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4
《声律启蒙》全篇《声律启蒙》是一部汉语韵文学著作,由清代著名学者李渔编著。
该书旨在指导儿童学习诗词韵律,掌握平仄声调,培养文学修养。
全文共分为三十五课,每课包含一首诗和一些练习诗句,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教育价值。
以下是《声律启蒙》全篇的内容:第一课:天文1. 平水韵:东冬韵【诗】东方一点月,夜夜照我还。
【练习】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上去声:通用【诗】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练习】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第二课:地理1. 平水韵:江阳韵【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练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 上去声:通用【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练习】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第三课:天文(续)1. 平水韵:东冬韵【诗】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练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 上去声:通用【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练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第四课:地理(续)1. 平水韵:江阳韵【诗】庐山谣【练习】庐山谣2. 上去声:通用【诗】塞下曲【练习】塞下曲【后续课程省略】通过学习《声律启蒙》,儿童可以掌握平仄声调、韵律知识,培养文学兴趣和修养。
同时,该书中的诗篇和练习诗句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积极作用。
《声律启蒙》四支原文
《声律启蒙》是清代黄庭坚所作的教授诗歌韵律的篇目,其四支原文如下:
第一支:声有宜硬宜柔,柔声可以绕梁;硬声可以穿破石。
若使一篇文词,只用柔声婉转,则听者反生厌倦之感;若用尽硬声刚劲则令人耳鸣乏味。
是以声之宜柔宜硬,各得其所,乃为工矣。
第二支:韵有宜平宜仄,平声起于肺,沉着而浑厚;仄声发于胸,清越而婉转。
若使一篇文词,只用平声平仄平仄,无论切合而成,听者终有不耐之情;若用尽仄声仄平仄平,则令人口齿生涩。
是以韵之宜平宜仄,各有所长,乃为妙也。
第三支:声韵不捨,一字愈小愈妙。
可用者必须用,不可用者切勿用。
有职躬之词,不得擅变;有数学之词,不得私造。
别人讲究好辞,你也讲究好辞;别人讲究清新,你也讲究清新。
先王作三字经,文句雅正,自然动人。
今人作三字经,常为俗鄙,岂非声韵失准之故乎?
第四支:字有宜早宜迟,宜疾宜徐,疾则不可辨,徐则生暴。
若言欲速则不达,欲徐则不究,则宜早宜迟,宜疾宜徐,各令得宜,则工矣。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卷一一东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三尺剑:《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
’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六钧弓:《春秋左传·这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
’”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唐)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本为虚构,后遂以为月中仙宫名。
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黄童白叟:白叟,白发老人;黄童,儿童,幼童发色黄,故称。
唐韩愈《元和德圣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颜渊,又名颜回,孔子弟子。
阮途穷:《晋书·阮籍传》:“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濯:洗涤。
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
”同泰寺:《梁书·武帝纪下》:“大通元年三月,舆驾幸同泰寺舍身。
”后常在同泰寺讲经,传有天雨宝花而下。
寺在金陵,今不存。
未央宫:西汉宫殿名。
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角,唐末毁。
《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 1————————注释————————1 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 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 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于对雨,雪对颟。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1。
岭北对江东。
亰间清暑殿,天上广寃宥 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昡色杏花红。
两鬓颟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3。
————————注释————————1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 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 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 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 1。
白叟对黄童 2。
江颟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央颟4。
梁帝讲经同泦寺,汉皁置酒朑夬宥 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弢绿绮;霜半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6————————注释————————1 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由车万育所著。
其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以下是对《声律启蒙》的详细注解与译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注解:“云”和“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相互对应。
“雪”与“风”也是气候的不同表现。
“晚照”指傍晚的阳光,“晴空”则是晴朗的天空,二者形成对比。
“来鸿”是飞来的大雁,“去燕”是离去的燕子,一去一来。
“宿鸟”是栖息的鸟儿,“鸣虫”是鸣叫的虫子,展现了不同动物的状态。
译文:云对应着雨,雪对应着风,傍晚的阳光对应着晴朗的天空。
飞来的大雁对应着离去的燕子,栖息的鸟对应着鸣叫的虫子。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注解:“三尺剑”指的是古剑长约三尺,“六钧弓”表示拉力强的弓。
“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的表述。
“清暑殿”是古代帝王的避暑宫殿,“广寒宫”则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宫。
译文:三尺长的剑,六钧重的弓,岭北对应着江东。
人间有清暑殿,天上有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注解:“两岸”指河流的两边,“晓烟”是清晨的雾气,“杨柳绿”描绘了杨柳的颜色。
“一园”指一个园子,“春雨”即春天的雨水,“杏花红”展现了杏花盛开的景象。
译文:河流两岸清晨的雾气中杨柳呈现出翠绿的颜色,一个园子在春天的雨中杏花绽放得红艳艳。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解:“两鬓风霜”形容人的两鬓历经沧桑,“途次”指旅途中的停留之处,“早行之客”指早早出行的人。
“一蓑烟雨”指身披一件蓑衣在烟雨中,“晚钓之翁”是傍晚钓鱼的老翁。
译文:两鬓斑白、饱经风霜,是旅途中清晨就出发的过客;身披一件蓑衣在烟雨中,是溪边傍晚钓鱼的老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 1————————注释————————1 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 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 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于对雨,雪对颟。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1。
岭北对江东。
亰间清暑殿,天上广寃宥 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昡色杏花红。
