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 隧道拱顶回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潭邵高速公路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砼设计标号:C15号)编号:001合同号:湖南省潭邵高速公路第八合同段施工单位:湖南省公路机械工程公司监理单位:湖南大学建设监理中心试验工程师:2000年8 月12 日目录一、设计说明(一)概述(二)配合比参数的初步确定(三)配合比试拌与调整(四)配合比参数的确定与基础配合比(五)关联配合比确定二、砼配合比试验报告三、水泥性能试验报告四、砂石材料性能试验报告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砼设计标号:C15号(一) 概述1、a、使用部位边坡防护,高填高挖的水沟。
b、坍落度要求根据卵石粒径20mm-40mm取坍落度为10mm-30mm2、原材料来源及性能参数a、材料来源水泥:韶峰水泥厂P.C425砂:湘乡潭市镇第五砂石场卵(碎)石:湘乡潭市镇第五砂石场b:性能参数:详见后附各原材料性能试验报告3、制作与养生的方法把用于砼配制的各原材料混合并人工搅拌均匀,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制作试件,把试件放在震动平台上进行震动捣实,二十四小时后拆模,再放入恒温水池里进行养生。
(一)配合比参数注初步确定1、水灰比确定a、试配强度RhRh=R+tσ= 15+1.645×4 =21.58Mpab、水灰比W/CW/C=A×Rc /(Rh+A×B×Rc )=0.5*1.13*42.5/(21.58+0.5*0.61*1.13*42.5)=0.662、用水量的确定JTJ053-83 附录 -(附录1.2)得WO=160kg/m33、砂率的确定按JTJ053-83 附录-(附录1.2)得So=33%4、材料用量a 、水泥:C0=W0×C/W=160/0.66= 242Kg/m3取240kg/m3b、砂、石:(按假定容重法计算)设定砼容重ρh= 2450 Kg/m3 用下面联立方程式计算砂石用量C 0+S0+G+W=ρhS 0 /(S+G)=SP式中:C0 = 240Kg/m3 W= 160 Kg/m3Sp= 33 %得;S0= 675Kg/m3 G= 1375 Kg/m3c、每立方砼材料重量比的初步确定水泥:水:砂:卵(碎)石= 240: 160: 675: 1375= 1 : 0.67:2.81:5.73(二)配合比试拌与调整1、试拌按初步配合比,取0.0263m3砼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各材料用量为:水泥: 6.31Kg水: 4.21Kg砂: 17.75kg卵(碎)石: 36.16kg试拌后,拌和物性能实测如下:坍落度(cm):1 2.6,2 2.4平均 2.5cm粘聚性良好饱水性适中含砂中棍度容易2、调整(1)调整情况说明:因为卵石含水量为3% 1415kg/m3因为砂含水量为3.5% 700kg/m3因为卵石砂含水总重为64.9 kg/m3 水相对减少64.9kg/m3,水重为95.1 kg/m3(2)调整后的拌和物性能实测如下:坍落度(cm):1 2.0 ,2 2.3 ,平均 2.2 cm粘聚性良好饱水性少量含砂中棍度中(三)配合比参数的确定与基准配合比1、配合参数的确定经过试拌和调整以后,得出以下参数水灰比: 0.67 用水量: 160 Kg/m3,砂率 33 %2、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砼材料重量比水泥:水:砂:卵(碎)石= 240: 160: 675: 1375= 1 : 0.67:2.81:5.73(四)关联配合比的确定1、关联配合比的确定为了便于比较,增加二个关联配合比。
№3合同段D4工区C15砼配合比设计书一、试验依据:1.依据规范JGJ55-2000、JTJ041-20002.要求坍落度100-120mm,砼搅拌车运输3.使用部位:盖涵基础及防护工程二、使用材料1.水泥:采用桃江县东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虎劲牌”P.C32.5水泥,实测3天抗折强度为4.1Mpa,3天抗压强度为16.6Mpa,28天抗折强度为6.7Mpa,28天抗压强度为35.4Mpa,标准稠度为26.2%,初凝时间为3h7min,终凝时间为3h50min,安定性合格。
2.河砂:采用桃江县大栗港砂场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79,表观密度为2525Kg/m3,含泥量为0.5%。
3卵石:采用桃江县大栗港石场生产的卵石。
采用两种规格粒径4.75-19.0mm和粒径4.75~31.5mm的卵石按6:4比例掺配。
其中大卵石占40%,小卵石占60%。
最大粒径为37.5mm,符合连续级配要求。
含泥量为0.4%,表观密度为2630Kg/m3,针片状含量为6.0%,压碎值为7.5 %。
5:外掺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粉。
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30%。
4.水:采用饮用水。
四、基准配合比1.配制强度f cu,0=15+1.645×4.0=21.6MPa2.水灰比W/C=0.48×32.5×1.03/(21.6+0.48×0.33×32.5×1.03)=0.603.每立方砼用水量175Kg4.每立方砼胶混凝材料用量=W/W/C=175/0.6=292Kg(其中水泥和矿渣粉按7:3比例掺配。
水泥为204Kg,矿渣粉为88Kg)5.确定砂率为:36%6.假定每立方砼为2400Kg河砂卵石总重量2400-175-292=1933Kg7.河砂用量为1933×36%=696Kg。
8.卵石用量为1933-696=1237Kg。
其中大石495Kg,小石742Kg.9.基准配合比为胶凝材料:河砂:卵石:水=292:696:1237:17510.试拌用料:水泥C=204×0.025=5.1Kg矿渣粉=88×0.025=2.2Kg河砂S=696×0.025=17.4Kg大卵石G=495×0.025=12.38Kg小卵石G=742×0.025=18.55Kg水W=175×0.025=4.38Kg11.W/C=0.63 砂率为36%W=175Kg胶凝材料=175/0.63=278Kg(水泥和矿渣粉按7:3比例掺配。
C15无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使用部位:志丹东隧道治理工程隧道路面基层二、设计依据:1.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3.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三、原材料选用:水泥:铜川声威P.O42.5水泥碎石:山西河津文星石料场10-20mm碎石水:孙岔村饮用水四、配合比设计原则根据已知材料性能及所需强度等级和密度,在确保混凝土稠度的前提下,以采用最小的水泥用量为原则,进行配合比设计。
大孔混凝土单位体积的质量应为1m3紧装状态的集料密度和单方水泥用量及水泥化水质量总和。
