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的平面二维图的绘制
- 格式:ppt
- 大小:199.00 KB
- 文档页数:18
matlab中plot用法在MATLAB中,plot函数用于绘制二维图形。
它可以绘制折线图、散点图、柱状图等等,非常常用。
下面是plot函数的一些基本用法和参数的解释。
基本用法:plot函数的最基本用法是传入一个向量作为参数,这个向量中的每个数值对应于图中的一个点,将会在某轴上按顺序绘制。
例如:某=[1,2,3,4,5];%某轴上的坐标y=[1,4,9,16,25];%y轴上的坐标plot(某, y); % 绘制折线图此时将会绘制出一个连接了(1,1)、(2,4)、(3,9)、(4,16)、(5,25)这五个点的折线。
可以通过使用线条样式和颜色来定制绘图。
例如:plot(某, y, 'r--'); % 使用红色的虚线绘制折线图更多的线条样式和颜色选项可以参考MATLAB文档。
plot函数的参数:除了上述的基本用法外,plot函数还有其他可选参数,用来定制绘图的外观和行为。
1. 标记样式:可以通过在plot函数的线条样式后面加上一个标记样式来在每个点处绘制标记。
plot(某, y, 'r-o'); % 在每个点处绘制红色实线和圆形标记2. 坐标轴范围:可以用a某is函数来设置坐标轴的范围,例如:title('My Plot');某label('某-a某is');ylabel('y-a某is');4. 图例:可以通过legend函数添加一个图例,用于解释图中的各个线条所代表的内容。
legend('Plot 1', 'Plot 2');5. 多个图形在同一个图中:可以通过hold函数来设置是否在同一个图中绘制多个图形。
hold on;plot(某, y1);plot(某, y2);hold off;这是plot函数的一些基本用法和参数的解释。
在实际应用中,plot函数有很多其他的选项和用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查阅MATLAB文档,深入学习和了解。
matlab中plot函数的用法在MATLAB中,plot函数用于绘制二维图形。
它可以用于创建线图、散点图、条形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
该函数的基本语法是:plot(x, y)plot(x, y, LineSpec)plot(y)plot(x1, y1, LineSpec1, x2, y2, LineSpec2, ...)其中,-x表示要绘制的数据点的x坐标,可以是一个向量或矩阵;-y则表示相应的y坐标,也可以是一个向量或矩阵;- LineSpec 是一个可选参数,表示绘制线条的样式,如颜色、线型、标记等。
以下是plot函数的几种常见用法:1.绘制线图可以通过传递 x 和 y 向量来实现线图的绘制。
例如,要绘制一个sin函数的图像,可以执行以下代码:x = 0:0.1:2*pi;y = sin(x);plot(x, y)这将绘制一个从0到2π范围内的sin曲线。
2.绘制散点图除了绘制线图,plot函数还可以用于绘制散点图,只需将参数LineSpec 设置为空即可。
例如,要绘制一组随机生成的散点,可以执行以下代码:x = rand(1, 100);y = rand(1, 100);plot(x, y, '.') % '.'表示绘制散点图这将在坐标系中生成100个随机散点。
3.自定义线条样式可以通过传递 LineSpec 参数来自定义线条的样式。
它由颜色、线型和标记三部分组成。
例如,要绘制红色的虚线曲线,可以执行以下代码:x = 0:0.1:2*pi;y = sin(x);plot(x, y, 'r--')其中,'r'表示红色,'--'表示虚线。
4.多图绘制plot函数还支持多图绘制,即在同一个图形窗口绘制多个图形。
只需将多组 x 和 y 数据传递给plot函数即可。
例如,要在同一个图形窗口中绘制两个曲线,可以执行以下代码:x1 = 0:0.1:2*pi;y1 = sin(x1);x2 = 0:0.1:2*pi;y2 = cos(x2);plot(x1, y1, 'r', x2, y2, 'b')这将分别绘制sin函数和cos函数的图像,其中sin函数用红色表示,cos函数用蓝色表示。
实验报告(二)完成人:L.W.Yohann注:本次实验主要学习了用MATLAB绘制二维、三维图形的基本命令、图形的标识与修饰以及用符号函数绘图,在学习完成后小组对52页的上机练习题进行了程序编辑和运行。
1.绘制数列变化趋势图.解:在编辑窗口输入:n=1:100;an=(1+1./n).^n;plot(n,an,'r*')grid并保存,命名为lab1;在命令窗口中输入lab1,得:2.绘制数列变化趋势图.解:在编辑窗口输入:n=1:0.1:50;an=n.^(1./n);plot(n,an,'r*')grid并保存,命名为lab2;在命令窗口中输入lab2,得:3.绘制函数在无定义点处的变化趋势.解:在编辑窗口输入:x=-10:0.05:10;y=sin(x)./x;plot(x,y,'r*')grid并保存,命名为lab3;在命令窗口中输入lab3,得:4.