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班级:11生物技术(制品)学号:**********姓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母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组分及其作用。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离体组织赖以生存和发育的条件。
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有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生长调节物质、水分和其他附加物等五大类物质组成。
无机盐类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
大量元素中,氮类化合物主要以硝酸类和铵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在培养基中多用硝酸类,也可以将硝酸类和铵类混合使用;磷和硫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钙、钠、镁的需要量较少。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铜、锌、钴、铁。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数以螯合物的形式存在,即硫酸亚铁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
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
培养中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物来提供营养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为蔗糖。
蔗糖除了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有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长。
一般包括VB1、B6、烟酸、生物素、叶酸、泛酸钙、VC。
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催进作用。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以下三类:①生长素类: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二氯苯氧乙酸(2,4-D)②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
③赤霉素: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培养基中的其他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有机物附加物。
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酵母提取物。
琼脂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也是最常用的邮寄附加物,他可以是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组织和细胞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选择之上。
植物组培培养基配方嘿,咱来聊聊植物组培培养基的配方。
这植物组培培养基啊,就像是植物宝宝的专属营养餐,配方可重要啦。
最基本的呢,要有大量元素。
这就像我们吃饭得有主食一样。
大量元素主要是氮、磷、钾这些。
氮就像是植物的活力小能手,能让植物的枝叶长得郁郁葱葱的。
磷呢,是植物的能量小卫士,对植物的开花结果有很大的帮助。
钾就像是植物的健康保镖,让植物的身体棒棒的,能抵抗各种小毛病。
比如说,在培养一些花卉的时候,足够的氮能让花朵的叶子又绿又大,漂亮极了。
除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也不能少。
这就像是给植物加餐的小零食。
像铁、锰、锌这些微量元素,虽然植物需要的量不多,但是少了它们可不行。
铁就像是植物的化妆师,要是缺铁,植物可能就会脸色发黄,也就是叶片失绿。
锰呢,就像是植物的小教练,能让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个运动项目进行得更顺利。
锌就像是植物的小管家,对植物体内的各种小活动进行调节。
我记得有一次在培养一种小绿植的时候,因为没有注意添加足够的锌,那植物长得就有点歪歪扭扭的,后来补上了锌,就慢慢变好了。
还有植物激素,这可是培养基里的魔法小精灵。
像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它们能决定植物是先长根还是先发芽,或者是让植物的细胞快快分裂,长得壮壮的。
生长素就像是植物的生长小指挥,它会告诉植物的细胞,“嘿,你们往这边长,快长根!”细胞分裂素就像是植物的细胞小闹钟,“叮铃铃,细胞们,该分裂啦,快长大!”在培养一些珍稀植物的时候,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就能让植物更快地繁殖。
另外,碳水化合物也是重要的成分。
这就像是植物的能量饮料。
蔗糖是比较常用的碳水化合物,它能为植物提供能量,让植物在培养基里也能活力满满。
就像我们跑步的时候需要能量胶一样,植物在组培的时候也需要蔗糖来加油。
我给你举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在实验室里做兰花的组培。
