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
- 格式:ppt
- 大小:570.00 KB
- 文档页数:67
1了解某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情况,则调查对象为( )。
A、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4.0分2了解某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情况,则调查单位为( )。
A、每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4.0分3统计调查可以收集的资料是( )。
A、数字资料B、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C、只能是原始资料D、不能是次级资料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4.0分4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统计调查可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5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调查,这种调查为( )。
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4.0分6调查几个铁路枢纽,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4.0分7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不同B、取得资料的方法不同C、调查的单位数多少不同D、抽取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4.0分8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是以( )。
A、调查组织划分的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D、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4.0分9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标志值很大的单位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D、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4.0分10在统计调查中,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 )。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第一节统计数据收集的方式和方法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第三节统计调查问卷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统计数据收集的基本要求和种类。
2、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3、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
4、学会统计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1、统计数据收集的方式和方法一、统计数据收集的基本要求和种类(一)统计数据收集的基本要求1.概念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被研究现象进行系统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2.意义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整理和分析的前提,是保证统计资料质量的首要环节。
3.基本要求:准确、及时准确:提供的统计调查资料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具体指:反映真实,杜绝虚报、瞒报;数字完整,没有遗漏;计算准确,不出差错。
及时:即时效性。
要求按统计调查方案中规定的时间尽快提供调查资料。
准确与及时的关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既要准中求快,又要快中保准,反对准而不快、快而不准。
(二)统计数据收集的种类在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往往需要利用统计数据,那么应从哪里获得必要的统计数据呢?从统计数据本身的来源看,统计数据最初都是来源于直接的调查或试验。
但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一是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试验,对使用者来说,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称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二是来源于别人调查或试验的数据,对使用者来说,这是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称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
直接数据按照来源的不同分为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
1、调查数据是直接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2、实验数据是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实验对象和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进行观测记录而收集到的数据。
二、统计数据的调查方式(一)统计调查组织形式的种类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采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统计数据的类型;掌握统计数据的搜集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统计数据搜集方案、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设计统计数据搜集方案和调查问卷,并能组织实施统计调查。
第一节统计数据的类型关键词:统计数据;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一、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采用某种计量尺度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采用不同的计量尺度会得到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
因而人们在搜集统计数据之前要先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或测量。
按照计量学的一般分类方法以及对事物计量的精确程度,可将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或测量时,采用不同的计量尺度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而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需要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
(一)定类尺度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列名尺度,是最粗略、最低层次的计量尺度。
这种计量尺度只能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
例如,企业按组织形式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等。
这种计量尺度只能反映事物之间的类别差,对事物之间的其他差别不能反映。
因而,使用这种尺度对客观现象所作的分类,各类别之间只是并列关系,不能区分彼此的优劣或大小,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改变。
运用定类尺度计量出的统计数据,通常是通过计算出每一类别中各元素或个体出现的频数或频率来进行分析。
(二)定序尺度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是对客观现象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这种计量尺度不仅可以将客观现象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
定序尺度的计量结果也表现为类别,但与定类尺度测度的类别不一样,这些类别之间可以比较顺序。
例如,合格产品可以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等。
定序尺度对事物的计量要比定类尺度精确一些,但它也只是测度了事物类别之间的顺序,并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
定序尺度可用于分类,也可以用于统计分析中确定中位数、四分位数、众数等指标的位置。
第二章统计数据搜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其中,形成数值型数据的是()。
A、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和定序尺度D、定类尺度和定比尺度2.教育程度是()的测量。
A 、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3.智商是()的测量。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4.籍贯是()的测量。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5.能作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是()。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6.只能作加减,而不能作乘除运算的测量尺度是()。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7.对2008年保定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
A、各百货商店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C、一个百货商店D、每位工作人员8.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A、全国人口B、每一个人C、每一户D、工人工资9.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10.通过调查木兰国有林场管理局、赛寒坝机械林场、滦平坑木林场等几个大型林场,了解承德市木材生产量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11.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1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13.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纯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14.孟滦林场为了掌握本场的造林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场的造林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15.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教学⽬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理论与⽅法,掌握各种⽅法的特性。
(⼆)基本要求要求灵活运⽤各种数据搜集的⽅式⽅法,并对所得数据进⾏加⼯整理,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要点1、数据搜集的⽅式⽅法;2、统计调查⽅案的设计;3、统计分组;4、变量数列的编制;5、统计数据的显⽰。
(四)教学时数9课时(五)教学内容本章共分四节:第⼀节数据的计量与类型⼀、数据的计量尺度在计量学的⼀般分类⽅法中,依据对事物计量的精确程度,可将所采⽤的计量尺度由低级到⾼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即名类尺度、顺序尺度、区间尺度和⽐尺度。
1.定类尺度定类尺度(Nominal scale,亦称分类尺度、列名尺度等)是这样⼀种品质标志,按照它可对研究客体进⾏平⾏的分类或分组,使同类同质,异类异质。
例如,按照性别将⼈⼝分为男、⼥两类;按照经济性质将企业分为国有、集体、私营、混合制企业等。
这⾥的“性别”和“经济性质”就是两种名类尺度。
名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利⽤它只可测度事物之间的类别差,⽽不能了解各类之间的其他差别。
名类尺度计量的结果表现为某种类别,但为了便于统计处理,例如为了计算和识别,也可⽤不同数字或编码表⽰不同类别。
⽐如⽤1表⽰男,0表⽰⼥;⽤1表⽰国有企业,2表⽰集体企业,3表⽰私营企业,等等。
这些数字只是不同类别的代码,决不意味着它区分了⼤⼩,更不能进⾏任何数学运算。
名类尺度能对事物做最基本的测度,是其他计量尺度的基础。
2.定序尺度定序尺度(Ordinal scale,亦称序数尺度、顺位尺度等)是这样⼀种品质标志,利⽤它不仅能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还可确定这些类别的等级差别或序列差别。
例如“产品等级”就是⼀种测度产品质量好坏的顺序尺度,它可将产品分为⼀等品、⼆等品、三等品、次品等;“考试成绩”也是⼀种顺序尺度,它可将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对某⼀事物的态度”作为⼀种顺序尺度,可将⼈们的态度分为⾮常同意、同意、保持中⽴、不同意、⾮常不同意,等等。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2.1统计数据的收集一、统计数据的来源1、直接来源(原始来源):分为实验和统计调查(直接观察、报告、采访、登记)2、间接来源(二手资料):出版物、网络二、统计调查组织方式1、分类①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③按调查组织方式分: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其中专门调查又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2、统计报表制度: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①优点: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②缺点: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有可能由于虚假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质量3、普查:是指国家为详尽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于搜集时点资料)①作用:可以为抽样调查提供抽样框;可以收集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反映重大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信息②局限: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宜经常进行4、重点调查:是指为了解总体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这些单位数目不多,但其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①作用:能以较少的投入和较快的速度取得总体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的资料②局限:只适用于客观存在重点单位的情况5、典型调查:是指在对调查对象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少数典型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
(指在数量表现上具有普遍意义呵呵代表性的总体单位,可以用来推断总体的数量)①作用:一定条件下能估计总体指标数值;可以用来研究新生事物②缺陷:不能确定推断的把握程度,无法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6、抽样调查: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用样本资料推断把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