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谕雯+二街中心小学教学竞赛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语文二年级知识竞赛活动方案Looking for a fun and educational way to engage second-grade students in language learning? Try organizing a knowledge competition that focuses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希望找到一种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方式来吸引二年级学生学习语言吗?试试组织一个侧重于中文语言和文学的知识竞赛活动吧。
A knowledge competition can be a great way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study and learn more about Chinese characters, grammar, and literature. By participating in a competition, students can challenge themselves, test their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an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way.知识竞赛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学生学习并了解更多关于汉字、语法和文学知识的方式。
通过参加比赛,学生们可以挑战自己,检验他们的知识,并以一种互动和吸引人的方式提高语言技能。
Organizing a knowledge competition for second-grade students can also help them develop important skills such as critical thinking,problem-solving, and teamwork. By working together in teams or competing individually, students can learn to think creatively, analyz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为二年级学生组织一个知识竞赛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重要的技能,如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年级知识竞赛答题技巧演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竞赛答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熟练掌握竞赛答题的思考方法和分析能力。
3.增强自信心,提高参赛意愿和成绩。
二、教学过程:本次知识竞赛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请同学们认真听题,全力以赴,为自己和班级争得好成绩。
1.语文部分第一题:下面哪个字的声母是“k”?A.苹果B.蓝色C.口红D.抠门解析:声母是一个非常基本并且非常重要的知识点,k是声母中最容易混淆的一个,我们可以找一些以k开头的汉字,便于进一步记忆,比如我们经常吃的水果“柿子”,可以从“柿”的发音中记忆它的声母是“k”。
第二题:下面哪个字的意思是“地球的卫星”?A.月亮B.太阳C.土星D.火星解析:此题是对同学们基本常识的考查,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卫星,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看到的自然景象。
第三题:下面哪个字的注音读音是“wǔ”?A.一B.二C.五D.七解析:同样是一个基本常识,汉字的注音读音在小学语文中是必学知识,我们可以练习使用笔画发音法,用笔画的顺序发出注音读音,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可以更好地运用发音。
2.数学部分第一题:在下列四个数中,哪个数最大?A.99B.9C.98D.19解析: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每个数的十位数字,找出最大的数为99。
第二题:若10 m=1千克,当m=5时,m的重量是多少千克?A.50千克B.0.5千克C.0.05千克D.5千克解析:此题是一个简单的换算运算,通过题目中给的比例关系和已知数据,可以用倍数关系求得答案为0.5千克。
第三题:如图所示,下列物品中,哪一个物品的质量最小?A. B. C.解析: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和重量,找出质量最小的物品为A。
3.英语部分第一题:选择正确的单词,将句子翻译成中文。
The dog is playing with the ball.A.猫B.狗C.鸟解析:这是一道基础的单词翻译题,同学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单词“dog”和语境,选择正确的单词翻译成“狗”。
课时:1课时年级:二年级教材:《语文》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小蝌蚪成长的过程,培养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理解小蝌蚪成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
2.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生字卡片3. 彩色粉笔4. 角色扮演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蝌蚪的特点。
2. 教师简要介绍《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汇报朗读情况,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错误。
三、学习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 学生跟读、自读,巩固生字词。
3.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书写规范,学生练习书写。
四、理解课文内容1. 教师提问: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又是如何克服困难的?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教师总结,强调小蝌蚪勇敢、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朗读课文1.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朗读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角色扮演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
2. 教师提供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
3. 学生展示角色扮演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七、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培养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相关书籍,拓展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小学技能竞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技能竞赛的意义和目的。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竞赛项目的选择和准备。
2.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竞赛项目的操作和技巧。
2. 解决竞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对技能竞赛的认识。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竞赛项目的选择和准备1. 讲解竞赛项目的选择标准,如趣味性、安全性、操作性等。
2. 介绍几个适合四年级学生的竞赛项目,如拼图、搭建模型、编程等。
3. 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竞赛项目,并确定团队成员。
4.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竞赛项目的准备,包括材料准备、规则学习等。
三、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1. 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团队协作在竞赛中的优势。
2. 进行团队角色分配,如队长、记录员、操作员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练习,如接力赛、传声筒等。
4. 引导学生学会在团队中沟通,解决问题。
四、竞赛项目的操作和技巧1. 邀请学生代表讲解自己选择的竞赛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项目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解决竞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 提出一些可能遇到的竞赛问题,如材料不足、操作失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寻求帮助、调整策略等。
