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三章 词项逻辑
- 格式:ppt
- 大小:764.50 KB
- 文档页数:67
第三章词项逻辑(上)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在理解词项的本质、基本逻辑特征等一系列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的掌握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等有关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以达到在思维过程正确的理解词项,准确地使用词项的目的。
避免在使用词项、做出判断、形成命题、进行推理时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教学重点:正确把握词项的内涵和外延及词项间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
教学难点:(一)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的特征是本章的教学难点;(二)属种关系的词项与反映整体和部分关系的词项之间的区别是本章的有一个难点。
教学时间:8课时。
参考书目:同第一章。
教学内容:这一章是讲有关词项的各种逻辑知识,包括其方面的内容,即:词项的划分、词项的内涵和外延、词项的种类、词项间的关系、定义、划分、词项的概括和限制。
七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概括实际上只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词项明确;二是怎样使词项明确。
前四个问题讲的是第一个问题,后三个问题讲的是第二个问题。
正确把握词项的内涵和外延是本章学习的关键。
所谓词项明确就是词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只有明确词项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准确的理解词项和使用词项。
这一章的其他内容也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如词项的种类,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词项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和把握。
再如词项间的关系,说明词项在外延上的关系。
再如词项的定义和划分是明确词项的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
词项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是词项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规律,等等。
集合词项不同于非集合词项的主要特征作为本章的教学难点,怎样把握到讲集合词项是再讲;具有属种关系的词项与反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词项的区别是本章的又一个难点,具有属种关系的词项反映的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具有属种关系的词项,在外延上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即外延大的词项包含着外延小的词项,不是整体包含着部分。
第一节词项的概述前几年我国有一个科学家代表团到美国访问。
一天,一个华裔老科学家来到我国代表团驻地拜访老朋友,一位团员向老科学家问候,其中问到“您爱人好吗?”对方听后,突然脸色一遍,显得很尴尬。
第三章词项逻辑(含词项)题型练习(一)填空(二)单项选择(三)判断正误(四)分析简答题(一)填空题1、主项(S)周延,谓项(P)不周延的直言命题形式是(SAP )。
2、主项周延,谓项周延的直言命题形式是(SEP)。
3、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的直言命题形式是(SOP )。
4、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的直言命题形式是(SIP )。
5、从是否反映群体的角度分析,“财经院校分布在全国各地”中的“财经院校”是(集体)词项。
6、从词项指称的事物的数量看,“北京人环保意识强”中的“北京人”是(单独)词项。
7、根据对当关系,如果“有的大学生是中共党员(SIP)”为真,则同素材的SAP(不定)、SEP(假)、SOP(不定)。
8、根据对当关系,如果“有的教师不是青年(SOP)”为真,则同素材的SAP(假)、SEP (不定)、SIP(不定)。
9、根据对当关系,如果“所有中共党员都是干部(SAP)为假,则同素材的SEP(不定)、SIP(不定)、SOP(真)。
10、根据对当关系,如果“所有共青团员都不是知识分子(SEP)”为假,则同素材的SAP (不定)、SIP(真)、SOP(不定)。
11、把自然语言中的“没有人不爱美”整理成标准的直言命题,其形式是SAP 。
(二)单项选择题1、将“学生”限制成“中学生”,概括成“知识分子”。
以下哪项对上述限制和概括的评价最为确切?(C )。
A、限制和概括都正确B、限制和概括都不正确C、限制正确,概括不正确D、限制不正确,概括正确2、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
以下(B)对上述定义评价最为准确?A、正确B、不正确,定义过宽C、不正确,定义过窄D、不正确,循环定义E、不正确,同语反复3、已知“基本粒子不都可分”为真,则据此不能确定真假的命题是(B )(1)所有的基本粒子都可分(2)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不可分(3)有的基本粒子可分(4)有的基本粒子不可分A、仅(1)和(4)B、仅(2)和(3)C、仅(2)D、仅(3)E、(1)、(2)、(3)、(4)都可确定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