五、设计步骤及计算公式(设计强度要求为C15Mpa)1、计算试配强度fcu.o=fch/1-1645*Cv=15/1-1.645*15%=19.9Mpa Cv施工水平应根据施工单位以往积累的数据分析确定,若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也可根据施工单位管理水平从表中查找。
2、根据配制强度:估算出每m3无砂混凝土所需水泥用量Mco=69.36+784.93*fcu.o/fce=69.36+784.93*19.9/(1.15*42.5)=388kg/m3通常水泥用量在350-400kg/m3范围内,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值选定为380kg/m3。
3、确定水泥用量,估算其合理水灰比w/c=0.58-0.000715*mco=0.58-0.000715*380=0.305采用水灰比为0.3054、依上述水灰比,求其用水量mwo=w/c*mco=0.305*380=116kg/m35、每m3无砂混凝土的碎石,经检测为1509kg/m3六、试拌,调整工作性施工中采用2#配合比水泥:碎石:水=380:1509:116为基准配比。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试验检测中心志丹东隧道治理工程工地试验室。
C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二、设计要求:C15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要求的耐久性,设计坍落度120-160mm,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主要应用圆管涵管基、盖板涵错台、梯步、仰拱回填、铺底等。
三、原材料情况:1.粗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16-31.5mm,比例为(30%:50%:20%)。
2.细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河砂,规格为Ⅱ级中砂。
3.水泥:山东鲁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
4.外加剂:长春北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0.7%,减水率初选15%。
5.水:饮用水。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已知设计强度等级为15Mpaσ=4.0Mpa.?cu,0=?cu,k+1.645σ=15+1.645×4.0=21.58MPa2.计算水泥实际强度(?ce)已知采用P.O42.5水泥,28d胶砂强度(?ce)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γc=1.16。
?ce=γc?ce.g=1.16×42.5=49.3MPa3.计算水灰比(W/B ):a α=0.53,b α=0.20灰比为0.60符合耐久性要求;依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设定水胶比,根据经验最佳水灰比选取0.60。
4.计算用水量(m w 0):已知:拌和物坍落度120-16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选取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191kg/m 3,m wo =191×(1-15%)=162 5.计算水泥用量(m co ):则水泥用量:m co =162/0.60=270kg/m 3。
C15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试配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17671-1999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015.建筑用卵石、碎石GB/14685-20016.建筑用砂GB/14684-20017.普通砼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8.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检验GB/T50081-2002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二.原材料1.水泥:盐城腾龙水泥P.032.52.集料:宜兴石矿5-31.5mm连续级配,视比重2.710g/cm3,针片状均为7%,压碎值为8.1%,含泥量为0.9%3.细集料:江砂,细度模数均为2.8;视比重:2.610 g/ cm3;含泥量为0.8%。
4.水为工地饮用水三.施工部位:硅芯管砼包封四.施工坍落度30-50mm。
五.计算砼试配强度f cu,of cu,o=f cu,k+1.645*σ=15+1.645*4=21.6Mpa六.计算水灰比(W/C)水泥富余系数取1.13,W/C=αa f ce/(f cu,o+αaαb f ce)=0.46*32.5*1.13/(21.6+0.46*0.07*32.5*1.13)=0.74(取基准水灰比为0.57)按耐久性复核水灰比,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49页查得最大水灰比为0.6,最小水泥用量为250kg/ m3。
七.选用单位用水量(M wo)173kg/ m3八.计算单位用灰量(M co)M co= M wo/ (W/C)=173/0.57=303 kg/ m3九.选定砂率(βs)取βs=37%十.用体积法计算砂、石用量M s0/ρs+M Go/ρG=1000-M co/ρc-M wo/ρC-10aM s0/ M s0+ M Go=βsM s0/2.610+M Go/2.710=1000-303/3.1-173/1-10a取a=1M s0/ M s0+ M Go=0.37解得M s0=711 kg/ m3 M Go=1211 kg/ m3初步配合比为M co:M s0:M Go:M wo=303:711:1211:173=1:2.35:4.0:0.57十一. 