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层次(一)透视

  • 格式:doc
  • 大小:7.04 M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空间与层次(一)透视

学科:美术年级:八年级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安排:总2课时此为第1课时

一、课堂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的内容专业性较强,涉及的美术知识较多,如何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如何突破重点与难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美术是视觉性的艺术,要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来代替抽象的语言描述,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因此,确立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指导原则,采用直观演示、活动探究、集体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风景系列课程中的第三部分内容。本课的主题是风景造型表现中的透视和空间法则,即学习和了解如何通过透视、虚实表现风景绘画中的空间关系,体验和领会各类风景绘画中的透视和空间的表现方法,塑造风景绘画中的空间感。

本课分为两课时。本教案是第一课时,探讨和认识透视在绘画中表现体积、空间的作用和意义,了解透视的基本法则规律;第二课时探索艺术作品中透视的运用和作品艺术表

现之间的关系,认识艺术创作中从物象到精神的层次和含义。

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透视对物体体积塑造和对景物空间塑造的具体作用,尝试寻找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视觉的方法,体验和领会绘画中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法则,认识在没有透视线的情况下,二维绘画对三维空间的表现因素。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

2、技能目标:运用透视规律来表现身边的景物。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重点:如何通过透视来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难点:体会不同透视对画面表达、表现的意义和作用。四、课前准备:教具:课本、课件、课件显示屏

学具:课本、素描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

师:照片里都有些什么?照片中的场景是什么地方?照片中的水沟、荷花、龙头、鳄鱼、地面取下的一大块,都是真实存在的吗?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这是3 D地画。它是以地面为媒介,充分利用了透视原理,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制造视觉上的虚拟立体效果,令观赏者有一种真实的感觉。

之所以能出现以假乱真的这种效果,是因为在绘画创作时,充分运用了“透视”这一基本理论。如何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立体效果,一直是人类视觉艺术的焦点。观看、思考

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目标展示

师:我们看到事物时产生的这种近大远小的现象就叫透视。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透视现象?

课件展示:各种场景中的透视。(室内的、交通中的、队伍中的、建筑中的等)生:思考、讨论、举例

生:观察、欣赏、讨论。

生:画面极具空间感、纵深感。几幅画的共同特点是:近处大远处小、近处宽

师:这些画面,给你怎样的空间感受?

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感受的?它们有什么共

同的特点吗?

师:观看上面照片,根据自主学习的内

容,请找出这幅照片中的视平线、视点、透

视的规律。

组织学生探讨,进一步加深对“透视”

概念的认识,了解透视的规律以及视平线、

消失点在透视中的作用。

师:总结。以上现象告诉我们,人们在

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形状、大小、体积,会

因距离远近的不同而呈现出近大远小、近宽

远窄、远处的会消失等不同的变化。在绘画

时,我们要将这些变化体现在画面中,这就

用到透视知识,如果不理解透视,就很难准

远处窄、最终

向远处消失。

生:观看

照片,根据自

主学习的内

容,找出视平

线、视点、透

视的规律。

确地表达出空间感。

师:那么,如何运用透视,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的立体效果呢?(既透视的各种表现形式)

1、运用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就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通常看到物体的正面,而且这个面和我们的视角平行。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因为近大远小的变形,所以形体会产生纵深感。生:观察、分析、讨论、总结规律,掌握平行透视的特点。

3、师:观看下图,对比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不同:

比较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不同

透视原理

4、师:欣赏透视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生:观察、分析、讨论、总结规律,掌握成角透视的特点。

生:对比观察、讨论两者的不同

师:体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也可以用色彩来实现。

观看视频二:坐在疾驰的火车上眺望远处的山峦时,只见一座座山峰象是一层虚幻的薄幕蓝纱横挂在地平线的上空——是远山。“山快到了!”人们隐约看到朦胧在紫灰生:欣赏透视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分别说说它们是什么透视,是怎样呈现空间感的?

生:观看视频,谈自己的体验感受

色中的山村、树木和梯田。

到了山脚下,人们才看到树绿花红、厂房、

村舍、黄牛、白马、五彩缤纷。

再看另外的远山是,仍然是一层淡蓝色的幻

影。同一座山,在不同的距离观察,会有不

同的颜色。

师:观察上面的绘画作品,思考:绘画,

在一个平面的画布上涂了一些颜料之后,就

能给人一种“深进去”或“突出来”的感觉,

画家们在绘画中,可以随心所欲地把画面上

的任意一个物体“拉近”或“推远”,其奥妙

在哪呢?

师归纳总结:

近景物体:色彩明确、对比强烈、变化丰富、

立体感强。

远景物体:色彩朦胧、含蓄统一、似有若无、

生:因距离远

近不同,观看

色彩时也会

出现不同的

变化。

生:观察绘画

作品,思考、

讨论风景画

中是如何做

到前景、中

景、远景的

呢?其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