他的培养基配方里,有合适的大量元素,让兰花的叶子长得很好;微量元素也加得很精准,没有出现叶片发黄之类的问题;植物激素用得恰到好处,兰花很快就生根发芽了;还有足够的蔗糖,让兰花在培养基里茁壮成长。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主要成分1.无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和硫六种,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
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
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
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这些元素有的对生命活动的某个过程十分有用,有的对蛋白质或酶的生物活性十分重要,有的是参与某些生物过程的调节。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
2.碳源: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它们的光合作用较弱。
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供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蔗糖或D-葡萄糖,用量通常为2%-4%,高者可达5%,亦可用市售的白糖所代替,但一般应增加用量,而且最好用比较固定的厂家生产的产品,以保证实验的稳定性。
3.有机营养成分: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及其它有机物质等)。
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水解乳蛋白、水解酪蛋白CH)、酵母提取物、玉米胚乳、麦芽浸出物、西红柿汁、椰子汁(CM)及各种氨基酸如甘氨酸(氨基乙酸)等。
维生素: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
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硫氨素(维生素B1)、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和维生素H(生物素)、泛酸钙等、肌醇(环己六醇)、烟酸。
在部分培养基中还添加维生素BX(氨酰苯甲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B12(氰钴胺酸)、维生素BC(叶酸)、维生素B2(核黄素)和氯化胆碱等维生素。
这些可能对某些植物或植物的某些代谢过程有重要作用,如肌醇主要以磷酸肌醇和磷脂酰肌醇的形式参与由Ca介导的信号转导。
1、培养基的成分(1)无机营养成分a大量元素:N、P、K、Ca、Mg、Sb微量元素:Fe、Mn、Zn、B、Mo、Cu(2)有机营养成分a维生素b氨基酸c其他有机添加物(3)碳源和能源(4)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除了营养物以外,为了促进组织和器官的生长,通常还有必要再培养基中加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
●、生长素类:IAA(吲哚乙酸),IBA(吲哚丁酸),2,4-D(二氯苯氧乙酸),NAA(萘乙酸)等。
●、细胞分裂素类:KT(激动素),6-BA(6-苄基嘌呤),ZT(玉米素)、2iP(异戊烯腺嘌呤)等,其中ZT和2iP是天然植物激素,KT和6-BA是人工合成的产物。
●、赤霉素类:GA1-GA4,GA7,GA9-GA16,GA24,GA25等,有20多种,组织培养中用的是GA。
●、脱落酸:ABA(5)其他成分a 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加入活性炭(AC)主要是为了吸收植物的有害泌出物。
b 渗压剂c 硝酸银e 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6)琼脂及其他固化剂(7)PH值:5.6-6.02、名词解释:细胞分化:分生状态的未成熟细胞转变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过程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做“脱分化”。
再分化:外植体所形成的愈伤组织再次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现象叫“再分化”。
细胞全能性:是指离体细胞培养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或性质,即一个细胞所具有的产生一个完整植株的固有能力称做细胞的“全能性”。
外植体:是从植物体任何一部位切割或分离下来作为组织培养用的组织、器官以至细胞的统称,包括胚、组织、器官(如根尖、茎尖、侧芽、叶、花的各部分及未成熟的果实等以至细胞(包括花粉粒)。
愈伤组织:在人工诱导或自然条件下正在增殖的无组织状态(或非组织化)的细胞团。
3、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从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起动期(诱导期)、分裂期和分化期(形成期)。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配制一 、【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的配制,灭菌等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二 、【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方法,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可以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