两鬓颟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3。
————————注释————————1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 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 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 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 1。
白叟对黄童 2。
江颟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央颟4。
梁帝讲经同泦寺,汉皁置酒朑夬宥 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弢绿绮;霜半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6————————注释————————1 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声律启蒙》原文与翻译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一东原文跟翻译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翻译】: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
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翻译】:人间有消夏的消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满园春雨中杏花红艳。
两鬓白发沧桑,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客人了。
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边钓鱼。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翻译】: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
江风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
颜回甘心居住在陋巷,阮籍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翻译】:池中水可以浴足,迎面的风往往打头。
梁武帝曾在同泰寺讲经,汉高祖曾在未央宫宴请功臣。
尘世间烦恼事萦绕心头,懒得去抚弄七弦绿琴。
鬓角生满白发,不敢对着青铜镜梳妆打扮。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前言——《声律启蒙》是清朝进士车万育所做,是古代儿童关于韵律学习的启蒙读物。
关于韵律的学习我们今天不需要了,因为不用去作诗,但是此书中包含很多典故和文化内涵,很多典故在古代诗词中反复出现,成为经典。
他们就像一颗颗宝石,车万育缀玉连珠,把它们织成一段段珠光闪闪的锦缎,熟悉它们对我们学习古诗词有很大的帮助。
而如今关于《声律启蒙》的注解,往往缺少详细的内容,特别是和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今天就帮助孩子们对《声律启蒙》中的成语典故以及文化内涵进行详细解读。
我们先来看第一篇,《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云对雨,雪对风,在成语里面云和雨往往一起出现,比如“朝云暮雨”、“翻云覆雨”。
有个典故叫“巫山云雨”,说的是楚襄王游巫山遇到神女的故事,所以李白有诗云:“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毛泽东也有首词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还有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里都是借指自然风光。
风和雪在成语里也是一起出现,如“风花雪月”、“流风回雪”。
古诗词中也经常写到风雪,比如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辛弃疾的“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风雪在此借指恶劣的环境。
晚照对晴空,这一句的意境太美了,晚照就是夕阳西下之景,往往不免消极失落之感。
但是晚照一词又让人觉得大气磅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概。
怪不得黄霑要在《笑傲江湖》片头曲《沧海一声笑》里用到这个词,“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何其潇洒豪迈,何其英雄气概。
“一襟晚照”太爱这个词了。
宋代词人王诜的一首词开篇一句“小雨初晴回晚照。
”写得也特别有意境。
晴空,这个词与晚照相对,晴空万里,长烟一空让人的心情无比舒畅,特别是秋天的晴空,所以也就有了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原文全篇:《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篇诗文,下面是全文的内容: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渐渐地来,渐渐地去,聒碎黄莺百啭啭。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寻常一事无差差。
半缘修道半缘君,半缘老翁半缘孙。
山水画屏空云烟,云烟画屏空山水。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这篇诗文以描绘秋夜的景色为主题,展现了纳兰性德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通过诗中的形象描写,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如银烛秋光、轻罗小扇、流萤等,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和美丽。
同时,作者还以天阶夜色、牵牛织女星等形容词和名词,增加了对夜晚氛围的描绘,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夜晚的凉爽和宁静。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修道、君臣、老翁和孙子等角色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抒发。
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但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对比,传达出作者对于情感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体而言,《声律启蒙》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自然的独特见解。
这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一先晴对雨,地对天。
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
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注释】赤壁:即苏子泛舟处。
青田:地名,位于浙江。
唐司空曙诗:“青田红树起乡愁。
”郏鄏:《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武城:孔子弟子子游为武城宰,曾以弦歌教化民众。
木笔:《群芳谱》:“辛夷曰木笔花。
”苔钱:苔藓散地如钱。
金城:关中金城千里皆植柳。
玉井: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
”前对后,后对先。
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
鼠目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注释】莺簧:谓莺啭如笙簧。
蝶板:谓蝶两翅如拍板。
虎穴:《三国志·吕蒙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龙渊:古人谓藏龙之渊,实即深潭。
《淮南子·地形》:“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
”一说剑名。
击磬:孔子曾击磬于卫。
韦编:孔子读《易》,由于翻阅过多,致使“韦编三绝”。
鼠目:《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谓元载曰:獐头鼠目子乃求官耶!鸢肩:《新唐书·马周传》载,岑文本谓马周曰:火色鸢肩必速贵。
白羽:《三国志·诸葛亮传》云,武侯诸葛亮常摇白羽扇。
乌纱:《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常醉眠邻妇侧,乌纱帽半坠。
羊角:《庄子·逍遥游》:抟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回风也。
鸭头:绿波。
离对坎,震对乾。
一日对千年。
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
苏武节,郑虔毡。
涧壑对林泉。
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注释】离坎震乾:八卦中的四种卦名。