3.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竞赛,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与评价1. 学生分享竞赛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3. 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技能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选择竞赛项目,确保项目的趣味性和安全性。
课程篇找需求、巧破解、促内化洪歳儿(裘村镇中心小学,浙江宁波)摘要: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适时、恰当地引出用竖式计算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笔算的实用性是非常 重要的,而教材呈现的例题是直接出示了用竖式计算的要求,导致学生接受得比较被动。
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巧妙破 解引出竖式之难,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流畅。
关键词:竖式;需求;最近发展区生:这是商店购物的单子。
师:这张单子记录格式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生:都是采用从上往下记录的方式。
师: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生:方便我们计算。
师:原来我们今天学习的竖式《早就已经在生活中得到应用了 O设计意图:利用购物清单,能够有效地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人教版二年级上“不进:位加”笔算方法的学习毫无兴趣,体会不到竖式的价值。
课堂上教 师无奈地演唱他的独角戏,学生成了并不是很配合的小观众。
课:后,笔者对这一现象的产生从该知识点的逻辑起点和学生的现实:起点进行了分析。
一、 学情分析与策略构想“不进位加”是在学生掌握了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的起始课,: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为后续学习减法和乘法的笔算方法做铺垫。
竖式的出现打破了学; 在成功解决了“不进位加”中学生课堂氛围差、学生体会不到 生脑海中只能用横式书写的思维定势,在整个计算体系中有着不[竖式的价值这一问题后,结合维果斯基的理论我对本节课进行了 可替代的作用,符合俞正强老师提出的种子课特征。
那么学生对;回顾,也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于竖式是否一无所知呢?笔者对所在学校平行班的20名学生进: 三、微调教材编排,激发探究兴趣行了前测,经数据统计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不进位的两位数加; 维果斯基指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 法(前测数据控制在50以内)已经不成问题,能够通过口算熟练: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 解决,并能说出口算的方法。
《举办一次科学小竞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册第四单元“能说会写中口语交际的训练项目,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学生身边的科学知识很多,我们了解和运用这些科学知识,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以科学常识为题,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学生体会到知识就在生活中。
从生活中来,还要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力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懂得生活中有许多知识的道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学,遵循科学办事。
2.举办科学常识小竞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在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3.倡导学生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竞赛,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的原理,使资源共享。
教学难点:能清楚,明白地把自己知道的科学道理表达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
2、准备小红花若干朵。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学问,到处都有科学小知识,你们都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看谁最留心生活,懂得的最多。
二、自学导读,明确要求。
学生读书,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要求。
三、组内交流合作,收集管理。
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组内同学在一起合作学习,组长把同学提的问题收集整理,做好分工和发言(教师到同学中去,师生共同合作学习)四、竞赛开始:教师做评委1. 公布竞赛要求:(1)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和整理的科学小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要求对方回答出科学原理,说对得一朵小红花,说不对提问方说出道理并得一朵小红花,以此交换进行,哪组得花多,即获胜。
(2)评出个人单项奖,即“小博士奖”,“表现突出奖”和“语言最具魅力奖”。
3.竞赛开始(同学回答问题时,教师做适当补充)四、总结活动1.宣布获胜小组。
2.评出个人单项奖。
3.学生谈收获。
4.教师小结: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与老师都学到了许多我们生活中的学问,锻炼了同学的表达能力,也展示了我们小组合作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关注我们的生活,从中会有很多收获。
流洪小学优质课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快适应新教材、新教法的步伐,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学科领域内如何具体落实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计划开展语文、数学、品社、英语学科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领导小组
组长:姜先锋
副组长:范兆祥
成员:孙爱华刘圣禹焦卫东
三、参赛学科及内容:
1、参赛学科:语文、数学、品社、英语学科。
2、参赛内容:各学科现行使用的教材。
3、参赛地点:各年级教室
四、竞赛要求及时间安排:
1、上好一堂课,要紧紧围绕学科教育教学的要求,语言清晰有条理,主题鲜明、突出、紧凑。
重点安排合理,难度解决到位,板书设计美观,体现教学目标性,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预设的教学流程必须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2、各参赛选手将课题教学教案课件提前一天准备好后报教务处,由学校根据赛课人数确定各学科的比赛时间。
五、参赛对象:
各科任课教师
六、竞赛奖励办法:
1、本次活动由选手上课得分决定选手的名次。
2、本次活动设奖: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
发奖品分别为400克美臣洗发浸膏;200克洗发浸膏和记录本;200克洗发浸膏。
流洪小学教务处
2017年2月25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案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案例番禺区旧水坑小学潘滢洁【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景,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68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小纸条、课件、实物投影。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的学生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过程】一、回顾规律,引出新问题(一)回顾规律教师(出示以下题目)按照规律横线上应该画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二)揭题师: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摆下去,第12个图案是什么第17个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并解决与规律有关的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十二课能说会道说话比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十二课:能说会道说话比赛引言: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而参与说话比赛是培养学生自信与口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次教案将引导学生参加能说会道说话比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自信、流利的说话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在时间限制下准确、生动地表达观点的能力。
