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754.75 KB
- 文档页数:30
诸永高速低回缩锚具张拉施工说明一、第一次张拉施工方法:下述第一次张拉方法的适用产品为:含厚度为50mm工作锚板的低回缩锚具、含厚度为58mm工作锚板的低回缩锚具。
1)见图1安装工作锚板、螺母及工作夹片安装前清理平整锚垫板端面及钢绞线表面,工作锚板的锥孔穿入钢绞线后推至锚垫板端面,并把螺母旋至工作锚板靠近锚垫板的一端(螺母有凹槽的端面向上),此时为工作锚板接触锚垫板承压,并确保螺母位于锚垫板的止口内。
拆开工作夹片表面的油纸即可安装到工作锚板的锥孔内,夹片安装应平齐,各片之间的间隙均匀,必要时用专用工具轻敲。
2)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板及工具夹片3)第一次张拉顺序0→初应力→分级张拉→1.05σ(持荷2min) →放张锚固con图1 第一次张拉示意图二、第二次张拉施工方法:方法1、本点所述第二次张拉方法的适用产品为:含厚度为58mm 工作锚板的低回缩锚具。
图2 第二次张拉示意图第二次张拉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宜在第一次张拉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张拉。
1、安装:按图2安装连接头、撑脚、张拉杆、千斤顶及张拉螺母,尽可能使得撑脚、千斤顶与锚具对中,为保证受力安全,应注意以下:应将连接头旋入工作锚板≥27mm、张拉杆旋入连接头40~60mm,张拉螺母旋入张拉杆≥40mm。
2、张拉顺序0→1.0σ(持荷2min) →旋紧螺母→放张锚固con张拉至1.0σ后,工作锚板离开锚垫板端面约5mm的距离,放con张锚固前,用工具敲击螺母上边缘的小斜槽使其旋转至顶紧锚垫板端面后再放张,此时为螺母接触锚垫板承压。
方法2、本点所述第二次张拉方法的适用产品为:含厚度为50mm 工作锚板的低回缩锚具(注:根据工地现场反映该厚度工作锚板第一次张拉施工后钢绞线被割短至18~20mm)。
1、安装:1)按图3安装垫环,安装垫环时应考虑其所开的操作窗口朝向以便在放张后能方便地对螺母进行旋转的操作,且注意垫环与锚垫板接触处平整干净,避免倾斜或不稳影响张拉质量。
121工程Engineer ing 中国设备工程 2018.06(下)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预直力筋锚固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精轧螺纹钢YGM 锚固体系,也不同于夹片式钢绞线锚固体系,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本文以广州南沙凤凰二桥主桥岸跨竖向预应力施工为背景工程,研究低回缩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控制技术及二次预应力施加时机对施工效果的影响。
1 背景工程岸跨拱梁位于两岸过渡墩与边墩之间,一端简支于过渡墩上,另一端与边墩(拱脚)固结,岸跨拱梁为19.96m 长的变截面箱梁(下称岸跨纵梁)和20m(平面投影长)的等截面曲梁组合而成的预应力砼结构。
平衡拱脚部分水平推力的体外预应力系杆锚固在简支端的中横隔上。
岸跨预应力包含顶板横向预应力、端横梁及中横隔梁Ⅰ预应力、纵向预应力。
在系杆锚固的岸跨拱中横梁Ⅰ处设置横向预应力和竖向预应力。
竖向预应力采用OHM 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充分利用二次张拉低回缩锚具的特性,以减少短束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钢筋采用Φs15.2-3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采用内径Φ50mm 的塑料波纹管成孔。
单个岸跨有112套OHM 二次张拉预应力钢束,全桥共计448套。
图1为预应力立面图。
图1 预应力立面图2 低回缩二次张拉工艺低回缩二次张拉体系主要由固定端“P 型锚具系统”、钢绞线力筋、管道系统和张拉端“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等几个部分组成,经二次张拉施工实现其预应力钢绞线低回缩锚固。
第二次张拉要求锚固回缩量≤1 mm。
二次张拉锚固体系的实现过程如下。
第一次,按夹片式锚具通用张拉施工方法整束张拉并锚固,张拉程序:0→0.1σcon →1.05σcon(持荷2min)→锚固;第二次,用专用H 型支承角支承千斤顶,采用连接器与张拉杆相连,将锚环整体拉起,张拉至设计张拉力,拧紧外圈支承螺母,消除第一次张拉钢绞线产生的锚具放张回缩值。
第一次张拉2~1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张拉,张拉程序:0→0.5 σcon →1.0σcon (持荷2min)→锚杯的下端离开垫板6~12mm,旋紧支承螺母→锚固。
预应力钢筋张拉和放张工程监理检查与验收细节一、监理检查细节(一)预应力钢筋张拉和放张的施工材料监理(1)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XG1-2008)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黏结预应力筋的包装质量应符合无黏结预应力钢绞线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60吨为一批,每批抽取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注:当有工程经验并经观察认为质量有保证时,可不作油脂用量和护套厚度的进场复验。