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W/C=0.57计算试拌15L砼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303×0.015=4.54Kg砂711×0.015=10.66 Kg碎石1211×0.015=18.20 Kg水173×0.015=2.59 Kg实测坍落度40mm 35mm实测砼密度 2.40Kg/L 2.42Kg/L2.W/C=0.54M co:M s0:M Go:M wo=370:706:1202:173=1: 2.21: 3.76: 0.54 计算试拌15L砼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320×0.015=4.80Kg砂706×0.015=10.59 Kg碎石1202×0.015=18.03 Kg水173×0.015=2.59 Kg实测坍落度40mm 35mm实测砼密度 2.41Kg/L 2.40Kg/L3.W/C=0.60M co:M s0:M Go:M wo=288:716:1219:173=1: 2.49: 4.23: 0.60 计算试拌15L砼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288×0.015=4.32Kg砂716×0.015=10.74 Kg碎石1219×0.015=18.30 Kg水173×0.015=2.60 Kg实测坍落度40mm 40mm实测砼密度 2.42Kg/L 2.41Kg/L以上试配为试验室配合比,经试拌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合格,施工时根据实际砂、碎石、含水量调整用水量,请监理组、市高指尽快审核!常州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盐通高速公路YC22标项目部二OO四年九月二十日。
C15混凝土配合比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1.设计要求C15。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4MPaf cu.k为15 MPa由fcu.o≥15+1.645×4≥21.6(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 a a为0.46a b为0.07f ce为1.10*32.5=35.8MPa由此,W/C=0.72,依据工地粗细集料情况及所用水泥的材性和经验,选取0.52为基准水灰比。
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15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10~30mm。
3-3.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4%。
3-4.用水量选择(m wo):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细集料为粗砂,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 wo选用160kg。
3-5.水泥用量(M co):Mco=160/0.52=308kg,取310kg.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360kg,用砂量Mso=(Mcp-Mwo-Mco)*0.34 =643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 =1247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 碎石310 :160 :643 :12471: 0.52: 2.07: 4.02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57,用水量为160kg,水泥用量为Mco=160/0.57=281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652kg,Mgo=1267kg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 310:160:643:1247 = 1:0.52:2.07:4.02;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7.5:3.90:15.53:30.15kg;拌和后,坍落度为3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 281:160:652:1267 = 1: 0.57:2.32: 4.5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6.6:3.76:15.31:29.77kg;拌和后,坍落度为15mm,达到设计要求。
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资料:1、标号:C152、用途:寥水大桥沉降缝3、材料:325水泥(湖南骏龙水泥厂), 砂(黄桥砂场), 碎石(龙田碎石场) 水(普通饮用水)4、要求: 二、设计要求:1、 最小水泥用量为300㎏/m 3;2、 砂率为37%~42%;3、 坍落度为30~50㎜;4、 水灰比为0.5~0.7。
三、设计步骤:1、计算初步配和比1)确定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 ,o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 =15MPa,由表查得:标准差σ=4.0MPa 。
f cu ,o=f cu ,k+1.645σ=15+1.645×4=21.6(MPa )2)计算水灰比(w/c )① 计算水泥实际强度(取γc =1.10)f ce =γc f ce ,k =1.10×32.5=35.75(MPa )计算混凝土水灰比。
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 ,o =21.6MPa ,水泥实际强度f ce =35.75 MPa 。
取A=0.46,B=0.073) 选定单位用水量已知坍落度为30~50㎜,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
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m wo =170㎏/m 34) 选定单位用灰量由w/c=0.72,m wo =185㎏/m 3m co =m wo= 185 = 257 (kg/m 3) w 0.72 c5)砂率(βs ) βs =36% 6)计算砂石用量采用质量法已知:m co =257kg/m 3,m wo =185kg/m3,βs =36% 取ρcp =2400 kg/m 3w = Af ce = 0.46×35.75= 0.72c f cu,o +Abf ce 21.6+0.46×0.07×35.75m so+m Go=m so m so+m Go =βsρcp-m co-m wo{m so+m Go=m so m so+m Go ×100%=0.362400-257-185{求出砂石用量为:m so=705kg/m3m Go=1253kg/m3得出初步配和比为:m co:m wo:m so:m Go=257:185:705:1253四、试配与调整1、试配0.03375m3后m co:m wo:m so:m Go=8.67:6.24:23.79:42.292、实测T=30mm3、最终配合比m co:m wo:m so:m Go=257:185:705:1253附:云峰水泥配合比m co:m wo:m so:m Go=257:185:705:1253试配0.03375m3后m co:m wo:m so:m Go=8.67:6.24:23.79:42.29实测T=30mm湖南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竹城路项目部工地试验室。
