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8-功率放大器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1
实验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地知识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LC并联谐振回路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地仪器: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高频信号源二、实验目地1 •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地基本工作原理;3.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地测量方法;4 •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带、Q<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值)地影响;5 •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地方法.、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B VE、VC,并计算放大器静态工作点;2 •用示波器测量单调谐放大器地幅频特性;3•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四、基本原理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机地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地线性放大和选频•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R BI、吊2、R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C E是R E地旁路电容,C B、C C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丄、C是谐振回路,R C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决定了回路Q直、带宽•为了减轻晶体管集电极电阻对回路Q直地影响,采用了部分回路接入方式• b5E2RGbCAP图1-1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图1-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图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其基本部分与图1-1相同.图中,1C2用来调谐,1K02用以改变集电极电阻,以观察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回路< 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直)地影响.IW oi用以改变基极偏置电压,以观察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值)地影响.1Q02为射极跟随器,主要用于提高带负载能力.plEanqFDPw五、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插装好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按下模块上开关1K01.<2)接通电源,此时电源指示灯亮.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测量幅频特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扫频法和点测法•扫频法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到单调谐放大特性曲线,但需要扫频仪•点测法采用示波器进行测试,即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地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地单调谐回路揩振放大器地输出电压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地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地幅频特性• DXDiTa9E3d<1 )扫频法,即用扫频仪直接测量放大器地幅频特性曲线•用扫频仪测出地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图1-3扫频仪测量地幅频特性<2)点测发,其步骤如下:①I©置“ of “位,即断开集电极电阻1R3,调整1W i使1Q i地基极直流电压为2.5V左右<用三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1R1下端),这样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高频信号源输出连接到单调谐放大器地输入端<1P01).示波器CH1接放大器地输入端1TP01,示波器CH2接单调谐放大器地输出端1TP02,调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为6.3MHZ <用频率计测量),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峰-峰值)为200mv^波器CH1 监测).调整单调谐放大器地电容1C2,使放大器地输出为最大值<示波器CH2监测)•此时回路谐振于6.3MHZ.比较此时输入输出幅度大小,并算出放大倍数• RTCrpUDGiT②按照表1-2改变高频信号源地频率<用频率计测量),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为200mv^波器CH监视),从示波器CH2±读出与频率相对应地单调谐放大器地电压幅值,并把数据填入表1-2. 5PCzVD7HxA表1-2③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电压幅值,按照表1-2,画出单调谐放大器地幅频特性曲线.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顺时针调整1W1<此时1W1阻值增大),使10)1基极直流电压为1.5V,从而改变静态工作点•按照上述幅频特性地测量方法,测出幅频特性曲线•逆时针调整1W<此时1W,阻值减小),使10)1基极直流电压为5V,重新测出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当1W1加大时,由于I CQ 减小,幅频特性幅值会减小,同时曲线变“瘦”<带宽减小);而当1W1减小时,由于I CQ加大,幅频特性幅值会加大,同时曲线变“胖”<带宽加大).jLBHrnAlLg4 •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当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下,按照上述幅频特性地测量方法测出接通与不接通 1R3地幅 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当不接1R3时,集电极负载增大 ,幅频特性幅值加大,曲线变“瘦” ,Q 值增高,带宽减小.而当接通1R3时,幅频特性幅值减小,曲线变“胖” ,Q 值降低, 带宽加大• XHAQX74J0X用扫频仪测出接通与不接通 1R3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不接1R3时地幅频特性曲线接1R3时地幅频特性曲线六、实验报告要求1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静态工作点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并画出相应地幅频特性•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集电极负载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并画出相应地幅频特性•3 •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地体会1Q01基极直流电压为1.5V 时扫频曲线1Q01基极直流电压为5V 时扫频曲线实验3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地知识点:三点式LC振荡器西勒和克拉泼电路电源电压、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工作地影响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地仪器:LC振荡器模块双踪示波器万用表二、实验目地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地基本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3•熟悉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地影响;4•熟悉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地影响.三、实验电路基本原理1.概述LC振荡器实质上是满足振荡条件地正反馈放大器• LC振荡器是指振荡回路是由LC元件组成地•从交流等效电路可知:由LC振荡回路引出三个端子,分别接振荡管地三个电极,而构成反馈式自激振荡器,因而又称为三点式振荡器•如果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感则称为电感反馈LC振荡器或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如果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容,则称为电容反馈LC振荡器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LDAYtRyKfE在几种基本高频振荡回路中,电容反馈LC振荡器具有较好地振荡波形和稳定度路形式简单,适于在较高地频段工作,尤其是以晶体管极间分布电容构成反馈支路时其振荡频率可高达几百M HZ〜GHZ . Zzz6ZB2Ltk2.LC振荡器地起振条件一个振荡器能否起振,主要取决于振荡电路自激振荡地两个基本条件,即:振幅起振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3.LC振荡器地频率稳定度频率稳定度表示:在一定时间或一定温度、电压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地相对变化程度,常用表达式:△ f。
XM808/908/808P/908P系列自整定专家PID控制仪表使用说明书一、概述XM 系列自整定专家PID 调节仪表采用多项国际先进技术,具备100~240VAC 宽范围输入的开关电源,输入采用数字校正及自校准技术,测量精确稳定,消除温漂和时漂引起的测量误差。
仪表全面采用表面贴装工艺,并采用多重保护和隔离设计,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
本系列仪表采用先进的专家PID 智能调节算法,控制精确稳定,无超调,具备高精度的自整定(AT)功能,仪表输出采用模块化硬件结构设计,可通过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多种控制方式。
PID 控制输出可选择4~20mA 电流、(1~5V 电压)、SSR 驱动、单相/ 三相SCR 过零触发和单相SCR 移相触发等多种方式,另有两路报警输出功能, 还可选配变送输出,或标准通讯接口(RS485 或RS232)。
另外,本系列仪表中的增强型XM908/XM908P 还具有阀门直接控制功能(可取消伺服放大器)和手/ 自动无扰切换功能,一台仪表最多可带五个输出功能模块。
本系列仪表具有多类型输入功能,一台仪表可以配接不同的输入信号(热电偶/ 热电阻/ 线性电压/ 线性电流/ 线性电阻) , 大大减少了备表的数量。
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与各类传感器、变送器配合使用,实现对温度、压力、液位、容量、力等物理量的测量和显示,并配合各种执行器对电加热设备和电磁、电动阀门进行PID 调节和控制、报警控制、数据采集和记录。
本系列仪表还可增加高亮度光柱显示功能,显示测量值或控制输出值,使得仪表数据显示更加清晰直观。
本系列仪表还具有零点和满度修正、冷端补偿、数字滤波、传感器故障处理、通讯接口、60 段折线输入修正、程序控制、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扩展功能二、技术规格输入规格:热电偶:K、S、E、J、T、B、N 等。
热电阻:Pt100、Cu50等。
电阻:0~80Ω、0~400Ω等。
电压:0~20mV …… 0~1V→输入阻抗≥5MΩ, 0~5V→输入阻抗≥100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