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一)
- 格式:doc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4
《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座号:______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学习过程: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两种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 定义:与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速度用字母________表示,路程用字母________表示,时间用字母_____表示)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单位:(1)国际单位: ( );(2)常用单位: ( )(3)换算关系:1 m/s= km/h。
练一练:单位的换算5m/s=_________km/h 72km/h=_________m/s20m/s=_________km/h 36km/h=_________ m/s查一查:人步行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_;自行车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__。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约为______________。
试一试:1、图1速度表的示数是 。
2、图2中,汽车开到上海需要 小时。
练一练:例1. 汽车以10m/s 的速度行驶了10min ,则它通过的路程是多少?例2. 汽车以10m/s 的速度行驶,要通过360km 的路程需要多长时间?三、机械运动的分类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1、3 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习重点: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备注【知识回顾】1、完成下面有关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
0、45km=____________μm;168min=________s;2、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话是以参照物,后句话是以参照物。
【探究新知】1、百米赛跑,甲用时11s,乙用时12s,谁运动得快?2、两个人同时出发,相同时间,甲走了100m,乙走了120m ,谁运动得快?3、甲5min走了110m,乙6min走了120m ,谁运动得快?____总结:用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①物理意义: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符号______。
②定义: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公式:v=_________变形公式:s=____________,t=_________________ s _ _______ ( )④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t _ _______ ( )v _ _______ ( )二、速度的单位换算1m/s =__________Km/h ;1Km/h=__________ m/s5m/s =__________Km/h ;72Km/h =__________ m/s、阅读课本第20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例如人步行的速度_____________、骑自行车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等)【课堂检测】1、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8km/h,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5m/s,这表明()A、轿车通过的路程比自行车多。
B、轿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自行车短。
C、相同时间内轿车通过的路程比自行车多。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班级: 姓名:【教学目标】(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1、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让学生有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学习过程】一、生活中对运动快慢的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理学中对运动快慢的比较: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比较结果:__________最快,__________最慢。
物理学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 除以所用 。
三、速度1、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 。
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 ,越小表示运动越 。
因此,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
2、公式: 。
3、单位:推导: (1)速度的单位=(2)1m/s 和1km/h 谁大谁小?①知识回顾:1Km= m,1m= ________Km 1h= min= s,1s=__________ h ②1m/s= = = km/h ③两个单位的进率: (3)请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①5m/s= km/h 72km/h = m/s ②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A 、750m/minB 、15m/sC 、36km/hD 、1250cm/s (4)速度表采用的单位是: 速度表的值:(5)交通标志牌。
你知道这些数据的含义吗?1图 2图 1图 2图(6)观看交通事故报道视频,你有什么感想?三、达标测评:1、骑自行车的速度约_____ ,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在体质测试中,当跑到30m 时,体育老师记下了他所用的时间是5s .则①、他跑的速度是______m/s ,②、合______km/h . 四、作业: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请计算:“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船速是多大?由此可以看出:雨燕的速度 m/s 最大。
1. 3运动的快慢【知识与技能】1.速度的认识。
2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创设引入】观看:刘翔比赛视频,说明物体运动有快慢之分。
学习内容一:速度及速度的计算阅读课本P19至P20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国际单位。
【自学检测】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St,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速度认识1. 观察下面表格,有四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如何比较下列物体运动的快慢:总结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方法一:运动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方法二:通过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2 .如果通过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运动快慢如何比较?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大小。
3.在物理学上,我们用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在交通运输上通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单位,符号是km/h。
4•你见过汽车的速度表没有?结合图 1.3-2给大家说说你的认识。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20km/h ,该汽车速度表的量程是220km/h二:阅读P20小资料“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时的速度为1.1_m/s,它表示的含义是人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1米。
【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1 x10一3 km速度的单位换算:1m/s = = 3.6km/h。
1 ——3600h【即时练习】1 .下列哪句成语与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B)A .姗姗来迟B •一日千里C .离弦之箭D •风驰电掣2.水中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到108 km/h,陆地上最快的猎豹,1 s可跑40 m ,空中最快的褐海燕,1 min能飞5 km ,把它们的速度大小从大到小排列是褐海燕、猎豹、旗鱼。
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几种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
3、会进行速度的单位换算,能利用公式v=s/t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一、合作探究【探究】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学校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左图通过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经过路程,运动得快。