)(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等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注:对锚具用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如供货方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可不作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4)孔道灌浆用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规范GB50204-2002第7.2.1条的规定。
孔道灌浆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规范GB50204-2002第7.2.2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注:对孔道灌浆用水泥和外加剂用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不作材料性能的进场复验。
)(5)预应力筋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黏结预应力筋展开后应平顺,不得有弯折,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等。
2)无黏结预应力筋护套应光滑、无裂缝。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注:无黏结预应力筋护套轻微破损者应外包防水塑料胶带修补严重破损者不得使用。
浅析二次张拉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摘要:通过采用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在工程上的施工实例,初步介绍了竖向预应力采用二次张拉钢绞线的设计及施工工艺,总结了二次张拉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通过工程实例,实践证明了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施工工艺在工程中的可行性,尤其是二次张拉钢绞线基本无回缩产生,迭到了低回缩、高效率的目的,产生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施工简易性,确保了工程后期运营质量。
关键词: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二次张牡;钢绞线1工程概况骝岗涌特大桥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境内,起子K1 481.000,终于K2 717.000,桥梁总长1236m,为本项目跨越骝岗水道的一座特大型桥梁。
骝岗涌为沙湾水道的分支流,下游与榄核河、西樵水道汇合流入蕉门水道。
桥梁中心线与水流方向斜交角225°,距上游沙湾水道约8.0km,距下游蕉门水道汇合点处8.3km。
骝岗涌特大桥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环段骝岗涌特大桥主桥为连续钢构桥,跨径布置为75m 130m 75m,主梁采用C55砼,半幅桥宽16.25m,采用单箱单室箱型断面,其中箱宽7.8m。
两侧翼缘板悬臂长4.225m,主粱根部梁高7.5m,跨中及边跨端部梁高32m。
主梁按预应力构件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包括纵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和竖向预应力。
其中,竖向预应力摒弃传统的精轧螺纹钢YGM锚固体系,采用新型的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的施工工艺。
达到了预期效果。
2 新型锚固系统特点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筋锚固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精轧螺纹钢YGM锚固体系,也不同于夹片式钢绞线锚固体系,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只要在施工中掌握相应的施工要点,就能确保发挥这一新型锚固体系的优势,从而确保竖向预应力(含中短预应力束)永久应力稳定可靠,做到孔道压浆密实饱满,达到提升桥梁安全性能的目的。
3新型锚固系统工艺3.1新工艺简介钢绞线预应力筋二次张拉低回缩工艺是针对中短预应力束锚固系统在张拉放张后,产生的回缩对预应力系统永存预应力损失过大的工况专仃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钢绞线低回缩高效率的顶应力锚固系统。
6.5 施加预应力6.5.1 “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的力筋施加预应力的工艺方法:第一次施加预应力的机具、设备准备工作均按《2000施工规范》中第12.8.1,12.8.2两条执行。
第二次张拉应在第一次张拉放张后2~16小时内进行,张拉时应采用专用千斤顶和张拉连接装置(见附录D )和按本规范第6.5.4.4条规定的施工方法进行张拉作业。
6.5.2 张拉应力控制1、预应力筋的第二次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无规定时,则按1.03σcon 控制(考虑力筋松弛、混凝土徐变损失超张拉3%)。
第一次张拉控制应力宜按设计的张拉控制应力超张3%,无论任何情况,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大于0.8f p k 。
