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555.63 KB
- 文档页数: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更新日期: 10-12【摘要】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尤其是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文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
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尤其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中医药防治COPD的临床研究作如下述评。
1 病因病机研究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久病肺虚,痰饮伏肺,每因再感外邪诱发加重。
当代学者则对其病因病机有进一步的认识。
陈玉龙[1]认为,外毒是引起COPD主要危险因素,外毒可从口鼻、皮肤、肠胃侵入人体而干肺,同时也可进一步化生内毒。
毒是COPD病理进程中的关键因素。
如痰毒、瘀毒可直接阻滞气道,损伤肺系,并可蒙蔽清窍,阻滞血脉,进而引起昏迷、心悸、 瘕等症。
洪广祥[2]认为咳喘日久易引起肺气虚弱之证,慢阻肺50%以上是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所致,这显然与宗气不足、卫气不固存在着密切关系。
孙志佳[3]认为瘀血在COPD发病过程中占重要地位。
实验研究证明,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主要体现在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血液黏稠度上升。
胡天成认为湿邪亦为COPD的病因之一,痰湿在体内日久化热,亦可阻碍气机,气血运行失常,必然损伤血络,造成瘀血内结[4]。
吕佳康[5]认为本病关乎五脏,而重在肺、脾、肾三脏气阳之衰,气阳虚衰是发病的首要内因,痰瘀伏肺、肺气壅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从资料来看,本病的病因为多因素致病,多数医家倾向于外感为诱发因素,而内在的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肺脾肾虚、痰浊、血瘀为本病的内在病机病理变化。
2 辨证论治陈继婷[6]将COPD分为四型施治:外感风寒、寒饮停肺者以温肺化饮为法,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肺气虚弱、痰湿阻滞者用温肺益气、化痰止咳为法,用补肺汤加减;脾阳虚弱、痰饮内停者以温脾健运为法,用苓桂术甘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肾阳虚弱、痰瘀互结者以温肾化饮逐瘀为法,用痰饮丸加减。
31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1·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表现为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现进行式发展趋势[1]。
如果对病情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进一步恶化为肺心病或呼吸衰竭等,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5]。
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治疗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但是缺乏切实有效的药物,因此治疗效果相对不理想[6]。
基于此,很多专家学者在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无论是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近年来在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内治法1.1 中医辨证施治法中医辨证施治强调根据患者症状、体质以及疾病分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蔡琴等[7]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痰浊阻肺型、痰热壅肺型和肺肾气虚型三种类型,针对痰浊阻肺性以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为原则,采用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进行治疗;针对痰热壅肺型以健脾益肺、化痰降气为原则,采用适量桑白皮汤进行治疗;针对肺肾气虚型以补益脾肾为原则,采用平喘固本汤和补肺汤进行治疗。
李德科等[8]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对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于痰湿壅肺型采用祛痰燥湿方剂进行治疗,对于痰热壅肺型采用清肺化痰方剂进行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1%(P<0.05)。
王悦等[9]将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对痰热壅肺型采用清肺化痰汤进行治疗,对痰浊阻肺型采用祛痰平喘汤进行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
中医药在肺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肺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和支气管哮喘等。
中医药在肺病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肺病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中药改善肺功能的研究进展1. 中药抗炎作用的研究中医药对肺疾病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抗炎机制实现。
许多中药被发现具有抗炎作用,如连翘、苦参和黄芩等。
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发现,这些中药可以减轻肺炎症反应,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改善肺功能。
2. 中药促进气道扩张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的慢性疾病,中医药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某些中药被发现具有促进气道扩张的效果,如苦杏仁、柴胡和黄芩等。
研究表明,这些中药可以通过放松气道平滑肌,扩张气道,从而缓解支气管哮喘症状。
二、中医药联合传统治疗的研究进展1. 针灸治疗肺病的研究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肺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针灸治疗肺病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可以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肺组织修复,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针灸还可以缓解肺病相关的症状,如胸闷、咳嗽和气短等。
2. 中医药联合中西医综合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医药与传统西医治疗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试验发现,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展和复发。
例如,在COPD的治疗中,采用中药复方配合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生素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
三、中医药治疗肺病的临床应用1. 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药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许多中药被发现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如青蒿素、人参和灵芝等。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中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病名我国古代医学中并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一名称,但根据发病机理、症状、体征等特点,常可归为肺胀范畴。
《灵枢?胀论》篇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灵枢经脉》篇中.又日: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而致肺不敛降,每因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
《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中记载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否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
指出肺虚久病,卫外不固,复感外邪,导致肺气宣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降不利,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
本病以肺脾肾虚为本,痰瘀阻肺、气道壅塞为标,多属标实本虚。
辨证分型的研究COPD属于中医学上咳嗽、喘病、肺胀范畴,至今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
刘小虹等[1]对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以痰热壅肺肺及痰浊郁肺两种证型最多见。
唐仕欢等[2]通过对150例COPD患者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数据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研究结果显示:在慢性支气管炎阶段,主要是肺脾同病和肺肝同病为主,当发展到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阶段,累及心脾肾脏时,出现肺脾同病、肺脾心同病、肺脾肝肾同病。
