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潮汕 潮汕地方史
- 格式:pdf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10
我的故乡作文潮汕版思乡好《我的故乡——潮汕》潮汕,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一提到潮汕,我的脑海里就像开了一场热闹的大戏。
潮汕的美食就像魔法一样,勾着所有人的魂儿。
先不说那闻名遐迩的潮汕牛肉丸。
就说蚝烙,那可真是大街小巷的宠儿。
每次回老家,去到街边的小摊,看师傅做蚝烙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师傅先把新鲜的蚝仔和薯粉浆混合,那熟练的手法就像变戏法一样,接着往烧热的平底锅上一倒,“滋滋”一声,热气腾腾。
然后再把大大的鸭蛋液浇上去,蛋液遇到热锅瞬间就凝固在蚝烙边缘,把那蚝烙的边边都变得金黄金黄的。
师傅还时不时拿起铲子稍稍翻动,那香味一个劲儿地往我鼻子里钻。
等到整个蚝烙两面都是焦香的黄色,出锅的时候再撒上一些鱼露和特制的辣椒酱,我光是站在旁边看着口水就已经在嘴里打转了。
每次吃蚝烙,我这嘴就停不下来,一块接着一块往嘴里塞,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小松鼠。
潮汕的老巷子那也是独特得很。
那里的房子啊,都像是有自己的故事。
窄窄的石板路,两边都是有些年纪的老屋子。
墙面上爬着绿幽幽的青苔,那些青苔好像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
走进巷子里,时不时能听到老人们用潮汕话唠着家常,那声音带着浓浓的乡音韵味。
我记得有一次在巷子里瞎逛,看到一家门口摆着好多精巧的竹制品。
有造型可爱的小篮子,还有各式各样的竹扇子。
我好奇地拿起一个小篮子问价钱,那老大娘笑着用潮汕话说了个价格,那温和的眼神就像巷子里的阳光一样。
然后她还用那有些粗糙的手拿起篮子给我指出哪里编得细致,跟我说这都是老手艺了。
我那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像穿越到了旧时光里,被浓浓的乡情包围着。
离开潮汕后,总是想着那一口口美食,想着老巷子里那些温馨的画面。
那些记忆就像无数丝线拉扯着我,把我的思乡之心缠得紧紧的。
每次想吃蚝烙的时候,买到的都不是家乡的那个味儿,那些外面做的蚝烙不是粉太多就是蚝仔不新鲜。
走在外地的街市上,看到的房屋都是规规矩矩的高楼大厦,没有家乡老巷子里的那种韵味。
在那些个夜晚,我总是做梦,梦到自己又坐在家乡的小摊前吃着美味的蚝烙,又在老巷子里与那些亲切的老人们聊天,每次从这样的梦里醒来,那份对潮汕故乡的思念就又加深了几分。
我的家乡——潮汕(潮汕地方史)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地区。
潮汕地区位于粤东沿海的潮汕平原,地处欧亚大陆东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段,包括古城潮州、经济特区汕头以及揭阳,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潮人风情独具韵味。
一、潮汕先民潮汕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越族。
传说越族人的脚小趾是“重甲”的(即有两片相叠的趾甲)。
到了秦朝以后,来自河南、山西一带的中原人民陆续南迁。
他们大多先迁往江浙地区,后经福建辗转迁入潮汕地区。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越族人交流、融合、繁衍生息,使越族人逐渐汉化,形成了潮汕先民。
随着历史的推移,中国近代的开放,潮汕地区也是较早接触到外国文化的地区。
所以,潮汕文化既保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纳了海外文化的菁华,历经了数千年的融汇升华,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蜀汉文化相媲美的中华文化的一支。
二、沿革建制潮汕在远古时属南交之地。
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属场州南部的荒僻地带。
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为越族的—支。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南越,设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
在南海郡的揭阳岭设置戍所。
秦末陈胜吴广起兵抗秦,赵佗占据这里,拥兵自立为南越武王,设揭阳于此,于是这里才有政权建制。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l l l)平定南越,设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开始有直属中原王朝的政权建制。
那时揭阳县的疆域,包括现在的潮汕地区、梅州市和闽南的一部分。
隋唐时期称为潮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正式开放汕头为商埠,称汕头埠,属澄海县鮀浦司管辖。
1980年11月以后,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和发展起来。
三、百载商埠1858年6月,英、法、美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潮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8601年,汕头被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称为汕头埠。
1860年,在妈屿岛上设置了由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直到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才结束了外国人把持潮海关长达90年的历史。
潮汕: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我的家乡潮汕,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地方。