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无规定时,则第一次张拉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第二次张拉实际伸长与理论计算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10%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和采取措施以后,方可继续张拉。
为确保永存预应力的稳定性,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间误差应控制在+10%~-15%内,否则应重新张拉,使之达到要求。
3、竖向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 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a 、第一次张拉理论伸长值△L I (mm )按下式计算△L I =PPv IP E A L P · (6.5.2-1) 式中:P IP ——第一次张拉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v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E P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Mpa );b 、第一次张拉实际伸长值,△L 总1(mm )按下式计算△L 总1=△L 1+△L 2(6.5.2-2) 式中:△L 1——第一次张拉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L 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 )。
OVM钢绞线低回缩量锚固体系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目录一、概要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三、标志示例四、结构及参数五、施工工艺一、概要OVM低回缩量锚具是针对短预应力束锚具张拉放张回缩量过大,导致其有效永久预应力损失大而专门研究开发的一种低回缩高效率的预应力锚具。
OVM低回缩量锚具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钢构等桥梁竖向预应力结构,铁路梁横向预应力结构,斜拉桥塔身周向、横向预应力结构,边坡锚固预应力结构及其它各种较短预应力筋结构中。
我公司为专业的锚、机具生产企业,开发的低回缩量锚具锚固效率系数高,锚固性能稳定、可靠,张拉操作简便。
产品执行GB/T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标准和铁路产品认证用技术规范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
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锚具效率系数:ηA≥0.952、破断总应变:εapu≥2.0%3、锚具二次放张回缩量:λ≤1mm4、满足试验应力上限取0.65f ptk,应力幅度100MPa,循环200万次的疲劳性能要求。
5、满足试验应力上限取0.80f ptk,下限应力取0.40f ptk,循环50次的周期荷载性能要求。
6、锚具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钢绞线的要求。
7、锚具的锚口摩阻损失和喇叭口摩阻损失合计不大于6%。
三、标记示例OVM .M 15 DHS - □□□应用类型预应力钢材根数低回缩量代号预应力钢材直径(mm),15为φ15.24mm钢绞线锚具代号预应力体系代号示例:锚固3根直径为φ15.24mm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铁路工程用OVM低回缩量锚具型号标记:OVM.M15DHS-3T四、结构及参数1、OVM.M15DHS低回缩量锚具(张拉端)结构及尺寸参数图1 低回缩量锚具结构图(张拉端)低回缩量锚具(张拉端)由工作夹片、工作锚板、螺母、锚垫板和螺旋筋组成,见图1。
螺母通过内螺纹与工作锚板外螺纹相连。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验收操作规则********项目部2011年3月目录1、术语和符号 (2)术语 (2)符号 (3)术语简称 (5)2、材料及锚具系统 (6)混凝土及钢筋 (6)锚具系统 (6)管道 (7)3、施工 (8)一般规定 (9)预应力钢筋材料、锚具、管道进场验收 (9)预应力钢筋的制作、安装 (9)混凝土的浇筑 (10)施加预应力 (11)孔道压浆 (15)封锚 (15)4、验收 (16)一般规定 (16)工序施工验收 (16)分项工程施工验收 (17)附录A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锚具构造尺寸 (19)附录B 张拉端锚具槽口及穴模参考尺寸 (20)附录C 张拉端锚具槽口护罩和固定塞的构造尺寸 (21)附录D 二次张拉专用千斤顶、张拉连接装置构造及参考尺寸 (22)附录E 竖向预应力工程施工验收记录表 (23)附录F 竖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25)附录G 钢绞线与固定端P锚安装记录表 (27)1 术语、符号术语1.1.1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由固定端“P型锚具系统”、钢绞线力筋、管道系统和张拉端“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等几个部分组合,沿垂直方向布置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内,并经二次张拉施工实现其力筋低回缩锚固的预应力锚固体系。
