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课件美丽的小兴安岭ppt课件3
- 格式:pptx
- 大小:6.20 MB
- 文档页数:26
部编版《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的第五章“美丽的祖国”,具体内容涉及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岭、屏障、蘑菇”等。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长句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学习。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如“小兴安岭像一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在祖国的北疆。
”5.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小兴安岭的印象,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小兴安岭》2. 主要内容:生字词:岭、屏障、蘑菇等课文内容: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当地人民的生活3. 重点句子:小兴安岭像一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在祖国的北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摘抄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环保的认识。
2. 答案:(1)生字词:略(2)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略(3)环保认识: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课后可组织学生进行“我心中的小兴安岭”绘画比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024年部编版《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及资源,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资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增强对美丽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资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引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资源。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培养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小兴安岭》2. 主要内容:课文大意、生字词、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资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熟读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描述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3)谈谈你对保护环境的看法。
2. 答案:(1)略。
(2)示例:小兴安岭的树木茂盛,四季景色宜人。
春天,树木抽出嫩芽,万物复苏;夏天,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秋天,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