这里的风俗传统源远流长,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潮汕人的心中。
潮汕的传统文化风俗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种节庆活动。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贴对联、挂灯笼,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元宵节时,潮汕的街头巷尾都会挂起各式各样的花灯,人们赏花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此外,潮汕的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节庆活动,潮汕的民间艺术也是传统文化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剧是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
此外,潮汕的剪纸、泥塑、刺绣等民间工艺也深受人们喜爱,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承载了潮汕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潮汕的饮食文化也是传统文化风俗的一大亮点。
这里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
潮汕牛肉丸、潮汕砂锅粥、潮汕粿条等美食都让人回味无穷。
在潮汕,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节庆日,都少不了美食的陪伴。
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成为了潮汕人民情感交流的纽带。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文化风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为此,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潮汕的传统文化风俗,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喜爱潮汕的传统文化风俗。
总之,潮汕的传统文化风俗是这座城市的瑰宝,它们承载着潮汕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我的家乡潮汕作文高中潮汕,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我生长的地方,是我心中永远的归宿。
说起潮汕,那美食可是一绝!从街头到巷尾,到处都弥漫着让人垂涎欲滴的香气。
就拿牛肉丸来说吧,那一颗颗饱满多汁的丸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阿叔去看人家手打牛肉丸。
师傅们拿着两根大铁棒,“哐哐哐”地捶打着新鲜的牛肉,那架势,就像在演奏一场激烈的打击乐。
每一下都用力均匀,牛肉在不断的捶打下渐渐变得细腻有弹性。
打好的肉泥,加上调料,用手一挤,一个丸子就成型了,再放进热水里一煮,那丸子瞬间变得圆滚滚的,浮在水面上,就像一个个欢快的小精灵。
捞起来咬上一口,Q 弹爽滑,汁水四溅,那浓郁的牛肉香瞬间充满了整个口腔,让人欲罢不能。
还有那潮汕肠粉,也是我的心头好。
每天早上,街边的肠粉摊总是热气腾腾的。
摊主熟练地舀一勺米浆倒在蒸盘上,摇匀,放入蒸笼里。
不一会儿,一张薄薄的肠粉皮就做好了。
接着,铺上鸡蛋、肉末、虾仁、青菜,再淋上特制的酱汁,一份美味的肠粉就大功告成了。
那肠粉入口即化,酱汁的咸香和食材的鲜美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潮汕的建筑也极具特色。
那一座座古老的潮汕民居,就像一本本无言的史书,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比如“四点金”,走进大门,是一个天井,阳光透过天井洒下来,照亮了整个院子。
四周的房间排列整齐,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还有那“下山虎”,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蹲在那里。
这些建筑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充分体现了潮汕人的智慧和勤劳。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在这些老房子里玩耍。
和小伙伴们在天井里捉迷藏,在走廊上追逐打闹,累了就坐在门槛上,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事情。
那些时光,简单而快乐,如今回想起来,心中依然充满了温暖。
潮汕的风俗更是丰富多彩。
每年春节,那热闹的场面简直让人惊叹。
从腊月开始,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各种年货。
到了除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守岁。
大年初一,早早起来,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道新年好。
我的家乡--潮汕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地区。
潮汕地区南面濒临海洋,其余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封闭而开放的独立体系。
潮汕文化既保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纳了海外文化的菁华,历经了数千年的融汇升华,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蜀汉文化相媲美的中华文化的一支。
潮汕不仅非常的美丽,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所以我的家乡潮汕有一个美称“岭海名邦”。