1.1.2二次张拉对同一根钢绞线预应力束完成第一次张拉→放张→夹片锚固后,第二次将锚杯整体张拉→旋紧支承螺母→放张锚固力筋,以弥补第一次放张锚固回缩损失的预应力施工工艺。
1.1.3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由固定端锚具、预应力钢筋、张拉端锚具等部件组合,沿垂直方向布置于预应力混凝土内,经张拉施工实现其力筋锚固的预应力锚固体系。
1.1.4预应力筋在预应力结构中用于建立预加应力的单根或成束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或钢筋。
1.1.5锚具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东江特大桥主桥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设计与施工周悌丰【摘要】Dongjiang big bridge is the largest bridge of Boluo-Shenzhen highway. The north part of the highway is Luosu village; the south part is Tonghu of Huizhou, which crosses the Dongjiang. The overall length is 2675.43m. Dongjiang big bridge is No.l contract segment of Boluo桽henzhen highway. The bridge uses continuous rigid frame, and us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vertical prestressed second tensioning.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vertical prestres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key technology, hoping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bridge.%东江特大桥是博深高速公路最大的一座特大桥,北接博罗苏村,南接惠州潼湖,跨越广东东江,全长2675.43m,其中东江特大桥属于博深高速公路第一合同,主桥采用连续刚构方案,并采用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设计与施工,本文介绍主桥竖向预应力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希望对类似桥型的设计与施工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17【总页数】5页(P77-81)【关键词】东江特大桥;博深高速公路;连续刚构;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低回缩锚具;设计与施工【作者】周悌丰【作者单位】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5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1 工程概述粤湘高速公路博罗至深圳段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第四纵线”深圳至湖南汝城的第二段,也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的一部分。
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箱梁腹板裂缝防治技术——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简要介绍湘潭欧之姆预应力锚具有限公司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简介一、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现状及典型病害概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包括连续梁桥、连续刚构和刚构连续组合体系)以其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造价相对较低;养护简单等一系列优点,备受工程界欢迎。
“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跨径超过200m的连续刚构桥已达20多座,跨径在100~200m之间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已有100多座,世界范围内共有跨径超过240m的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共18座,其中13座在中国,占世界总量的72%。
然而近年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在施工过程或使用阶段,普遍出现各种不同性质的混凝土开裂,长期下挠等病害,这些病害对桥梁的耐久性和营运的安全性构成了威胁”[1]。
文献[2]作者调查了国内180多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总结了裂缝的类型及分布规律,其中腹板钭裂缝的出现比例高达86%,由于腹板裂缝的存在,引起结构刚度降低,导致变形增大。
文献[3] 根据Kishwaukee.River桥荷载试验发现,由于箱梁腹板裂缝的存在,导致裂缝区结构剪切刚度降低50~55%。