C1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说明根据设计要求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的有关规定,本设计采用P.O42.5水泥,5-30mm碎石,中粗砂配制C15混凝土用于隧道路面基层混凝土及其它部位同工艺混凝土。
二、设计依据JTG F30-2003JTG E30-2005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1、坍落度要求:20mm-40mm2、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703、水泥拌和物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4、试验室配合比对应的抗压强度应满足试配强度要求及对应的抗折强度(3 Mpa),应保证配合比选用的经济合理性。
四、原材料说明1、水泥采用内蒙古乌兰牌怀来分厂产P.O42.5水泥,其各项指标经市公路检测中心检测均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2、砂采用怀来产水洗天然砂,经试验其级配良好,细度模数3.52,含泥量2.6%,属于粗砂。
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Z42─2005标准3、碎石采用新保安产5-10mm;10-30mm碎石按15:85比例掺配为5-30mm连续级配碎石,各项指标经试验均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Z42─2005标准。
4、水可饮用水五、设计步骤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fcu.o设计要求强度15 Mpa,标准差SL=2.5由公式fcu.o=fcu.k+SL*1.645=15+2.5*1.645=19.1 Mpa2、计算水灰比强度经验系数A=0.46 B=0.07 水泥富余系数取保守值1.0则水泥强度为42.5*1.0=42.5 MpaW/c=Afce/fcu.o+ABfce=(0.46*42.5)/(19.1+0.46*0.07*42.5)=0.95因为水灰比计算值不能满足耐久性要求,所以不采用,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查表选定水灰比为0.683、计算单位水泥用量Cp由公式Cp=0.5ζCo工作性及平整度放大系数ζ取1.2;路面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Co为397 (kg/m3)Cp=0.5*1.2*397=238(kg/m3)按耐久性校核单位水泥用量,符合耐久性要求。
C15水泥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根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二、原材料1、砼设计强度为C15,拌和物坍落度为90—140mm2、组成材料(1)水泥 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厂家为永登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为:初凝2时55分,终凝3时44分,其它各项指标经检验合格;(2)细集料:会宁县凯亚石材厂河砂,细度模数M F=3.17,属于1区粗砂;表观密度为2.630g/cm3,含泥量为2.0%,满足II类1区粗砂的技术要求;(3)粗集料:兰州天地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5-10mm、10-20mm、16-31.5mm规格碎石,按照5-31.5mm连续级配进行掺配,掺配比例是25%:60%:15%。
针片状含量为3.4%,压碎值为10.2%,表观密度为2.955g/cm3,含泥量为:0.6%,满足Ⅱ类碎石的技术要求。
(4)水:采用黄峪乡灌溉水。
3、拟用部位:桥涵下部结构、现浇混凝土附属结构、混凝土基础等。
三、制件与养生方法按照配比把各种符合级配的原材料、机械拌和均匀、测试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装入试模,插捣振动密实后抹面,24小时后拆模。
然后放入标养室,标准养护温度为20±2o C,相对湿度95%以上养生。
四、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0设计要求砼强度F cu,k=15Mpa,标准差δ=4.0Mpa砼配制强度:F cu,0=F cu,k+1.645δ=15+1.645*4=21.58Mpa2、计算水灰比(W/C)1)以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①计算水泥强度F ce,k=42.5MPa,水泥富余系数为γC=1.10水泥强度:F ce=γC×F ce,k=1.10×42.5=46.8Mpa②计算混凝土水灰比(W/C)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21.58 Mpa,水泥强度f ce=46.8Mpa,回归系数采用:碎石A=0.53,B=0.20W/C=Afce/(F cu,o+ABf ce)=0.53×46.8/(21.58+0.53×0.20×46.8)=0.93根据表3.0.4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选定水灰比(W/C)为0.73。
106国道濮阳境冀豫交界至濮范高速立交段改建工程LM-1 C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06国道冀豫交界至濮范高速立交段改建工程LM-1标工地试验室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日C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技术要求: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C15 普通混凝土拟用于用于本标段附属路缘石垫层,泄水槽等部位的施工,设计坍落度为80~100mm。
二、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三、原材料1、水泥:厂家:安阳湖泊水泥有限公司,品种等级:P.O42.5;2、砂:厂家:黄河砂场,规格: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44,表观密度:2612kg/m3;3、碎石:厂家:冶县碎石场,最大粒径:37.5mm,采用4.75-31.5mm 连续级配,掺配比例为:(16-31.5)mm:(10-20)mm:(5-10)mm=30%:50%:20%,混合料表观密度:2742kg/m3;4、拌合水:地表可应用水四、按照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相关计算、设计步骤,进行配合比的设计。