说起我的家乡,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潮州八景: 湘桥春涨、韩祠橡木、凤凰时雨、龙舟宝塔、鳄度秋风、金山古松、北阁佛灯、西湖鱼筏。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广济桥了。
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滔滔不绝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
关广济桥,还有一段绕口令:“潮州八景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四舟,二四楼台二四样,二只銼牛一只溜。
”也因为如此,桥上仅剩下的一只銼牛翘首眺望远方,仿佛正在企盼另一只姓牛的归来。
不仅如此,潮州还有丰富的特产一潮州柑。
潮州柑素有”柑桔皇后”之美称。
其外形为扁圆,黄色,手在柑皮上一摸,上面有一粒一粒的小疙瘩,像小豆豆一样。
轻轻地剥开它,便可见一条条的柑络像少女穿着的轻纱。
柑络下是金黄色的果肉,十来片果肉像十几个兄弟姐妹似的拥抱在一起。
剥成一片-片后,又像弯弯的月牙。
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潮柑真遗憾!潮州柑皮薄,柑粒丰满,甜感十足,货真价实。
我的家乡不仅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潮州剌绣瑰丽多彩,巧夺天工;潮州陶瓷更是名闻遐迩,有着“白如云,薄如纸,细如丝,明如镜,声如馨"的美誉;潮州小菜美味可口,名不虚传;潮州功夫茶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而扬名天下。
我的家乡潮州,你是如此的美丽迷人,不管我在这里多久,我依旧会被深深陶醉在你的美景中。
我爱你,我的家乡潮州。
我的家乡作文汕头历史和文化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的家乡——汕头,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城市。
说起汕头,你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个有名的“汕头大学”,但是,你知道吗?汕头的历史可比这要悠久得多呢!让我们回到几百年前的明朝时期。
那时候,汕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人们过着简朴的生活。
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却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包括了潮州、汕头、揭阳、梅州等地的文化特色。
而汕头,作为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然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说到汕头的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陈嘉庚。
他可是汕头的骄傲,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陈嘉庚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创办了汕头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贡献,汕头这个小渔村才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
说到汕头的文化,我们还得提到潮汕话。
潮汕话是汕头地区的一种方言,它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哦!据说,潮汕话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那时候,潮汕地区的人民就已经在使用这种独特的语言进行交流了。
而且,潮汕话还有很多有趣的俚语和成语呢,比如“食神”啦、“蛇皮走位”啦等等。
这些俚语和成语都是汕头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汕头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幽默感。
除了潮汕话之外,汕头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遗产。
比如,汕头的民间艺术就非常丰富多彩。
这里有独具特色的潮剧、木偶戏、布袋戏等表演艺术,它们都是汕头文化的瑰宝。
汕头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和古建筑,比如澄海的金山寺、南澳岛的天后宫等等。
这些寺庙和古建筑都见证了汕头的历史变迁,也是汕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汕头这座城市虽然不大,但它却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从陈嘉庚先生到潮汕话,从潮剧到古建筑,汕头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汕头,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哦!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我的家乡潮汕作文【篇一:我的家乡,汕头】13电商一班许培锋我的家乡-汕头汕头市,别名鮀城,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拥有内海的城市,一个北回归线横贯全境的城市。
它是广东省东部的地级市,位于韩江三角洲的南端,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是全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南方重要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
汕头市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