根据大量的调研和分析认为,竖向预应力是减少主拉应力、克服腹板斜裂缝的最有效技术手段,目前我国大量现役大跨径箱梁桥腹板斜裂缝主要是由于竖向预应力在设计过程中空间效应考虑不足,加之竖向预应力采用的精轧螺纹钢筋YGM锚固体系本身存在结构缺陷和预应力施工无法有效监控施加预应力的质量,并且导至“由于竖向直线束太短,几乎建立不起有效预应力”[1]。
进一步对竖向预应力用“精轧螺纹钢筋YGM锚固体系”分析研究后得知,该结构存在以下致命缺陷:1、精轧螺纹钢筋强度较低,预应力张拉延伸绝对值很小(特别是短束仅几毫米),在同样放张回缩值情况下,预应力损失的比例就很大,短束预应力损失很可怕(一些桥梁的竖向有效预应力与竖向预应力张拉控制力相比损失甚至达60% [6])。
浅析二次张拉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作者:吴小陆许斌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16期摘要:通过采用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在工程上的施工实例,初步介绍了竖向预应力采用二次张拉钢绞线的设计及施工工艺,总结了二次张拉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通过工程实例,实践证明了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施工工艺在工程中的可行性,尤其是二次张拉钢绞线基本无回缩产生,迭到了低回缩、高效率的目的,产生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施工简易性,确保了工程后期运营质量。
关键词: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二次张牡;钢绞线1工程概况骝岗涌特大桥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境内,起子K1+481.000,终于K2+717.000,桥梁总长1236m,为本项目跨越骝岗水道的一座特大型桥梁。
骝岗涌为沙湾水道的分支流,下游与榄核河、西樵水道汇合流入蕉门水道。
桥梁中心线与水流方向斜交角225°,距上游沙湾水道约8.0km,距下游蕉门水道汇合点处8.3km。
骝岗涌特大桥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环段骝岗涌特大桥主桥为连续钢构桥,跨径布置为75m+130m+75m,主梁采用C55砼,半幅桥宽16.25m,采用单箱单室箱型断面,其中箱宽7.8m。
两侧翼缘板悬臂长4.225m,主粱根部梁高7.5m,跨中及边跨端部梁高32m。
主梁按预应力构件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包括纵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和竖向预应力。
其中,竖向预应力摒弃传统的精轧螺纹钢YGM锚固体系,采用新型的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的施工工艺。
达到了预期效果。
2 新型锚固系统特点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筋锚固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精轧螺纹钢YGM锚固体系,也不同于夹片式钢绞线锚固体系,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只要在施工中掌握相应的施工要点,就能确保发挥这一新型锚固体系的优势,从而确保竖向预应力(含中短预应力束)永久应力稳定可靠,做到孔道压浆密实饱满,达到提升桥梁安全性能的目的。
八抱树特大桥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应用技术探讨摘要:八抱树特大桥属于云南石红高速第三合同段,为跨越撮科河而设,中心里程K27+120,全长左幅637m,右幅617m。
主桥上部结构为90m+2×160m+90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形连续刚构,竖向预应力采用传统的精轧螺纹钢YGM+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相结合的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本文介绍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应用技术,希望对类似桥型的设计与施工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八抱树特大桥;石红高速公路;连续刚构;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低回缩锚具一、工程概况石红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615(天保~猴桥)在云南境内重要的一段,是我省东西方向连接保山、临沧、普洱、玉溪、文山的主要通道和出海通边的重要干道。
路线全长54.81公里。
八抱树特大桥属于石红高速第三合同段,为跨越撮科河而设,中心里程K27+120,全长左幅637m,右幅617m。
主桥上部结构为90m+2×160m+90m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刚构。
箱梁顶宽为10米,底宽为5.69米,顶板悬臂长2.15m,悬臂端部厚0.18m,根部厚0.98m(1.08m),箱梁顶设有2%的横坡,箱梁为单箱单室断面。
箱梁根部梁高为10米,跨中梁高为3.5米,腹板厚度分别为1米、0.7米和0.5米,底板厚度由中部的0.32米按1.6次抛物线变化至根部的1.19米。