一)基准配合比的选定1、σ的选取,按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确定,本配合比为C15普通混凝土,因此σ取值为4.0MPa;2、确定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15+1.645×4.0=21.6MPa;3、计算水胶比W/B时先需确定回归系数a a、a b,及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值f b、胶砂抗压强度值f ce,g和水泥强度等级富裕系数γ上述参数取值如下表:c,因此:W/B=a a f b/(f cu,o+a a a b f b)=0.53×42.5×1.16/(21.6+0.53×0.20×42.5×1.16)=0.97,根据施工图设计及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要求,取水胶比W/B=0.65。
CFG桩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_D62-2004二、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年限:100年2、作用环境:T1\I类3、设计强度等级C154、使用部位:桥涵及附属工程5、设计坍落度:140~180mm6、电通量56天不大于1500库仑。
7、砼最大碱含量:≤3kg8、砼氯离子总含量:≤0.10%9、含气量:2%~4%10、设计水胶比要求不大于0.55,设计每立方混凝土胶凝材料要求不小于280kg,不宜高于360kg三、原材料1、水泥:河南天瑞P·O42.5水泥2、细骨料:选用罗山竹竿河Ⅱ区中砂,细度模数为2.73、粗骨料:选用光山马畈石场碎石,采用二级配混合连续级配,二级配分别为:5-10mm 试配掺量为20%10-20mm 试配掺量为80%4、外掺料:信阳华豫电厂Ⅱ级粉煤灰5、外加剂:山西格瑞特建筑科技材有限公司的GRT-HPC型(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液体)。
6、水:试配选用饮用水四、设计过程1、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1.645σ(σ取4.0) =20+1.645×4.0=21.6MPa2、计算水胶比W/B=(aa ×f b)/(f cu,0+a a×a b×f b)f b=γf×γc×fce;;γf取0.75;fce=γc ×fce,gγc取1.16;fce,g取42.5=(0.53×0.75×1.16×42.5)/(21.6+0.53×0.20×1.16×0.75×42.5)=0.77 取基准水胶比=0.553、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混凝土坍落度和碎石最大粒径选取单位用水量m wo=227kg/m³。
C15隧道拱顶回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1、混凝土设计强度为15 MPa,试配强度为21.6 MPa。
2、设计坍落度为100-120 mm。
3、最大粒径为31.5 mm。
4、使用部位:隧道拱顶回填二、设计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建筑用碎石、卵石》GB/T 14685-2001《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三、原材料:1、水泥:采用“冀东”P·O 42.5 水泥。
2、河砂:采用鸿运砂场中砂。
3、碎石,采用旷达碎石场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16-31.5mm= 30:50: 204、水:采用饮用水。
5、掺合料:采用滦河电厂粉煤灰(Ⅱ级)6、外加剂: 采用天津鑫永强外加剂厂聚羧酸(SP401)高性能减水剂四、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0=f cu,k+1.645σ=15+1.645×4.0=21.62、水灰比计算W/C=αa×f ce/(f cu,0+αa×αb×f ce)=0.46×33.5/(21.6+0.46×0.07×33.5)=0.683、根据经验和室内试配结果,选定水灰比为0.62,单位用水量为223kg/m34、单位水泥用量:360kg/m35、假定混凝土密度为:2350kg/m36、选定砂率为41 %,砂用量为724 kg/m37、单位碎石用量为:1043kg/m38、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360 :724 :1043 :223五、掺加掺合料的计算步骤:根据要求掺减水剂和粉煤灰,减水剂减水率为26%掺量为1.0%,则单位用水量为223×(1-0.26)=165 kg/m3,胶凝材料为165/0.618=267 kg/m3。
C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二、设计要求:C15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要求的耐久性,设计坍落度120-160mm,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主要应用圆管涵管基、盖板涵错台、梯步、仰拱回填、铺底等。
三、原材料情况:1.粗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16-31.5mm,比例为(30%:50%:20%)。
2.细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河砂,规格为Ⅱ级中砂。
3.水泥:山东鲁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 42.5水泥。
4. 外加剂:长春北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0.7%,减水率初选15%。
5.水:饮用水。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已知设计强度等级为15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4.0.2查得:标准差σ=4.0 Mpa.ƒcu,0= ƒcu,k+1.645σ= 15+1.645×4.0=21.58MPa2.计算水泥实际强度(ƒce)已知采用P.O 42.5水泥,28d胶砂强度(ƒce)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5.1.4选用42.5水泥γc=1.16。
