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6.90 KB
- 文档页数:2
白居易《长恨歌》全文白居易《长恨歌》全文《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全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长恨歌》注解《长恨歌》注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注解,供同学们学习!【注解】1.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周至(今属陕西)县尉。
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
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唔大笔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
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
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长恨歌》。
2.汉皇:原指汉武帝。
此处借指唐玄宗李隆基。
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
重色:爱好女色。
倾国:绝色女子。
汉代李延年对汉武帝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
”后来,“倾国倾城”就成为美女的代称。
3. 御宇:驾御宇内,即统治天下。
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4.杨家四句:蜀州司户杨玄琰,有女杨玉环,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17岁(开元二十三年(735))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
后被唐玄宗看中,22岁时,玄宗命其出宫为道士,道号太真。
27岁被玄宗册封为贵妃。
白居易此谓"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作者有意为帝王避讳的说法。
丽质:美丽的姿质。
5.六宫粉黛:指宫中所有嫔妃。
古代皇帝设六宫,正寝(日常处理政务之地)一,燕寝(休息之地)五,合称六宫。
粉黛: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脸,黛以描眉。
此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无颜色:意谓相形之下,都失去了美好的姿容。
6.华清池:即华清池温泉,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的骊山下。
唐贞观十八年(644)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年(747)扩建后改名华清宫。
唐玄宗每年冬、春季都到此居住。
7.凝脂:形容皮肤白嫩滋润,犹如凝固的脂肪。
8.侍儿:宫女。
9.新承恩泽:刚得到皇帝的宠幸。
长恨歌白居易逐句解释长恨歌白居易逐句解释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长恨歌白居易逐句解释,欢迎借鉴!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长恨歌》古诗阅读及翻译【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意思】在天上愿作比翼双飞的鸟儿,在地上要做连理并生的枝条。
纵然天长地久也有穷尽的时候,这绵绵的长恨却永无消尽的那一朝!【题解1】诗篇名。
唐白居易作。
写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悲剧故事。
从杨玉环生前专宠后宫,写到缢死马嵬坡后玄宗相思之苦。
前半部对玄宗荒淫误国有所揭露,但仍以同情态度美化李、杨艳史为真挚爱情。
主题思想比较复杂,近人评价不一。
诗为七言古体,共一百二十句。
语言优美,想像丰富,写景、抒情、叙事融合无间,艺术成就甚高,为古代著名的叙事长诗。
后为《梧桐雨》、《长生殿》等戏曲所取材。
【题解2】诗篇名。
唐白居易作。
见《白氏长庆集》。
元和元年(806)冬,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话及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事,有感而作。
诗的前半写杨贵妃之妖媚恃宠及李隆基之淫逸误国,后半写李杨之生离死别及李之寂寞相思。
作品将写实与想像糅合起来,虽为叙事诗,却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诗歌语言优美和谐,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于两人相思之描写,尤为缠绵悱恻,哀怨动人。
吴北江称其“一气舒卷,时复风华掩映,非有绝世才力未易到也”(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不为过誉。
关于此诗之主题,或以为旨在讽谕,所谓“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唐陈鸿《长恨歌传》);或以为旨在歌颂李杨爱情。
现一般皆主张双重主题说,以为作者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多于讽刺。
此诗在作者生前已广为流传,作者本人也被誉为“长恨歌主”(白居易《与元九书》)。
此诗不仅是作者的压卷之作,且与其《琵琶行》被后人并称为“古今长歌第一”(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后代著名戏曲若元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洪昇《长生殿》等皆取材于此。
【题解3】唐代七言歌行。
白居易作。
编入《白居易集》“感伤”诗类。
天末怀李白(杜甫)原文及赏析天末怀李白(杜甫)原文及赏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两人一旦离别后,又能够在何时相见?天末,指的是天涯海角,极远离人寰的地方。
李白,古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文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揭示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表现出对时代痛点的关注。
这首《天末怀李白》是杜甫怀念李白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李白离世的悲痛之情。
诗中使用了形象鲜明的词语和哲理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杜甫的才华和对李白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无论天地多么广阔,时间终究会有尽头,而人生恩怨和情感却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
这里的“此恨”指的是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深厚的,即便李白已逝,但杜甫对他的怀念却如绵绵细雨,永无止境。
接下来的两句“两人一旦离别后,又能够在何时相见?”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死的思考。
无论两人在世时的相见都无法避免离别,那么死后他们又能否再次相见呢?这是一个关于生死和来世的哲学问题,诗中透露出杜甫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和追问。
总体来说,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表达了对李白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死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展示了自己对李白的敬仰和对人生的疑问。
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哲理和浓厚的情感,堪称诗坛的经典之作。
赏析:《天末怀李白》是杜甫对李白的怀念之作,也是杜甫对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感慨之情,无论时间怎么流逝,他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始终不变。