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特别适合金凤花的生长,汕头市区内有就有很多栽植的金凤花,全年开花,娇艳夺目,金凤花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汕头市的市花。
汕头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城市中弥漫着深厚的华侨情感。
俗话说“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可想而知,潮汕人的已经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因为有着这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
汕头也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后,处于邓小平同志画南海经济特区圈中的城市,可以说,没有众多的华侨,就没有汕头经济特区。
百载商埠,经济外向。
汕头于1860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潮汕民间习俗繁多,且保留着很多中原传统文化,这也是潮汕人一直引以为荣的地方。
潮汕民间习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遗植,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别具特色、自成体系。
潮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潮菜可追溯到汉。
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
汕头临海,海产品富饶,所以选用丰富海鲜为主要原料的潮州菜,以其用料考究、制作精巧、美味独特而风靡海内外。
潮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
以汕头牛肉丸、猪肉丸、鱼丸“三丸”和蚝烙等为代表的风味食品,脍炙人口。
时至今日,潮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东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
潮汕小食,品种繁多,香味可口,让人尝试以后绝对想再尝。
潮汕工夫茶,潮汕的茶文化,中国的茶道。
我的家乡广东潮汕作文《我的家乡广东潮汕》篇一:《潮汕之味》我的家乡在广东潮汕,那是一个充满独特韵味的地方。
一提到潮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吃的。
的确,潮汕美食那叫一个丰富又美味。
就光说早餐的肠粉吧。
这条条晶莹剔透的肠粉,仿佛艺术品。
在潮汕街边的小摊位上,看师傅做肠粉都是一种享受。
他先是熟练地把一勺米浆倒在那块大圆盘似的蒸笼上,接着手腕轻快地一转,米浆就均匀地铺满了底盘。
然后往上面撒上鲜嫩的肉末、虾仁或者油条碎,再加上一些水灵灵的生菜。
过不了一会儿,肠粉就熟了,师傅用一把小铲子快速地把肠粉一刮一卷,放进盘子里,淋上特制的酱油和潮汕独有的卤汁。
那酱油的咸香混合着卤汁的醇厚,再加上肠粉里各种馅料的味道,一口下去,真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我每次回潮汕老家,一下车就直奔肠粉摊,一定要吃上一份才觉得踏实。
而且肠粉还很划算,几块钱就能吃得饱饱的,真可以说是舌尖上的实惠享受。
它是多少潮汕人从小吃到大的美味呀。
说到日常的饮食,除了肠粉,潮汕的牛肉丸更是名声在外。
那牛肉丸弹性十足,咬起来还嘎吱嘎吱地响。
有一回我在一家本地的牛肉丸店,看到师傅在捶打牛肉做丸子。
新鲜的牛肉被放在大大的案板上,两个壮汉拿着大木槌不断地交替捶打。
这牛肉在木槌下渐渐变成了细腻的肉泥,可那两位师傅还在继续捶打,说是要让牛肉的筋道完全发挥出来。
这样做出来的牛肉丸,煮在汤里,既能当菜又能当汤。
吃的时候不小心让牛肉丸滚落到碗里溅起汤汁还会弄一脸,但谁也不会在意,大家都沉浸在美味里呢。
潮汕美食就像是一张丰富的画卷,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魅力。
篇二:《潮汕的风俗与风趣》潮汕除了美食,它的风俗习惯也很有趣。
比如游神赛会,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我记得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赶上我们村里的游神赛会。
那天全村子的人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早早地起来忙活。
大人们把那些精美的神像从祠堂里请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轿子里。
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呢,满村子跑着看热闹。
游神的队伍特别长,最前面是几个敲锣打鼓的,他们敲打得特别带劲,那锣鼓声音震天响,感觉能把屋顶都给掀翻了。
1、公元前214年,秦朝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潮汕地区属南海郡管辖。
公元前111年西汉政府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这是潮汕地区隶属中原王朝的最早政权建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在潮汕地区设南海、潮阳等县。
隋唐两宋时期朝山地区称潮州、元朝时期称潮州路、明清成潮州府。
2、1861年正式开放汕头魏商埠、称汕头埠。
1981年11月以后山头经济特区建立和发展起来。
3、越族是潮汕最早的居民。
战国时期,潮汕先民开始由石器时代缓慢地走进了金石并用的时代,标志着潮汕地区已经近进了文明的门槛。
两晋和两宋时期是中原移民大量迁入潮汕的两次高潮。
4、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819年到潮州,关注民生,兴办乡学,传播儒家学说,带领人民驱除鳄鱼之害。
为纪念韩愈治潮的功绩,潮洲人民将山、河都改姓“韩”如“韩山”“韩江”。