而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为“再分化作用”。
植物激素在“再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棉线,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容量瓶,移液管,牛皮纸试剂:乙醇、2 ,4 – D (生长素类似物)、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 6-BA )、MS 培养基、0.1 mol/L NaOH与 0.1 mol/L HCl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培养基的配制用于配制培养基的水最好是三蒸水。
所用的各种化学药品:分析纯级别的试剂,避免药品的交叉污染和混杂。
配制培养基最方便的方法是预先配制好不同组分的培养基母液,存放在2~4℃冰箱内,使用时按比例稀释配用即可。
1、 MS培养基的配制1)按照配方配制培养基时,先将储存母液按顺序摆放好,根据欲配制的总体积,量取各种不同体积的母液,加入2,4-D(2mg/L),先加三蒸水至大约400ml2)称取加入蔗糖(浓度3%),调节pH至5.7-5.83)加入琼脂(8-9g/L)加热搅拌溶解,沸腾后立即端离火源(第一个大气泡从缸底上升顶破泡沫层),分装在100ml的三角培养瓶中(一般以容器的1/3~1/4体积为宜),拧紧瓶盖。
4)培养基的pH值直接影响培养物对离子的吸收,过酸或过碱不仅影响到培养材料的生长,而且还影响到琼脂的凝固。
培养基有哪些成分组成?它们有什么作用?1 无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即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根据植物对无机盐需要的多少,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1 大量元素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占干物重的0.1-10%,其浓度一般大于0.5mmol/L,包括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若加上碳(C)、氢(H)、氧(O),则有9种元素。
在离体培养中,其C、H、O三元素是从人工加入的糖类获得的,H、O 元素也可以从培养基所含的水分中获得,而其余6种矿质元素要从加入的适量的无机盐类来获取。
无机氮常以硝态氮(如KNO3)和铵态氮(如NH4NO3)两种形式供应,多数培养基都是二者兼而有之。
1.2 微量元素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等。
植物对其需要量极微,在植物体内含量占干物重的0.01%以下,起生长发育所需的浓度一般小于0.5mmol/L,稍多则产生毒害。
碘(I)虽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几乎在所有的培养基中都含有碘元素,有些培养基还加入了钴(Co)、镍(Ni)、钛(Ti)、铍(Be),甚至铝(Al)等元素。
1.3 铁盐铁是用量较多的一种微量元素,是许多重要氧化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在植物叶绿素的合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若以硫酸铁和氯化铁为供铁源,培养基的pH值会达到5.2以上,形成氢氧化铁沉淀,使培养物无法吸收而出现缺铁症,故在培养基配制时,常用硫酸亚铁和EDTA二钠配成螯合态铁,成为有机态铁方被培养物吸收和利用;也可用EDTA铁盐,作为铁的供应源。
这些元素参与培养物机体的建造,构成植物细胞中的核酸、蛋白质、叶绿体、酶系统和生物膜所必需的元素。
2 有机营养成分在配制培养基时,不仅要加入无机营养成分,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营养物质,以利于培养物的生长和分化。
2.1 糖类在组织快繁中,被培养的培养物大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的也不能满足其对糖类的需求,因此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糖作为碳源和能源,同时对维持培养基一定的渗透压也有重要作用。
植物组培过程
植物组培过程
一、准备工作:
1、准备植物培养基:植物组培需用的植物培养基有多种,这里介绍一种常用的耐抗性植物培养基,它由鲜肥组成,它的组成为:磷肥、钾肥、复合肥和石膏等。
2、准备植物:植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可以选择耐抗性强、萌芽率高的植物,也可以选择品种较为稳定的植物,以确保植物组培中的成功率。
3、准备容器:为了保证植物的细胞充分滋润,要求容器的空气流通性好,耐酸碱性强,可以选择橡胶材料来制作植物培养容器。
4、准备营养液:肥料营养液中要有适量的氮、磷、钾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并且肥料的比例要适当,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二、培养技术:
1、播种:将植物种子播入植物培养基中,然后用密实的材料将其覆盖,最后用器械安置好,使之避免受外界的影响。
2、灌溉:灌溉是保证植物细胞滋润的关键,通常可以根据气温来控制水量和湿度,这样可以保证植物萌芽、生长的速度适中。
3、照明:植物的光照非常重要,植物的生长有节律,要遵循植物自然生长的规律,照明时间宜长不宜短,以保证植物充分的光照条件。