刚构悬臂段采用挂篮对称悬浇,现浇节段长3.5~5米,最大悬浇主梁节段混凝土重222.6t。
箱梁采用纵向、竖向的双向预应力结构,纵向预应力采用大吨位群锚体系,竖向预应力依梁高不同分别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筋锚固体系。
箱梁高度、底板厚自根部至跨中按1.6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高度曲线公式:H=(6.5×(X /73)1.6) +3.5;底板厚度曲线公式:D=(0.88×(X /73)1.6) +0.32;其中0≤X≤83;23号截面处X=0,1号截面处X=83.0。
*********标准******——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范(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发布目录1、总则 (2)2、术语和符号 (3)2.1 术语 (3)2.2 符号 (4)2.3 术语简称 (6)3、材料及锚具系统 (7)3.1 混凝土及钢筋 (7)3.2 锚具系统 (7)3.3 管道 (8)4、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规定 (10)4.1 一般规定 (10)5、设计计算与构造 (12)5.1 一般规定 (12)5.2 竖向预应力计算 (12)5.3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 (15)6、施工 (18)6.1 一般规定 (18)6.2 预应力钢筋材料、锚具、管道进场验收 (18)6.3 预应力钢筋的制作、安装 (18)6.4 混凝土的浇筑 (19)6.5 施加预应力 (20)6.6 孔道压浆 (23)6.7 封锚 (24)7、验收 (25)7.1 一般规定 (25)7.2 工序施工验收 (25)7.3 分项工程施工验收 (26)附录A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锚具构造尺寸 (28)附录B 张拉端锚具槽口及穴模参考尺寸 (29)附录C 张拉端锚具槽口护罩和固定塞的构造尺寸 (30)附录D 二次张拉专用千斤顶、张拉连接装置构造及参考尺寸 (31)附录E 竖向预应力工程施工验收记录表 (32)附录F 竖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34)附录G 钢绞线与固定端P锚安装记录表 (36)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38)附件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范(草案)(*** *** -****)条文说明 (39)1 总 则1.0.1 本技术规范的制定,旨在使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能准确、有效地应用“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的新技术,实现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腹板内设置具有足够、合理和稳定的竖向预应力,以达到在成桥后竖向预应力仍能保持压应力的设计计算值,从而彻底地解决在桥梁建成后有可能因“主拉应力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而出现斜裂缝”的问题。
预应力锚杆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的施工技术要求的具体规定施工步骤一、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布置、机械设备安装调试、人员上场和材料购置及储备等准备工作。
场地布置包括钻孔作业场地规划、水池、混凝土拌和场地平整,风水电管线布置以及生产、生活用房等。
施工人员人数可根据上场机械设备数量和施工条件确定。
每班由班长、钻孔组、注浆浇砼组、空压机司机、锚索安装和张拉等组成。
二、测量放线按设计文件要求,准确定出各锚点位置,定位精度:纵横向±10cm。
三、造孔造孔工序含钻机就位、施钻成孔和清孔三个作业步骤。
当围护结构基坑开挖到达锚索钻孔位置时,首先要用钢管和木板搭役施钻作业平台。
钻机就位要求钻头定位准确,在无设计规定时,最终成孔位置偏差不在于10cm,孔斜误差不超过2%。
施钻机具一般为风动冲击型钻机,在松散地段成孔施工,为防止坍孔,宜选用偏心钻跟进护壁套管方式钻进,钻进过程中,应观察出灰、出碴和漏风情况,做好滑动面、错落面等软弱面所处位置的记录,判断孔段是否进入稳定岩(土)层,以保证孔段进入稳定岩土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的锚固段长度。
考虑沉碴厚度,孔底应超钻30~50cm。
成孔后,用高压风清洗孔壁,以保障砂浆与孔壁的粘结力。
钻孔必须采用干钻,严禁水钻。
四、锚索制作和安装锚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1860MPa。
锚索制作和安装可分为下料、除锈防腐、焊接导向锥、绑扎和入孔六个作业步骤。
钢绞线下料长度为孔深加上预留长度,预留长度一般为1.0~1.5m,与张拉锚具型号、绑扎节状个数、垫墩和垫墩位置有关。
在绑扎前,钢绞线应先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制作和安装全过程必须避免油脂、泥土等杂物锚固段钢绞线。
钢绞线呈同心圆环节布,中心为灌浆管;锚索锚固段间距1~2m设置隔离架和紧箍环,使锚索呈节状,以增大锚索的抗拔力,另外还需设置定位片,使锚索能在孔中居中;自由段钢绞线外套塑料管,套管前端口应切实做好隔浆措施,防止灌浆材料侵入自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