5、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侵犯,俞大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
郑成功在潮州的活动为收复台湾作了重要作准备。
南澳国姓井,澄海外砂国姓埔遗址都是其在潮汕的立时见证。
6、潮汕手工业发展较早、门类繁多。
尤其以陶瓷、潮绣为著名。
7、岭南第一名臣“翁万达”8、1878年英国怡和洋行在石设制糖厂,这是外资在汕头设置的第一家近代工厂。
9、1933年山头港口吞吐量仅次于上海、广州居中国港口港口的三位。
10、1906年华侨张煜南兄弟兴建的潮汕铁路开通南起汕头市,北至潮州。
潮汕铁路是我国商办铁路的开始,也是我国华侨创办的的一条铁路。
11、在金融方面最具潮汕特色的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侨批”业,“侨批”类似今天邮局的汇款单。
12、汕头地域就有人类8000多年前活动的遗址。
汕头,以至整个潮汕地区,被称为“海滨邹鲁”历史遗迹众多,分布广泛。
13、南澳县象山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年是新时期时代早期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14、老妈宫即天后宫,它是汕头市中心城区历史发展的见证。
15、今天的小公园一带是汕头市老市区旧城的胜迹,是汕头历史上繁华的见证,也是海外潮汕乡亲和友人思乡怀旧的地方。
潮汕地区的人文历史简介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历史悠久,文化独特。
本文将从古代起源、世代传承、人文风貌等方面,简要介绍潮汕地区的人文历史。
一、古代起源潮汕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前后的秦朝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中,潮汕地区相继归属于诸多王朝,如东汉时期的东莞县,宋代的潮阳路等。
这些王朝的兴衰更迭,为潮汕地区的人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世代传承潮汕地区的人文风貌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
其中,潮汕方言是地区的一大特色,受到了外来语言的影响,独具一格。
此外,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如潮汕牛肉、手打鱼丸汤等,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而闻名于世。
在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方面,潮剧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潮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戏剧性的剧情,吸引了无数观众。
此外,潮汕地区还有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木偶戏、皮影戏等,这些艺术形式通过世代传承,保留了潮汕独特的文化特色。
三、人文风貌潮汕地区的人文风貌多元而独特。
其中,宗族关系在潮汕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潮汕地区的人们非常重视家族、宗族的荣誉感和凝聚力,传统的宗族祭祀活动是人们亲近祖先、加强家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同时,潮汕地区还崇尚孝道,尊敬长辈是地区人民的传统美德之一。
潮汕地区的建筑风格也有其独特之处。
潮汕传统建筑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尊重,建筑材料多采用木质或砖瓦,建筑形式多以庭院为中心,古朴而精致。
这种传统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迷人的人文景观。
四、当代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潮汕地区的人文历史也在不断演变。
如今,潮汕地区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潮汕地区继承与传承传统文化这一重要使命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保留着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并将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总结起来,潮汕地区作为中国广东省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在古代起源、世代传承、人文风貌等方面都具备了独特的特色。
作文我的家乡潮汕500字
潮汕,作为一个古老的渔村小镇,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地理位置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
传承着潮汕的历史和文化,潮汕的民风淳朴,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渔村的温暖和祥和。
潮汕位于广东省西部,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以栖凤犹翼、潮汕四大名楼而著称,这里天高水长,滨海湿地处处飞鸟翔,形成一幅宁静而景色优美的画卷。
潮汕人民特有的「口音」,乡土气息沁人心脾。
潮汕话也称之为“潮州话”,是广东话地方方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间流传
最久、最深厚的文化文字。
它集中展示了潮汕以及潮汕人民的基本特征,比如淳朴、随和、热情、勤劳等。
潮汕并拥有具有独特民风的海滩风情,以及极富特色的潮汕文化,潮汕有着“四大名楼”之称,分别是“三潮”、“潮声”、“潮汕夜游”和“潮七排”。
这些地方都是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具有非常重要的
文化价值。
潮汕旅游不仅有自然风景,也有浓郁的烹饪文化。