这种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生命的感慨,折射出人们对于生命的无常和对友谊的珍重。
诗末的“两人一旦离别后,又能够在何时相见?”则将杜甫的思考扩展到了对生死和来世的探究。
《七夕》诗圣杜甫
前言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其中,他的诗歌《七夕》更是被广泛传诵。
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这首传世佳作吧。
正文
诗文原文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诗歌解读
《七夕》这首诗歌,写的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
自古以来,这个故事就是人们传颂的爱情神话。
杜甫在诗歌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是地点的描写。
长生殿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方,是人们向神祈求长寿幸福的圣地。
夜半无人私语时,更让人感受到这里的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接着是牛郎织女的比翼鸟和连理枝的形象。
比翼鸟历来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而连理枝则可以联结两个人的感情。
杜甫在诗中用这两种象征来表达自己暗藏的情感。
最后是“天长地久”的描绘。
这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憧憬,也是将爱情神
圣化的表现。
而“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表达了杜甫对爱情的眷恋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歌,虽然只有三句,却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并流传至今。
总结
《七夕》这首诗歌,体现了杜甫的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彰显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它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特殊的表现形式,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对人生的感悟。
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追求。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解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是《长恨歌》中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它描绘了长久的思念与爱恋,也道出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期望和执着。
而在这首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长恨歌》是一首具有传世意义的长篇抒情叙事诗,由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
这首诗以杨贵妃的悲剧爱情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和描绘,展现了她与唐明皇的爱情悲剧以及杨贵妃最终的命运。
而其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句诗成为了整首诗的精髓所在。
天长地久,是对于爱情的理想化追求。
在爱情中,人们常常渴望能够与所爱之人永远相伴,无论是在天地之间,还是在时光流转之中,都愿意默默相伴,共同度过每一个时刻。
这种追求源于人们内心对于安稳与温暖的渴望,渴望能够有一个永远的伴侣,共同经历生命的起伏和变迁。
然而,有时候,尽管我们对于爱情有着如此追求,却往往难以达到天长地久的境地。
因为人生的种种变化,岁月的流转,都会对感情产生影响。
因此,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爱情的结束和离别,这里面包含着失望、悲伤和无奈。
绵绵无绝期,意味着即便一切无法逆转,感情的落幕并不意味着遗忘,而是伴随着思念和回忆,长久地在我们心中存在。
看似简单的一句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传递的情感和思考却深远而广泛。
它使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情的力量和价值。
它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的爱情有时候是短暂的,但它留下的感动和回忆却能够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正如唐代文学家白居易通过《长恨歌》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无尽的思念。
这首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中,而其中的情感和情绪,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爱情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也会带来痛苦和遗憾。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句诗以其深沉和感人之处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句诗都能够触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思是: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出处《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诗人开篇即借“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交代了唐朝祸乱的原因,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
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后面之事皆由此而来,之后诗歌逐步展开,层层叙述:先讲唐玄宗重色,百般求色之后,终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揽入怀中。
接着,对杨贵妃的美貌进行刻画,写出她如何的妩媚,并因此得宠于后宫之中。
“姊妹弟兄皆列土”,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因杨贵妃而变得权势逼人,不可一世。
得到杨贵妃的唐玄宗,过上了纵欲、行乐的生活,终日沉迷于歌舞酒色之中,以至于“从此君王不早朝”。
诗人对此进行了反复地渲染,从而点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这一部分是整个爱情悲剧的基础,是“长恨”的内因之所在。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古诗文《【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赏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朝:白居易tiānzhǎngdìjiǔyǒushíjìn,cǐhènmiánmiánwújuéqī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古:平通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期【上平四支】今:平通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期【十二齐,i,er,ü】出自: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作品原文:白居易《长恨歌》原文【释义】: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问答】“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答:乃作者白居易感叹此情,觉得天地虽然很长久,但终有完尽的一天;只有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一段恨事,却是连绵不已,永不断决.其实这句是合成诗,前半句“多情自古空余恨”语出史清溪的无题,后半句“此恨绵绵无绝期”语出白居易的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答:关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有很多诗篇,《长恨歌》就是最著名的一首长篇诗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长恨歌》的最后两句。
