炎。
根据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CAP可分为住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ization-acquired pneumonia,HAP)和非住院获得性肺炎(non-hospitalization-acquired pneumonia,NHAP)。
住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住院期间超过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而非住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或医疗机构中获得的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在住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通常,此类肺炎发生在入院后接受机械通气、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患者,或者在入院后48小时内存在医院内其他感染并加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发生。
3.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HCAP)是指患者接受卫生保健服务后获得的肺炎。
卫生保健服务包括接受抗生素治疗、放射治疗、长期护理、透析、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
HCAP 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与医疗机构相联系,而不仅仅是在医院获得的。
4.特殊类型肺炎(Special types of pneumonia)包括结核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中间型肺炎、机会性感染相关性肺炎(opportunisticinfection-associated pneumonia)等。
这些特殊类型的肺炎通常发生在特定的人群中,如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化疗患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肺炎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特征来确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由我国知名呼吸病学专家主讲的肺炎常识讲座。
通过此次讲座,我对肺炎这一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预防和治疗肺炎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总结。
一、肺炎的定义与分类讲座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肺炎的定义,肺炎是指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病因、病情和发病部位,肺炎可分为以下几类:1. 按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2. 按病情分类:轻型肺炎、中型肺炎、重型肺炎、危重型肺炎。
3. 按发病部位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
二、肺炎的病因与临床表现1. 病因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
其中,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炎总数的80%。
2. 临床表现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1)发热:是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
(2)咳嗽:多为干咳,也可伴有痰。
(3)咳痰:痰液呈黄色、绿色或白色,有时伴有血丝。
(4)胸痛:多为胸部一侧疼痛,深呼吸、咳嗽时加剧。
(5)呼吸困难:病情加重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三、肺炎的预防与治疗1. 预防(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4)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2. 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2)支持治疗:保持充足的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呼吸功能等。
(3)氧疗:重症肺炎患者需给予氧疗,以改善缺氧症状。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肺炎、肺部空洞等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讲座心得体会1. 提高对肺炎的认识通过此次讲座,我对肺炎这一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肺炎的危害性。
了解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肺炎。
2.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讲座中强调,预防肺炎的关键在于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科必备知识之肺炎分类1.病理分类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2.病因分类(1)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首位,其次为腺病毒(ADV)3,7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鼻病毒,巨细胞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军团菌等。
(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所致。
(4)衣原体肺炎:由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以CT和CP多见。
(5)原虫性肺炎:包括肺包虫病、肺弓形虫病、肺血吸虫病、肺线虫病等。
(6)真菌性肺炎:由白念珠菌、曲霉、组织胞质菌、隐球菌、肺孢子菌等引起的肺炎,多见于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菌药物者。
(7)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
3.病程分类①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②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③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4.病情分类①轻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②重症:除呼吸系统出现呼吸衰竭外,其他系统亦严重受累,可有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危及生命。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①典型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的肺炎;②非典型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某些病毒(如汉坦病毒)等引起的肺炎。
6.肺炎发生的地点分类①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②医院获得性肺炎:又称医院内肺炎,指患儿人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入院≥48小时发生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在医院感染而于出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临床表现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起病多数较急,发病前数日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
肺炎的临床分类
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分类】
1.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
(3)间质性肺炎:由病原体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
2.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可分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等。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3)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4)真菌性肺炎:如白色念珠菌、曲霉等。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立克次体、弓形虫、寄生虫等。
(6)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性肺炎、化学性肺炎等。
3.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2)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