招牌菜“潮汕火腿”就是这里的一大特色,火腿的特点是它的紧实细腻,令人难以抗拒。
吃上一口,满口清香,口感溢出。
这种独特的烹饪技艺和美味佳肴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和享受,也让潮汕成为一个休闲旅游胜地。
潮汕有淳朴的民风,让人在这里彷佛置身于纯净无污染的乐园一般。
人们过着良辰美景、和谐安宁的生活,尊重历史,爱护环境,尊
崇礼仪,热忱热情的民风让人深深被感动。
总的来说,潮汕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淳朴人文风情的古小镇,它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精彩的旅游资源、清幽的自然风光,是一处理想的居住之地。
让我们一同热爱我们家乡,潮汕!。
介绍家乡潮汕传统文化作文介绍家乡潮汕传统文化作文篇一我的家乡处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地地道道的潮汕文化的影响,因此家乡有着非常有特色的风俗文化。
在我家那边,风俗文化从小孩子满月酒时,潮汕人家非常热情好客,小孩子满月那天主人家会准备尽可能的丰盛的酒菜来款待客人。
亲朋好友们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会到的,客人还为带来了新衣服或是礼金或是金银饰品。
小孩满月后,每年都可以吃到一颗或是几颗红壳蛋,接受神灵们的祝福和好运,这会一直延续到小孩子的成人礼。
在家乡还有一个体现风俗文化的重要日子——春节,春节在家乡是一年里最大的节日。
每到春节,村子就会请剧团到乡里搭棚唱大戏。
这大戏就是潮剧,潮剧也是梨园戏种,与京剧相同又有所不同。
每唱大戏都会吸引到村里的老老小小十分日闹。
在村子的另一个地方也会有精彩的木偶戏。
有时也会有精彩的舞狮、英歌舞,英歌舞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小孩到了十五岁便迎来了成人礼,家那边叫的名字很好听“出花园”。
15岁的孩子会穿上红色的衣服,迎接来自亲朋好友们的祝福,那宴会的气派程度是屈指可数的。
如果要说那最具风俗、宴会最盛大,我会直接告诉你说是潮汕的婚礼。
家乡婚礼时请的人的范围是非常广的,除了三姑六婆还有邻居等。
那时你会品味到最具家乡风味的食品,也会有鲍鱼、燕窝等名贵食品。
那时吃的就集吃奇、吃好、吃贵于一身。
家乡风俗很多,很多场景、细节没身临其境是没办法体会到的。
如果有机会希望多来品味博大精深的潮汕风俗,热情好客的潮汕人家会泡一杯满蕴茶道的功夫茶来欢迎你。
介绍家乡潮汕传统文化作文篇二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有功夫茶、英歌舞、蜈蚣舞、剪纸、潮剧、拜神明。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剪纸了。
之前,我在电视上看过,有人用一张薄薄的红纸然后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形状,我很羡慕他们,真想以后能够像他们那样心灵手巧、巧夺天工,而且学会怎么剪纸,没想到我的愿望真的实现了!爸爸带我去陈家祠体验一下剪纸,我兴奋地到处欢蹦乱跳,到了陈家祠,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始剪纸,我剪的是“花开富贵”的窗花,首先,把正方形的彩纸对角折成一个三角形,再取中间点把三角形折五份,然后,用铅笔画上自己喜欢的条形,接着,用剪刀沿着线条慢慢镂空,最后,把纸打开,一朵美丽的窗花就完成了。
有关描写潮州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家乡变化的文章。
我的家乡在潮州,是一座美丽富饶、景色宜人的城市。
这里山明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一块旅游胜地。
它北倚山林、南临大海,拥有风光旖旎的韩江、凤凰山森林公园和碧波万顷的榕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潮州的文化遗存极为丰富。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较发达的原始文化;秦汉以来,随着移民浪潮的到来,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交流,逐渐形成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潮汕文化。
潮州是广东省古城之一,全市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13个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37个点,是广东省古迹最多的地区。
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誉。
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潮剧、潮绣、潮乐;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潮州菜、潮汕英歌舞、潮州工夫茶、潮州音乐;还有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潮州木雕)。
另外,在潮州市已注册登记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50余名。
潮州还是著名的侨乡,华侨遍布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粤东地区主要的对外开放窗口。
潮州,真不愧为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迁客骚人,高官政要,不远千里而来,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和壮观的历史画卷,成为潮州绚丽多姿的人文景观。
如今,潮州又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
旧貌变新颜的潮州,经济迅速腾飞,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这些变化,无疑都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都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壮年之时,当建功立业。
