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含公共政策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14章【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行政沟通和行政协调

11.1 考点难点归纳

1.行政沟通的概念和要素

行政沟通是指行政过程中上下级间、各部门间行政信息的传递、交流与分享。沟通是与行政过程紧紧相伴的行为,是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具共性的东西。行政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沟通的主体(信息源)、内容、渠道、对象和效果。

(1)沟通主体:行政组织和组织化了的个人。

(2)沟通内容:行政信息。

(3)沟通渠道:质量与选择。行政沟通应以组织沟通渠道为主。

①沟通渠道容量。指渠道能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渠道传递传播源发出信息的能力。

②沟通渠道长度。指从传播源到对象间的距离,它是沟通所耗费的时间与速度的乘积。

(4)沟通对象:受众心理与状态分析。

(5)沟通效果:对行政过程的影响。

从微观角度分析,行政沟通效果有限。在行政过程中这种沟通效果的有限性表现为:当政府的某个政策出台后,个人与组织在表面上没有很大反响,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大偏差。从宏观角度看,行政沟通的效果直接受制于思想观念、行政体制与传播手段。

2.行政协调的概念和作用

(1)行政协调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

(2)行政协调的作用包括:①有利于增强行政凝聚力;②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主要模式和方法

(1)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统筹全局。协调工作应始终遵循统筹全局原则,在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中确立整体观念和“一盘棋”思想。

②坚持分层运作。在开展工作时,应注意处理和把握好整体与层次、层次与层次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不同层次之间或同一层次之间各职能部门间的不同特点,要求协调者明确纵向与横向协调的关系,分清协调的对象和范围。

③坚持动态协调。这一原则强调协调的权变性。

④注意非平衡因素的影响。要克服非平衡的恶性因素,适当引入一些非平衡的良性因素。

(2)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

①内部协调模式。在行政系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个体、行政要素或行政单元间,根据一定的渠道、方式进行相互接触与影响,以求达成共识和默契,协同推进实现工作目标的进程。

②外部协调模式。指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间的协调。行政系统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进行大量的外部协调活动,以取得组织外部各机关的支持与协作。

③纵向协调模式。一般指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与下一级间的协调活动。上级领导应对下级合理授权,下级也应经常与上级领导沟通,以此取得部署上、行动上的上下一致。

④横向协调模式,即平行机关、部门或个人间的协调活动,横向协调由于没有纵向协调系统权威的前提,不存在层级节制的职权关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其工作量、难度和广度

均超过纵向协调。

(3)行政协调的主要方法

①主体合流法。在协调某些问题时,参加协调的各方往往各有主见,互不相让。此方法通过沟通协商,使他方当事人程度不等地修改完善原有意见,扩大并突出共存于己方与对方意见中的相近成分,限制并压缩相左的成分,使一方意见基本统一到主导一方的意见上。

②中间数法。对非原则问题的协调,尤其是对利益分配上的协调,在不伤害有关各方积极性的前提下,协调者可折衷处理,以“中间数”进行裁定,实现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再分配。

③冷处理与热处理法。在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激烈的情况下,如事情比较急,就要站在全局高度,权衡利弊,采纳利大弊小的意见,以行政手段裁定;如事情不太急,可暂时搁置。

④当面表态法。运用此法应注意:a.请那些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有表态权的人参加会议;b.做好会议纪要,以便检查督办;c.科学主持会议,让与会人员充分表达意见。

⑤谈心法。个别谈心有不同谈法,在没有其他复杂因素的条件下,可用直接面谈方式交心;否则要委托他人用间接方式交流。

⑥跟踪处理法。扯皮常被视为典型的协调难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跟踪协调。

4.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1)政府公共关系特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管理活动。其特征有:①主体的权威性;②对象的复杂性;③传播的优越性;④目标的独特性。

(2)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包括:

①把握公众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②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知情权,争取公众了解和支持。

③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完善有效的沟通渠道,缩短公众与政府的距离。

④多办实事,协调内部外部关系,创造“人和”的行政环境。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1.2.1 概念题

1.行政沟通(中财2009年研;华东理工2006年研)

2.沟通网络(武大2011年研)

3.行政协调(中南大学2017年研;南航2016年研;南昌大学2015年研;南航2013年研;华南理工2011年研;对外经贸大学2008年研)

4.行政调解(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北邮2010年研)

5.行政公共关系(华南理工2016年研)

6.政府公共关系(福州大学2016年研;北邮2012年研;首都经贸大学2009年研)

11.2.2 简答题

1.行政沟通与行政协调及其相互关系。(南开大学2008年研)

2.行政管理中的协调职能及其作用。(南开大学2007年研)

相关试题:协调职能(概念题,中山大学2011年研)

3.简述怀特的行政协调思想。(武大2007年研)

4.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是什么?(中财2010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