好色的唐玄宗搜罗天下美女偶得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从此唐玄宗李隆基日夜笙歌,不思朝政,致叛乱四起。
在群臣的逼迫下,唐玄宗无奈赐死杨玉环,但对杨玉环的爱意未减,抱憾终生。
“恨‘’是遗憾的意思。
唐玄宗虽昏庸无能,但与杨玉环的爱情成为千古佳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意思即便是天之长,即便是地之久,也总会有消尽的那一天。
而此恨绵绵,却永无绝期,足可以超越天地而孑然独立。
这是白居易《长恨歌》里面的名句,该诗主要是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因“安史之乱”,“玄宗幸蜀”“将士哗变”“贵妃自缢”等事件,使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爱情生活戛然而止玄宗对此不胜惋惜,不胜自责,因爱而生恨,恨不能一起白头到老,恨命运多舛,恨自己以皇帝之权力,仍不能结束贵妃的性命。
白居易长恨歌全文白居易长恨歌全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恨歌》原文及艺术手法,这篇诗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祖国古典诗歌中抒情诗与叙事诗密切结合的典范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全文相关内容。
长恨歌原文:作者: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花开日一作:花开夜;南内一作:南苑)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缅怀昔日的缠绵爱情,悲叹幸福不长久,要和杨贵妃作生死之别,以后的日子一定长恨绵绵,非常痛苦。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鉴赏与解析《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巨匠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诗中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之死后的悲痛悔恨。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艺术作品,更是对人生沉思和感悟的表达。
下面将对《长恨歌》进行鉴赏与解析。
首先,从诗的结构来看,《长恨歌》采用了七绝的形式,共有四十九句。
每句都是五言或七言,以七言居多。
这种结构给诗带来了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很多夸张和修辞手法,如婉约、倒装、比喻等,增加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诗的内容方面,《长恨歌》通过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相思之情,以及杨贵妃离世后唐玄宗的悔恨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诗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被塑造成伟大而坚定的,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是永恒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然而,命运却残酷地将他们隔离,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愈加强烈,无法忘记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唐玄宗的悔恨之词,揭示了爱情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唐玄宗悔恨自己当初对于杨贵妃不够珍惜,感叹命运的捉弄和时光的荒芜。
他意识到爱情和生命的脆弱,明白天长地久终有尽时。
作者用深情的笔调表达出对逝去的爱情和生命的无尽思念与悔恨。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寓意和意象,为诗增添了一层意境。
比如,在诗的开头,作者以远古传说和神话的形式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将其升华成永恒神话中的一段传奇故事,彰显出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卓越和伟大。
此外,诗中还以窗户、风铃等日常物品为意象,通过对物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长恨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作,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爱情和生命的深沉感悟。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意象,结构优美、节奏和谐,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诗中唐玄宗的悔恨之情和对杨贵妃的深深思念,让人动容,引人深思。
这首诗通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将人们对爱情和生命的追求和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成为唐代爱情诗的经典之作。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解释: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赏析:此句写对唐玄宗、杨玉环二人之间的爱情的叹息,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
一、原文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地转一作:日转)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花开日一作:花开夜)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南内一作:南苑)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此恨绵绵无绝期”指的意思是: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恨:遗憾。
绵绵:连绵不断。
“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此恨绵绵无绝期”出处原文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宇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长恨歌原文全篇翻译
《万里长恨歌》是李白最著名的诗篇,全文共有六句,分为三联。
用贴切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千里之外的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本文主要通过对《万里长恨歌》原文全篇的翻译,来表达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