ƒce =γc ƒce.g=1.16×42.5=49.3MPa 3.计算水灰比(W/B ):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5.1.2回归系数a α=0.53, b α=0.2097.049.3×0.20×53.058.2149.3×53.0/0,=+=⨯⨯+⨯=b b a cu b a f f f B W ααα混凝土所处潮湿环境,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3.0.4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符合耐久性要求;依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设定水胶比,根据经验最佳水灰比选取0.60。
路基工程C15片石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试验室对搭板及垫层等砼配合比进行设计,设计强度等级为C15。
一、设计依据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范》(JTJ0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JTG E25-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二、选用材料技术参数1、水泥:铜川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集料:渭河华可石料厂,4.75~31.5mm连续级配碎石(掺配比例:4.75~9.5mm:9.5~19mm:16~31.5mm=20%:60%:20%), 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周至县晨立地材有限责任公司,Ⅱ区中砂,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水选用饮用水。
三、设计坍落度为140-180mm。
四、设计步骤:1、确定砼配制强度:ƒcu.0=ƒcu.k+1.645σ=21.6MPa2、计算水胶比W/B=αaƒb/(ƒcu.0+αaαbƒb)= αaγfƒce/(ƒcu.0+αaαbγfƒce);= αaγfγcƒce,g/(ƒcu.0+αaαbγfγcƒce,g)=0.89式中(γc=1.16、γf=0.9、αa=0.53、αb=0.2)根据现场实际经验,取W/B=0.673、选定用水量195Kg/m3,4、计算水泥用量m c0=m w0/(W/B)=291Kg/m35、选取砂率为βS=45%。
6、用质量法计算每立方混凝土砂、石用量假定容重为:2350kg/m3C+S+G+W=2350m s0/( m s0+m g0)=45%解得m S0=839Kg/m3m g0=1025Kg/m3基准配合比: m c0:m s0:m g0:m w0 =291:839:1025:195水胶比分别增减0.02,用以上方法计算每立方材料用量得:W/B=0.69 m c0:m s0:m g0:m w0=283:842:1030:195W/B=0.65 m c0:m s0:m g0:m w0=300:835:1020: 1959、试验室最终配合比W/B=0.69 m c0:m s0:m g0:m w0 =283:842:1030:195W/B=0.67 m c0:m s0:m g0:m w0 =291:839:1025:195W/B=0.65 m c0:m s0:m g0:m w0=300:835:1020: 195五、试拌试拌25升测其坍落度、湿表观密度等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说明根据图纸要求我试验室进行了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于颍河二桥搭板。
二、设计要求1、满足设计图纸及施工要求2、设计强度:C153、设计坍落度:180-220mm三、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0-2005)四、材料说明1、水泥:安徽淮南海螺P.042.5。
2、细集料:河南固始马岗沙场,中砂。
3、粗集料:淮南上窑料场4.75-16mm、16-19mm。
4、减水剂:太和县鑫泰高科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掺量1.3%5、水:QL-04标饮用水。
五、配合比计算1、计算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б=15+1.645×4=21.6Mpa2、计算水灰比:W/C=(a a×f ce)∕(f cu,o+a a×a b×f ce)=(0.53×42.5)∕(21.6+0.53×0.2×42.5)=0.86,故根据规程JGJ-E30-2005确定水灰比为0.483、确定用水量:选单位用水量为215kg∕m3,为满足施工要求掺XTS-101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剂减水率为33%,用水量=215×(1-33%)=144 kg∕m3则用水量为144 kg∕m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co=m wo∕(w/c)=144÷0.48=300 kg∕m3取300 kg∕m3,粉煤灰=300×27%=80Kg/m3,水泥=300-80=220Kg/m3。
5、计算减水剂用量:300×1.2%=4.68 kg∕m36、选取砂率:根据规范要求砂率不宜大于45%的要求,由于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78。
工地试验室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 F50-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13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20177、《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163-2006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9、《预拌混凝土》 GB 14902-201210、《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1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08-201412、《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 8074-200813、《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法》 GB/T 2419-20051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GB/T 1346-201115、《建设用砂》 GB/T 14684-201116、《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4685-201117、《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20081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136-201419、《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 18736-20172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 10-201121、《公路工程水泥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JT/T 819-201122、设计图纸二、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C152、使用部位:现浇混凝土基础,渗沟基础、横向排水管周围回填,路堑边沟,大桥搭板等3、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混凝土拟定塌落度140~180mm 。