4、检查营养液:营养液的比例改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所以要经常检查营养液,确保营养液的浓度合适,也要定期添加营养液,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
三、结束:
1、取样检验:取样检验是检查植物细胞的有效性,以及植物的成活率等,通常可以采用细胞核细胞涂片技术,也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来检测植物标本。
2、培养完成后,要及时处理培养液,以及收集完整的植物标本,然后将其保存起来,以备以后使用。
LS培养基植物组培在植物组培中,LS培养基是Linsmaier & Skoog植物组织培养基的简称,作为特别适合于包括烟草在内的草本植物的组织培养基,LS培养基由包括8种微量元素和5种大量元素在内的总共13种无机盐组分,还有2种维生素构成,其特点是成分相对比较简单。
与MS培养基基本成分相比,LS培养基去掉了甘氨酸、盐酸吡哆醇和烟酸,比较适合烟草等植物的组织培养。
Linsmaier与Skoog通过了解烟草组织在MS培养基中对金属离子的需求,系统的研究了烟草组织培养过程中养料需要。
实验结果发现,MS培养基中的众多维生素中,只有维生素B1(Thiamine)、肌醇(Inositol)是烟草组培所必需的。
并且维生素B1盐酸盐的最佳浓度为0.4 mg/l (而MS培养基中为0.1 mg/l),其浓度越低则生长越慢,并且在4周后组织细胞会出现坏死症状。
肌醇也有类似的刺激效应,只是不像维生素B1那样必要。
所有其他的Murashige & Skoog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对于细胞生长并不是必需的,并且在不添加的情况下也不影响植物的生长。
叶酸(Folic acid)、p-氨基苯酸(p-Aminobenzoic acid)、L-谷氨基酸(l-Glutamic acid)和维生素C(Ascorbic acid)对烟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如维生素B1、肌醇的促进效应。
对于LS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制,由于LS培养基含有10多种营养成分,为了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都要对这几十种成分进行称量,可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别称量,配成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叫做培养基母液。
这样每次使用时,取其总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释,制成混合培养液,再加入到煮沸的琼脂中,最后使用蒸馏水定容后搅拌均匀。
我们也推荐您直接购买美国植物培养专家Caisson的LS植物组织培养基粉末,这是因为商业化的培养基产品能确保批次的一致性,以及各组分的有效性。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满足不同材料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类植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以及不同培养阶段对营养要求也不相同。
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碳源、有机添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凝胶剂。
一些组织可以生长在简单的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只含无机盐和可利用的碳源(蔗糖),但大多数组织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生长物质,而且经常还将一些复合的营养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这种由“化学定义”的化合物组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人们已设计了许多培养基用于特殊组织和器官的培养。
怀特培养基是最早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之一,最初作为根培养的培养基。
为了诱导培养组织器官发生和再生植株,广泛使用含有大量无机盐成分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和LS(Linsmaier 和Skoog,1965)培养基。
原本为细胞悬液或愈伤组织培养而设计的B5培养基,经过改良后,被证实有利于原生质体培养。
同时,B5培养基也被用于诱导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尽管Nitshch(1969)为花药培养设计的培养基仍然使用频繁,但另一个称为N6的培养基,专门用于禾谷类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
类似的,N6培养基越来越多地用于大豆、红三叶草和其他豆科植物的培养。
该培养基营养成分促进胚性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快速生长。
使用这些培养基成功的原因很可能是营养元素的比例和浓度基本上满足不同培养体系中细胞或组织生长和分化的最适需要。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无机和有机成分的浓度用质量浓度(mg/L 或ppm,但现在习惯用mg/L)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
按照国际植物生理学协会的推荐,应该用mol/L表示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营养成分浓度,用μmol/L表示微量营养元素、激素、维生素和有机成分浓度。