右图通过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运动得快。
3、如果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同,如何进行比较?例如: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二、自主学习1、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定义:;在数值上等于 o(3)公式:v =,变形式:s=; t=-(4)单位:;常用的还有。
换算关系为:lm/s=km/h 1 km/h=m/s2、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指。
它是的机械运动,它是研究其他复杂运动的 O3、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指;通常用来粗略的描述运动的快慢。
公式为 O三、知识拓展【活动】利用图像法比较运动快慢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10m/s,请作出它的v-t图像和s-t图像。
以ms-1) s/m2010 101 2 3 t/s 1 2 3 t/sv-t图像s-t图像四、当堂测评1、完成单位换算:① 1 m/s=____ _km/h ② 1 km/h=____ m/s③ 3.6 km/h=____ m/s ④3.6 m/s=__ _km/h⑤ 120m/min=____ m/s ⑥ 2Ocm/s=_km/h2、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24m,前一半路程需时4s,后一半路程需时6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o3、假日出游,在坐车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3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km/h,合为 m/s,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3乙所示,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km,这段时间为 ho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5、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相应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缓》导学案
一、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课文是《运动的快缓》。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将了解到关于运动的一些知识,以及如何根据运动的快缓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课文理解
1. 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主要讲述了运动的快缓对人体的影响。
作者通过比较快速运动和缓速运动的不同,告诉我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2. 你认为快速运动和缓速运动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快速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力和耐力,但也容易导致受伤和疲劳。
缓速运动则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压力,但对体能的提升效果较缓。
3. 你平时喜欢做什么样的运动?为什么?
请同砚们分享自己的运动偏好,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三、进修任务
1. 根据课文内容,你认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应该思量哪些因素?
2. 请列举出至少三种适合快速运动和缓速运动的运动项目,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3. 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制定一个训练计划,包括每周训练次数、时长和内容等。
四、拓展延伸
1. 你知道有哪些其他的运动方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 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哪些好处?你平时如何保持运动习惯?
3. 除了身体的运动,你认为心理上的运动也很重要吗?为什么?
五、总结反思
通过进修《运动的快缓》,我们了解到了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希望同砚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节课再见!。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何为运动的快慢;
2.学习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的特点和例子;
3.能够区分不同运动的快慢,理解其对身体的影响。
二、课前预习
1.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的定义;
2.身体需要运动的原因;
3.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三、课堂导学
1.简要介绍什么是运动的快慢,为什么要了解这个概念;
2.讨论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的特点和例子;
3.学习不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4.实际操作体验不同运动速度的差异,感受身体的变化。
四、课后作业
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写一份50-100字的学习笔记;
2.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的视频观看,并记录感想;
3.每天坚持做30分钟以上的运动,比较快速和慢速运动的效果,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拓展延伸
1.邀请专业运动教练做一次运动速度的讲解和实践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快速和慢速运动比赛,以体验不同运动方式的乐趣;
3.开展关于快慢运动不同类型的健身课程,让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理解《运动的快慢》的主题和意义。
2.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及其心理变化。
3.研究作者运用动作描写的手法。
4.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5.能够阅读理解文本,提炼主题思想。
学习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学老师出示《运动的快慢》一文,让学生观察文章标题和封面插图,通过图片和标题猜测文章的内容及主题。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第二步:课文理解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故事大意。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文章的情节发展如何。
3.学生展示讨论结果,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第三步:人物分析1.学生对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包括老人、小孩和狗。
2.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变化,揭示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内心世界。
3.学生就人物形象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塑造手法。
第四步:语言特点1.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作者巧妙运用的语言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讨论作者通过语言描写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3.举例讲解文中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和魅力。
第五步:思考分享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文章对自己的启示和感悟。
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个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并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六步:课后拓展1.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2.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或扩展写作,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文学活动,拓展文学视野,丰富文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运动的快慢》的主题和意义,分析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掌握作者运用动作描写的手法,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愿同学们在学习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享受阅读的快乐!第二课时一、导语本次导学案将针对《运动的快慢》这一话题展开探讨,通过分析运动的快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适量运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观念和生活习惯。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运动的快缓》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速度观点,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2. 理解速度与运动的干系,能够分析不同运动速度对物体的影响。