三、材料选用1、水泥:选用海螺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2、细骨料:选用鄱阳湖的砂,细度模数Mx=2.58为Ⅱ区中砂,其它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3、粗骨料:选用XX矿业采石场生产的碎石,采用4.75-9.5mm、9.5-19.0mm、16-31.5mm三种规格碎石,按质量比20%:50%:30%合成为5~31.5mm连续级配,压碎值为 19.2%,针片状含量为14.3%,其它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4、水:饮用水,通过外委检测符合混凝土施工用水要求;5、外加剂:选用XX生产的YD-1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人量为1%,减水率为25%.四、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1、配制强度fcu.o:fcu.o=1.645δ+15=21.6(MPa)δ查表可知:δ=4.0MPa标准差σ值(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计算水胶比(W/B):回归系数(αa、αb)取值表①查表可知碎石的回归系数:αa=0.53 αb=0.20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γc)②水泥28天强度:fce=γc×fce.g=1.16×42.5=49.3(MPa)③胶凝材料28天强度(fb):fb=γfγs fce=49.3(MPa)④水胶比:αa × fbW/B= =0.81fcu.o+αa×αb×fb⑤根据经验并结合我部实际施工需要现拟定选用W/B=0.55.3、选取用水量(m w0)塑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注:1、本表用水量第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
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成都至南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LJ-08标段施工设计图纸二、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方式:混凝土搅拌为机械搅拌,运输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三、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5普通坍落度:120-160mm四、使用部位:桥台搭板、垫层、挡墙、涵洞铺底、涵洞梯步通道铺砌五、原材料:1、水泥:重庆金江水泥厂金工牌P.C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
2、细集料:三台县鑫源砂石厂中砂细度模数2.903、卵石:三台县新渡口砂石厂其中20-40mm占60%;5-20mm占40%。
两种规格卵石合成5-40mm混合料。
4、外加剂:彭山县仁和混凝土外加剂厂聚羧酸RH-H缓凝高效减水剂。
5、水:生活用洁净水。
六、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1)混凝土标准差为4.0MPa,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15+1.645*4.0=21.6 MPa2)计算水灰比:取r c=1.05w/c=a a*f ce/(f cu.o+a a*a b*f ce)=0.48*1.05*32.5/(21.8+0.48*0.33*1.05*32.5)=0.603)用水量查表为185Kg/m3,按设计坍落度120-160mm,则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为200Kg/m3。
4)计算水泥用量:C=200/0.60=333Kg/m35)混凝土假定密度为2420 kg/m3,砂率为42%,计算砂石用量为:砂=793kg/cm3 卵石=1094kg/m3其中20-40mm :656kg/m3;5mm-20mm:438Kg/m36)确定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333:793:1094:200以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25 L混合料:0.025m3:水泥:砂:石:水=8.325:19.825:27.35:5目测坍落度较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加水550g继续进行搅拌,实测坍落度为160mm,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重新计算用水量:(5Kg+550g)/0.025=222Kg.再计算掺外加剂时用水量:按该外加剂掺量为0.8%时减水率为28%,因此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222*(1-28%)=160Kg。
C1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编制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二、设计资料1、混凝土设计等级为C15混凝土,用于一般路段排水沟、渗沟、山坡截水沟、超高路段路基排水、路肩沟等结构物,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10-30mm。
2、组成材料:水泥:长城宝庆P.O32.5;细集料:中偏粗,细度模数为 3.0,表观密度ρc=2.642*103kg/m3;粗集料:最大粒径d mxa=31.5mm表观密度ρc=2.715*103kg/m3。