”少年强则国强,小朋友们正值读书学习阶段,希望你们勤奋刻苦,努力拼搏,从小树立爱国意识和奉献精神,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磨炼坚强的意志品格,增长知识才干,成为有用之材。
那么,就让我们乘上飞翔的翅膀,插上智慧的双翼,飞向充满阳光的明天吧!在未来的日子里,愿你们能勇敢地去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啊!美丽富饶的潮州,让我骄傲的潮州,你如今是多么令人向往啊!我相信,只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再过几十年,再过100年,潮州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现代化工贸旅游城市。
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与福建省的连接处,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
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1】几天前,我们一家去住在新溪的姑姑家,参加姑姑大儿子的婚礼。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婚礼,虽然婚礼的情形在电视上看了N次了,但我还从来没有看过我们潮汕地区的婚礼习俗。
婚礼那天真是个好天气。
天空中,明媚的太阳照着大地,给我们带来了阵阵温暖,走在乡村的道路上,我感觉到,喜庆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村。
这次去参加婚礼,我倒没去研究一号男女主角长得怎么样,我感兴趣的反而成了那复杂的潮汕婚礼习俗在全部参加婚礼的人当中,有几个差不多六十多岁,头发灰白的老者,别看他们坐在那里毫不起眼,其实他们可是这场婚礼专门主管礼仪的。
到了十一点多的时候,还有几个老人喋喋不休地像几位负责端菜端酒的人“授课”。
负责端酒菜的人智商不低,几分钟后从差生变成博士。
其实,参加这次婚礼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怎么那么慢才让我吃饭!”到了12点多的的时候,我们被感知可以入座开饭。
别看这吃饭简单,里面可还有一套礼仪呢。
农村吃饭的时候常用的是八仙桌(正方形),如你站在大门口的话,面向大门的两个人中,右边的是第一大位,左边的是第二大位,第一大位的斜对面是第三大位,第二大位的斜对面是第四大位。
第一大位的左边是第五大位,第五大位的正面是第六大位,第六大位的斜对面是第七大位,第七大位的正面是第八大位。
去田野走了一趟之后回来,发现爸爸妈妈所有长辈们似乎要去哪里,我急忙三步并成两步赶了上去,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要去去参加农村的结婚时的独特习俗:新娘敬茶。
所谓新娘敬茶,是我们潮汕地区结婚时一个独特的习俗。
两位长辈坐在一条长凳上面,新娘必须跪在两位长辈面前请两位长辈喝茶,两位长辈喝完茶之后,自然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回家洗了睡觉(你当新娘跪下去敬你的茶是白喝的?),还要一把扶起新娘,而且要面目慈祥(虎着脸的话早把你赶出去了),两位长辈一起送上鼓鼓的红包(一般来说不低于一百,光这点就可以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贵的茶)。
我的家乡潮州作文(通用21篇)我的家乡潮州作文(通用21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家乡潮州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家乡潮州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潮州,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有历史悠久的建筑美景,除了驰名中外的潮州八景外,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新景点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拔起。
“一桥通向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句话用来形容湘子桥也不为过。
湘子桥把韩江两岸连接起来,不管是远观,还是近看,湘子桥都是那么美丽、壮观。
近年来,湘子桥正在修复古桥的样貌,桥上黑色牲牛栩栩如生,它翘首远眺,仿佛在企盼另一只牲牛的归来,这就是源于潮州人民津津乐道的“两只牲牛一只溜”的传说。
桥下流淌的便是我们的母亲河——韩江。
韩江是潮州人民的生命源泉。
可是,你知道吗?古代的韩江被称为“恶溪”,缘于这里常有鳄鱼出没,严重威胁潮州人民的生命安全。
恰好,当时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被贬到潮州当刺史,他写了一篇祭鳄文,在祭鳄台宣读,还训练了一批青少年弓箭手,展开射鳄的行动。
从此,鳄鱼再不敢来伤害人民群众。
潮州人民为了感谢并纪念韩愈,就在湘子桥对岸建了韩文公祠,还把“恶溪”改名为韩江,现在韩文公祠和祭鳄台都成为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
新建的音乐喷泉给潮州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当夜幕降临,喷泉便开始它动人的表演。
随着音频的变化,水柱时而高,时而低,喷速时而缓,时而急,灯光也时时变换色彩。
看得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啊,潮州,是您的文化底蕴哺育着我茁壮成长,您的迅猛发展使我对未来充满自信。
我爱您,亲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潮州作文篇2我的家乡——潮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她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