3. 探讨速度与加速度的干系,掌握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二、导学内容1. 速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2. 速度与运动的干系3. 加速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4. 速度与加速度的干系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问题1. 你知道什么是速度吗?速度的计算方法是什么?2. 速度与运动有什么干系?不同速度对物体有什么影响?3. 你知道什么是加速度吗?如何计算加速度?第二步:进修速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1. 讲解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2. 示范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位移/时间。
3. 练习速度计算题目,确保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探讨速度与运动的干系1. 分析不同速度对物体的影响:快速运动会导致惯性增大,减速运动会导致惯性减小。
2. 讨论速度与运动的干系,引导学生思考速度与运动之间的联系。
第四步:进修加速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1. 讲解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缓水平。
2. 示范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3. 练习加速度计算题目,确保学生掌握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第五步:探讨速度与加速度的干系1. 分析速度与加速度的干系:速度增加时,加速度为正值;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为负值。
2. 讨论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干系,引导学生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互相影响。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速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掌握了速度与运动的干系,进修了加速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探讨了速度与加速度的干系。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快缓。
天星乡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物理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姓名主备:邹井华执教人时间教导处审批§1.3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概念。
知道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
重难点重点: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变速运动的概念和平均速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延伸课前导学:1、速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及图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情景创设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
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
互动展示一、课堂导学:1、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阅读 p19页教材、完成下列填空(1)在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看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图是用通过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
b图是用通过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阅读p20页教材、完成下列填空(1)定义:。
(2)公式: ;变形公式:、公式中:v——;t——;s——(3)单位换算关系: 1m/s=____km/h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 ___ _。
(4)单位换算:10m/s=____ _km/h 54km/h=___ _m/s(5)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A.750m/minB.15m/sC.36km/hD.1250cm/s(6)一架飞机2h内飞行1440km,它的速度是 m/s?3、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运动和运动。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导学目标:1. 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2. 掌握描述运动快慢的词汇3. 了解运动的快慢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导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 引入话题:大家平时都喜欢参加什么样的运动呢?有没有尝试过不同快慢的运动?2. 激发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是快的?什么样的运动是慢的?二、概念解释1. 运动的快慢:指的是运动的速度。
快速的运动称为快运动,慢速的运动称为慢运动。
2. 举例说明:例如,跑步是一种快运动,慢跑是一种慢运动。
三、词汇学习1. 学习描述运动快慢的词汇:迅猛的、急速的、快速的、敏捷的(描述快运动);缓慢的、慢速的、慢悠悠的、不紧不慢的(描述慢运动)2. 练习:请同学们用上述词汇描述你们最喜欢的快运动和慢运动。
四、引导思考1. 运动的快慢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呢?2.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快运动,而有些人喜欢慢运动?五、运动快慢与身体健康的关系1. 快运动的好处:快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加强肌肉力量、促进新陈代谢等。
2. 慢运动的好处:慢运动有助于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等。
3. 注意事项:无论是快运动还是慢运动,都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六、拓展思考1. 除了快运动和慢运动,还有什么样的运动方式?2. 不同的年龄段适合进行哪种速度的运动?3. 有哪些运动可以既快又慢地进行?导学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运动的快慢的概念,并学习了描述运动快慢的词汇。
我们还探究了运动的快慢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明确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学科:物理(八上)编写:严军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一、示标学习目标:1. 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2. 知道速度的单位。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速度的物理含义。
二、导学(一)、情景导入课本P19“想想议议”。
(二)、自主学习1、速度(v)(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_叫做速度。
(3)、公式:V=___________。
(4)、单位: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5m/s=__________km/h; 72km/h=__________m/s。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s。
这项奥运会记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指示为30km/h。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例2、火车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动速度约为104km/h,两要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2、匀速直线运动(1)、从课本P21“想想议议”中的记录情况可以看出,甲车的运动速度基本_________,乙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________。
像甲车这种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___的,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___________运动。