苏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持节不降。
郑毡:见前。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声律启蒙》辑录:啟夢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及解释《声律启蒙十二文》是清代文学家纪昀所著的一部讲述声律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声调和韵律。
下面是《声律启蒙十二文》的全文及解释:第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之间的玄妙之处,宇宙的浩瀚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太阳和月亮的升起和落下,星辰的排列。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寒冷的季节来临,炎热的季节过去,秋天收获,冬天贮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闰年多出来的时间,律吕的调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云腾而成雨,露水凝结成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金子产生于美丽的水中,玉石出自昆仑山。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剑被称为巨大的宫阙,珠宝被称为夜晚的光芒。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水果有珍贵的李子和柰子,菜蔬有重要的芥菜和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海水咸味,河水淡味,鱼有潜游和鸟有翱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龙是师傅,火是帝王,鸟是官员,人是皇帝。
第二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开始制造文字,然后穿着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推让位子,建立国家,有虞、陶、唐三代。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吊民伐罪,周朝兴起,殷商灭亡。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坐在朝堂上问道,垂拱而治理国家。
愚以化智,罔顾百川。
以愚者来化解智者的疑惑,不顾百川的阻隔。
钟鸣漏尽,漏尽钟鸣。
钟声鸣响,漏水流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看到的是仁,智者看到的是智。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墨汁悲伤丝绸的染色,诗歌赞美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景行者维护贤明,克念者努力成为圣人。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德行建立名声,形象端庄正直。
第三篇,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空谷中传来声音,虚堂中学习倾听。
图画禽兽,画彩仙灵。
绘制鸟兽的图画,画出美丽的仙灵。
状异衣裳,功用详明。
形状各异的衣裳,功用详细明确。
文章众工,宜工则匠。
写作需要多方面的技能,适合工匠的工作。
旋咨尔否,逐胥以听。
反复询问是否正确,逐个胥吏听取意见。
童小劳迟,效顽童丁。
小孩子劳累而迟缓,效仿顽皮的童丁。
曳古引今,固应是经。
声律启蒙全文译文《声律启蒙》全文如下: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少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韦佩弦诚可讽。
鼎彝元赖卜林书,橐龠不须《抱朴》诵。
联诗对句小聪明,簪笏侍亲大老农。
迩来幸运,嬉行近仗之末;此日骑鲸,仙桃会上之逢。
《声律启蒙》译文如下: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在树上歇息的鸟儿和叫唤的虫子相对。
三尺长的剑和六钧重的弓相对,岭北和江东相对。
人间有清凉的消暑殿堂,天上只有广寒宫。
两岸晨曦炊烟袅袅,园中春雨润泽杏花。
行路之人两鬓如霜,他是早行之人;烟雨之中一蓑衣人,他是晚钓之翁。
沿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
江上的微风和海上的雾气相对,牧童与捕鱼之人相对。
颜回居陋巷,阮籍行穷途末路,冀北和辽东相对。
池水倒映着人的脸庞,门外有风吹来。
南朝梁武帝萧衍曾在同泰寺讲经说法,汉朝的皇帝刘邦曾在未央宫摆酒宴饮。
尘事烦扰心中充满忧虑,懒得弹奏七弦绿绮琴;年岁大了两鬓斑白怕看青铜镜。
贫穷与富有相对,阻塞与通达相对,山野老农和溪边儿童相对。
鬓发斑白之人对着眉色青绿之人,牙齿稀疏对着嘴唇红润之人。
天空浩渺无际,白日阳光融和。
信服韦皋、朱熹之言极为相投。
鼎彝之礼典籍原赖于卜林义书之记载;橐龠之制《抱朴子》不需要再读。
《四书》对句是小聪明之事,《三农》侍奉双亲才是大老农所为。
近来很幸运有这样的恩惠所及;今天如骑鲸而去在桃会上又相逢了!以上是声律启蒙的原文和译文。
声律启蒙(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六鱼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
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
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
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
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
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
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
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
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
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
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
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
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鱼渔初书舒居裾琚车麻韵同渠蕖余誉疏舆胥狙猕猴,狡猾锄蔬予我也梳虚嘘墟徐猪闾庐驴诸储除滁蜍如畲淤妤苴菹沮水名徂龉茹榈於祛蘧疽蛆醵纾樗躇欤据七虞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鸟。
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
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
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
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
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
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
鸠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厨。
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
鸜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垆。
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
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
天欲晓,日将晡,狡兔对妖狐。
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
韩信武能增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
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虞愚娱隅无芜巫于衢癯瞿氍儒襦濡须需朱珠株诛朱铢蛛殊俞瑜榆愉逾渝窬谀腴区躯驱遇韵同岖趋龉扶符凫芙雏敷麸夫肤纡输枢厨俱驹模谟摹蒲逋胡湖瑚乎壶狐弧孤辜姑觚菰徒途涂荼图屠奴吾梧吴租卢鲈炉芦颅垆蚨孥帑苏酥乌污污秽枯粗都茱侏姝禺拘嵎蹰桴俘臾萸吁滹瓠糊醐呼沽酤泸舻轳鸬驽匍葡铺铺开菟诬呜迂盂竽趺毋孺遇韵同酴鸪骷刳蛄晡蒱葫呱蝴劬殂猢郛孚八齐岩对岫,涧对溪,远岸对危堤。
《声律启蒙》全文【上卷】第1文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第2文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街泥双紫燕,课密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第3文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撞,故国对他邦。