根据临床证型分布研究,大致可分为痰热壅肺、痰浊阻肺、肺脾气虚、肺肾气虚、气阴两虚、阳虚水泛等辨证类型。
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急性加重期⑴清热化痰蔡敏等[3,5]对30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结果发现定掌汤在改善急性发作期患者主要症状、体征、肺功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等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吕英[4,5]等应用化痰清肺汤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属痰热郁肺者治疗,结果发现:化痰清肺汤在改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方面,疗效显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中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优势。
本文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研究现状,对其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标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当前临床中常见的肺部疾病之一。
该病主要发病特点是持续的气流受限。
患者病情进展速度的快慢主要是由稳定期的康复治疗决定的,这就要求临床重视COPD的康复期治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缓解肺功能进行性恶化。
COPD属于中医“喘证”、“咳嗽”和“肺胀”等范畴,因感邪而病情容易发生反复发作。
本文就目前中医研究现状,对中医治疗COPD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在中医典籍中没有关于COPD的专门病名。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分析,对中医优势病种实施了界定,COPD则被规划入中医“肺胀”范畴,为中医对COPD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创造了便利条件。
关于COPD中医发病机制,其中樊亚巍[1]在研究中称COPD急性发病期的病机主要为痰瘀气滞,另外感受时邪则是COPD急性发作期的诱发外因,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肺阳虚衰是其病理基础。
李宗平[2]在其研究中也认为COPD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其中标实也就是指瘀血、痰饮以及外邪。
在COPD的急性加重期这三种因素是其主要的加重因素;本虚也就是指肾、肺以及脾三脏出现亏虚,在COPD的缓解期,这三脏的亏虚是其病机变化的主导因素。
另外王传博[3]等关于COPD 中医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则从浊气论角度进行分析,其认为COPD的病机特点主要为肺气亏虚、痰瘀阻肺和浊气壅滞。
苏成程[4]等在对肺主宣发肃降理论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论治相关性研究中发现,COPD的主要病机为肺失宣降,并指出在COPD的临床治疗中以宣降肺气为其基本治则治法。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一)活血化瘀李彬[5]等在研究中发现,采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能够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ET-1进行有效的降低,同时对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进行升高,在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COPD的血瘀证治疗效果更明显。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研究题目: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进行性肺功能不可逆性下降和呼吸系统炎症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已被广泛研究,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的新进展,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对COPD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的文献调研,了解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2.实验设计:根据文献调研结果,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
选择合适的试验对象,包括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
3.实验分组:将COPD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每组人数要足够大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4.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设计,分别对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进行不同的治疗措施。
记录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和用药情况。
5.数据采集:按照预设的方案收集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评估指标、治疗效果评估指标等。
6.数据分析: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三、方案实施情况1.文献调研:对COPD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文献调研,包括国内外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医学专著等。
2.实验设计:设计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共招募了500例COPD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
3.实验分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COPD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每组人数各为100例,健康对照组为100例。
4.实验操作:对COPD患者中药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西药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治疗周期为12周。
记录各组患者的操作和用药情况。
5.数据采集: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等。
·26··呼吸内科疾病专题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苏淑丹(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内科,广西 南宁 530199)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作为呼吸内科常见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患者通常伴有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现象,并呈现进行性进展,目前临床治疗以常规西药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长,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随着中医药研究和技术的进步发展,中医药在COPD 的治疗中效果突出,现从中医药治疗COPD 作用机制、对不同时期COPD 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其他治疗方式为切入点展开综述,分析中医药在COPD 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中医药 ;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10.0026.04作者简介:苏淑丹,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
近年来,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每年因COPD 死亡患者约100万,并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随之升高,尤其是7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达到20%左右[1]。
COPD 的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对患者的伤害极大,直接影响患者健康以及生存质量[2]。
中医上认为COPD 属于“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利用中医辨证施治,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可提升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肺通气,同时辅助西药达到减毒的目的,不仅广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青睐,更为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提供保障[3]。
然而在现代医学研究中COPD 可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不同时期的患者在症状表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笔者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就中医药治疗COPD 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1 中医药治疗COPD 作用机制中医认为,COPD 属于“肺胀”“喘证”范畴,最早在《黄帝内经》就对此疾病有专篇论述,其中《灵枢·胀论》篇中指出:“肺胀者,满而喘咳”,对此疾病的症状表现有了初步的认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