第一联: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句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把它比作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永恒,依旧存在,即使有时会离别,但心灵是永不分离的。
翻译:天长地久,有时尽,如太阳与地球,永恒相依。
心灵不可脱离,千里之外,依旧牵挂。
第二联: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持续不断的,如绵绵细雨,淋漓尽致,像藤蔓一样活跃于脑海深处,让人难以忘怀。
翻译:相思恨,绵绵细雨,不会断绝。
如藤蔓般,流淌在脑海之河,令人难以忘怀。
第三联:谁与我共长征
最后这句话把思念的主题旋转了起来,诗人对能有一个伴侣一起共度这份漫长而思念的旅程表达出无比强烈的渴望,增加了这首诗歌的力量与深度。
翻译:与我共长征,渡这无限思念的河流。
冲破欲望,期待真爱助共行。
- 1 -。
唐诗三百首: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导读:本文唐诗三百首: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长恨歌【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白居易《长恨歌》全诗翻译赏析白居易《长恨歌》全诗翻译赏析译: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
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
春寒料峭,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泉水润,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婷;初蒙皇恩润泽时,就这般娇娆涔涔。
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
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觉睡到日高起;君王深恋儿女情,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终日陪伴无闲时;春从春游夜专守,双双形影不分离。
后宫妃嫔有三千,个个姿色象女神;三千美色不动心,皇上只宠她一人。
金屋中阿娇妆成,夜夜娇侍不离分;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伴随着春心。
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奖;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
使得天下的父母,个个改变了心愿;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
骊山北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清风过处飘仙乐,四面八方都可闻。
轻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都观看,欲心难足无止境。
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翠华龙旗一路摇,队伍走走又停停;西出都城百来里,来到驿站马嵬亭。
龙武军和羽林军,六军不走无奈何;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马前丧了生。
贵妃头上装饰品,抛撒满地无人问;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宠爱救不了,掩面哭成个泪人;回头再看此惨状,血泪交和涕淋淋。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队伍登上了剑门。
峨嵋山下路险隘,蜀道艰难少人行;旌旗黯黯无光彩,日色淡淡近黄昏。
泱泱蜀江水碧绿,巍巍蜀山郁青青;圣主伤心思贵妃,朝朝暮暮恋旧情。
行宫之内见月色,总是伤心怀悲恨;夜雨当中闻铃声,谱下悲曲雨霖铃。
白居易古诗120卷赏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颜渊山庄2019-06-30 07:14:43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白居易(诗王、诗魔,公元772年2月28日-公元846年9月8日),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3074篇诗文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
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
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思:
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出自《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译文: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题解这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
白居易时年三十五岁,任(今陕西周至)县尉。
一天,他与在当地结识的秀才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五十多年前的天宝往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让三人不胜感慨。
他们惟恐这一希代之事,与时消没,不闻于世,王质夫遂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为之作歌,由陈鸿为之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于是,诗、传一体,相得益彰。
白居易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句解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汉皇爱好美色,想得到绝代佳人,做皇帝统治天下多年,却一直找不到最理想的美人。
开篇两句看似寻常,含量却极大。
作为一国之君,不“重德思贤才”,却“重色思倾国”,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只七个字,就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
“倾国”一词,本来指能够使全国人为之倾倒的美色。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李夫人时,曾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但在这里,后人读出了它的另一重意义:“思倾国,果倾国矣!”“汉皇”,指汉武帝刘彻。
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这里借指唐玄宗李隆基。
本诗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只开头一句以汉代唐,其它地名人名大都是实的。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杨家有个女儿,刚刚出落成人,娇养在深闺里,无人有幸相识。
“杨家”,指蜀州司户杨玄家。
杨家有女,小名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自幼由叔父杨玄抚养。
开元二十三年(735),杨玉环十七岁,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之妃。
二十二岁时,玄宗欲纳为妃,于公名分,将其度为女道士,住太真宫,道号太真。
二十七岁,玄宗册封她为贵妃。
白居易将杨玉环写成以“处子”入后宫,有人以为这是“为尊者讳”。
其实不然。
白居易并非单纯地批判李、杨的爱情,他是要让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纯洁真挚的基础上,从而体会那一份由爱情毁灭爱情的无可奈何的感伤。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缅怀昔日的缠绵爱情,悲叹幸福不长久,要和杨贵妃作生死之别,以后的日子一定长恨绵绵,非常痛苦。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菜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