用物质的量浓度的优点是,每一种化合物每一摩尔的分子数是常数,所以按照特定培养基配方配制培养基时,无论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为多少,原物质的量浓度都可以使用。
但是,用质量浓度来表示浓度的话,就不能不考虑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目了。
1、水分水分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代谢过程的介质和溶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
配制培养基母液时要用蒸馏水或纯水,以保持母液及培养基成分的精确性,防止储藏过程中发霉变质。
研究培养基配方时尽量用蒸馏水,以防成分的变化引起不良效果。
而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
如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氯和其他离子,最好将自来水煮沸,经过冷却沉淀后再使用。
2、无机营养成分除了碳(C)、氢(H)、氧(O)外,已知还有12种元素对植物的生长是必需的。
根据植物生长需求量的多少将这些无机营养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
各种矿质元素(盐)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
需要量大于0.5mmol/L浓度的元素称为大量元素,小于0.5mmol/L称为微量元素。
当无机盐溶于水中时,无机盐发生分解和电离作用。
培养基中的一种离子可能由几种盐分解而来。
如MS 培养基中的NO3-离子由NH4NO3和KNO3提供,K+离子由KNO3和KH2PO4提供。
因此,计算总离子浓度有利于比较不同的培养基,探讨特定组织或培养体系的适宜培养基。
(1)大量元素指培养基中浓度大于0.5mmol/L的元素,包括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
它们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培养基中,对植物细胞和组织生长都是必不可少的。
培养基至少应含有25mmol/L的NO3-和K+。
不过,如果以硝酸盐和氨盐(2~20mmol/L)或其他任何还原性氮作为培养基的氮源,都能获得非常好的饿实验结果。
如果只使用铵盐作为唯一的氮源,则需要加入一种或多种三羧酸(TCA)循环的羧酸(如柠檬酸盐、琥珀酸盐或苹果酸盐),以便减轻培养基中氮浓度超过8mmol/L产生的毒害。
当硝酸银和氨离子共同存在于培养基中时,氨离子更迅速的被利用。
另一些大量元素,如Ca、P、S和Mg,在其他营养需要满足下他们的适宜浓度为1~3mmol/L。
氮参与蛋白质、核酸、酶、叶绿素、维生素、磷脂、生物碱等物质构成,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缺氮时,老叶先发黄;氮过量,枝叶会过度茂盛。
氮主要以销态氮和铵态氮两种形式被使用,常使用的含氮物质有KNO3、NH4NO3、(NH4)2SO4等,大多数培养基将销态氮和铵态氮两者混合使用,以调节培养基的离子平衡。
磷参与磷脂、核算、酶及微生物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构成,在植物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磷直接参与呼吸作用和发酵过程,与光合作用也有直接关系。
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老叶暗紫色。
磷常由KH2PO4、NaH2PO4提供。
钾对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以及氮素代谢等有密切关系。
钾增加时,蛋白质合成增加,维管束、纤维组织发达,对胚的分化有促进作用。
缺钾时叶尖、叶缘枯焦,叶片呈皱曲状,老叶发黄或火烧状。
常用的含钾化合物有KCl、KNO3、KH2PO4等。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又是激酶的活化剂,缺镁时叶片边缘及中央部分失绿而变白,镁常以MgSO4来提供。
钙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成分,钙对细胞分裂、保护膜不受破坏有显著作用。
缺钙时嫩叶失绿,叶缘向上卷曲,出现白色条纹。
常以CaCl2提供。
(2)微量元素指培养基中浓度小于0.5mmol/L的元素,有铁(Fe)、硼(B)、锰(Mn)、铜(Cu)、钼(Mo)、钴(Co)等.微量元素也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这些物质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
其中铁似乎更重要,因为配制培养基中常使用螯合铁和螯合锌。
酒石酸铁和柠檬酸铁难溶解,经常在培养基中发生沉淀。
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铁螯合物代替柠檬酸铁,特别是胚胎诱导中,可以克服沉淀产生的问题。
微量元素是许多酶和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酶的催化功能和细胞分化、维持细胞的完整机能等方面。
如铁是多种氧化酶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而且是维持叶绿体功能所必需的;铜有促进离体根生长的作用;钼是合成活跃的硝酸还原酶所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固氮酶的组成部分,还有防止叶绿素受破坏的作用;锌是酶的组成成分,也有防止叶绿素破坏的作用;锰与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关;硼与糖的运输、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当某些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时,植物表现出一定的缺素症状。