行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业员垒燕双双。
铢对钅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
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声律启蒙》原文与翻译一东XXX,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XXX对去燕,XXX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XXX。
XXX对海雾,XXX对渔翁。
XXX,XXX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XXX讲经同泰寺,XXX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XXX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XXX。
一东原文跟翻译XXX,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XXX对去燕,XXX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翻译】: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
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翻译】:人间有消夏的消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XXX翠绿,满园春雨中杏花红艳。
两鬓白发沧桑,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客人了。
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边钓鱼。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XXX。
XXX对海雾,XXX对渔翁。
XXX,XXX穷,冀北对辽东。
【翻译】:沿续和厘革相对,差别和不异相对,青丝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
XXX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
XXX 寓居在陋巷,XXX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XXX讲经同泰寺,XXX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XXX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翻译】:池中水能够浴足,劈面的风每每打头。
XXX 曾在同泰寺讲经,XXX曾在未央宫宴请元勋。
尘世间烦恼事缭绕心头,懒得去抚弄七弦绿琴。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其作者为车万育,全文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对于学习诗词格律、对仗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全文及注释: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云对雨,雪对风”: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常常在诗词中相对应。
“晚照对晴空”:傍晚的阳光对应晴朗的天空。
“来鸿对去燕”:飞来的大雁对离去的燕子。
“宿鸟对鸣虫”:栖息的鸟对鸣叫的虫。
“三尺剑”:古剑长约三尺,这里指侠客的武器。
“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三十斤,六钧弓指拉力很强的弓。
“岭北对江东”: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
“人间清暑殿”:人间有清暑殿,是古代帝王避暑的宫殿。
“天上广寒宫”:天上有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描绘了清晨两岸烟雾中杨柳的翠绿和春雨中满园杏花的红艳。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形容了一位旅途奔波、两鬓斑白的早行者和一位在溪边身披蓑衣、冒雨垂钓的老者。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沿对革”:沿是沿袭,革是变革。
“异对同”:不同与相同相对。
“白叟对黄童”:白发老人对黄发儿童。
“江风对海雾”:江上的风与海上的雾相对。
“牧子对渔翁”:放牧的孩子对捕鱼的老人。
“颜巷陋”:孔子的弟子颜回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却安贫乐道。
“阮途穷”:魏晋时期的阮籍常常驾车随意行走,走到路尽头就哭泣返回,形容处境艰难。
“冀北对辽东”:冀北和辽东都是地区名称。
“池中濯足水”:池中的洗脚水。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上卷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街泥双紫燕,课密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撞,故国对他邦。
行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钅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
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四支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只夔,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地围棋,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堂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1五微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
吟成赏月之待,只悉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龙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六鱼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
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
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
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
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
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
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
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
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
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
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
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
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七虞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鸟。
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
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
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
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
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
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
鸠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厨。
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
鸲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垆。
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
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
天欲晓,日将晴,狡兔对妖狐。