三、计算配合比1、确定配制强度f cu,0=f cu,k+1.645σ=15+1.645*4=21.6MPa2、计算水灰比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查得配制C15级及以下等级的混凝土不受表4.0.4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限制,取w/c=0.6 。
3、单位用水量根据材料的使用经验,选定用水量为160kg/m3。
4、选定水泥用量已知:w/c=0.6、单位用水量m wa=160kg/m3,求得:m co=267kg/m35、砂率根据水灰比0.6及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取砂率为0.37%。
6、计算砂、碎石用量已知:单位用灰量m co=267kg/m3,单位用水量m wo=160kg/m3,由公式:m co+m go+m so+m jo+m wo=m cpρs=m so/(m go+m so)*100%假定混凝土混合料湿表观密度ρcp=2350kg/m3,267+m go+m so+160=23500.37=m so/(m go+m so)*100%解得:砂用量m so=712kg/m3碎石用量m go=1210/m3四、确定初步配合比m c:m g:m s:m j:m w=267:1210:712:160=1:4.532:2.667:0.53五、计算试配配合比1、采用水灰比分别为w/c=0.55、w/c=0.6、w/c=0.65拌制三组混凝土拌和物。
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图纸设计2、 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 E42-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二、设计指标该砼用于路基排水工程的管涵垫层,设计标号C15,设计坍落度50~70mm。
三、原材料品种规格及质量1、原材料品种规格及产地水泥:P.O 42.5,产地:****粗集料:碎石16~31.5mm 产地:**石料厂掺配比率:70%碎石5~16mm 产地:**石料厂掺配比率:30% 细集料:淡化砂产地:**砂厂细砂。
水:饮用水无杂质2、粗集料试验汇总粗集料各项指标试验结果汇总表(表一)粗集料筛分结果及合成集配3、细集料试验汇总细集料各项指标试验结果汇总表(表二)4、水泥试验汇总p.o42.5级水泥各项指标试验结果汇总表(表三)四、计算基本参数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f cuo≥f cuk+1.645σ=15+1.645×4.0=21.6Mpa2、计算水胶比(W/B)W/B =a a×fb f cu,0+a a a b f b=0.53×1.16×42.5 21.6+0.53×0.20×1.16×42.5= 0.97根据JGJ 55-2011规程,混凝土适配用水胶比要求,初步选定水胶比为0.75。
3、计算用水量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50~70mm,根据混凝土塌落度和碎石的最大粒径选定每立方米用水量为195kg。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bo=m w0/(W/B)=195/0.75=260kg5、确定砂率根据骨料的技术指标、混凝土拌合性能和施工要求,综合选定砂率为40%,即βs=40%6、采用质量法计算粗、细骨料用量假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380kg/cm3,则:M co+ M go+M so+ M wo= M cpβs=40%即:260+ M go+M so+ 195= 2380,βs=40%得:M so =770,M go=1155每立方米混凝土细集料质量为M so =770kg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集料质量为M go =1155kg五、确定基准配合比:根据计算结果,试拌检验。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目标:
1、混凝土设计强度为15 MPa,试配强度为21.6 MPa。
2、设计坍落度为100-120 mm。
3、最大粒径为31.5 mm。
4、使用部位:隧道拱顶回填
二、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建筑用碎石、卵石》GB/T 14685-2001
《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
《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三、原材料:
1、水泥:采用“冀东”P·O 42.5 水泥。
2、河砂:采用鸿运砂场中砂。
3、碎石,采用旷达碎石场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16-31.5mm
= 30:50: 20
4、水:采用饮用水。
5、掺合料:采用滦河电厂粉煤灰(Ⅱ级)
6、外加剂: 采用天津鑫永强外加剂厂聚羧酸(SP401)高性能减水剂
四、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1、混凝土试配强度
f cu,0=f cu,k+1.645σ
=15+1.645×4.0
=21.6
2、水灰比计算
W/C=αa×f ce/(f cu,0+αa×αb×f ce)
=0.46×33.5/(21.6+0.46×0.07×33.5)
=0.68
3、根据经验和室内试配结果,选定水灰比为0.62,单位用水量为223
kg/m³
4、单位水泥用量:360kg/m³
5、假定混凝土密度为:2350kg/m³
6、选定砂率为41 %,砂用量为724 kg/m³
7、单位碎石用量为:1043kg/m³
8、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360 :724 :1043 :223
五、掺加掺合料的计算步骤:
根据要求掺减水剂和粉煤灰,减水剂减水率为26%掺量为1.0%,则单位用水量为223×(1-0.26)=165 kg/m³,胶凝材料为165/0.618=267 kg/m³。
掺加20%的粉煤灰是267×0.20=53 kg/m³,水泥成为267-53=214kg/m³.
符合要求。
六、调整配比的比例说明:
根据水泥214 kg/m³、粉煤灰53kg/m³、水165kg/m³,砂=(2350-165-53-214)×41%=786kg/m³,碎石==1131 kg/m³
试拌砼表观密度为2350kg/m3,坍落度为110mm,符合要求。
七、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见下表
八、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推荐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外加剂=214:786:1131:165:5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