4. 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关注重要信息。
二、教学准备:1. 计算机、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2. 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3. 纸张和笔。
4. 小学生能理解的话题列表。
三、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和目标:首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比赛的目标和规则,确保学生知道比赛的意义和要求。
强调比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讨论并选择合适的话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并鼓励他们提供话题建议。
可将学生提供的话题进行投票,在众多话题中选择一个最受欢迎的作为本次比赛的主题。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讨论并提出他们在所选话题中要阐述的观点和实例。
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内容的结构。
准备比赛内容:学生在小组内准备好演讲稿,并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准备工作中。
演讲稿应包含引人入胜的开头、有条理的主体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尾。
进行实际比赛: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进行演讲,展示他们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分配时间限制,鼓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地表达他们的观点。
评估和给予反馈:比赛结束后,教师应根据事先确定的评分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评估内容可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清晰度、表达信心以及口语流利度等。
四、教学延伸:1. 请学生观看优秀的演讲视频,并帮助他们分析演讲者的技巧和自信心。
2. 定期组织说话比赛,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提高。
洪垸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锤炼教学技能助推专业发展二、工作目标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比武平台,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使教师人人成为“理解课标的专家、把握教材的行家、组织教学的能手”,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说教材”系列活动。
要求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要对教材有整体的、宏观的把握。
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理清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以及重难点知识,能够吧前后相关的知识融通和整合,用“知识树”的形式将教材的逻辑线索呈现出来。
2、“高效课堂”展示活动。
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大背景下,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途径,寻求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和知识能力的生长点。
四、活动安排(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7月——8月)1、7月上旬:制定活动方案,全校动员。
出台活动方案,组织教师学习方案,在思想上加强对本项活动的认识。
2、7月15日——16日:骨干培训。
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暑期教师培训,系统接受“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和“说教材”的培训,为全员培训奠定基础。
(二)活动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5月)1、8月27日——28日:组织全校教师开展“说教材”校本研训活动,并邀请教科院教研员莅临我校参与研讨和指导。
2、9月——10月:组织学校各学科教师开展“说教材”展示交流活动。
具体要求是“全员参与、人人登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交流借鉴、共同提升”。
学校制定专项活动方案,注重活动组织的规范和对教师的表彰激励。
3、2011年11月——2012年元月:组织校级“高效课堂”展示活动。
学校制定专项活动方案和具体时间安排,并上报教科院以备随时检查。
在学校活动的基础上,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区级“千人参与百节优秀”高效课堂展示评比。
二街中心小学教学竞赛教案
学科英语
姓名洪谕雯
课文五年级下册Unit2 Read and write
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及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新课标下倡导: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做等方式实现任务型目标,感受“成功”的理念。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位于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部分,在
掌握了四个季节,并初步学会了表达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的基础上,完成本篇阅读理解,回答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升至写作,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2.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学习两年多的英语,在听说读写
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让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的简单表达连贯的完成一篇写做,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本课中进一步引导、练习。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短文并能完成短文下面所给题目;能够理解lots of , everywhere的意思,能够朗读短文;最后用写作的方式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能读懂“Read and write”部分及选择和填空任务,复习本单元的主要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步骤1:Warm up: Sing the song:four seasons
设计意图: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核心句型,导入新课并做阅读前
的铺垫。
步骤2:Revision
Free talk:
T: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S:I can ...
设计意图:复习本单元涉及到的短语,为本节课做准备。
步骤3:Presentation.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Which season do Robin like?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文章大意,也是对听力的一个练习。
步骤4:Answer the questio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One picture by one picture.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阅读,并回答每段预设的问题,来获取更多的信息,更进一步理解短文。
步骤5:Fill in the blanks together.
设计意图:考查对本篇短文的理解,同时通过改写填空的方式初步感知对四个季节的总体描述。
步骤6:Listen and repeat.
设计意图:练习对本篇短文的朗读。
步骤7:带学生说自编chant.
设计意图:既是课堂氛围的一个调节,又对本篇阅读做一个总体描述。
步骤8:两人一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设计意图:为写作做准备。
步骤9:记者采访。
设计意图:对讨论结果的一个展示,并为写作做准备。
步骤10:写作:My favourite season.
设计意图:写作练习。
Homework:
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season.
8.板书设计
Unit2 B Read and write.
I like spring Because beautiful flowers
summer paint a picture
autumn lots of snow
winter white every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