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
韩信武能增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
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八齐岩对岫,涧对溪,远岸对危堤。
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
星拱北,月流西,汉露对汤霓。
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
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
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
徐稚榻,鲁班梯,凤翥对鸾栖,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
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
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熊对虎,象对犀,霹雳对虹霓。
杜鹃对孔雀,桂岭对梅溪。
萧史凤,宋宗鸡,远近对高低。
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
杨柳和烟彭泽县,桃花流水武陵溪。
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
2九佳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
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钩。
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
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
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
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
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
桃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
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
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
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
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
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
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
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
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
十灰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
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
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
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
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
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
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
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
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
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
花蓓蕾,草根荄,剔藓对剜苔。
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
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
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十一真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
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
韩五鬼,李三人,北魏对西秦。
蝉鸣对暮夏,莺啭怨残春。
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
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
哀对乐,富对贫,好友对嘉宾。
弹冠对结绶,白日对青春。
金翡翠,玉麒麟,虎爪对龙麟。
柳塘生细浪,花径起香尘。
闲爱登山穿谢屐,醉思漉酒脱陶巾。
雪冷霜严,倚槛松筠同傲岁;日迟风暖,满园花柳各争春。
香对火,炭对薪,日观对天津。
禅心对道眼,野妇对宫嫔。
仁无敌,德有邻,万石对千钧。
滔滔三峡水,冉冉一溪冰。
充国功名当画阁,子张言行贵书绅。
笃志诗书,思入圣贤绝域;忘情官爵,羞沾名利纤尘。
十二文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
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蕡。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群。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3十三元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
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
鱼跃沼,鹤乘轩,醉胆对吟魂。
轻尘生范甑,积雪拥袁门。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言。
儿对女,子对孙,药圃对花村。
高楼对邃阁,赤豹对玄猿。
妃子骑,夫人轩,旷野对平原。
匏巴能鼓瑟,伯氏善吹埙。
馥馥早梅思驿使,萋萋芳草怨王孙。
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赤壁;春朝花发,石家金谷启芳园。
歌对歌,德对恩,犬马对鸡豚。
龙池对凤沼,雨骤以云屯。
刘向阁,李膺门,唳鹤对啼猿。
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岁冷松筠皆有节,春喧桃李本无言。
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
十四寒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
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
风淅淅,露漙漙,绣毂对雕鞍。
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
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
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
寒毡对暖席,夜饮对晨餐。
叔子带,仲由冠,郏鄏对邯郸。
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
杨柳绿遮无亮宅,杏花红映仲尼坛。
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海蟾轮满,澄明如白玉盘。
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
朱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
春既老,夜将阑,百辟对千官。
怀仁称足足,抱义美般般。
好马君王曾市骨,食猪处士仅思肝。
世仰双仙,元礼舟中携郭泰,人称连壁,夏候车上并潘安。
十五删兴对废,附对攀,露草对霜菅,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
山垒垒,水潺潺,奉壁对探镮,礼由公旦作,诗本仲尼删。
驴困客方经灞水,鸡鸣人已出函关。
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
犹对尚,侈对悭,雾髻对烟鬟。
莺啼对鹊噪,独鹤对双鹇。
黄牛峡,金马山,结草对衔环。
昆山惟玉集,合浦有珠还。
阮籍旧能为眼白,老莱新爱着衣斑。
栖迟避世人,草衣木食,窈窕倾城女,云鬓花颜。
姚对宋,柳对颜,赏善对惩奸。
愁中对梦里,巧慧对痴顽。
孔北海,谢东山,使越对征蛮,淫声闻濮上,离曲听阳关。
骁将袍披仁贵白,小儿衣着老莱斑。
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
下卷一先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茑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