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第五章铁路机车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40
铁道概论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运输业的作用、种类作用:(1)运输是工农业、城乡、地区、企业之间经济活动的纽带。
(2)运输业中的交通网络,就好像是布满祖国各地的脉络,把全国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各民族的团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运输业把国民经济中各生产部分的产、供、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农业现代化的先导。
(4)运输业对巩固国防,实现国防现代化以及在反侵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用经济尺度所不能衡量的。
(5)运输业在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和发展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以及在国家间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一种不能缺少的需求,它使人和物发生所在位置的变化,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它参与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种类:(1)按运输设各或工具不同,可以将运输划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2) 按运输线路不同,可以将运输划分为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城市运输和生产企业厂内运输。
(3) 按照运输作用不同,可以将运输划分为集货运输和配货运输。
(4) 按照运输地理范围不同,可将运输划分为市内运输、省际运输、国内运输以及国际运输。
(5) 按照运输的协作程度不同,可以将运输划分为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和多式联运2.什么是运输业的产品?叙述运输业产品的特殊性?现代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物质生产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多重属性,是一个具有明显服务功能的物质生产部门。
交通运输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是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它参与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运输生产的产品不是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和形态,而只是改变其他在空间的位置(位移),也就是以运送旅客所产生的“人·km”和运送货物所生产的“t·km”计量的。
3.简述世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史。
第一章概论1、世界铁路发展大概分为几个时期?萌芽期(1825~1870)蓬勃发展期(1870~1913)衰退期(1918~1969)复苏期(1970后)2、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几次列车提速?六次3、高速铁路的特征?(1)速度快(2)客运量大(3)全天候(4)安全可靠(5)能耗低(6)污染轻(7)占地少(8)舒适(9)效益高第二章铁路线路1、铁路建设的三个阶段?(1)前期工作阶段(2)基本建设阶段(3)投资效果反馈2、铁路分几个等级?三个等级,即Ⅰ级、Ⅱ级、Ⅲ级。
3、铁路线路的中心线、平面、纵断面?中心线:表示线路在空间的位置。
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
纵断面: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
4、铁路平面组成?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5、铁路曲线要素?曲线半径R、曲线转角α、曲线长L、切线长度T、缓和曲线长度L06、曲线半径对运行的影响?小曲线对运行不利7、缓和曲线的特点?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减小到它所衔接的圆曲线半径R(或反之);离心力逐渐增加(或减小);外轨超高逐渐增加(或减少);轨距加宽值逐渐增加(或减少)8、同向曲线、反向曲线、夹直线,三者关系两相邻曲线,转向相同,称为同向曲线;转向相反,称为反向曲线。
介于两同向曲线(或反向曲线)间一般不太长的直线成为夹直线。
9、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
包括车轴与轴承之间、轮轨之间以及钢轨接头对车轮的撞击阻力等。
基本阻力在列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的。
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起动阻力等。
10、曲线附加阻力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当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外侧车轮轮缘紧压外轨,使其磨耗增大。
又由于曲线外轨长于加力牵引:跨越山岭时,机车须双机牵引或多机牵引。
15、铁路线路纵断面图:用一定的比例尺和规定符号,把平面图上的线路中心线展直后投影到铅垂面上,并注有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有关资料的图。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几种?说明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2.简述我国铁路的发展情况。
3.简要说明我国铁路的管理体制结构。
4.结合你所在的专业说明该专业对应的铁路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5.查找资料阅读《铁路“十三五”规划》,了解我国铁路的发展方向第二章铁路线路复习题一.填空题1.铁路线路是由( )、( )和( ) 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2.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 ) 、( )两种基本形式。
3.路基本体主要由( )和( )两种基本形式。
4桥梁主要由( )、( ) 、( )组成。
5. ( )指设于隧道内两侧边墙上交错养列的后属建筑是为车通过时便于工作入员、行人及运料小车躲避而修建的。
6.铁线路上钢轨与轨枕的连接主要依靠( )联结零件。
7.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 )和( )两种。
8.单开道主要由( )、( )、( )组成。
9铁路直线地段的标准轨距是( )。
10.线路平面由( ) ( )和( )组成。
11.线路纵断面由( ) ( )和( )组成。
二、判断题1.路基是指轨道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以开挖方式构成。
( )2.铁路线路曲线半径越大,列车所受阻力越小。
( )3.轨距是钢轨头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同的最小距高。
( )4.基水设施仅是用来引排地表水。
( )5.常用轨枕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和木材两种。
( )6.涵洞是用以通过车辆或行人的一种建筑物。
( )7.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25m和12.5m两种,对于75kgm的钢轨标准长度只有25m一种。
( )8.无缝线路是整条线路无轨缝。
( )9.设置翼轨的目的是防止当列车通过辙叉有害空间时出现轮缘走错辙叉槽而引起脱轨。
( )10.轨道爬行往往引起轨缝不匀、轨枕歪斜等线路病害,因此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三、简答题1.什么叫铁路线路?2.什么叫缓和曲线?其作用是什么?3.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各有什么优缺点?4.在铁路沿线为什么要设置线路标志?常见的线路标志有些?5.无缝线路和无砟轨道有什么优点?6.道岔是一种什么设备?请画出普通单开道岔组成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第1章绪论交通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载工具在公共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运输是指借助公共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公共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的劳动工具——运输劳动对象——旅客、货物产品——旅客或货物的位移计量单位:人公里(客)吨公里(货)铁路的发展里程在增加机车车辆在改进速度在提高运量在加铁路运输运量,速度,成本,全天候,安全快捷,环保。
第2章铁路线路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曲线圆曲线基本组成要素有:曲线半径R,曲线转角α,曲线长L,切线长度T;曲线特点:外轨超高:为了平衡离心力,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等,旅客不因离心加速度而感到不适,将外轨抬高一定程度。
轨道加宽: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对于小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以使机车车辆能顺利通过曲线,并使钢轨与车轮间的横向力最小,减少轮轨间的磨耗。
缓和曲线: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特点①缓和曲线半径从∞→R;②运行中列车的离心力逐渐↑;③缓和曲线轨距加宽逐渐↑;④缓和曲线外轨超高逐渐↑。
曲线路段对运营的影响:限制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轮轨磨耗;增加轨道设备;增加轨道养护维修费用。
坡变坡点:平道与坡道、坡道与坡道的交点。
坡段:坡度:以坡段终点对起点的高度差与两点之间水平距离的比值。
用千分数表示,有正负之分。
竖曲线:纵断面上的圆曲线。
限制坡度:在这个坡度上,一台机车牵引列车连续上坡运行时,列车运行速度最终能够稳定在机车计算速度的水平上。
(又陡又长)线路标志的类型及设置地点曲线标为曲线的技术参数,在上面标明曲线的有关要素(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半径、超高、加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