如缺铁,绿叶变黄,进而发白;缺锰,叶片上出现缺绿斑点或条纹;缺锌,叶片发黄,或出现白斑,叶子小;缺硼,叶失绿,叶缘向上卷曲,顶芽死亡;缺钴叶片失绿而卷曲,整个叶片向上弯曲凋枯。
3、碳源和能源植物组织培养最适合的碳源是蔗糖。
葡萄糖同样有利于植物组织生长,而果糖产生的效力较低。
培养基高压灭菌时,蔗糖转变为葡萄糖和果糖。
在培养过程中,先利用葡萄糖,然后利用果糖。
植物细胞和组织在培养基中缺乏自养能力,因此,需要外源碳源提供能量。
在培养期间的特殊条件下,即使组织开始变绿或产生绿色色素,培养组织生产的碳源也不能自给自足。
将外源碳源加入到培养基后,可增强细胞增殖和绿茎再生能力。
除此之外,糖类的添加还有调节培养基渗透压的作用。
在培养基高压灭菌过程中,部分蔗糖发生水解。
但是,培养物在高压灭菌的蔗糖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而在过滤消毒的蔗糖培养基上次之。
从这个结果可以推论出,高压灭菌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有利于细胞生长和分化。
在大规模生产中,蔗糖价格太贵,常用食用绵白糖、白砂糖代替蔗糖,但在不同的植物种类上,其使用的可行性及其浓度范围需要做小规模的生产性实验。
4、有机营养成分(1)维生素植物合成的内源维生素,在各种代谢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当植物细胞和组织离体生长时,也能合成一些必需的维生素,但不能达到植物生长的最佳需要量。
因此,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必需的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植物组织健壮生长。
比较常用的维生素是盐酸硫胺素(VB1)、盐酸吡哆醇(VB6)、烟酸(VB3)、肌醇等,盐酸硫胺素是所有细胞和组织必需的基本维生素。
烟酸和盐酸吡哆醇常添加到培养基中,但对许多植物的细胞可能不是必需的。
其他维生素如生物素(VH)、叶酸、抗坏血酸(VC)、泛酸钙、维生素E (生育酚)、核黄素和对氨基苯甲酸也常被使用。
氨基酸类物质不仅为培养物提供有机氮源,同时也对外植体的生长以及不定芽、不定胚的分化起促进作用。
抗坏血酸还有防止组织褐变的作用。
(2)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也是一种有机氮化合物。
常用的氨基酸有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以及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如水解酪蛋白(CH)、水解乳蛋白(LH)等。
氨基酸类物质不仅为培养物提供有机氮源,同时也对植物体的生长及不定芽、不定胚的分化起促进作用。
与无机氮不同,氨基酸能被植物细胞很快吸收。
5、植物生长调节剂(1)生长素生长素由茎尖合成,沿植物体向下运输,常用的生长素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萘氧乙酸(NOA)等。
IAA和IBA见光易分解,故应置于棕色瓶中,IAA在高温灭菌时会受到破坏,最好采用过滤除菌方法。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有:①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促进细胞脱分化;②促进细胞的伸长;③促进生根;④2,4-D会诱导某些植物不定胚的形成。
生长素通常溶解于乙醇或低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由根尖合成,沿植物体向上运输。
细胞分裂素是腺嘌呤的衍生物。
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有6-苄氨基嘌呤(6-BA)、激动素(KT)、玉米素(ZT)、2-异戊烯腺嘌呤(2-ip)、噻苯隆(TDZ)、氯苯脲(CPPU)等。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有:①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使茎增粗,而抑制茎伸长;②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萌发生长;③减少叶绿素的分解,抑制顶端优势,延缓离体组织或器官的衰老,有保鲜的效果;④对根的生长一般起抑制作用。
在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控制器官发育模式,若增加生长素浓度,有利于根的形成;增加细胞分裂素浓度则促进芽的分化。
(3)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这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常用于组织培养中。
一些植物需要赤霉素和脱落酸增强生长,而在另一些植物中需要它们抑制生长。
GA3是20多种赤霉素中最常用的,GA3能促进低密度培养细胞的生长,增加愈伤组织生长,诱导矮化或发育迟缓的植物伸长生长。
GA3最好现配现用,过滤灭菌后加入到培养基中。
根据植物种类不同,脱落酸在培养基中刺激或抑制愈伤组织生长。
据报道,脱落酸有利于胚胎培养。
脱落酸还有抑制生长、促进休眠的作用,在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冷冻保存时,可以用来促使植物停止生长和抗寒力的形成,从而保证冷冻保存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