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及其Taylor多项式的图像解:y=sinx在编辑窗口输入:syms xf=sin(x);T6=taylor(f,x);T8=taylor(f,x,'Order',8);T10=taylor(f,x,'Order',10);T12=taylor(f,x,'Order',12);fplot([T6 T8 T10 T12 f])xlim([-8 8])grid onlegend('approximation of sin(x) up to O(x^6)',...'approximation of sin(x) up to O(x^8)',...'approximation of sin(x) up to O(x^{10})',...'approximation of sin(x) up to O(x^{12})',...'sin(x)','Location','Best')title('Taylor Series Expansion')并保存,命名为lab4sin;在命令窗口中输入lab4sin,得:y=exp(x)在编辑窗口输入:syms xf=exp(x);T6=taylor(f,x);T8=taylor(f,x,'Order',8);T10=taylor(f,x,'Order',10);T12=taylor(f,x,'Order',12);fplot([T6 T8 T10 T12 f])xlim([-8 8])grid onlegend('approximation of exp(x) up to o(x^6)',...'approximation of exp(x) up to o(x^8)',...'approximation of exp(x) up to o(x^{10})',...'approximation of exp(x) up to o(x^{12})',...'exp(x)','Location','Best')title('Taylor Series Expansion')并保存,命名为lab4exp;在命令窗口中输入lab4exp,得:5.符号函数绘图.注:在matlab r2010b 和matlab r2019b中对绘制函数图像的输入方法有不同的要求,故此类题分两个版本来求解。
MATLAB绘图与图形处理人们很难从一大堆原始的数据中发现它们的含义,而数据图形恰能使视觉感官直接感受到数据的许多内在本质,发现数据的内在联系。
MATLAB可以表达出数据的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的图形。
通过图形的线型,立面,色彩,光线,视角等属性的控制,可把数据的内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图形的命令。
7.1 二维图形7.1.1 基本平面图形命令命令1 plot功能线性二维图。
在线条多于一条时,若用户没有指定使用颜色,则plot循环使用由当前坐标轴颜色顺序属性(current axes ColorOrder property)定义的颜色,以区别不同的线条。
在用完上述属性值后,plot又循环使用由坐标轴线型顺序属性(axes LineStyleOrder property)定义的线型,以区别不同的线条。
用法plot(X,Y) 当X,Y均为实数向量,且为同维向量(可以不是同型向量),X=[x(i)],Y=[y(i)],则plot(X,Y)先描出点(x(i),y(i)),然后用直线依次相连;若X,Y为复数向量,则不考虑虚数部分。
若X,Y均为同维同型实数矩阵,X = [X(i)],Y = [Y(i)],其中X(i),Y(i)为列向量,则plot(X,Y)依次画出plot(X(i),Y(i)),矩阵有几列就有几条线;若X,Y中一个为向量,另一个为矩阵,且向量的维数等于矩阵的行数或者列数,则矩阵按向量的方向分解成几个向量,再与向量配对分别画出,矩阵可分解成几个向量就有几条线;在上述的几种使用形式中,若有复数出现,则复数的虚数部分将不被考虑。
plot(Y) 若Y为实数向量,Y的维数为m,则plot(Y)等价于plot(X,Y),其中x=1:m;若y 为实数矩阵,则把y按列的方向分解成几个列向量,而y 的行数为n,则plot(Y)等价于plot(X,Y)其中x=[1;2;…;n];在上述的几种使用形式中,若有复数出现,则复数的虚数部分将不被考虑。
matlab中plot函数的用法在MATLAB中,plot函数是用来绘制二维图形的最基本函数之一、它可以用于绘制多种类型的图形,如折线图、散点图、柱状图等。
plot函数的基本语法是:plot(x, y)其中,x是一个向量,表示x轴上的数据点的位置;y是一个向量,表示y轴上的数据点的位置。
x和y的长度必须相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plot函数的各种用法。
1.绘制折线图:最常见的用法是绘制折线图,即根据给定的x和y值,绘制一条连接这些点的连续线段。
例如:x=[0:0.1:10];y = sin(x);plot(x, y)在上面的例子中,x为一个从0到10的向量,间隔为0.1;y为对应于x的正弦值。
plot函数会自动绘制出这些点,并连接起来,生成折线图。
2.绘制散点图:如果只想显示数据点,而不需要连线,可以使用散点图的形式。
例如:x=[12345];y=[42351];plot(x, y, 'o')上面的例子中,x和y分别表示x轴和y轴上的数据点的位置。
'o'表示使用圆点标记数据点。
3.修改线条样式:可以通过参数来修改绘制的线条样式。
例如:x=[0:0.1:10];y = sin(x);plot(x, y, '-', 'LineWidth', 2)上面的例子中,'-'表示绘制的线条为实线,'LineWidth'指定线条的宽度为2个单位。
4.绘制多条曲线:可以通过在plot函数中多次调用x和y值,来绘制多条曲线。
例如:x=[0:0.1:10];y1 = sin(x);y2 = cos(x);plot(x, y1, x, y2)上面的例子中,绘制了两条曲线,y1为sin函数的曲线,y2为cos函数的曲线。
5.添加图例:可以通过legend函数来添加图例,以便区分不同的曲线。
例如:x=[0:0.1:10];y1 = sin(x);y2 = cos(x);plot(x, y1, x, y2)legend('sin', 'cos')上面的例子中,添加了两个图例,分别对应y1和y2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