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2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
州的划分,以东汉十三州为基础,但是又有少数拆分州郡的情况。 194年,东汉将凉州东部与司隶西部合成雍州,213年,凉州被并入雍 州,但到220年曹魏又恢复凉州。荆州、扬州长期被曹魏与东吴分占, 而且由于其本来面积广大,所以增设了大量郡置。226年,东吴从交 州中分出广州,后取消,后又复设。
三国时魏十二州,吴四州,蜀一州,西晋将吴、魏分治的 荆、扬合并,得十五州。晋武帝从原凉州中分出了秦,从 益州分出了梁、宁,从幽州分出了平,共计十九州。晋惠 帝分荆、扬置江,晋怀帝分荆、江、广三州置湘州,最终 得二十一州。
西晋各州的长官仍称刺史,而且制度进一步明确,其辅官 有别驾、治中、诸曹从事等。郡的长官仍称太守,而各诸 侯王国的长官则称内史。县的长官仍然是县令或县长。
东晋南北朝
东晋政区袭承西晋,也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是其州郡 越分越多,辖区缩小。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 偏安江左,宋、齐、梁、陈先后承袭,社会局势一直不安 宁,北方在十六国统治之下更是兵戈扰攘,各国在统治所 及的较小区域中分置了许多州,并且变幻无常,州制又陷 于混乱。
据《通典·州郡典》等记载,东晋时南方有十多个州,南 朝宋、齐时增至20多个州,到梁朝后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 以疆域相差无几的南朝陈国和三国吴相比较,陈国的州数 是吴国的16倍。北魏统一北方后,太武帝真君元年(440 年)有实州15,孝文帝太和中增至38州,太和末年则达80 余州。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方的州竟达211个。 州置如此之滥,郡、县的设置也就可想而知,据《南齐 书·州郡志》记载:南朝后期的郡达380余个。真是“百室 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秦朝
秦分天下为36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于秦 始皇 三十三年置桂林、南海、象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 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 郡。秦各郡名称如下:
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
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 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 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 平、辽西、辽东。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为前214年南平百越后置设。 九原,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伐匈奴收回河西40余县(今河 套一带),置九原郡,当不在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郡内。 闽中郡,始皇置。
东汉
东汉行政区划,在汉光武帝刘秀时确定,基本沿用了西汉 的郡县制为实体、州刺史部为监察的体制,分全国为十三 个州刺史部。与西汉的主要区别是正式将司隶校尉部于其 余十二州并列,将北方的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将南方的 交趾改名为交州。
州在东汉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直到东汉末年,州刺史仍 然只是没有固定治所的高级监察官吏,而且最初品秩只有 六百石,甚至不如县令。但到了黄巾之乱后,汉灵帝为了 对抗各地黄巾军余部及其它叛乱势力,将部分刺史升为州 牧,而且刺史与州牧被授权统一掌管一州实际军政大权, 最终促成了天下分裂割据的局面和三国时代的出现。于是, 全国的行政区划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东汉末,曹操 又倡复九州说此时全国仅有兖、豫、青、徐、荆、扬、冀、 益、雍9州。
西晋
西晋行政区划,继续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 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 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留了三国的州制,对 于原蜀汉和辽东等较难管控的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划分,建 立了十九个州。但是西晋的统一十分短暂,仅三十多年后 就面临灭亡的局面,在此期间又分出了两个州,最终灭亡 时共有二十一州。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
州郡时期
先秦时期
在原始社会人们根本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直到夏朝建立, 中国行政规划才渐渐萌芽。人们现在对于先秦时期行政规 划有十二州、九州之说,其中以九州之说较为有名。它是 传说中大禹时代的中原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春秋战 国时代。在西汉以前,都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划分的, 但具体的说法各书所载互不相同,大致有四种说法:1 《尚书·禹贡》记载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 梁、雍;2《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无梁;3《周礼·职 方》有幽、并,无梁、徐;4《尔雅·释地》有幽、并、营, 无梁、青、徐。九州说实际上是春秋战国时期学者对当时 所知周朝领土所做的地理区域的划分,并不是某个朝代的 行政区划。商、周王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各 个领主在自己的封国内独立为君主,整个商、周王朝无所 谓任何行政区划。但到了春秋时期,周室衰微,一些诸侯 国逐渐强大,开始发展中央集权制度。他们在新开拓的疆 土上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君主直接统治,为了便于统治, 开始萌生了县、郡等行政区划的单位。
国内基本安定的情况下,汉武帝朝大幅拓展了国土疆域, 面对历史上前无古人的辽阔疆域,武帝除了增设郡县外, 还建立了刺史制度。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至西汉 末年有郡国103,其中除三辅外,有郡80、国20;大郡领 县三、五十个,大国领县最多十余个,小国仅领县三、四 个。西汉还设西域都护府,执掌西域军政大权。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西汉
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广建王侯。先封 异姓七国继而在消灭异姓六国的过程中建立同姓九国,实 行了郡、国并存制。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朝廷多次设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最终爆发了西汉七国之乱。平定诸王叛乱后,通过推恩令 等手段乘势削减诸侯王国领土,侯国从此不得超越一郡之 制。而且诸王的军政权力也被剥夺,仅保留其在封地内的 财政收入,实际与各郡县的郡守、县令无异。
蜀汉灭亡后,晋在269年左右从益州中分出梁州,之后又在南中设立 宁州,从雍、凉、梁中又分出秦州,从幽州中分出平州,最后加上东 吴的交州、广州,形成统一初年的十九州格局。
三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三个国家都号称是正统,且名义上的 目标都是统一天下。其中蜀汉虽然偏居中国的西南部,但是其势力的 很多重要人物的祖籍或故乡都在中国北方。于是他们被封侯时,其封 地很多是其籍贯所在地,实际根本不可能获得曹魏境内的封邑的收入,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虚封”、“遥领”的列侯。最著名的如丞 相诸葛亮被封武乡侯,武乡是其故乡徐州琅邪郡的侯国。此外,蜀汉 还有为侯设县的情况,如关羽曾被东汉封为汉寿亭侯,刘备入蜀后改 葭萌县为汉寿县。张飞的西乡侯封邑汉中郡西乡县,也是因侯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