粗略计算出来的速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例:小红从A地步行到B地,如果她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0.8m/s,后一段路程速度为1.2m/s,则她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三、反馈巩固“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3、4题。
1、课本P222、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3运动的快慢》一、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及定义;2、会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二、重点难点: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公式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速度公式的应用三、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根据上节学习的机械运动,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平时所学的物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某一个物体而言的,即相对参照物而言。
思考: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小组内讨论)(二)自主学习,科学探究1、(结合“想想议议”)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2、阅读教材P19 –P20相关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物理学中表示物体运动快慢采用什么样的方法?(2)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它等于。
(3)公式单位换算:1m/s= km/h3、自学教材 P20-21“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一下问题:(1)结合教材图1、3--3 的“闪光摄影”,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
(2)举例说明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举例说明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
4、尝试解答P21“例题”、小组内交流讨论:解答物理计算题时,应注意什么?四、自我小结:1、这节课我学会了2、我还存在的疑问五、达标检测:1、一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2min内通过的路程是0、6Km,那么汽车在通过300m处的速度是 m/s。
2、甲、已两辆汽车都向北行驶,甲车速度为10m/s,乙车速度为15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速度是,运动的方向是,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的速度是,运动方向是。
3、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 m/s,合 Km/h,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m/s。
4、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比乙的速度大,说明()A、运动时甲比乙用的时间短B、运动时甲比乙通过的路程长C、通过相同的路程甲比乙所用的时间短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比乙通过的路程长5、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为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A、1、2m/sB、1、25m/sC、2m/sD、2、5m/s6、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它前2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7、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一定相等8、一列180m长的队伍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队伍通过1、8Km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30min,求这列队伍的速度是多少?。
(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和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s成比,与t成比。
)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约22min
环节一:速度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看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长短。
b图:比较通过相同所用的长短。
2、问题: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
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环节二:平均速度:
问题: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2)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s。
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该实验选用的器材原理步骤及要记录的数据)
(
实验操作时是否按设计的方案进行,记录是否具体清晰。
自主作答,分级、。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意义(2)、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课时:1教法:合作与交流情景导入:刚刚结束不久的伦敦奥运会跑道上就有我们物理知识的应用,运动员在跑道上奔跑,我们是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的呢?通过这一节的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知识传授: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思考:在百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请各学习小组看图中的短跑比赛讨论一下: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a图是b图是结论: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内看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快慢的”;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物体通过_________的距离,看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2、单位转换读一读26页1.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到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因素。
2.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物理量。
3.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______比较_____”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除以所用的________4.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5.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速度,________表示路程,_______表示时间,则速度计算的公式是__________.变形公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6.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
7.议一议:课本26—27页:速度表和小资料。
8.练习:(1) 4.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2)现有甲、乙、两汽车,甲车以54km/h的速度运动,乙汽车以14m/s的速度运动,则这两车中运动最快的是()。
a图是用通过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
b图是用通过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阅读p20页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定义:。
(1)、观察上图,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甲车做运动,乙车做运
4、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2 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km;
这个速度行驶,要通过135 km路程需要___ ___h
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
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6、旗鱼在海洋中游动的速度可达到290分米/秒
米/分;灰面鸫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80.5千米
9.86秒,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旗鱼
B.猎豹
C.灰面鸫
D.刘易斯。