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二、单项选择题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C )。
A、每一户B、所有的户C、每一个人D、所有的人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畜调查D、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5、先对总体中的个体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类,再以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属于( D )。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类型抽样6、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D )。
A、全部网点B、每个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个从业人员7、调查时限是指(B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8、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B )。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9、作为一个调查单位(D )。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10、某市规定2018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201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天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B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1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3、设对某地区的人口按年龄分组如下:不满周岁,1—3岁,4—6岁,7—12岁,……60—64岁,65—79岁,80—99岁,100岁以上,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拟为( C )A、110岁B、104岁C、104.5岁D、105岁14、为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原始资料以取得大量统计指标,在统计整理时关键是要( C )A、进行各种汇总B、进行各种计算C、充分利用分组法D、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15、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分为( C )。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一、单选题1. 调查单位指的是()。
A应登记的总体各单位标志值B搜集其统计资料的那些单位的总体C调查过程中应向其取得资料的总体的“基层组织”D作为应登记标志的承担者和调查时进行核算的基础的原始要素2. 填报单位指的是()。
A应登记的总体各单位标志值B应搜集其统计资料的那些单位的总体C调查过程中应向其取得资料的总体的“基层组织”D作为应登记标志的承担者和调查时进行核算的基础的原始要素3. 假定调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某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则该市“全部国有企业”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都不是4. 假定调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某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则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都不是5. 假定调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某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则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创汇”等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都不是6. 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
这些都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7. 确定普查标准时间是意义是,减少或防止人口统计登记()。
A因自然变动(出生与死亡)的影响所产生的重复和遗漏B因机械变动(人口流动)的影响所产生的重复和遗漏C因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影响所产生的重复和遗漏D因季节变动的影响所产生的重复和遗漏8. 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9. 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填报单位10. 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2.典型调查中所选单位是( B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3.对某市电动车进行普查,则报告单位是()。
A、该市每一个拥有电动车的人B、该市所有拥有电动车的人C、该市所有的电动车D、该市每一辆电动车4.)。
5.在组距式分组中,若某组(如1000-2000)的向上累计频数是80,它表示总体中标志值()A.低于2000的单位有80个 B.等于和低于2000的单位有80个C.高于1000的单位有80个 D.等于和高于1000的单位有80个6、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 B.确定组距 C.确定组数 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8.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是组距分组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分组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分组方式 B.各组次数不相等的分组方式C.各组组距相等的分组方式 D.各组组距不相等的分组方式二、多项选择题1.对灯管的寿命进行检验要求采取()。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2.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有()。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专题调查 D专门调查 E抽样调查3.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 )。
A.向上累计是从最小值向最大值累计B.向下累计是从最小值向最大值累计C.向上累计频率说明小于某个值的单位数在总数中所占比重D.向下累计频率说明小于某个值的单位数在总数中所占比重E.向上累计是从最大值向最小值累计5.统计表从构成形式上看,一般包括( ABCDE )。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比,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A、调查组织形式
B、调查方法
C、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
D、调查对象
2.直方图一般可用来表示(。
A、累积次数的分布
B、次数分布的特征
C、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D、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3.如果所有标志值的次数都增加一倍,而标志值不变,则算术平均数(。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4.要了解南京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的组中值为(
6.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两者的方差,因为这两组数据的(。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7.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测度是(。
A、众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8.某公司将员工分为老、中、青三类,然后根据对各个员工情况的分析,从三类员工中按比例选出若干名员工为代表,调查他们的文化支出金额,再推算出全公司员工文化活动年支出金额的近似值,此为(。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9.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10.有12 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3、4、3、4、4、2、2,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单项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1、表示股票价格的K线图属于(种统计图。
A、折线图
B、柱形图
C、条形图
D、箱形图
12、下列收集统计资料的方法不属于直接收集法的是(
A、抽样调查
B、统计报表制度
C、普查
D、通过网络
13、下列数据属于连续型数据的是(
A、商场某天销售电视数量
B、医院每天接受病人的数量
C、企业每年的利润收入
D、某片森林里树木的数量
14.将次数分布数列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的依据是( 。
A.分组的方法
B.分组的组限
C.分组的组距
D.分组标志的特征
15.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
A.开口组
B.闭口组
C.等距数列
D.不等距数列
16.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
A.50 个
B.30个
C.80 个
D.100个
17.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B.计算抽佯误差
C.用样本指标算总体指标
D.少花费时间和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众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运用统计分组体系分组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各组界限
D、计算组距和组中值
3.统计调查中属于专门调查形式的调查有(。
A、普查
B、典型调查
C、统计报表
D、抽样调查
4.下列指标中,可以用来说明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有(。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5.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有(。
A、各组变量值水平的高低
B、各组变量值次数的大小
C、各组变量值次数占总次数比重的大小
D、组数的大小
6、下列哪些指标可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全距
7、A、B两企业职工的每月平均工资分别为2600元和3000元,A、B两企业职工工资的方差分
别为2.8 和2.6。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企业职工的收入较A企业高
B、A企业职工收入较B企业高
C、A企业职工之间收入差距较大
D、B企业职工之间收入差距较大
8、下列关于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三者相等时,数据分布称正态分布
B、如果平均数大于众数,则数据分布为右偏分布
C、如果平均数大于众数,则数据分布为左偏分布
D、如果平均数等于众数,则数据分布为对称分布
三、填空题
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2000 年11 月1 日零时为普查登记的标准时点,要求2000 年11 月10 日以前完成普查登记,则调查时间为____,调查期限为____天。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3.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以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
4.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有(和(。
5.箱形图是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和(5 个特征值绘制的一个箱
子和两条线段的形状。
6.以平均指标来说明分配数列中变量的(趋势,则变异指标能说明变量的(
趋势。
7.某批发商业企业,对下属百家企业提供某种货源,其中10 家大型商业企业的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80%,只要调查这10 家重点商业企业的需要,就足以掌握货物需求量的情况,这属于(。
四、判断题
1.统计报表依据自下而上的行政手段保证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
(
2.在统计工作中为保证变量的分组不发生混乱,习惯上规定各组一般均只包括本组下限变
量的单位,而不包括上限变量值的单位,这就是上限不在内原则。
(
3.在进行统计分组时,技术上应满足完备性、互斥性和一致性。
(
4.当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如急剧地增大或减小,变动幅度大时,可采用等距分组。
(
5.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品和人口密度均为总量指标。
(
6.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两个同类指标做静态对比得出的综合指标。
(
7.直方图仅适合用于显示连续型分组数据。
(
8.对在校大学生的年龄进行分组适合采用组距式分组。
(
9.如果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则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会受极端值的影响。
(
10、通过网络或杂志收集所需统计数据的方法数据直接收集法。
(
11、由于统计工作失误而造成的误差被称作非抽样误差。
(
12、饼形图一般用来表示数据的变化特征和大小。
(
13、变异系数的值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
五、计算题
1、有 A、B两个生产车间,A车间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7,标准差为9.2 件,B车间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1 计算B车间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A、B两个生产车间哪个车间的日产量差异程度大。
2.某进出口公司出口一种名茶,抽样检验结果如表所示。
又知这种茶叶每包规格重量不低于150 克,试以99.73%的概率:(1确定每包重量的极限误差;(2估计这批茶叶的重量范围,确定是否达到规格重量要求。
3、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表:
试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